艾廷·欧齐:从大管的起源说起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f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演奏西方古典音乐所用的众多乐器中,我当然也跟绝大多数爱好者一样,喜欢钢琴、小提琴。不过,除此之外,我对管乐器也很感兴趣,尤其是弦乐器和某种管乐器的合奏,比如说,单簧管五重奏:在四种弦乐器合奏的背景上,再加上一把单簧管,音乐听起来就像黑色的天幕上出现一片点点闪烁的星光,或者像深深浅浅的绿色丛林中开出一簇簇鲜红、金黄的鲜花,又或者像一望无际、蓝色锦缎般的汪洋上出现了无数星星点点的白色浪花,音乐的色彩就更加丰富多变了。
  正因为如此,我很注意收集管乐——包括木管乐器和铜管乐器——的音乐作品。在管乐器中,我最喜欢的是木管乐器,因为我喜欢那种木质的、带点沙哑的音色。而木管乐器中我最喜欢的是单簧管,因为它音色中庸、柔和、温暖、悠长、忧郁、惆怅,是我最喜欢的音色。所以,只要见到单簧管作品,我就要买,即使是二十世纪后期的作品,我也有兴趣去听。
  相对来说,以前我对大管(也叫“巴松管”)不十分注意,因为我有种错觉,觉得在管乐器中,大管的地位有点像弦乐器中的低音提琴,往往只用来表现低音部的音乐,而且经常会表现一些笨拙、木讷的形象。比如,在普罗科菲耶夫的《彼得与狼》中,就用大管来表现老爷爷;柏辽兹的《浮士德的沉沦》(The Damnation of Faust)中士兵合唱也用大管来伴奏等等。但是,实际上,大管的表现力比一般人想象的要强得多,很多作曲家都为大管写过协奏曲和重奏曲。比如,意大利大作曲家维瓦尔第早在十七世纪就开始为大管写协奏曲了,一生写过几十部大管协奏曲。莫扎特也写过一部大管协奏,至今还是音乐会的热门曲目。海顿和贝多芬虽然没有写过大管协奏曲,但是他们的很多作品中都有大管演奏的段落,比如贝多芬的小提琴协奏曲。在更现代一些作曲家的作品中,大管就用得更多了。所以,近来我也很注意收集用大管演奏的作品,包括Na?ve公司今年出版的好几张维瓦尔第的大管协奏曲,其音色剔透晶莹,录音质量甚高。
  不过,维瓦尔第是超级“热门”作曲家,不在我这组文章的讨论范围内。我在此想谈的是一位非常冷门的法国作曲家,最近我买到他一首大管作品两个不同版本的唱片。这位作曲家叫艾廷·欧齐(?tienne Ozi,1754-1813),他的这部作品叫《六首以二重奏形式演奏的大奏鸣曲》(选自《大管新教程》,巴黎,1803年)。
  在谈论作曲家欧齐和他的这部作品之前,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大管这种乐器的来龙去脉。
  大管是一种比较古老的管乐器,特别是比起单簧管来,大管要古老得多。单簧管到十八世纪前期才开始出现,而广泛在乐队中得到使用则要到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了,莫扎特在书信中还感叹维也纳乐队没有单簧管这种乐器呢!
  大管的前身叫“多齐安”(dulcian)。现在连“多齐安”是从哪个国家起源的都不太清楚了。根据研究,比较可靠的说法认为这是意大利人在文艺复兴时代发明的一种木管乐器。后来,除了dulcian这个名称,在欧洲又出现了至少三个名称,都是指这类乐器:fagott,curtal和bassoon。在英文中,大管现在就叫bassoon,但是在很多欧洲其他语言中,以叫fagot或者fagott为多。
  多齐安和大管的一个重大区别是:多齐安是一种简单的整件木制乐器,无法拆卸,上面钻有八个按指的空洞和两个键,这种简单的乐器一直到十八世纪初期都还在被人使用,巴赫的很多曲子就是用这种乐器的;而大管则是由几个部件装配而成的,现代大管可以拆卸成六个部件。
  现代大管据说是一个叫马丁·霍土丹(Martin Hotteterre)的法国人发明的。有的音乐史学家相信,大概在1650年左右,霍土丹制造出了第一支可以拆卸成三个部件的“多齐安”。他还在这支“多齐安”上加了一个键,扩大了音域。这就是第一支真正的大管的雏形。但也有些音乐史学家认为,大管不是一个人发明的,而是那个时期“一些”法国乐器制造家研制的结果,这些制造家中包括了霍土丹和他的家族,还有其他制造家们。可惜的是,那个时期制造的大管没有能保留到现今。
  到了十七世纪下半叶和十八世纪初,大管又多了一两个键,成了四键或五键的大管。维瓦尔第、巴赫、泰勒曼就是为这类大管作曲的。到了十九世纪,作曲家的作品复杂化了,演奏家的技艺也更高超了。音乐厅越建越庞大,需要乐器能发出更大的音响,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工艺水平也大大提高了,为乐器的进一步改进创造了条件,于是现代化的大管出现了。
  如今,现代大管主要分属两个不同的系统:一个是德国的赫克尔系统(Heckel System),除了德国,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用这一系统的大管;另一个是法国的布菲系统(Buffet System),除了法国和比利时以外,有些南美洲国家也用这一系统的大管。
  德国赫克尔系统的大管是德国音乐家卡尔·阿尔曼雷德(Carl Almenr?der,1786-1846)在演奏家和音响科学家高特弗里德·韦伯(Gottfried Webb,1779-1839)的帮助下创造出来的。除了有十七键外,在其他方面也有一些重大改进。同时他还有自己的出版物,用来宣传、介绍、推广他的新产品,贝多芬就是看到报上的介绍才去订了一支新的大管。后来,阿尔曼雷德与一个名叫赫克尔 (Johann Adam Heckel,1812—1877)的人一起合作生产乐器,所以,这一系统就叫“赫克尔系统”。赫克尔的子孙后代直到现在还经营着这个大管制造业,他们制造的大管被很多人视为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大管。
  法国布菲系统的大管生产得比德国赫克尔系统的大管还要早一点,据说,这两种大管的吹奏法有很大的不同。有人认为法国系统的大管音色更像人声,吹奏高音时比较省力。通常来说,法国系统的木管乐器都有这样的特点,所以法国的大管也不例外,很多法国作曲家写的大管作品都是为这种大管而作的。
  那么,究竟哪个系统的大管更好呢?其实,不管演奏哪一系统的大管,主要还是要看演奏者的水平:要是吹奏赫克尔系统大管的演奏者水平很高,他就能吹出带歌唱性的颤音,否则他发出的声音就会有点单调、木质;要是吹奏布菲系统大管的演奏家水平很高,他就能吹出温暖而富有表现力的音乐,否则他发出的声音就会是带嗡嗡声的鼻音。所以,至今两种系统的大管还是并存于世。   谈完了大管的发展,就可以来谈谈欧齐是怎么样的一位作曲家和大管演奏家了。
  艾廷·欧齐,法国大管演奏家、作曲家,1754年12月9日出生于法国南部一个叫尼姆(N?mes)的地方。父亲叫路易·欧齐(Louis Ozi),是个做绣花丝线的工人。艾廷·欧齐早先是在军乐队中接受音乐教育的。1777年,二十三岁的欧齐移居巴黎,跟里特(W. Ritter) 学习过大管。两年后,1779年,欧齐在巴黎著名的“The Concert Spirituel”系列音乐会上的演奏获得巴黎舆论界的一致好评。以后的十几年中,他演出了近四十场音乐会,其中有十九场是演奏他自己的作品。在1975年出版的关于“The Concert Spirituel”音乐会的一本历史书《Histoire du Concert spirituel》中说:“人们都知道欧齐的演出是多么热门,因为一场音乐会刚演完,就已经被人要求再安排第二次演出了。”
  欧齐一生中,为奥尔良公爵(Duke of Orleans)服务过,也担任过Musique du roi 的首席大管,也是Concerts de la Loge Olumpique的成员,经常在这一组织举办的音乐会中演出。法国大革命后,他参加过军乐团,在拿破仑当政的年代,欧齐是拿破仑chapelle-musique的首席大管。后来,欧齐进了军乐团附属的音乐学院,成了一名大管教授。他一边教书,一边还继续去各地演出。1797年,欧齐被任命为这所音乐学院的出版社经理。他在担任行政职务的同时还是继续教学,一直到1813年去世,享年五十九岁。
  在《音乐学院音乐百科全书》(Encyclopédie de la Musique et Dictionnaire du Conservatoire,1925)中有一段关于欧齐人格的描写:
  “(欧齐先生)完美善良的人格能引起任何人的妒忌,即使是一位百分之百的陌生人。就像他的天才曾得到很多人羡慕一样,他的人格也使他成为很多人的好朋友。作为一个大家庭的家长,他要让他的家庭成员生活得富有尊严,因此他不怕承担艰辛的工作任务。他既是一位艺术家,又是一位真正的绅士。他不再作公开(独奏)演出之后,还是在巴黎最伟大的剧院乐队中参加演出。他以认真、谨慎的态度贡献出他的天才,完成每次演出任务。这正可以进一步显示他中庸不炫的美德。”
  关于欧齐的大管演奏技巧,也有不少精彩的记录。比如,在1779年12月14日的巴黎音乐会上,有一篇巴黎歌剧院大管演奏家皮埃尔·库吉纳(Pierre Cuginer)写的关于欧齐演出的报道。(注意:那时,大管竟然还是一种“不讨人喜欢”(ungrateful)的乐器!)
  “欧齐先生演出了一部大管协奏曲。他的风格是自由而又果断的。在(大管)这一不讨人喜欢的乐器上,他竟然能演奏出如此美妙的旋律,难怪艺术鉴赏家会把他归于最佳艺术家之列。”
  欧齐的作品不少,除了为大管写的作品外,还有交响曲、协奏曲等等。但他对音乐发展作出的最大贡献就是他为大管教学而写的许多作品,因为这些作品技术上要求很高,于是刺激了大管的改进和革新。在欧齐的时代,他用的大管是六键或七键的,比现在所用的大管要简单得多,音域也小得多。后来,德国音乐家和大管制造家卡尔·阿尔曼雷德因为见到了欧齐的大管作品,觉得要是有一种更先进的大管,就能更好地演奏欧齐的作品,于是就研制出了一种十七键的大管,音域可以跨越四个八度,这就很接近现代大管了。所以说,欧齐对现代大管的研制影响是极大的。
  欧齐的《大管新教程》是十八世纪末期最重要的一本大管教科书。
  这本教科书的内容介绍说:“(本书)包括了详尽的大管学习原则,每个调都附有一些以低音乐器伴奏的练习曲,还附有十二首难度较高的奏鸣曲、三十首不同音阶的练习曲和四十二首狂想曲,以及大管的保养和簧片制作技巧。”真是一本“大管百科全书”呢!难怪该书不但在巴黎音乐学院一度被用作大管课程的教材,而且也被德国、意大利等国的音乐学院采用过。这本教科书在欧洲至少被用了半个世纪之久,我买到的《六首以二重奏形式演奏的大奏鸣曲》就是从这本教材中选出的六首奏鸣曲。
  我首先买到的这部作品的唱片是意大利Bongiovanni公司出版的,由马西诺·马图西耶罗(Massimo Martusciello)演奏大管。因为在网上搜索欧齐的其他作品,我又吃惊地发现,原来同一部作品还有一个大管和大提琴合奏的版本,是德国Accent公司的出品,大管演奏家是丹尼·邦德(Danny Bond),大提琴家则是里希特·凡德梅尔(Richte van der Meer)。这两张唱片的曲目是一样的,都有六首大管曲子,每首曲子包括三个乐章,通常都是快-慢-快的结构形式。我觉得两个版本演奏的速度不一样,听起来各有所长,但是有大提琴伴奏的版本,似乎比光用一把大管吹奏的版本音色要更加丰富多彩一点。
其他文献
倘若让我,一名音乐爱好者,选择德国的十个城市走走,我怎么也不会选择卡尔斯鲁厄。  随便排排:波恩/贝多芬出生地;莱比锡/巴赫、“发掘”巴赫的门德尔松、布商大厦乐团、蔡元培;汉堡/泰勒曼、少年勃拉姆斯弹琴的夜店;然后柏林、慕尼黑、德累斯顿、科隆、拜罗伊特、杜塞尔多夫、魏玛、汉诺威,一气想到的已不止十个,这些音乐的重镇,都由大师血肉熔铸,都有音乐史上重大事件发生,处处引人入胜!  即便卡尔斯鲁厄周边,
期刊
《完全贝多芬》  钢琴、指挥:丹尼尔·巴伦博伊姆  演奏:西东合集管弦乐团  编号:478 3513 (DECCA)  “我相信作为一位音乐家,除非你了解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否则你不可能指挥或领悟他交响曲的主要精神。”巴伦博伊姆如是说。就他本人而言,与这三十二首奏鸣曲间的关系又岂是“了解”那么简单,在他作为钢琴家的艺术生涯中,始终与这些作品保持着亲密的关系,仅是录音和影像就已留下三套,每隔一段时间
期刊
● -方向真 ○ -杨燕迪  ● 您的音乐评论文字我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有很深印象,心想哪天去北京拜访这位心仪的老学者,没想到您人在上海,竟还是六O后的青年教授。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至今,您在西方音乐的研究、翻译、评论方面做了大量的著述。您的文字和讲座,显出了您对音乐的挚爱,您对音乐有着一种宗教式的情怀。那么音乐对您的人生起着怎样的作用?  ○ 所有艺术中最打动我的是音乐。文学、戏剧、绘画、电
期刊
2013年3月3日下午4点,我在拥有一千二百座的天津大剧院音乐厅,台上是天津交响乐团,被当地人亲切地称呼为“天交”,又有“天骄”之意。这个点对于音乐会的开场有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下午4点一般是拜罗伊特音乐节上长度超过四小时的歌剧的开场时间,而天津的这场音乐会的曲目包括贝多芬和柴科夫斯基的《第五交响曲》,即使加上中场休息,总长不过一个半小时。剧院经理告诉我,这是他们正在采取的全新模式,把音乐会放在双
期刊
我为什么写《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  以下是德彪西应巴黎喜歌剧院秘书长乔治·李谷的要求写的解释。  我读到《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剧本是在1893年。初次读到,深感激动,也许私下想到,此剧有可能改编成歌剧。尽管如此,到了这年年底,我才开始认真考虑。  我选择《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的原因:  我想谱写舞台音乐已有很久了,可是我想谱写的舞台音乐的形式是如此的不同寻常,经过多次尝试之后,我几乎放弃了。我以前
期刊
多年前的印象中,在上海音乐学院的校园里见到的他,还是一个笑容可掬、清秀阳光的大男孩。而如今,他已是这所世界著名高等音乐学府的青年教师、多项国际比赛大奖的获得者,并且已在世界各地展开巡演的职业钢琴家。一个午后,他如约在家乡上海与我们相会,喝着茶聊着天,谈笑风生。言谈举止间,俨然多了几分睿智与成熟,但不变的是他那喜爱说笑、饶有风趣的亲和力和谦逊好学、严谨执着的一贯作风。他就是不久前在上海举办过个人独奏
期刊
在我知道的“冷门”古典音乐家中,有两位都姓福斯特。除了捷克作曲家约瑟夫·福斯特(Josef Forster)以外,据我所知,还有一位生活在更早时代的作曲家,不过是奥地利人。两人之间除了姓氏相同,应该并无其他关系。  依曼纽·阿劳依·福斯特(Emanuel Aloys Forster 1748-1823)1748年1月26日出生于希勒西亚(Silesia)地区。希勒西亚那时属于奥地利帝国,现在大部分
期刊
再见傅人长  傅人长很忙。他现在既是柏林交响乐团(Das Sinfonie Orchester Berlin)的首席指挥,又是厦门爱乐乐团的艺术副总监和常任指挥,每年还要与很多乐团合作,途经他的家乡上海,更多的是在机场转机。不久前他终于应上海爱乐乐团之邀,在上海音乐厅指挥了一场“意大利印象”音乐会。时隔几年,再度现场聆听,欣喜地感到他的指挥艺术已进入新的境界。  傅人长每年定期在柏林爱乐大厅指挥多
期刊
音乐剧界的“头牌小生”迈克·波尔(Michael Ball)长期活跃在伦敦西区和纽约百老汇的舞台上。2013年2月14日,应上海大剧院邀请,他在大剧院开业十五周年纪念晚会——“不说再见”特别音乐会上,以压轴嘉宾的身份,首次为中国观众现场演唱了多首音乐剧名曲。  本刊特约东上海演艺中心市场部经理裘晔与迈克·波尔先生面对面交流了一些音乐剧界的相关话题,以飨读者。  ● - 裘晔 ○ - 迈克·波尔  
期刊
2012年12月13日,在莫斯科的加琳娜·维谢涅夫斯卡娅(Galina Vishnevskaya)歌剧艺术中心外有一列数百人的行列,人们的神情庄重肃穆,他们手持着鲜花,静静地等候着去向这位杰出艺术家的遗体告别。场馆内哀乐低回,花圈环绕,逝者安祥地躺在鲜花丛中。现场的大屏幕上一遍遍地回放着她生前的音容笑貌,那熟悉的歌声和亲切的形象让人们沉浸在对她无限的怀念之中。俄罗斯总统普京也亲临告别仪式现场,献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