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飞虱冬季室内人工饲养中饲料植物病虫害防治初报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a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冬季室内人工饲养灰飞虱时,良好的饲料植物是保障灰飞虱正常生长、繁殖的重要前提。针对冬季室内饲养中饲料植物常发生白粉病,偶尔混有蚜虫的问题,进行了饲料植物选择与病虫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健壮无病、具有一定茎秆的小麦和稗草苗适于成虫取食、产卵和卵的孵化;幼嫩小麦苗和稗草不仅是灰飞虱若虫喜食的饲料,还可以有效控制白粉病的发生;喷施20%三唑酮乳油可有效控制小麦白粉病的发生;对饲养过程中混杂的小麦蚜虫,应在移虫箱内利用灰飞虱的趋光特性及时进行人工精心挑选去除。
其他文献
研究了不同水平的钾营养对番茄氮素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钾素能明显促进蛋白质合成,防止蛋白质的水解。K+作为酶的活化剂能促进植株体内硝酸还原酶活性等有关酶活性促进促进硝
研究了接种微生物、加入无机氮素和混菌发酵对苹果渣发酵产物蛋白质含量和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向苹果渣中接入微生物进行固态发酵,可显著提高发酵产物的蛋白质含量。单菌Y
在三乙胺或三正丁胺存在下,一氯苯胺与氯甲酸甲酯加热回流生成一氯苯胺基甲酸甲酯对氯代苯基,后者不经分离再与过量苯胺反应生成N-苯基-N′-邻氯代苯基脲、N-苯基-N′-间氯代
报道了黑痣菌属的5个种,其中砖子苗黑痣菌Phyllchora marisci—sieberiani为一新种,尖孢黑痣菌P.oxyspora为新记录种,同时报道了禾黑痣菌P.graminis var.graminis的2种新寄主植物和
采用浅沟渗灌技术,对南方直播水稻的节水增产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水稻浅沟渗灌栽培技术既可大幅度节水,又能显著提高产量,与常规淹灌栽培相比,
从大连金州区海湾养虾池底分离获得光合细菌Rx菌株的初筛菌株,并对其纯培养物进行了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以及DNA中G+C摩尔百分比等生物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Rx
采用常规制片方法,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了不同小麦品种顶三叶的显微和超微结构.结果表明,随着叶位上升,叶表皮气孔缩小,密度增大,叶脉间的距离缩短;叶肉细胞变小,排列更
采用311-A最优混合设计,以有机肥、无机肥(mN:mP2O5:mK2O=1:0.7:1)和补充灌水量为主要因子,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叶分析,对无病毒矮化红富士苹果树体的N,K营养状况进行了研究.
用第一轮(2001~2002年)国家红小豆品种区域试验所选用的9个红小豆品种(品系)在40个试点(两年)的数据资料,应用非参数统计方法--秩次分析法对参试品种产量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