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元素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t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居住区景观设计在现代建筑设计及规划领域占据及其重要的位置,具有现代意义的景观设计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居住区的品质。不仅如此,具有不同象征意义以及不同文化表征的景观设计,能够对居住区住户的文化修养及审美观产生巨大的影响。由此,本文主要阐述传统文化在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作用,并着重分析传统文化元素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景观设计;传统哲学观;形式美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现代居住区的景观设计意识也随之不断发展完善。现代景观设计在城市规划、公共空间布局、居住区设计等领域所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原因有多方面,但不可忽略的是,随着我国物质建设的不断提升,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受到关注,景观设计作为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不断受到重视。此外,随着国家地位的不断提升,国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开始前所未有高涨。因此,具有本土倾向以及符合本土建筑的景观设计开始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由此带动了整体景观设计的生态链建构。
  广泛意义上的景观设计具有很长的发展历史。在中国,传统的建筑及园林设计中,空间布置上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具有重要的价值。以传统的园林设计为例,其整体气质必须和园林主人相匹配,同时还必须和当地的文化气候和自然气候相协调。例如,北方的皇家园林气势恢宏、金碧辉煌之状,恰与皇家气派相符;江南园林温婉灵动、质朴高雅之貌,正与文人气质相符;如寺观园林超脱宁静、祥和慈悲之韵,与出世之境相符。从宏观意义上来理解,传统景观设计具有主客统一性、也具有物我相融性。即景观和建筑的融合性,具体体现为物质功能以文化功能来彰显,文化功能以物质功能为载体。这和中国传统思维中“中和”观念向符合。鉴于此,讨论现代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对传统文化元素的理解不可或缺。
  文化的定义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从结构上来看,可以将其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正如梁漱溟对文化的定义:“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如吾人生活,必依靠于农工生产。农工如何生产,凡其所有器具技术及相关之社会制度等等,便都是文化之一大重要部分……如国家政治,法律制度,宗教信仰,道德习惯,法庭警察军队等,亦莫不为文化重要部分……若文字、图书、学术、学校,及相类相关之事,更是文化了。”[1]从这里的论述可以看出,宏观意义上的文化范围极其广泛,但就设计范围来讲,设计中的文化具有极其明显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因此,在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要体现出文化性,对传统文化要素的掌握显得极其重要。将传统文化要素融入现代景观设计中,可以从各个方面入手,如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传统纹样的理解、传统色彩观、传统形式美法则等等。本文主要从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哲学观念、传统形式美法则入手,探求传统文化元素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1 传统哲学观念和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双向建构
  居住区的建筑和景观是构成居住区环境的主要部分,二者在表现形式上主要体现为实体和空间。建筑和景观的关系应该相辅相成,共生互融的关系。二者关系的建构具有文化意义上的必然性,景观体现出居住区的整体气质,建筑为景观的设计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点。在居住区的整体架构上,如果缺乏整体性和宏观性,后果将是灾难性的。而事实上,很多居住区在整体架构上缺乏整体性与宏观性,其中的景观设计更是缺乏有机统一性。因此,寻求能有效协调二者关系且能从宏观层面统摄二者的条件显得非常有必要。中国传统文化是流淌在文明发展过程中的血液,而哲学观念则是承载传统血液流向管道。传统哲学观念对于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建构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儒家思想中“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体现到景观设计中来,就是要注重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塑造景观的过程中,要凸显出自然的重要性,同时要体现出在自然中(社会活动中)人所必须要遵从的自然规律和法则。以水景为例,水景作为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最灵动的设计部分,展现的是自然的运行法则,其顺势而为,因地制宜,与万物相融共生的特性,体现的是人在自然活动中应有的性格。因此,水景的设计应该体现出“人”的这一特性。而事实上,很多居住区的水景设计缺乏文化支撑,水景设计成为了单独的景观,无法和道路、水体、绿地、景墙、照明等有机融合。也就无法体现出真正的传统哲学观念,传统的哲学观念在这里就缺乏统摄性和建构性。而真正意义上的景观设计,应该体现出双向建构性,即景观设计以传统哲学观念为基础,应运而生;同时在传统哲学观念指引下的景观设计又反过来促进哲学观念的再建构,这种双向建构性是现代景观设计中最为核心的要素。
  2 传统形式美法则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灵活运用
  虚实、黑白、阴阳、疏密等传统形式美法则在现代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和丰富,尤其是在西方美学思想传入我国后,产生出了大量的现代意义的形式美法则。但是从宏观来看,中国传统形式美法则更具有诗性美,更具有统摄性。在现代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中,更能够契合中国人的审美传统。例如,虚实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的极具代表性的一对形式法则,它不仅反映着自然界中的种种现象,同时也提出出了人所具有的特性;传统艺术中的书法和绘画,极其讲究虚实相生,虚和实同为主体,互为支撑。在艺术中,书法和绘画最能体现出虚实之间互动共生的关系,如南宋马远的《梅石溪凫图》,将花鸟和山水结合,三面实,一面虚,右下角留出空白,远处不着笔墨,却勾勒出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在景观设计中,有效地运用传统形式美法则,将会让景观设计成为盘活整个居住区的核心要素。
  (1)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虚实相生。景观设计在整个居住区中处于文化承载体,其形态和功能类似于艺术品。如何才能让住户体验到美的存在是景观设计规划中要解决的问题。在审美活动中,“观”是整个过程的第一步,即要首先呈现在观者眼前。虚实的合理运用可以很好地将景观作品引人观者眼中,如在景观小品的设计中增加虚实关系,在虚实关系中引申出其他景观设计;在园路的設计中,可以采用转换、替代、隐藏、融合等手段进行设计,突出设计的个性,表达作品的内涵。
  (2)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疏密对比。疏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的形式美法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疏和密都有着各自的文化内涵。疏和密一起构成了视觉上的对比,以引起观者的高度重视,从心理层面影响观者,从而进入“品”的阶段。例如,在植物的配置上,应该严格遵循疏密关系。竹木的培植应该以簇为单位,分点布置;而观花类和观果类植物则应密集配置,以形成疏密关系。
  (3)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对称与随机。对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秩序及等级的遵循的体现,而随机是对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的体现。在景观设计中,应该将二者有机统一起来,让观者在和谐的状态下,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3 总结
  居住区景观设计是构建和谐居住区的有效手段,在物质和条件极大丰富的今天,应该从文化角度思考如何构建和谐居住区。运用传统文化元素设计居住区景观,是当下设计界的思考方向。
  参考文献:
  [1]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第二版)[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7.
  [2] 王向荣.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 林振德.公共空间设计[M].岭南美术出版社,2006.
其他文献
路桥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最大程度的提高了路桥的施工效果与质量.在目前的路桥施工中,预应力技术被广泛 的应用到了道路与桥梁中去.因此,施工企业应该不断的提高自身的预
【正】 课时补助与超课时补助是学校为了提高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而采取的一种补助手段。由于各学校的经济条件不同,每节课的课时补助与超课时补助的多少也各不相同,每节课
随着社会的发展,送电线路工程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在送电线路工程中杆塔基础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其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的质量,因此进一步加强对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在送电线路工
在市政施工工程管理中,顶管施工应用的越发广泛。从施工的准备工作,到各个设备的安装和调配,线路的加固以及对地下线管的影响,本文从市政工程顶管的施工技术进行相应阐述。
临摹是学习素描的一种重要途径,但在高校美术专业的素描教学中存在重视写生、轻视临摹的现象,临摹的作用被忽视。实际上,临摹对高校美术专业的素描教学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临
谢谢你寄来阿城的《闲话闲说一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一书,这本书写得通俗易懂、凤趣幽默,很值得一看。在书里我读到这么一段“我向来烦‘中学生作文选’。记得高一时老师问全班
网络信息通信技术具有信息传输控制能力强、运行智能化自动化等优点,就目前来说应用十分广泛,将网络信息通信技术与电力系统相融合,能够极大的提供电力系统的控制效率。本文主要
在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变革和政府职能转移的大背景下,以一个"积极的姿态"广泛的进入到社区来,期望秉承着自身专业优势为居民提供多样化、专业化的公共服务,同时承接居委会职能转
课题项目:本文系兰州商学院长青学院校级教改项目(编号:Cqk13104):《独立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成果摘要:艺术设计学科具有极强的科学性、实践性与实用性特征,它是融汇科学、艺术学、市场学、生态学、应用技术等领域横向交叉联系的综合性、知识密集型学科。本文探讨独立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问题,从独立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课程结构设置、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一系列
开句玩笑,“丢脸教育”最终是刘老师丢了脸,受到一次为师之道的特殊教育。这显然是当初她没想到的。但问题是,她当初该不该想到?这种因事后家长的不满、学校的批评才醒悟的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