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校园健美操活动的实践与发展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ndy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健美操是80年代起风靡我国的一项体育运动,它是融入舞蹈、音乐、体操,以体现健、力、美为特征,具有提高人体有氧运动能力的一项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健美操以它独特的艺术性、娱乐性和创造性进入学生们的体育学堂,为体育文化添砖加瓦。本文通过对健美操运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体育课中应用,健美操运动在校园中开展的必要性等方面阐述校园健美操活动的实践与发展,为更好的推进校园健美操的发展,以及提高健美操教学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校园健美操;发展;体育课
  一、前言
  健美操作为一项独立新颖的运动项目,在音乐的配合下通过身体练习手段,发展身体有氧运动能力。它具有调节身心,增强健康体质等功能。健美操兴于80年,并与90年代初进入高校,随后逐渐被列入教学计划的必修课中。在校园中健美操的实践与发展中逐渐受到重视,它的发展对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起推动作用。随着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健美操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校园中很受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项目。
  二、健美操的实践
  健美操运动是体育教育的扩展与补充。根据阳光体育机制和党十八大三中全会精神,以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运动技能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为出发点,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和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健美操作为一项独立,新颖,简单易行的运动项目,在校园中具有强大的实践性。
  (一)健美操走进校园的必要性
  校园健美操由于其内容丰富多彩,手段灵活多变,它借鉴了舞蹈、艺术体操、体育舞蹈等的一些内容为练习手段,使学生在练习中陶冶情操、净化身心。校园与社会的其他活动团体一样,雅俗同在!健美操以其独特的魅力,特殊的展现形式,不同的表达方式令人耳目一新!它所表达的那种阳光、积极、拼搏、勇敢、探索尝试的精神能给校园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它不仅能在一定的程度上抵制校园的消极颓废的思想潮流,而且能够促进一些在学习上的后进生在这个项目上找回自信,积极向上,同时也达到了锻炼身体的效果。使其成为校园中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项目。
  1.健美操具有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功能
  健美操作为一项有氧代谢运动。它在音乐的配合下,通过上下肢的协调的配合。在一定的强度和密度的练习下,对身体的各关节、肌肉群以及心肺功能起到良好的改善促进。同时,它能提高青少年儿童的力量、柔韧等素质。促进青少年儿童身体发育日趋完善,增强青少年儿童的身体体质,增进健康。
  2.健美操具有塑造形体,增进健康美的功能
  长期的坚持健美操锻炼,可以培养我们良好的身体姿势,改善身体机能状态,使人焕然一新,朝气蓬勃。而青少年儿童身体骨骼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塑造形体存在着很大的可行性,也是塑造塑造形体的最佳阶段。而且能引导小学生阳光积极、健康向上,不断追求健康美。
  3.健美操运动具有提高审美功能、完善品格的功能
  健美操本身作为一项展现健、力、美的运动项目,其本身就是一个艺术创造。青少年儿童在参与这项充满健康美的项目中,不仅自己能够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同时也使自我学会了鉴赏美,评价美,提高了自我的主体审美意识与能力。青少年儿童经常通过这项充满艺术气息的运动项目,不仅能够使自己的情操、价值观得到升华,同时也是在完善自我品格的过程。
  (二)健美操在校园中是如何实践的
  1.健美操在体育课教学中的运用
  通过新课改以后,健美操作为一项选修内容,不再局限于体育课教学实践中的准备活动和结束活动中,它不仅仅包含了大众健美操,还融入了拉丁、拳击、街舞等多种风格。更加受到青少年儿童的追捧与热爱。也因为其在提高学生的力量、耐力、柔韧等方面的素质能力上有着明显的提高作用,协调性方面能够得到了极大的锻炼,这促使青少年儿童在学习其他项目时速度明显提升,动作与姿态也更加的标准规范。
  2.健美操在大课间活动中的运用
  目前,不少校园存在场地面积狭小的限制,很多大型的运动不能如实的开展起来。例如阳光体育活动中的冬季长跑运动等很难在场地狭小的校园中开展。加上大课间多进行的就是广播操,形式简单,很难激发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而健美操作为一项简单易行,不受场地、天气等因素的干扰,同时因样式多变,锻炼效果明显等原因使其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锻炼的积极性。在大课间活动中,只要在音乐的配合下,学生通过自身的创编或是在老师的带领下,做不同的动作,不会再显得枯燥乏味,反而会达到一定的锻炼效果。
  3.健美操在校园比赛中的运用
  健美操在校园比赛的中开展不仅能够选拔出优秀的健美操后备人员,而且能够拓展专业口径。同时健美操作为一项表演艺术活动,在校园文化艺术节、校园田径运动会等活动中作为表演节目,能够为活动增添积极阳光的氛围,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增加绚烂一笔。
  三、校园健美操未来发展前景
  健美操是一项不同于其他运动项受场地、气候、器材的限制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它对场地,气候、器材要求较低,简单易行。其次,它的运动负荷伸缩性比较大,可大可小。能有效的减轻青少年儿童怕苦怕累的心理。再者它的形式多样,练习者可根据不同的音乐创编不同的动作组合,充满创新的乐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锻炼青少年儿童的创新能力。它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健美本身就是一项表达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体育运动,它对校园文化中那些消息颓废的思想具有强大的冲击能力,对孩子的人生观、世界观有一定的影响能力。对校园优秀文化的建设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伴随着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健美操在城市校园中的普及面也越来越广。健美操是体操、音乐、舞蹈结合起来的产物,它是结艺术与体育并存。它以自身独特的形式、鲜明的节奏感、欢快的音乐把形体美、健康美、艺术美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它不仅仅培养了青少年儿童良好的身体姿态,它还锻炼了青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促进了他们的全面发展。因此,校园健美操未来在校园里的发展充满了必要性与可行性。
  【参考文献】
  [1]周书磊.浅谈当前我国民办高校开展实施校园健美操的必要性[J].科技创新导报,2012.20.253-254
  [2]魏云花.浅析健美操运动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贵州学院学报,2010.3.5(1):84-86
  [3]边菊平.渭南市中学健美操开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178-179
其他文献
【摘 要】“设而不求”是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本文基于一个实际问题,挖掘了“设而不求”蕴含的精神、思想和方法,认为“设而不求”蕴含着数学中致力于发明发现的精神、严密化精神和思想的经济化精神;蕴含着超越传统思想、变中求不变思想和参数思想。在此基础上,结合实例浅析了“设而不求”的“设”的技巧。  【关键词】设而不求;策略;整体思想  在高中数学问题的解答中,合适思维方法往往是解题的突破口。若思维得法,解
【摘 要】课堂追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互相交流的活动方式,是知识传授、信息反馈的重要渠道。本文结合数学课堂中追问的误区、具体的策略,阐述了如何通过智慧追问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有效促进教学活动。  【关键词】追问;误区;简化;巧用;深化  课堂追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互相交流的活动方式,是知识传授、信息反馈的重要渠道。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有不少教师的课堂追问缺少智
分析了普通高职院校学生生源状况和学生入学前的阅读状况,阐述了普通高职院校重视阅读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普通高职院校做好阅读教育的对策。
【摘 要】培养学生做小老师,首先教师要“善”教,给学生以示范作用。其次平时要多多训练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引导、鼓励学生争做小老师,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关键词】小老师;引导;鼓励;潜能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是数学教学的核心问题。传统的数学教学一直停留在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上,忽略了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经过自己近年来的实践,以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成为教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增强学生思考实践能力对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起到很大的作用。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形成正处于关键时期,因此,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本文就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生数学思维实践能力提升的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小学生;数学;思考能力;实践能力  课堂教学
国家和四川省政府大力支持现代学徒制并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四川省产业发展的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需求及中职教育的蓬勃发展,均为四川省中职学校现代学徒制实施提供
【摘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是当前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同样也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不仅有利于更好的启迪学生智慧,发展学生智力,提升学生的物理素养,而且有利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的全面提升。本文结合实践教学经验,主要就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高中物理;创新思维;培养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创新意识  兴趣、爱好、情绪等非智力因素
【摘 要】多媒体作为新型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走进课堂,丰富了教师的教学资源,拓展了学生的知识空间,优化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数学;优化教学;策略  实施数学创新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恰当运用,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堂课的教学效果。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将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的表现手法和表现
医学教育工作者在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中,应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充分调动社会、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的力量,积极探索适合青年特点的教育方法,使我们培养的医学生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