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素养:绿色阅读与巧妙实践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lq23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层次诵读成习惯,后天语感自生成


  1.粗读全文,印象文言。学生的第一次阅读主要是获得对文章的整体感,一定不要急于去看文下的注释,更不要对着有关翻译书逐字逐句地读,而应该是全凭自己的语文功底硬看下去,不会念的字、不懂的字词暂且放过,或者可以根据前后语境体会出来。通过粗读一遍,对文章有个模糊轮廓,知道了大致情节,这就可以了。
  2.细读赏鉴,查阅资料。首要解决的是正音问题,生疏字可以通过查字典明确,但是文言文中一些人名、地名和通假字因为古今差异成为生词,这些生词除了借助书下注释或者工具书解决,还要有一定的联想能力。翻工具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再根据词汇的意思进行断句,即“句读”。由于古今词义变化等原因给断句造成了难度,学生在预习时就必须理解一些实词的意思,进而准确断句。对照文章下边的注解,把较难的字词理解清楚,并与自己原先体会出来的理解进行对比,以提高判断力。
  用力“狼”读,增加语感。语文新课标中强调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诵读,并不是简单地把课本上的文字连起来读,汉代郑玄说“以声节之曰诵 ”,意思是说“诵”就是用声音把诗文的节拍表达出来 那么,如何诵读文言文呢?南宋理学家朱熹的看法是,要读得响亮,要读得准确,要理解记忆,要多读以至成诵。这跟我们诵读文言文的要求不谋而合。

二、思考预习有深度,记录疑惑好解决


  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问是一种有效的课堂策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在新教材中,探究性学习占了很大比重,而探究课的展开很大程度上就是以提出问题为基础的。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能够提出问题就证明了他在进行思考。我经常明确地告诉学生“能否提出问题是你有无好好预习的证明。”这种学生在预习中提出问题的方式与传统的老师在预习前提问是不一样的,这种提问是学生在感知课文后的最直接想法,客观反映出学生在文本理解上的一些盲点、困惑。
  只有会思考的预习,才是真正深入的预习。告诉学生思考不是孤立的,在整个预习过程中都要思考。读课文时的思考,查阅时的思考,对心中疑惑的思考都是“思”。 “记”就是记录下来,把自己预习的收获和不明白的问题用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

三、上课巧妙实践,突破盲点增素养


  以前的教学设计都是按照教学参考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确定出来的,它的目的是完成具体的知识点的积累和突破,知识是零碎的、割裂的。在新的教育形式下,我们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尽力为学生搭建更丰富、更巧妙的训练平台,避免枯燥单调的训练式教学,在别出机杼的阅读教学设计中,哪怕是听说读写等最基础的语言能力训练,也会呈现出思维的张力。
  1.用现实的理念去解读文言
  以下是《劝学》的问题设计:你认为《劝学》中所提出的学习的态度和学习的方法,在新的形势下是否还有其存在的意义?如果你认为这篇文章还不错,能选出一句话作为你的座右铭吗?荀子对读者的规劝和平时父母对你学习的规劝,一样吗?如果不一样,你更喜欢哪一种?我们可以称得上是君子吗?为什么?
  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是奔着文章当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理解而去,却自然而然的得到了这方面的训练,课堂上学生没有按照传统教法那样读课文,翻译课文,字字落实,然后再总结和归纳重要的语言现象。理想状态的符合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利于施展积极的语言实验活动的学习资源,包括比较理想的教科书,学习任务,学习活动的设计和相应的学习资源等。但是一方面,这样的课程建设尚处在同步探索中,退一步说,任何现成的课程资源都不可能代替教师的创造性劳动,任何高品质的教学都需要认可,教师根据学校学生情况以及教师自身特点进行再创造和再选择,才能使其适应本校本班情况。
  2.用现实的形式去新读文言
  在学习《氓》这篇文章时,老师可以把课堂变成法庭,一方面聆听女主人公的控诉,一方面为这桩三千年前的孰是孰非的公案作出属于你们自己的道德“判决”。让全班同学分為男生组和女生组,整个判决过程分为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男生组是“氓”的代言人,女生组是原告弃妇的代言人,两个组各派一名代表陈词,讲出自己的身份,职业,性格,经历的信息,要紧紧结合课文内容。第二个环节,模仿法庭辩论来进行现场论辩。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感兴趣,在论辩的过程中既理解了文本,也实践了社会。
  3.用文言的意念来解释现实
  在教学诗歌晏几道的《临江仙》时,我们可以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可以用什么样的花来形容老师和同学呢?”
  这样的设计学生怎能不感兴趣?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教学活动设计理念,而是对原来就有的,或者我们已经熟悉的一些设计原则的综合体现和辩证运用,具体说来需要处理好五种关系:一是理解语言学习和语言实践活动的关系,赋予语文学习活动以真实性。二是整合运用语文学习的三维目标和多方面要素,去完成综合性的学习任务,而不是零敲碎打浅表性的学习。三是利用课堂教学,建立起语文学习与学生的课外阅读和生活经验的联系,使课堂学习成为语言学习示范和联系纽带。四是兼顾学科普遍的教学要求和学生个性发展的关系,为不同学习者提供可选择的任务。五是平衡教与学的关系,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其中第一个问题是理解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正确把握设计要领的钥匙,也是协调其他关系,使得语言实践活动具有积极意义的关键。
  总之,在日常文言文学习中我们要养成学生的“绿色阅读”和“自主阅读”的习惯,大力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老师要讲解,但要避免“空”“散”,脚踏实地,联系生活,让文言文这一古老文体焕发新的生机。
  [作者通联:江苏连云港市东海县石榴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配伍利多卡因用于减轻人流手术中患者痛苦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门诊患者中随机选择300例要求人工流产的孕妇,分为两组,使用米索前列醇配伍利多卡因止痛的1
目的 探讨牙龈切除术的手术方法 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自2010 年6 月至2011 年6 月我科室共收入50 例牙龈增生的患者,通过手术进行牙龈切除术,并于术后1 年内进行随访.结果 术
依据再就业工程与管理工教学的关系问题,提出了企业精减人员前后与再就业工程动作中7项基本建设的管理工效学的应用,为人机(岗位)优化结合献计献策。
【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内镜治疗在大肠息肉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1年8月间于我院就诊的275例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75例大肠息肉患者中,男性患者163例,女性患者112例,年龄为8-71岁,平均年龄为43.7岁。为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用针对性的手术方法,将275例患者分为电切除组,圈套切除组和微波组三组。结果:三组患者单发息肉、多发息肉、无
目的:寻找血清甘油三酯(TG)失控的原因,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方法:分别对质控血清、仪器、试剂等因素进行分析,查找TG失控原因。结果:试剂因素引起TG失控。结论采用少量多
目的:探讨两种胸腔穿刺抽液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效价比,为胸腔穿刺治疗胸腔积液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将结核性胸膜炎伴胸腔积液患者(积液量为少到大量)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
先站起来看戏的人在短时间内看得更清楚了,等到大家都站起来了,所有人看的效果和原来几乎相同。只是,所有人都成了站着看戏,所有人都更累了。所有人,比原来付出了更多的体力
期刊
议论文写作初始阶段,学生在掌握好了写作基本知识后,如何给搭建好的框架填充适合的材料,成了最让学生头疼的问题。观点拟定了,结构构建好了,拿什么来证明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种总是感觉“无米”的体验,让人捉襟见肘,心生尴尬。学生已有的几个材料成了“万能”素材,生搬硬套,拆东墙补西墙,有时还闹出一些笑话,初涉议论文写作满满的新鲜感和信心也随之消耗殆尽。笔者认为,对于议论文的写作指导,老师在引导学生掌
【摘要】目的:观察中国针灸在海外应用前景,分析针灸治疗爱尔兰人常见多发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依靠糖皮质激素喷鼻剂缓解症状患者分为激素治疗组和针灸对照组进行比较,两组为同一病人。针灸对照组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为肺气虚寒型,脾肺两虚型,肺肾两虚型三型。温和灸肺俞 脾俞 肾俞。针刺取靳式鼻三针为主,配合取合谷列缺 足三里 三阴交 太渊丰隆复溜 太溪穴进行治疗。针灸每周2次,8次为一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