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怕十四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engy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月十四——阴历,爷爷的生日!
   七月十四——中元节,爷爷出事的日子!
   十月十四——阴历,爷爷的忌日!
   俗话说:年怕中秋,月怕十五。我们全家人却最怕十四。
   十月小阳春,尽管已经入冬,南方却还在享受着秋高气爽的舒适。冬天黑得早,傍晚六点不到,天已经完全黑了。一轮圆月缓缓升起,犹如一面明晃晃的镜子,镶嵌在没有一丝乌云的深蓝色天幕上。月亮把它柔和的光洒向大地,使一切都沐浴在这纯洁月光里。但我们无心赏月,因为今天,是爷爷过世四周年的忌日。爷爷的一生,几个重要日子都和十四有关。
   二月十四,青黄不接——
   爷爷出生于1945年阴历二月十四日,青黄不接,食不果腹。等到他五岁,太婆婆因难产离世,太爷爷忙着生产队的工作,三天两头不着家。五岁的爷爷带着三岁的二爷爷和襁褓中的小爷爷,冬天下雪天都光着脚,吃了上顿没下顿,就像他的出生时间一样,长期青黄不接。爷爷十六岁去东北当兵,也是想着部队里有饭吃。但生活的极度贫苦与苦难的童年,让爷爷一直没有脱离贫困的影子。等我出生时,已是21世纪,但爷爷仍然非常节约,甚至到了吝啬的地步。印象最深的就是爷爷六十九岁生日吃生日饭的情景。我们这里的习俗是男人满九就做寿。但爷爷一辈子没做过寿,他说麻烦别人又浪费,钱都被商家赚走了。但这次他破例答应一家人到饭店吃顿饭。走到饭店门口,爷爷看到豪华的装修就不肯挪步了,说太浪费了,好说歹说才进去了。吃的第一个菜我们就笑喷了,白灼基围虾,爷爷夹起一个,一股脑儿塞进嘴巴,嚼起来,等我们叫他蘸点调料时他已经连壳带肉吃掉了,还说“别浪费,别浪费”。第二个菜是螃蟹,爷爷夹起一只蟹钳就咬,还只呼“太硬了,咬不烂”。没承想这也成了他最后一顿生日饭。
   但爷爷对我和姐姐的学习花费一点都不吝啬,他自己没事时就戴着老花镜看书读报。他总说自己小时候太穷,进入部队和社会都吃了没文化的亏。如果说我不浪费和爱读书是个好习惯的话,也得益于爷爷的言传身教。
   七月十四,是祸难逃——
   我不相信鬼魅神灵,但爷爷的出事我总觉是命中注定。2014年暑假,我们都住在县城,爷爷一个人在老家装修房子。六月初的时候,他在挑瓦上梁时脚下一滑,险些从三楼直坠地上,但虚惊一场,毫发无损,他直呼命大。邻居们就提醒他别去做了,请人做,毕竟六十九岁的人了。但他觉得自己还强壮,请人又费钱,还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六月中旬的时候,他又滑了一下,手擦破了皮。他又说命大,否则至少手会摔断。我们都劝他别做了,他嘴巴答应却还是去干活。七月十四,传说中的鬼节。当天下午四点多一点时,爷爷还和奶奶打电话,说家里的装修都已到位,他把弄脏了的几把椅子洗干净了,晒在后面院子里,一会儿收进来。挂完电话没几分钟,爸爸就接到老家邻居的电话,说爷爷摔倒了。等救护车送到人民医院,CT一做,我们都傻眼了——颈椎受伤。奶奶当场晕倒,全家都慌了神。颈部以下,高位截瘫。重症监护室,手术,输血,这就是爷爷最后的岁月。
   我从不相信命运,不怨恨鬼神,但我这次有点信了。天意弄人,人怎奈和!
   十月十四,阴阳两隔——
   那年闰九月,所以到阴历十月十四,爷爷已经躺在病房里整整四个月。高位截瘫四个月,已经是油尽灯枯。十三晚上,爷爷在病床上望着奶奶,眼神发光,说:“后天就是你的生日,你这辈子跟着我都没过过生日,这一次把你哥哥嫂子和两个亲家都请来来一起吃个饭,菜一定要搞丰盛一点。”难得的爷爷要把菜搞丰盛,但这段话也成为爷爷留在世上的最后的话。十四那天他一直昏昏欲睡,但他一直强撑着,我知道,他也许想撑到奶奶的生日。但爸爸说只怕不好。
   下午十四点二十五分,爷爷脸上带着微笑去了。离开了这个让他无限留恋的世界,因为这个世界里有他牵挂的老伴和孩子们。但他也无遗憾,如果有,那就是他对奶奶说过的,“以前都是你照顾我,等房子装修好了,朵朵(我的小名)小学毕业了,你就别住在城里了,回来我照顾你”的话,他没有做到。
   爷爷走了,我们都答应过他会照顾好奶奶。“满目青山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我懂了,来日方长有时真不长。怜取眼前人,才会少些遗憾。
   又到十四了。我是很少注意阴历的人,但我对十四总是有感觉,每到这个日子,我就会心有戚戚,或许这就是所说的心灵感应吧。
   今夜无月,只有几颗稀落的星星挂在天幕之上。或许有一颗是爷爷,他正看著我,我也正看着他。
   夜已深了。我知道,情长,路更长。
   (指导教师:欧阳元晖)
其他文献
在我们的语文学习中,学生们有三怕: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学生们为什么怕文言文呢?因为很多学生认为文言文枯燥乏味,认识不到文言文的魅力,不愿意学习文言文,所以文言文学不好,进而就怕文言文了。文言文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培养是不可替代的。那么怎样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点兴趣,让学生认识到文言文无与伦比的蕴含,爱上文言文呢?   一、学习吟诵,认识文言文的音韵美 
期刊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发现,想象力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而且可以培养其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美的高尚情感。因此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已经成为今天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要求,结合现行教材,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文学想象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做了如下几点尝试:   一、以文字启迪想象力   学生的语文学习不仅仅是对语言文字的理解。通过对文质兼美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教育部门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给予了更多的重视,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去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写字是重要的学习内容。从某种程度上说,书法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我们就需要在这种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对书法教学方法进行改善,促进学生书法能力的提升。   一、书法教学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近年来,科学信息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互联网和计算机等的普及
期刊
作文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打基础的一项主要工作。怎样进行作文教学才能让学生不认为写作文是一种苦事,难事,能够文通句达的写出比较好的习作呢?我认为养成学生写作的五大习惯,对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很有帮助。   一、养成说真话、诉真情的习惯   教育界的有些老前辈都是强调学生作文“要说自己想说的话”的。吕叔湘先生说:“对于作文可以首先要求它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少搬‘公
期刊
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就是求异思维能力,就是不受一般规范和规律的影响,从超常角度进行思维活动,进而从不同角度获得解决问题的崭新的途径和方法。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关注的是学生求同思维的发展,鼓励对问题找到答案,而对求异思维的培养远远不够。那么该怎么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呢?   一、设计新颖问题,引导学生思维走进新天地   思维是
期刊
众所周知,作文教学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点之一,也是难点之一。不少中学生都打怵写作文,一上作文课就唉声叹气、愁眉苦脸,一副“生无可恋”的模样;另一方面,语文老师虽然苦口婆心、精心批改,但却收效甚微——结果写作好的依然好,写作差的依然差。结合“木桶理论”分析,原因在于教师的作文教学方式不对头——没有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应正视学生差异,因材施教,逐步提高。因此,差异化教学,成为亟须推广的作文教学方法。
期刊
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大多以教师为主导,学生没有机会发表自己的内心想法,在枯燥乏味的氛围中还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抵触情绪,自学兴趣逐渐丧失,探究积极性受到影响。教师始终要求学生始终按照他的思路进行知识的系统性研究,时常忽略学生是否可以真的理解与消化,师生关系并不和谐,教学质量普遍偏低。鉴于此,教师必须重新确立教学目标,不断整合课程资源来改善这一现状,同时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练习活动,打开学
期刊
细节虽好,但不可滥用,那会使文章琐碎繁杂而混乱拖沓。这就要求善于撷取典型的细节。怎样的细节才算典型呢?   1.能够体现主题。如在《我的老师》一文中,蔡老师打“我”一处细节描写:“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这就非常生动地表现了师生之间那种融洽无间的感情,深刻地表现了师爱生,生爱师的中心。又如:“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
期刊
【案例】   我刚接手了一个三(2)班,有的孩子上课注意力好不容易集中了一会儿,就开始神游去了。下课倒是生龙活虎的满校园转悠,不到打铃他还不回来。作业呢?老师一走,他就只顾着玩,忘做了,等老师站到他跟前,他才干着急。语文老师催语文作业,数学老师催练习册,英语老师催抄写本,忙得他是不亦乐乎。还有些孩子,做事总是丢三落四的,今天忘了带语文书,明天忘带作业本,脖子上的红领巾更是常常不翼而飞……  
期刊
凄冷的风刮在腿上,干冷的空气使种子都吓破了胆,不敢探出头来。   老张看着自己的地,无奈叹下一口沉沉的气。周围百里都没有一条河,自己喝的水都不够,更何况这地呢。干裂的田里毫无生机。   老张坐在小道边的大石头上,望着没有一点下雨迹象的天,说道:“今年有些古怪呀!年都过了几十日了还不下雨。这可让农民怎么办啊!”话音刚落,妻子说道:“老头子啊,你也不用着急,再过几天肯定下雨。你想想这些年哪次老天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