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研究的越来越深入和成熟,简单的词汇教学和语法教学已满足不了教与学的要求,语篇教学正是顺应这个趋势而来的一种有效方法。纵观牛津小学英语的教材是课文在前,词汇、句型在后,先给学生一个对对话的整体感知,让学生明白在什么样的语言情境下会使用这些语言结构,这就是A部分语篇教学的目的。所以传统的脱离了情境和语篇的词汇和句型教学就会变得枯燥乏味而没有生命力,而语篇教学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从整体上正确、全面把握语篇信息的能力,有助于培养他们的阅读技巧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那么,如何有效地实施语篇,笔者结合一些课例谈一些做法:
一、阅读前处理
1、指导预习,有备而学
小学高年级语篇相对较长,涉及的词组、句型较多,文化知识信息也较丰富,学生学起来肯定会有难度的,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长时间接触这样有难度的学习内容,容易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反而不利于教学。因此,一定要指导学生有目的的去预习,让学生有所准备后进入学习状态,学生学起来会更轻松、更有积极性。教师可不值学生听、读语篇内容,了解文中生词的意思,将不理解或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以便课上交流,也可搜集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上课交流。例如5A<> 6A<> 6B<>等这些课文中都涉及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同时也很有趣味,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可以更好的了解文章的内涵,同时搜集资料的过程也是一个有效的学习和锻炼的工程。
2、适当铺垫,扫清障碍
在进入语篇学习之前,要有必要的铺垫,但铺垫要适当,旨在突破重难点。而许多老师习惯于在进入语篇之前为学生解决所有的新知识点,甚至还要为每个新知识点做足“操练”功课才放心让学生去接触语篇,这样的“好心”反而让学生丧失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阅读中处理
“阅读中活动”是英语语篇教学的主体,是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获取文本信息,培养阅读技巧的过程,倡导“词句结合、语篇感悟”,引导学生对语言材料进行整体感知,此间要设计多维度的活动,以加深学生对语篇的理解,帮助学生实现从语言输入到语言输出的转换,常见的活动可有:朗读、表演、选择、判断、填空、排序、复述等。
(一)初读文本,巧设问题
语篇教学的过程中,问题是灵魂,一个问题可以指向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也可通过对问题的解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6Aunit7At Christmas中PartA的语篇主要围绕Jim与家人有关圣诞节互赠礼物的对话展开,其中涉及到了四个人物、七件礼物,礼物是送给谁的,来自谁的,其间的关系乍一看学生很难理清,这时教师就需要找准一条主线,帮助学生把语篇中散落的信息串联起来,理清语篇思路,教者设计了三个阶梯式的问题,帮助学生理清了思路。
第一层次:听课文对话,Question:What presents are they talking about?
第二层次:自由阅读课文,Question:What are the presents for?
第三层次: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Question:What are the presents from?
二、三两个层次教师采用了不同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朗读,在朗读中寻找答案,帮助学生理清了礼物的来龙去脉。纵观这三个问题的设计,由易到难,层层递进,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全篇,帮助学生在整体上理清了语篇思路,其间听、读、说、练训练形式多样,培养了学生的阅读技巧,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细读课文,授之以渔
语篇具有整体性,在指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大意之后,要针对重点部分及重点词汇、句型引导学生细读,让学生更深层次理解语篇。该阶段应以学生阅读为主,设计的活动应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为目标,如寻读、复述、记录要点、比较归纳等。在教学6Bunit5<>时,指导学生细读语篇,并掌握语篇阅读策略,教者具体做法如下:
1.填补前言信息
教师通过听了填空的形式呈现了背景信息,引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抓住语篇的关键内容,填补关键信息,在帮助学生理解语篇的同时,提高了学生听的能力。
2.捕捉信息设问
针对A部分这个语篇,其中介绍了纽约春、夏、秋、冬四季的特征,教者在教学时将语篇按不同季节分成四个部分,并引导问学生,T:What questions is SuYang asking about NewYork?学生通过阅读之后很容易就发现SuYang问了四个问题①What’s the weather like there in summer?②What about autumn there?③Does it often rain there in spring?④Which season in NewYork do you like best?
T:Let’s try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培养小学生的提问意识是小学英语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把自己当作SuYang提的这四个问题正是引出了四个季节的话题,并且通过对这四个问题的回答使学生深入了解了纽约四季的特征。学生通过这样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激活了思维,训练了口语表达能力,真正做到了在阅读中培养语言运用的能力。
3.归纳内容小结
学生完成表格,学会归纳总结,通过对文章的不断阅读提取其中有用的信息和中心意思是学生在阅读中需要不断掌握的能力,此处环节的活动教师正是培养了学生的这种阅读概括能力,同时也加强了听说读写全方面的练习。
三、阅读后处理——教学延伸,活学活用
语篇教学的目的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相关知识,读懂语篇内容,还要让学生对语篇产生兴趣,使语篇阅读延伸至课外。教师可根据教材中语篇的内容,在课文学习完之后,设计相关的适当的任务,鼓励学生将阅读文本中的信息有效整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在6B<>课文学习完之后,根据课文的情境LiuTao想要写信给Peter,那这封信是怎样写的呢?这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维延续的平台,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当作LiuTao来写一封信给Peter介绍自己的学校、课程、新家等,教师可以给出一些提示。通过这样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整合能力和读写能力,使学生的学习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
总之,语篇教学的目的不仅要让学生读懂语篇内容,还要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丰富文化知识,提高阅读能力,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要立足语篇话题进行设计,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一、阅读前处理
1、指导预习,有备而学
小学高年级语篇相对较长,涉及的词组、句型较多,文化知识信息也较丰富,学生学起来肯定会有难度的,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长时间接触这样有难度的学习内容,容易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反而不利于教学。因此,一定要指导学生有目的的去预习,让学生有所准备后进入学习状态,学生学起来会更轻松、更有积极性。教师可不值学生听、读语篇内容,了解文中生词的意思,将不理解或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以便课上交流,也可搜集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上课交流。例如5A<
2、适当铺垫,扫清障碍
在进入语篇学习之前,要有必要的铺垫,但铺垫要适当,旨在突破重难点。而许多老师习惯于在进入语篇之前为学生解决所有的新知识点,甚至还要为每个新知识点做足“操练”功课才放心让学生去接触语篇,这样的“好心”反而让学生丧失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阅读中处理
“阅读中活动”是英语语篇教学的主体,是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获取文本信息,培养阅读技巧的过程,倡导“词句结合、语篇感悟”,引导学生对语言材料进行整体感知,此间要设计多维度的活动,以加深学生对语篇的理解,帮助学生实现从语言输入到语言输出的转换,常见的活动可有:朗读、表演、选择、判断、填空、排序、复述等。
(一)初读文本,巧设问题
语篇教学的过程中,问题是灵魂,一个问题可以指向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也可通过对问题的解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6Aunit7At Christmas中PartA的语篇主要围绕Jim与家人有关圣诞节互赠礼物的对话展开,其中涉及到了四个人物、七件礼物,礼物是送给谁的,来自谁的,其间的关系乍一看学生很难理清,这时教师就需要找准一条主线,帮助学生把语篇中散落的信息串联起来,理清语篇思路,教者设计了三个阶梯式的问题,帮助学生理清了思路。
第一层次:听课文对话,Question:What presents are they talking about?
第二层次:自由阅读课文,Question:What are the presents for?
第三层次: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Question:What are the presents from?
二、三两个层次教师采用了不同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朗读,在朗读中寻找答案,帮助学生理清了礼物的来龙去脉。纵观这三个问题的设计,由易到难,层层递进,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全篇,帮助学生在整体上理清了语篇思路,其间听、读、说、练训练形式多样,培养了学生的阅读技巧,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细读课文,授之以渔
语篇具有整体性,在指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大意之后,要针对重点部分及重点词汇、句型引导学生细读,让学生更深层次理解语篇。该阶段应以学生阅读为主,设计的活动应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为目标,如寻读、复述、记录要点、比较归纳等。在教学6Bunit5<
1.填补前言信息
教师通过听了填空的形式呈现了背景信息,引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抓住语篇的关键内容,填补关键信息,在帮助学生理解语篇的同时,提高了学生听的能力。
2.捕捉信息设问
针对A部分这个语篇,其中介绍了纽约春、夏、秋、冬四季的特征,教者在教学时将语篇按不同季节分成四个部分,并引导问学生,T:What questions is SuYang asking about NewYork?学生通过阅读之后很容易就发现SuYang问了四个问题①What’s the weather like there in summer?②What about autumn there?③Does it often rain there in spring?④Which season in NewYork do you like best?
T:Let’s try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培养小学生的提问意识是小学英语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把自己当作SuYang提的这四个问题正是引出了四个季节的话题,并且通过对这四个问题的回答使学生深入了解了纽约四季的特征。学生通过这样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激活了思维,训练了口语表达能力,真正做到了在阅读中培养语言运用的能力。
3.归纳内容小结
学生完成表格,学会归纳总结,通过对文章的不断阅读提取其中有用的信息和中心意思是学生在阅读中需要不断掌握的能力,此处环节的活动教师正是培养了学生的这种阅读概括能力,同时也加强了听说读写全方面的练习。
三、阅读后处理——教学延伸,活学活用
语篇教学的目的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相关知识,读懂语篇内容,还要让学生对语篇产生兴趣,使语篇阅读延伸至课外。教师可根据教材中语篇的内容,在课文学习完之后,设计相关的适当的任务,鼓励学生将阅读文本中的信息有效整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在6B<>课文学习完之后,根据课文的情境LiuTao想要写信给Peter,那这封信是怎样写的呢?这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维延续的平台,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当作LiuTao来写一封信给Peter介绍自己的学校、课程、新家等,教师可以给出一些提示。通过这样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整合能力和读写能力,使学生的学习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
总之,语篇教学的目的不仅要让学生读懂语篇内容,还要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丰富文化知识,提高阅读能力,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要立足语篇话题进行设计,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