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三步”,走向深度

来源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ang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统编教材已全面铺开,其双线结构、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将引领我们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开展新的实践,其中“语文要素”的解析与落实是核心,值得长期、深入地加以思考、实践。
  关键词:统编小语教材 语文要素 解析与落实
  当前,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已全面铺开,“语文要素”成为了教学实践与研究的一个热词!“语文要素”紧扣语文学习的目标,按类别、层级有序地呈现在每个单元的篇章页,统领这个单元的学习,并为后续的学习打好基础。教学中,我们只有正确解析并落实好“语文要素”,才能保证教有所指,学有所成。以下,笔者就结合自己的课例实践,谈谈解析与落实“语文要素”的这三步。
  一、一步蓄势,正确定位教材意图
  毋庸置疑,教材是我们开展教学的原点、起点,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凭借、范本。“语文要素”是基于教材内容而存在的,教学内容是围绕“语文要素”而展开的。因此,读通、读准、读懂教材(包含单元主题、语文要素、课文组成及其他教学内容),明晰其“是什么”“为什么”“什么用”“怎么用”是最为关键的第一步。
  二、二步始发,精准聚焦目标预设
  对教与学来说,有了正确的方向性的定位后,目标将担纲引领的作用,决定教学的内容选择、难易程度、策略方法,也是学生学习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保障。笔者以为,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所倡导的理念,精准的目标设定应该在无形中融知识、技能、情感与一体,可依据学情的起点、多元的可能、成效的预估等形成以下的样式。
  (一)目标预设应依托策略辅助
  目标预设是为学生学习指明具体内容与要求的,除了说清“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更应关注学法的指导。
  (二)目标预设可体现分类分层
  目标预设应该是一种立体的动态的教、学指引,是为全体学生的学习服务的,那么目標就不能吃“大锅饭”搞“一刀切”,应该体现不同的层次与分量。
  三、三步亮相,有效助力学习推进
  如果成前两步为“运筹帷幄之中”,那么学习推进就是摆兵布阵、兵戎相见了。而基于正确而精准的“语文要素”解析,恰当、生动、综合的学习推进也必然能够“决胜于千里之外”了。论落实,学习推进是一把尺子、一面镜子。
  仍以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宝葫芦的秘密(节选)》为例。
  为了达成预定的学习目标,可以依次安排以下学习活动,学习活动又可分预设为五大板块:
  (一)预学及反馈——依学生所需
  1.设计预学单,引导学生自主熟悉课文,学习生字词,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以小组为单位开展预学交流,老师做好主要问题梳理,结合本课学习的基础目标,根据课前预设及实际情况组织教学补充、巩固。
  (二)童话体导入——唤学生之趣
  1.畅聊阅读积累的童话故事,营造学习氛围。了解本单元学习的主题与任务。
  2.以“葫芦”实物引发学生兴趣,衔接本课学习:看,这是什么?对,一个葫芦(板贴)!它可不是一个普通的葫芦,是有故事的葫芦。
  (三)寻葫芦秘密——合共学之力
  围绕课后习题一“默读课文,说一说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组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1.出示学习单,明确学习任务、流程。围绕思维导图,填一填,议一议,理一理。
  2.合作学习结束,进行小组展示,及时做好补充与提炼。王葆从小奶奶宝葫芦的故事,发现了“得到了宝葫芦,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的秘密,就特别得到一个宝葫芦,在长大的过程中一直念念不忘,甚至在脑海中开始织拥有宝葫芦后的生活变化。由此王葆想要得到一个宝葫芦的原因就越来越清晰了,那就是先爱上奶奶讲的宝葫芦故事,再发现故事中的宝葫芦的神奇,最后幻想着宝葫芦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帮助。
  (四)编葫芦故事——展想象之翼
  在童话之外,是张天翼创造了人物、创编了情节,而在童话之中,这个高手却是宠爱王葆的奶奶。奶奶一直讲宝葫芦的故事,除了宝葫芦能带来幸福,居然每次讲的都不一样。但张天翼却没把王葆奶奶讲的宝葫芦故事“连续剧”完整地呈现出来,借助以下由《课堂作业本》习题改编的故事创编构思单,以六次“选择”,在“思-写-评-改”的表达实践中进行创编,提高能力。
  (五)读整本故事——享阅读之乐
  预告出示《宝葫芦秘密》中王葆得到宝葫芦后“幸福”与“烦恼”的片段,激起学生疑问,大胆猜想,并在阅读整本书中去验证。课后还可视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班级共读、交流、分享。
  综上所述,笔者的以上尝试与梳理其实只是小学语文统编教材课堂推进中解析与落实“语文要素”的“三大步”,其中还需做若干细化与深究,其他可能性也不可忽视。但从总体来上,我们的教学实践与研究是能够以“拔高站位,抓住核心,做好细化,学生主体,体验归纳,走向深度,实用为佳”来推进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2]陈先云国家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教学指导——与其他版本教科书比对研究.[M].语文出版社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绣湖小学教育集团春华校区 罗贞贞
其他文献
摘要:“深度学习”的理念因其关注思维引导,聚焦学科核心素养达成而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认可,课堂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手段,它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科学巧妙地设计问题是促进学生思维,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把握方向,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关键词:语文教学 深度学习 课堂问题  参加了多次关于“深度学习”的主题活动,在学习探讨过程中对语文深度学习产生了诸多思考。深
期刊
摘 要:历史学科是初中阶段很重要的一门学科,其不仅在考试中具有相应的占比,同时对于之后生活处世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着重使用更有效的教学手段,将历史内容更为全面,立体的展示出来。本文具体说明了初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四个应用策略:借用直观教具,角色扮演,结合生活实际,利用语言情感,从而始终让学生感受到在历史课堂上学习的生动感。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情境教学;应用策略  引言  教学的内
期刊
摘要:交流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十分重要,能够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内容和思想。很多学生在学习初中数学知识时难免感觉乏味,缺少兴趣,如果教师为学生创造出相互交流的环境或者话题,能够促使他们在相互交流和讨论中兴趣高涨,同时学会应用数学语言阐述观点。在本篇文章中,笔者将阐述课堂中如何教会学生应用一元二次方程解题的同时培养学生交流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一元二次方程;应用;交流能力;培养策略  初中数学是基础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以及相关文献资料,结合当前高中地理教学特征,以核心素养为切入点,对地理综合思维的培养出发点提出几点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综合思维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针对地理学科综合性特征指出,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特征要求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运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对知识进行分析和再加工。基于此,综合思维作为地理核心素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对其进行重点的研究和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进行着与时俱进的变化,与过去只注重提升学生成绩、帮助学生进入一所好中学的目标不同,现在小学数学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的培养,并且致力于帮助学生掌握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作为小学教师,就要重视对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高效教学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加强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还要对所学知识以及教学方式进行不断的
期刊
摘 要:一间教室,一支粉笔,三尺讲堂,那是传统。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学生所能接受的教育不仅仅是课堂上师生面对面的教与学。教师就可以采取多样化的形式指导学生的课后学习。如何巧妙地利用互联网模式对学生进行课后指导,以提高学生听课和学习效率是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生 线上 学习效率  一间教室,一支粉笔,三尺讲堂,那是传统。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学生所能接受的教育不仅仅是课堂上师生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也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各个学科都在积极地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和完善,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数学作为小学的基础学科教学之一,更是广大教师关注的重点。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应不断的创新教学方式,营造出利于学生数学学习的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加积极好学,进而为学生未来数学的更深层次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在新课程的不断深化改
期刊
摘要:少先队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养成教育、创新教育的具体形式,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少先队员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将德育教育放到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位置,是社会发展的必要要求,也是教育发展自身规律的可观要求。德育在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定向的作用。德育保证人的各方面发展沿着一定的政治方向前进。德育在小学生的成长中起着灵魂的作用,
期刊
摘要:数学复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巩固知识内容,对知识进行梳理和补缺补漏,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部分。但是,目前初中数学复习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许多偏差严重影响学生的复习效果,进而影响学生的中考成绩。本文主要针对初中数学复习教学中存在的偏差及应对策略展开论述。首先分析了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中存在的偏差,接着针对这些偏差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复习方法;方法对策;  引言:初中数学的复习课堂
期刊
文章摘要:数学变式教学,能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寻找解类似问题的思维、方法,有效促进学生思维向多层次、多方向发散,为促进学生智力和能力的提高,获得高效课堂的教学效果做好铺垫。  关键词: 变式教学 理论 运用  教学中我们常听到有老师报怨:讲过或练过多次的例题或习题,只是更改了问题的条件、背景、数量关系,学生又不知道如何做了!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点:老师在讲解例题时,只注重了向学生讲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