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工程技术及其在食品加工检测中的应用

来源 :食品安全导刊·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陈代谢是生物生存发展的重要环节,而酶在生物新陈代谢中发挥着催化剂的作用。通过对酶进行深入研究,既可以充分了解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又能够推动其他行业的发展。近些年来,酶工程技术在食品加工检测领域内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对食品工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相关人员要深化对酶工程技术的研究,不断拓展酶工程技术的应用范围与深度。
  关键词:酶工程技术;食品加工;食品检测
  酶工程又被称为蛋白质工程学,主要服务于人类生产及其他目的。具体来讲,酶工程是指工业上有目的的设置一定的反应器和反应条件,利用酶的催化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催化化学反应,生产人类需要的产品或服务于其他目的的一门应用技术。酶工程的研究内容众多,如酶制剂的制备、酶的修饰改造等。目前,酶工程技术已经开始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等诸多领域,对这些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生物酶由有机物体的活细胞孕育而来,可对生物机体内的生物反应产生催化作用。通常情况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生物酶的特点。①具有较高的催化效率。相较于其他类型的催化剂,酶往往具有更高的催化效率,能够高出107~1 020倍左右[1]。②具有明显的专一性特征。其他催化剂能够对多种化合物的反应进行催化,而生物酶则只能够对一种化合物的反应进行催化。③具有较为温和的反应条件,能够调控酶的催化过程。但由于其属于蛋白质范畴,温度、pH值等因素会在很大程度上产生干扰作用,导致生物酶活性减弱,缺乏良好的稳定性。
  1 酶工程技术的研究
  1.1 酶的提纯与分离
  在酶工程技术研究领域内,非常基础性的内容为提取和分离纯化。此项基础技术不仅会对酶的产率、活性等产生直接影响,与其他技术的发挥也具有密切联系。现阶段,超声辅助法、沉淀法等应用较为广泛[2]。以POD酶为例,借助于硫酸铵-丙酮沉淀法可高效分离、纯化大豆不同部位的POD酶。再如,在生姜蛋白酶提取时,可将沉淀法的有机溶剂法引用过来,也能够产生良好的提取效果。
  1.2 固定化酶技术
  固定化酶技术指的是通过应用特殊方法,于特定空间内限定游离酶,或于一定载体上固定游离酶,这样游离酶的自由移动难以实现,但依然保持酶的空间结构、活性中心的完整性。①固定化材料。无机载体材料、有机载体材料是常见的固定化材料,近些年来,有诸多新型材料被研发出来,如磁性纳米材料、复合载体材料等。②固定化方法。过去主要利用吸附法、交联法等单一方法在载体上固定游离酶,对其自由移动进行限制。近些年来,复合方法得到广泛应用,其能够对单一方法的不足进行有效弥补。
  1.3 动植物细胞培养生产酶
  通过对特定技术进行应用,优良动植物细胞得到顺利获取后,将细胞培养于特定条件的反应器中,即可对需求的酶进行有效获取。其中,蛋白酶、氧化酶等主要由植物细胞中获取,而胰蛋白酶、凝乳酶则可从动物细胞中获取[3]。
  2 酶工程技术在食品加工檢测中的应用
  2.1 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2.1.1 谷物加工
  借助酶工程技术加工与开发谷物,可促使谷物加工行业的整体效益得到显著提升。谷物中含有较多的淀粉,营养价值较高。依托酶技术深加工处理谷物淀粉,可促使淀粉制糖、淀粉制酒等得到实现。近些年来,人们日趋关注食物的营养状况,利用酶技术可将符合人类身体营养需求的谷物食品开发出来,如膳食纤维等。纤维物质是膳食纤维的主要组成,其能够改善人体多种生理功能。在膳食纤维加工过程中,要将具有较短分子链和较小分子量的膳食纤维转化具有较长分子链与较大分子量的淀粉,酶技术在其转化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利用淀粉酶、糖化酶等多种生物酶,即可高效水解淀粉的分子链,有助于加工效率、加工质量的提升。
  2.1.2 果蔬加工
  果汁加工是酶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在加工过程中,由于植物细胞空隙中会释放果胶类物质,这些物质具有较高的黏稠度,对果汁的过滤与澄清造成了不利影响。而利用果胶酶能够有效分解果汁中的果胶,明显降低果汁黏稠度,不仅榨汁产量得到增加,澄清效率也得到了改善。在果蔬加工过程中,难免会用到一些尚未完全成熟的果实,由于果实中的淀粉含量较高,将会增加果汁黏度。而通过在加工过程中同步应用淀粉酶与果胶酶,则可有效规避这些问题,促使果汁生产质量得到提高。
  2.1.3 肉类加工
  为满足人们的营养需求,在肉制品生产中要对食用盐含量、脂类含量等进行严格控制。同时,受加工工艺等因素的影响,会有较多副产物出现于加工过程中,如果能够高效利用副产物,既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又可以扩大企业效益。基于酶工程技术的支持,能够实时监测加工工艺,既能够对肉制品的风味进行及时改变或保持,又能够避免生成有害物质。通过将水解酶、氧化酶等应用于肉类加工中,可增加肉制品中的活性肽物质,进而加工出具有特殊风味的肉制品[4]。同时,肉类保水性能也可得到提升。
  2.2 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1)酶联免疫分析法。酶联免疫分析法于20世纪70年代出现,由于其操作难度较小,且定量检测有效性较高,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基于酶联免疫分析法的支持,能够对果蔬食品中的农药成分残留进行高效检测。目前,依托酶联免疫分析法已制成多种检测试剂,各类试剂具有不同的使用范围及检测准确度。因此,在食品安全检测过程中,工作人员要结合食品基质对酶联免疫试剂的种类进行科学选择。完成检测过后,可利用液相色谱法对检测结果进行确认,以便保证检测的准确性[5]。
  (2)酶生物传感器法。酶的催化性能具有专一性的特征,而电化学分析的简便性、高效性优势明显,通过有机结合酶与电极,可快速、准确地分析检测复杂的混合物。近些年来,酶生物传感器的类型不断增多,准确性、灵敏度等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内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以亚硝酸盐检测为例,借助于特定的酶生物传感器即可在短时间对食品中的实际含量进行精确检测,有效满足了检测工作需求。
  3 结语
  综上所述,酶工程技术是生物化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深入研究和开发酶工程技术,可对食品工业的发展起到良好推动作用。近些年来,随着一系列现代科学技术的日趋成熟,将会进一步拓展酶工程技术的研究深度,酶工程技术的应用领域也会逐步扩大。相关技术人员要充分明确酶工程技术的价值,积极了解世界范围内的前沿成果,持续创新和发展酶工程技术。
  参考文献
  [1]林栋材.现代生物化工中酶工程技术研究与应用[J].化工管理,2020(17):110-111.
  [2]李晗.现代生物化工中酶工程技术研究与应用[J].科技风,2020(6):132-132.
  [3]何芳,李艳梅,刘中阳.浅谈生物化工发展及制约因素[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9(2):29-31.
  [4]王林芳.现代生物技术中酶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生物化工,2020,6(1):104-106.
  [5]李妍.浅谈生物化工在我国的现状[J].科技风,2019(17):240.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研究植物酵素在发酵期间SOD、纤维素酶、蛋白酶等功效酶的活性变化情况以及植物酵素的减肥效果。方法:分别对植物酵素发酵过程中的SOD、纤维素酶和蛋白酶的酶活力进行记录,并且构建大鼠减肥模型,记录各组大鼠的体重增加量、体脂质量、脂肪体重比及食物的利用率,观察大鼠的减肥成效。结果:植物酵素发酵期间,SOD的活力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P<0.05);纤维素酶在发酵的前42 d活力较低
期刊
摘 要:研究不同储存条件对香椿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影响,明确检验过程中香椿的储存条件,考察存储温度、样品形式以及解冻次数对香椿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对于粉碎样品,亚硝酸盐含量增长速度为室温>冷藏>冷冻;相同存储条件下,整株存储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比粉碎后储存增加的量少;解冻过程会加速亚硝酸盐的形成,且解冻次数越多,亚硝酸盐含量增加越多。称量好整株冷冻保存,冷冻处理,可以保证香椿中亚硝酸
期刊
摘 要:目的:了解厦门市场现制和自制饮品的卫生状况,为监管提供依据。方法:随机从厦门市快餐店、饮品店、甜品店、咖啡馆、酒吧和酒店等餐饮单位采集现制饮料123份和自制食用冰204份,按照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检验》(GB 4789.1—2016)进行7个微生物项目检验,参照地方标准和香港地区标准进行评价。结果:现榨果蔬汁、现制奶茶和自制食用冰的合格率分别为62.7%、80.0%和88
期刊
摘 要:目的 研究大豆异黄酮糖苷水解酶菌株米曲霉3042的固体培养条件;方法 固态发酵,结果 确立了产酶的最适培养条件为发酵培养温度为32 ℃,发酵初始pH6.0,发酵培养84 h时酶活力最高。  关键词:大豆异黄酮糖苷;水解酶;培养条件;优化  大豆异黄酮是大豆生长中形成的一类次生代谢产物,是一类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如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预防骨质疏松症、改善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等。大豆异黄酮主要有两种
期刊
摘 要:以紫苏粕和鸡肉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实验制作鸡肉丸,得出制作紫苏风味鸡肉丸的最佳工艺为紫苏粕的添加量0.6%、复合磷酸盐0.4%、马铃薯淀粉添加量20%、水的添加量20%。  关键词:紫苏粕;鸡肉;感官评价;质构特性  鸡肉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易于吸收,能为人体生长发育提供优质蛋白[1-2],是国家卫生部首批颁布食药同源的产品之一[3-4]。它的营养十分丰富,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和
期刊
摘 要:以新鲜青梅、食用盐、白砂糖或冰糖、麦芽糖、苯甲酸钠和甜蜜素为原辅料,经食盐揉搓、清洗、盐水浸泡、晾干水分、小煮去皮、小火熬煮、青梅浆成型及青梅调味酱成型等均质调配加工而成的复合调味料——青梅调味酱。本文通过对青梅调味酱生产工艺技术进行系统研究,并对其食用功效进行归纳分析,以期为青梅调味酱开发利用及其质量控制和标准化生产加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青梅;调味酱;加工;功效  酸味是一种重要的食
期刊
摘 要:随着低温烹饪技术在餐饮行业当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餐饮行业的创新发展,同时也使得低温烹饪技术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与高度关注。而绿色烹饪与食品安全具有一定的联系,二者之间高度契合。通过绿色烹饪可以实现经济领域与生态领域协调发展,为餐饮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助力。基于此,本文深度分析低温烹饪特点,并且针对绿色烹饪与食品安全问题展开深度探索,供广大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食品安全;低温烹饪;绿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由饮食诱导的各种慢性疾病不断出现,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人们不再满足于食物的色、香、味、形,而是追求饮食营养保健。保健品作为具有特定功效的食品,具有调节人体机能的功能。本文概述了保健食品的分类、特征、功能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并对保健食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为新型健康保健食品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保健食品;现状;发展趋势  随着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饮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饮食健康是现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人们开始更加注重荤素搭配和营养均衡,烹饪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食物的营养程度,所以在烹饪的过程中需要注重烹饪方法,保证食物在色香味俱全的情况下,能够保留较多的营养成分。基于此,本文对烹饪与营养均衡工艺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烹饪;营养均衡;工艺  1 烹饪工艺和营养的关系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以运动营养食品的现状与未来发展为重点进行阐述,分析运动营养食品的现状,从优化运动营养食品结构体系、强化运动营养食品标准条件设置、形成完整的营养食品市场、借助网络思维吸引消费者几个方面,深入探讨运动营养食品的未来发展,旨意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运动营养食品;现状;未来发展;相关思考  大众体育以及专业体育作为体育领域内的重点存在形式,在专业体育视角下,运动员的体能和专业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