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初中历史教学也面临着发展与改革问题,传统的历史教学已经不能够满足历史教学的发展需求,在此基础上我们要转变教学方式,适应形势需求。本文将针对情境教学法如何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探讨,以求提高历史课堂实效。
关键词:情境教学;历史教学;教学资源;课堂参与度
情境教学作为初中历史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手段,对于初中学生进行历史学习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正确地创设历史情境,能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提高历史课堂实效。
一、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初中阶段是学生刚刚接触历史学习的启蒙时期,此时的历史知识及历史概念对他们来说仍然有些艰涩难懂,他们并未养成相应的历史思维。在这一情况下,历史情境教学法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理解,增强历史学习的兴趣。情境教学其实是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设立相应的历史情境,将书本上所展现出来的背景再现到课堂中,让学生融入到这个情境之中,进行感性的理解和理性的认识,从而产生对于历史的自我认识与理解,这就是情境教学的教学目标,也是想要达到的预期的教学效果。不仅仅是再现特定的历史环境,更要注重创设特定的历史情感氛围,使学生对历史人物所处的位置、背景、地点和时间等了解之后,以此为出发点,了解并掌握相应的历史知识,寻求历史规律,培养历史思维,提高学生认识事物并且解决问题的具体能力。
二、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历史情境的创设和情境教学的运用
(一)利用好教学资源,以丰富的教学手段进行相应的情境创设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目前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也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的影视资源,历史资料,历史书籍能够共享。我们要利用好这些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促进历史教学的发展。以七年级上册《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一课为例,思想文化对于历史的发展趋向有着极大的作用,初一学生对于孔子的儒家思想也不过是论语中所背诵的:“温故而知新”“吾日三省吾身”,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孔子的“仁”和“礼”对于封建文化的重要意义。为此,在教师讲述分析的基础上,再利用多媒体播放《孔子》、《百家讲坛》等影片的片断,虽然很多影视剧会有内容上的改动,但对于孔子思想文化的学习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通过观看影片,学生了解了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的同时宣讲礼义,进而了解孔子的礼制治国方略对于后世政治思想的重要影响及对于中华文化发展的具体内涵等。学生可以通过影视材料更为直观地理解历史,同时又促进对历史知识的掌握。
(二)正确使用语言情境,感染学生情绪
正确的语言情境可以很容易将学生带入到历史之中,感受历史并且学习历史。例如,在讲述中国近代史“抗日战争”这一重点知识时,我锤炼语言,描绘情境,以适当的语气语调,介绍炮火连天的战场、奋力拼搏的抗日战士们、历经曲折而形成的国共合作等。在这样的语言情境渲染下,学生也受到了感染,很快地走进历史:知道了全面细致的抗战历史,了解了日本侵华的史实及犯下的罪行,探究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并认识到那是近一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在生死存亡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取得胜利,它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从而让学生顺利地掌握与理解抗日战争这一重要知识点。学习历史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记住民族仇恨,而是为了铭记历史,自立自强,切莫重蹈历史的覆辙,思考过去,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唤起学生的爱国意识,努力为祖国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进而达到教学目的。
(三)完善学生历史情境自我创设的环节,增强课堂参与度
初中历史教学应以课本为基础进行辐散性教学,通过让学生在历史情境创设中进行相应的课堂表演等多项课堂任务,促进对于历史知识及历史背景的理解,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当学生在扮演不同历史人物的时候,会以所扮演的人物角度来对当时的历史事件进行相应的思考与认识,比如介绍“虎门销烟”这一知识点,我让学生来扮演林则徐、道光帝、清朝大臣等,学生很快地进入角色,并能结合自己对历史人物的理解进行发挥,个个演得有声有色,在角色扮演中学生更能体会到当时中国的现状及清政府腐败无能的大背景。这样的情境教学对于学生的历史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可以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社会矛盾与历史发展规律,在矛盾与冲突之中培养自身的历史思维能力与正确的历史观。
(四)丰富问题情境的创设,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
不同的问题可以给学生带来不同的思考,多样性的问题也能为学生创设多样性的历史情境,在学习资产阶级革命这一个内容的时候,可以通过不同国家间不同情况的对比给学生设立问题。如,学习了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后,请学生比较这三个国家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通过对比提问的方式使学生对资产阶级革命进行思考,从国家性质、经济、文化、革命等多种方面进行思考,从而促进学生历史方面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五)拓宽情境教学内容的同时注重历史的严谨性
在情境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一点,要本着客观严谨的态度去进行历史的教学,不能为了使历史教学更加生动具体而扭曲了历史教学,目前很多关于历史的影视剧为了增强其可看性,在一定程度上篡改了历史,所以要展示给学生的资料一定要经过认真筛选,以客观公正的角度去进行情景设计,进行情境教学。
三、结语
情境教学法对于初中历史教学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与消化,培养了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我们应善于利用教学资源、正确使用语言情境、完善学生历史情境自我创设环节、丰富问题情境创设等多种方式进行情境教学,感染学生情绪、扩大学生思考空间,保持历史的严谨性与科学性的基础之上,使历史教学更加生动具体的呈现在学生面前。
参考文献:
[1]姚佳欣.浅谈高中历史课堂中的情境教学设计[D].东北师范大学,2013.
[2]方建.历史情境创设教学法在“纲要”课中的运用——基于学生主体的视角[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05:53-56.
[3]王辉荣.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有效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思考与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4,36:103-104.
[4]李芳芳.“身临其境,激活课堂”——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J].课程教育研究,2014,34:46.
[5]朱建国.初中历史教学情境创设的有效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08:20.
关键词:情境教学;历史教学;教学资源;课堂参与度
情境教学作为初中历史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手段,对于初中学生进行历史学习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正确地创设历史情境,能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提高历史课堂实效。
一、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初中阶段是学生刚刚接触历史学习的启蒙时期,此时的历史知识及历史概念对他们来说仍然有些艰涩难懂,他们并未养成相应的历史思维。在这一情况下,历史情境教学法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理解,增强历史学习的兴趣。情境教学其实是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设立相应的历史情境,将书本上所展现出来的背景再现到课堂中,让学生融入到这个情境之中,进行感性的理解和理性的认识,从而产生对于历史的自我认识与理解,这就是情境教学的教学目标,也是想要达到的预期的教学效果。不仅仅是再现特定的历史环境,更要注重创设特定的历史情感氛围,使学生对历史人物所处的位置、背景、地点和时间等了解之后,以此为出发点,了解并掌握相应的历史知识,寻求历史规律,培养历史思维,提高学生认识事物并且解决问题的具体能力。
二、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历史情境的创设和情境教学的运用
(一)利用好教学资源,以丰富的教学手段进行相应的情境创设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目前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也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的影视资源,历史资料,历史书籍能够共享。我们要利用好这些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促进历史教学的发展。以七年级上册《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一课为例,思想文化对于历史的发展趋向有着极大的作用,初一学生对于孔子的儒家思想也不过是论语中所背诵的:“温故而知新”“吾日三省吾身”,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孔子的“仁”和“礼”对于封建文化的重要意义。为此,在教师讲述分析的基础上,再利用多媒体播放《孔子》、《百家讲坛》等影片的片断,虽然很多影视剧会有内容上的改动,但对于孔子思想文化的学习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通过观看影片,学生了解了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的同时宣讲礼义,进而了解孔子的礼制治国方略对于后世政治思想的重要影响及对于中华文化发展的具体内涵等。学生可以通过影视材料更为直观地理解历史,同时又促进对历史知识的掌握。
(二)正确使用语言情境,感染学生情绪
正确的语言情境可以很容易将学生带入到历史之中,感受历史并且学习历史。例如,在讲述中国近代史“抗日战争”这一重点知识时,我锤炼语言,描绘情境,以适当的语气语调,介绍炮火连天的战场、奋力拼搏的抗日战士们、历经曲折而形成的国共合作等。在这样的语言情境渲染下,学生也受到了感染,很快地走进历史:知道了全面细致的抗战历史,了解了日本侵华的史实及犯下的罪行,探究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并认识到那是近一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在生死存亡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取得胜利,它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从而让学生顺利地掌握与理解抗日战争这一重要知识点。学习历史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记住民族仇恨,而是为了铭记历史,自立自强,切莫重蹈历史的覆辙,思考过去,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唤起学生的爱国意识,努力为祖国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进而达到教学目的。
(三)完善学生历史情境自我创设的环节,增强课堂参与度
初中历史教学应以课本为基础进行辐散性教学,通过让学生在历史情境创设中进行相应的课堂表演等多项课堂任务,促进对于历史知识及历史背景的理解,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当学生在扮演不同历史人物的时候,会以所扮演的人物角度来对当时的历史事件进行相应的思考与认识,比如介绍“虎门销烟”这一知识点,我让学生来扮演林则徐、道光帝、清朝大臣等,学生很快地进入角色,并能结合自己对历史人物的理解进行发挥,个个演得有声有色,在角色扮演中学生更能体会到当时中国的现状及清政府腐败无能的大背景。这样的情境教学对于学生的历史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可以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社会矛盾与历史发展规律,在矛盾与冲突之中培养自身的历史思维能力与正确的历史观。
(四)丰富问题情境的创设,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
不同的问题可以给学生带来不同的思考,多样性的问题也能为学生创设多样性的历史情境,在学习资产阶级革命这一个内容的时候,可以通过不同国家间不同情况的对比给学生设立问题。如,学习了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后,请学生比较这三个国家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通过对比提问的方式使学生对资产阶级革命进行思考,从国家性质、经济、文化、革命等多种方面进行思考,从而促进学生历史方面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五)拓宽情境教学内容的同时注重历史的严谨性
在情境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一点,要本着客观严谨的态度去进行历史的教学,不能为了使历史教学更加生动具体而扭曲了历史教学,目前很多关于历史的影视剧为了增强其可看性,在一定程度上篡改了历史,所以要展示给学生的资料一定要经过认真筛选,以客观公正的角度去进行情景设计,进行情境教学。
三、结语
情境教学法对于初中历史教学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与消化,培养了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我们应善于利用教学资源、正确使用语言情境、完善学生历史情境自我创设环节、丰富问题情境创设等多种方式进行情境教学,感染学生情绪、扩大学生思考空间,保持历史的严谨性与科学性的基础之上,使历史教学更加生动具体的呈现在学生面前。
参考文献:
[1]姚佳欣.浅谈高中历史课堂中的情境教学设计[D].东北师范大学,2013.
[2]方建.历史情境创设教学法在“纲要”课中的运用——基于学生主体的视角[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05:53-56.
[3]王辉荣.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有效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思考与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4,36:103-104.
[4]李芳芳.“身临其境,激活课堂”——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J].课程教育研究,2014,34:46.
[5]朱建国.初中历史教学情境创设的有效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