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势年华

来源 :陕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ugeqingj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时兴话说,夏华属于80后。我注意到,凡是80或90后的出书者,通常都会轻装上阵,自编自序,这样做至少能有话说在前面。夏华似乎有些内敛,不大热衷于标新立异。尽管新闻、写作集于一身,且各得成果,但他还是有点循规蹈矩,执意让我写几句。
  我之所以乐意为之,因为两人不仅同住在这一北方小城,且居所仅一河之隔。他东我西。这在榆林这座小城因地下能源而引发淘金潮,导致人口愈来稠密使得蜗居日益拥挤的今天,仍能穿河相望,近于咫尺,难得。其次,尽管年龄有悬殊,我长他少,又都分别来自两个不同县区,我南他北,因缘是书,都好接触,得闲就翻翻,容易引出话题。有话题就有交流。他是府谷人,以往称草地,于内蒙河套接壤,陕北民歌的故乡。
  与夏华相识似在七八年前吧?其时他是刚从院校毕业的学生,待聘。我寄居榆林供孩子念书,携家带口,不便走动,挺多就近与熟人聚聚而已。夏华孑身一人,行踪自由,每次与熟人相聚,总会出现他的身影。这表明,夏华和我的熟人也都熟悉。交谈得知,他学的是影视专业,这就有点麻烦。若在榆林持续守待,恐怕不会有何结果。依我短浅的目光看,榆林自古为边陲之地,除以兵戎相见之外,农耕与游牧亘古未变。前者留有旧迹,大都残破落魄,后者也开始萎缩。自探明地下有煤、有气、有油、有盐以来,由冷变热几乎一夜之间。地方看似拥有,明显力不从心。这样埠外人就倾群涌入,各类能开掘深挖的机器滚滚而来,其情形倒有点像短兵相接。非乌烟而充满瘴气,飞扬的尘土覆盖了城乡。夏华是要靠精密镜头吃饭,这里暂且顾不得这么优雅。那么手中握着的镜头,不得不乖乖往回缩。
  不久,听说他到榆林以西一家县份报纸做采编去了。随后,陆续有报纸寄来,竟是四开八版,图文有致,首尾套红,据说辐射三边诸区域,颇显生机。夏华是编辑兼采访,附带文化副刊,常来约稿,希望寄些文字过去。我以“书生人情纸半张”的情分,把一些适合于报纸登载的短文翻捡出来,改改,誊清寄去。这样一来,报纸上就有了我的一些短文,三边读者见到拙作,居然有不嫌弃的,以致由文识人,终成朋友,其中就有我的亲戚——一位长者,因同好而常在报纸上相遇。见了面话题总是这份报纸,自然也就说到夏华。
  年轻,刻苦,任何事做得有板有眼。采编之余,自己也写。新闻以外,散文也时常见到。
  再后来,发现他的名字补入报端职务者行列。这表明,他不仅采、编、写,还得组织协调群体作为。如此变化,也就在短短一两年之内。
  有了职务,似乎就能多些走动自由。夏华不时返回榆林,常有小聚。饮谈,也摇骰子。老练成熟之外,酒量也明显长了。到了兴头,甚至半斤八两不在话下。聚毕有时就随我回到居室,躺在一只床上,仿佛聚兴未消,依旧滔滔不绝。稍不留神,天也就亮了。
  两人倾谈最多的还是阅读。他像是对舍间书架陈列之物近乎迷恋。翻来翻去,爱不释手。我对他的嗜书情结,打心眼儿支持。也就滔滔不绝,尤其向他推荐些值得读却不易找到的读物。也向他介绍一些不古不今却满含厚重的人物。所谓不古,是与古有联系。所谓不今,则与今又留有距离。对历史有承传,于未来有延伸。这样的人物,即便少,绝非没有。譬如,“生于大清帝国,活到社会主义”的张中行(1909-2006),“所经历,大至改朝换代,小至由绣鞋三寸变为38号尖头高跟”(《流年碎影》),却在古稀之前于中国文坛仍无大名。或因过余布衣行头,过于淡泊,不被常人所知。我在80年代中期有幸识得他,还是通过《随笔》和《读书》两种刊物。时常看到他的文字,觉得与所有在世学者或作家的不一样,给人留有咀嚼的东西多。由此开始寻找他的文集,终归见不到。后来是在友人朱兆奇先生的藏书架上看到几册,一并借来。其中有一册《旧燕》,是由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于2000年出版。著者自选集。白色书封,纸质微涩,拙朴而淡雅,我是看了又看。前提是借人的,尽管兆奇先生落落大方,可我还是完璧归赵。这样我只能空空回恋。于夏华相叙时,就不得不谈到这本书。嘱他不妨留点心,见到就别错过。
  我佩服他的记忆力。说罢这话大概有一年之后吧。一日,正值他返回榆林期间,打来电话,说在广场有来自西安多家书店展销旧书,一律半价,约我同去看看。我应约前往,果真一堆连着一堆,占去大半个广场。书是过时书,但丝毫不显陈旧。因为人稠拥挤,两人刚碰面就被挤得各奔东西。我们只能各瞅各的。不多一会儿,他就在人群里喊我,挥着手臂,使劲朝我走来。到了跟前,我才清楚看见,他手里竟掂着两本《旧燕》,一脸兴奋,如获至宝。此神情,至今如在眼前。
  他勤于读,又好书,这就越发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此后见面,总要去逛逛书店。那会儿“席殊书屋”尚未倒闭,柳老板也很珍惜,设法组织纯粹书籍,我们去了总有所得。掏钱之外,心存感激。遗憾的是,榆林这唯一一家肯兼营非流行热闹读物的书店,几年下来也就解体了。惭愧,我们这些读者还是支撑不起一家像样的书店,枉费柳老板的一片苦心。再看,来榆林淘金者数以万计,进书店的终究寥寥无几。“席殊书屋”就这样寿终正寝,柳老板只能另谋他业。至此,我和夏华也就再无书店可去。
  既然没处去,就在自家屋里翻。我的书架存书有限,却也够他翻拣一阵子。一垒一垒拿去,一次一次送还。在这往复来去中间,自然能沉淀若干心得和体验。与他年龄相仿的,也还认识一些,如此执着于书的,他是较为突出的一位。以苏东坡的意思:人瘦可肥,士俗难医。作为文化名下的新闻业者与文学作者,人不少,是否都愿意避俗,未必。其中夹杂了不少的苦。苦尽甜来毕竟漫长。夏华年华初绽,提前有此警觉,甘愿吃苦,我想,至少于其未来有裨益。难得。
  又一次晤面,他来征询意见,看是继续留守原处,还是主动告职。依常例,既然做得挺好又得各方信任就该持之以恒,而我的态度是:成全人的地方,未必能成就人,假如情面允许的话,建议离开。
  没准已经有人找过他了。人若稍有了名气,有点像芝麻花开似的,节节会被外人看到。陆续找夏华的有那么几家媒体,希望前去卖力。这时夏华反倒有些骑虎难下。
  我不知道他是在怎样的情形下依依惜别的。总之,很快被聘至一家大报的驻榆机构。他首先选择了外出培训,后经考核,正式成为国家注册记者,然后原路返回,同这家驻榆机构继续合作。
  思维敏捷,长于洞察,这给夏华从事新闻帮了大忙。他把视线伸向社会不同层面,总能发掘出深层次的东西。他的新闻稿一经发表,即被转载,遂成气候。屡屡如此,反复这样,不想出名也由不得他。原本关注他人,反而受人关注。甚至一些喊冤叫屈的,也都纷纷找上门来。夏华又有率直的一面,贴人、贴车、贴办法。走访查证,秉笔呈书,结果往往是无须动干戈,亦可化解不少冤屈。每次谈及类似经过,忧与乐同时出现在脸上。
  有关文学写作,知道他有情结而未必有精力。但在4年前,他就有印书计划。书稿业已成型,有人开始帮他设计书封了,却被他自己叫停。他把文学看得更为神圣,好像不愿仓促出手。直至不久前的热天,外人正还找地方避暑,他则埋头于案前,专心整理他的这些文字。
  统揽书稿,篇幅较多的,还是这些情感文字。这是他的早期作品。年少往往多言愁,因为生存远未形成根系,难免有恍惚,就少不了摇曳。有点像飘飘垂柳,看似风景依依,对于柳树而言,或许正是一种负担。
  夏华出生于乡下,自幼触目所及,不是山川,便是河流。房前屋后,瓜棚豆架,类似心灵摇篮,他在这种风景里成长。如其所言:“家门口是一条蜿蜒曲折的小河,……河的对岸是连绵起伏的大山。斜坡上几亩地工工整整的排列着。许多茂盛的绿树与山色相对应,分外夺目,点缀着古老色调中的一切……这条在大人们看来平淡无奇的沟谷,在我们这些童稚的眼里却是一方不可多得的乐土。农闲时,粗识文墨的父亲会教给我一些通俗易懂的古诗及传奇故事,让小伙伴们羡慕不已。学一当十使得我竟煞有介事地给我们的这方乐土起了一个名字——‘桃李园’。我童年的快乐光阴大都是在‘桃李园’度过的。”(《记忆中的风景》)。
  或许就是父亲这“粗识文墨”,有些点化效果,开启了夏华的为文天性。成人之后“待到假期,我便回到了‘桃李园’的怀抱。每天早晨,我都要到我的‘桃李园’里背书,朗朗书声让山谷响起阵阵回音”(《记忆中的风景》)。
  幼年,于人一生有关联。曾有人也说过,大意是:襁褓期致人以无意识回恋,少年生活建造了潜意识家园。回恋与回归,都在无意识中发生作用。尤其对不太安分守家还想到外面世界周旋的,世界终究不是自己的,周旋起来并不一帆风顺,心灵就有偷懒倾向,自然要回归。但那个精神家园好像门户紧闭,原本熟悉却又加进来些陌生,眼前变得迷迷茫茫。如果从文,文也就不免凄凄切切。夏华离开家园复又离开校门,所有不能拥有,所学不能有所用。希望情感有所托,可是月总在风中飘,依风而立翘首探月终至缥缈。“那些与之相关的动人往事常常会出现在梦境中,醒来后却是无边的失落”。于是就有了《寂寞秋歌》、《那个冬天很冷》和《相逢是首歌》这样的文字,轻曼婉约,玲珑剔透。愁绪如丝,丝丝相连,构成一幅幅优美的情感彩带。
  其次,写人。笔下有他的偶像,是中学时期的老师,曾在心灵困顿时刻给过抚慰。这位被他尊为恩师的徐老师,大概能影响夏华一生。由此亦可看出他为人的坐标。《胡诗人别传》则是冷眼旁观之作。这位胡姓诗人,写诗20年,身份由剧团箱管因诗而调至县文化馆专职写诗再由诗人变为报纸主编。胡诗人看似浪漫,结果适得其反。寻常人舍近求远,他就要舍远求近。在一次省委书记视察该县之后,报道中把省委书记的名字列在市委书记的后面。市委书记也没见得帮他什么忙。报纸印刷一期也就停刊了。主编一职稍纵即逝,只能回去继续写诗。
  夏华本以散文见长,《胡诗人别传》一文却颇能看出小说笔致。注重细节刻画,使得胡诗人活灵活现。于人物背后,潜存着作者对社会诸环境的思考。
  此书为夏华首次印行个人作品集。毕竟没有像胡诗人那样写作20年的经历,某些篇什稍欠凝炼,这也难免。他的今天,是为了明天。■
其他文献
去清涧,为的是造访作家路遥的老家和袁家沟。1992年,42岁就英年早逝的路遥虽然幼年时因为贫穷被父亲送给了在延川县的伯父家当儿子,但路遥真正的老家在陕北的清涧县。关于这一点,世人已经写得很多了,我不赘言。我只想写写我眼中的袁家沟。  袁家沟距离清涧县城东面60多公里,是陕北众多黄土沟壑中不起眼的一个小山沟。但是,自从毛泽东主席在1936年2月7日晚上趴伏在袁家沟农民白育才家一对毫不起眼的小炕桌上写
期刊
抗日功夫  ——电影《叶问》观后  我痛心  我们只能在数十年后  在影视上  为民族的气节张目    当时的痛楚  是豺狼的铁蹄肆意践踏  大半壁的中国水深火热  涂炭的生灵源于权欲膨胀的暴力  悲滞的江河  受辱的姐妹和被蹂躏的父母  像血泪一般苦涩    渗入中国功夫的儒哲  防身之外的仁和  如果人人都能遵从  人类文明的流布当然会远涉  礼仪之邦的复兴可待于指日  可惜有入侵的孽畜  常
期刊
一    2007年7月,高树杰到河南某冶炼厂催要货款,该厂供应部的杨部长,很得意地对高树杰说:“麟州柳树湾焦化厂的贺厂长和我们签订了一份供货合同,每吨小料兰碳590元,固定碳82以上,开全额增质税票,2000吨结一次账。每吨比你供的兰碳便宜7元,一年就是15多万元,其余标准都和你的一样……”高树杰猛地愣了那么一下,很快就反應过来说:“那以后的小料兰碳就让柳树湾焦化厂送好了,把我的账结一下,商量一
期刊
闻  陕北口语里,“闻”的意思是“听说”。我闻着(chúo,ché)他从美国回来咧。闻说你走了北京咧,咋你还在搭儿?民歌:我路上闻着你怀娃娃。  古代,“闻”的意思是“听见”。《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汉《说文》:“闻,知闻也。”《史记·高祖本纪》:“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元·刘伯亨散曲《朝元乐》:“呀,一任教乌啼,马嘶
期刊
久远的感动    我们的年龄,是在不知不觉中增长的,而对生活的认识,也在不知不觉中深化。当蓦然回首时,往往忽然发  现,自己对生活的认识深刻了许多,而自己也正一天一天老去。二十岁之前,我喜欢阅读书中的精词妙句,有无数的诗句令我动容。三十岁之前,无事时,偶尔会思考生活中的人与事,觉得生活是一本大书,阅读和理解是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个艰难的过程,认识生活的本质,是相当困难的,要有很好的洞察力。三十岁之后
期刊
卷首语难写,特别是每年的第一期和最后一期,一本展望一本回顾,拿起这个姿态,自个在心里一直有个反抗的情绪。而这两期偏偏地又连续在一起,一个登场,接着另一个,逼着你表态。  转眼就是2009年了。在新的一年里,《陕北》将一以贯之地秉持理性和良知,立足于这块土地上,在文学的立场上继续发言。  也许有人会说,文学在这个时代算得了什么,不就是一点个人主观情调吗?我并不这样认为。在我看来,尊重个人主观情调既是
期刊
轻率的言说是可疑的。  再次遵嘱要为郭庆丰的画写点文字的时候,我的内心十分犹豫,动笔之时,遭遇到的困难也几乎难以克服。这困难缘于我对评论活动本身的深刻怀疑。因此,我或许有必要在行文之初强调一个极端的看法:评论即谬解。要准确描述一位艺术家的创作几乎是不可能的。艺术家的生命和创作在时间中展开,交互支撑,彼此丰富,随时间的延宕而日渐构成错综复杂的内心结构和作品世界,其内在的秘密常常是难以破译的。面对郭庆
期刊
人类和大自然息息相关,命运相连,高峻的山岭淹没这些僻远的村庄,同时也护佑着他们居住的环境。崇山之中,岁月悠悠,古老的山岭与天空同在,绿色的丛林与大地共呼吸。秦岭地区的深山幽谷之中,除了生活着众多的珍稀野生动植物,也生活着无数山民百姓。千百年来他们保持着自己的生存方式,与山野和谐相处,他们也渴望走出山林,也期盼沟通外界,但是急功近利的发展突破,有时候会造成人类无法弥补的缺失。10多年来,秦岭地区陆续
期刊
南头山日记  现在我唯一可做的是  把南头山安顿在纸上     写完这句便是长久的停顿  夜色笼罩  开口便是难度     日子的窗摇下来  水手落难时的低吼与哭泣  跃出我平视的城市街景     纸上的南头山干净、规整  保持我一贯的抒写速度  这个名词一直乘坐在风浪里  奶奶  姓名:不知道  哪里人:不知道  身高:估计1.60米左右  享年:八十八岁  其他的:小脚、常穿对襟小布衫、爱干净
期刊
枣圪台    那一年,我在延安山沟里的万庄插队当知青。  经过征兵、招工或家里托人,在万庄插队的北京知青都走光了,只剩了我和简华两个男知青。  我家祖上因留过洋,又当过右派,文革中就吃了安眠药,撒手走了。简华家因为什么道理,家给红卫兵抄了干净,父母被赶出北京,也是划作五类的人家。两人都没有机会门路,就仍留在庄里。  万庄书记张殿南因看到我两个闲时都捧了书看,认定是好文化。闲下时和队长商议了,整治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