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言风语:媒体的争论

来源 :飞碟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w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石激起千层浪。
  在“外星人遗址”被曝光后,中国的许多媒体也先后发表文章,加入了对“外星人遗址”的报道和对其真伪的纷争。
  2002年第3期的《柴达木开发研究》刊登了署名为“本刊编辑部”的文章——《找回遗失的“王国”》,介绍了托素湖遗失的“王国”——“外星人遗址”。
  2002年第8期的《记者观察》刊登了王宏伟、吴小军、钱荣撰写的题为《神秘的“外星人遗址”》的报道,称2002年6月中旬,青海海西州委宣传部部长徐兰英收到一份来自首都北京的电传,说由北京UFO研究会等多家单位组织的专家和学者,将于月内奔赴青海考察研究“外星人遗址”,这一消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2002年第6期的《飞碟探索》杂志也刊发了车安宁的《走进青海“外星人遗址”》一文,指出托素湖没有“所谓史前文明的遗址”,而“所谓外星人的遗址,可能性也不大”。
  而2003年第1期的《柴达木开发研究》则立即刊登了青海省政协程起骏撰写的《评(走近青海“外星人遗址”)兼抒我见》,和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系张忠孝撰写的《托素湖“外星人遗址”应有科学的说法》两篇文章,对车安宁的观点以及对托素湖“外星人遗址”的科学论证提出了商榷。
  凤凰卫视也不甘寂寞,制作了题为《探秘:青海“外星人遗址”奇迹》的专题节目,除了披露“由人民日报和北京UFO研究会共同主办,国家气象局、航天部、科技部、国家天文局以及全国近十家新闻单位共同参与的大型探险暨研究活动即将开始,对这一举世闻名的遗址和探险研究活动进行追踪采访”的新闻外,还发出了“遍布于青海德令哈白公山下的,已经锈蚀严重、风化良久的铁质管状物究竟是何来源?它究竟包容了什么样的秘密呢?”的疑问。
  综合众多专家学者对“外星人遗址”的看法,除了众说周知的“地质说”和“外星人遗址说”外,我们还能总结出一结新的观点——
  史前遗留物说:在我们这届人类之前,还有一次人类,他们的工业、文化水平远高于现在。这届人类因冰川活动灭绝后,其遗物犹存。但是,这个说法在科学上不成立,因为在这一带未见到任何冰川活动的迹象。
  化石说: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这些管状物是芦苇等茎管植物在高压作用下形成的化石。不过,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任何动植物的化石只能保持其原样,而不可能形成有规律、有排列方向的铁管。这一带的沙石也没有成化石的条件,在附近的山峦上不仅见不到任何化石(即无形成化石的条件),也不见这样的铁管,甚至连铁粒子也没有分布。
  特殊地质现象说:有关青海“外星人遗址”的消息被广泛传播后,中国地质局地质研究所的研究员郑剑东曾致电《北京晚报》说,他曾赴此处实地考察,所谓“外星人遗址”应该是一种特殊的地质现象。
  据郑教授介绍,这些奇特的管状物分布在距今五六百万年前的第三季沙岩层中,都呈现出铁锈般的深褐色,成分以氧化铁为主。谈到管状物成因,郑教授表示有多种可能:一种是植物被埋后形成的化石;另外管状物也可能是沙岩层快速沉积形成的,这在沉积岩石学上是很常见的现象。郑教授本人则更倾向于地下岩浆上升到地面,岩浆中含铁的物质凝聚形成了管状物。
  郑教授说:“从科学探秘的角度讲,这些管状物的确存在许多谜团,比如尺寸之大国内罕见,有的管状物还有很强的放射性。但如能深入研究,我相信‘外星人遗址’的真正成因不久会大白于天下。”
  外星人的选择:外星人为什么会选择柴达木盆地的白公山呢?柴达木地势高、空气稀薄、云层很少,透明度极好,是观察天体宇宙的理想之地。1984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在德令哈建立青海天文站,就是因为这一带干燥,海拔高,容易收到毫米波。几年中,他们发现了100余个星系,观测效果极佳。1993年,日本天文权威海布带领美国、日本的天文学家到此考察测量,认为这个站在亚洲是很理想的点。
  据此特点,有关专家认为,以外星人的眼光看,柴达木德令哈一带是星际交往的最佳之地,特别是白公山一带条件更优。托素湖和克鲁克湖的外形很有特点,而白公山离湖最近,地形独特,十分醒目。如果外星人乘坐飞行器进入地球,首先看见的是柴达木,最醒目的是咸淡两湖,最易辨识的自然也是白公山,可见这里是外星人进入地球后,来去起落最理想的地点。
  然而,即使“外星人基地说”能够成立,但这里还存在另外一个疑问: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水上、水下的管道?是外星人在研究托素湖蕴含的化学元素,还是另有它用?
  海底沉船说:据考证,亿万年前的柴达木盆地曾是一片汪洋大海,由于欧亚板块的漂移,喜马拉雅山脉的隆起,才造就出了群山环绕的高原盆地。于是,就出现了一个更具想象力的说法——一艘类似诺亚方舟的巨船搁浅于此,沧海桑田,斗转星移,这艘巨船被风沙掩埋,形成了现在的状况,而那些形形色色的铁管则是巨船上的构件。
  2003年10月8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播出的《托素湖“外星人遗址”揭秘》节目,对铁质管状物所做的结论为“铁质元素发生化学反应,吸附在了不易腐烂的树木韧皮部,这就是铁质管状物最初的形状”,可称之为“树木铁化说”。
  综上所述,尽管托素湖事件已经几度真相大白,所谓“外星人遗址”并不存在,但喜欢猎奇的媒体和公众似乎并不愿就此偃旗息鼓,仍在时不时地撩拨着人们的心弦。
  现在,在托素湖的金属管状物发现28周年、被冠名以“外星人遗址”10周年来临之际,托素湖又将翻腾起什么波浪呢?
  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其他文献
太阳金字塔和月亮金字塔是墨西哥的重要文化古迹之一。它们以宏伟、独特的建筑和难解的谜团闻名于世,每年吸引着众多的海内外游客人。
争争吵吵持续开了十几天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达成了一个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后,于2009年12月19日闭幕。就在距此次峰会开幕不到72个小时的时候,爆发了一个被称为“气候门”的丑闻,颇有搅局的意味。  此事缘起于黑客侵入英国东英吉利大学气候研究中心电脑,并在网上公布了上千封研究人员的内部邮件,同时声称:从邮件中可以看出,这些气象专家的研究并不严肃,他们甚至篡改对自己研究不利的数据
我与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明清史专家范金民在江苏教育电视台录制一档于2008年元旦开播的大型人文节目《城市传奇》。我本来想只是1 期,朋友的面子,应付一下就算了,谁知却是4期,连续录了6个多小时,不能不认真了。上电视这对别人来说可能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对我却异常痛苦。因为我的面部神经受过伤真得要有一番献丑的勇气,之前谢绝了包括CCTV在内的好多电视节目的盛情邀请。  范先生是清史编纂委员会的成员,手头
他是空中怪车事件采访第一人,可以说就是借由他的笔,空中怪车事件才在短时间内成为轰动国内外的新闻。在采访他之前,我做了案头工作:
在欧洲各地,尤其是西欧有许多排列很规则的巨大石头以及巨石建筑物,这些经过几下年历史的遗迹充满神秘色彩,形状也有许多种类,有石柱、石室、环状排列石群等。其中最有名,也是欧洲巨石文明代表的则是位于英格兰威尔斯郡索尔兹伯里平原上的斯通亨奇环状石列(或称巨石阵)。    斯通亨奇的过去与现在    斯通亨奇属于巨石建筑中的环状石列类型,代表着巨石建筑的最高水平。  斯通亨奇建于公元前2500~公元前150
豫政办[2017]120号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河南省新型材料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7-2020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河南省人民
早在44亿年前,地球上的生命是完全有规律而独立出现的,而地球和太阳系才形成于45,7亿年前。当然,这并不排除完全有另外一种可能,外星文明首次访问地球时,把从“时间窗口”的持续时间比我们地球还长的某一颗其他行星的云层中拿来的原始生命形式的水滴带到地球的云层中。  不过,这种可能性极小,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外星文明未必只局限于把生命的“种子”播撒到地球上,还会把成熟的生命“种子”播撒到所有行星的云层中。
中国化学会《化学教育》第三届全国编委会于1992年3月30日至4月2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化学教育》编委和中国化学会化学教育委员会领导等31人出席了会议。会议开始,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初审稿)》对初中化学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方法等作了明确的规定。新大纲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并从我国教育发展很不平衡的
简短热烈的夏令营开营仪式一结束,营员们便匆匆地赶往百米开外的珍珠湾沙滩。夏令营的第一项活动“直升机陆地生命救助和海难搜寻救援”模拟演练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