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孢蘑菇大田中棚地栽高产高效的理论依据

来源 :浙江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孢蘑菇大田中棚地栽已在我省推广三千多亩,成为蘑菇主要栽培方式之一。本文报道该菇大田中棚地栽高产高效的理论依据:主要是温度和湿度较符合出菇要求,尤其是出菇后期中棚内白天温度达10℃以上的时数比菇房平均多4小时,从而增加后期产量;出菇后几乎不需喷水,就能达到出菇时对空气湿度和覆土湿度的要求,因此,苗丝伤害少;培养料的湿度比较适宜,菌丝处于活跃生长状态,因此中棚内温、湿度较佳,从而表现为高产高效,而常规菇房保温保湿差,后期温度不合适,湿度也失去平衡,因此产量和效益均较低.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建立了进口巴西“毒大豆”种衣剂农药残留GC/NS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样品经乙酸乙酯超声波提取,GC/NS分析。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回收率好。应用本方法,首次在“毒大豆”中
通过用XRF法测定硅铁中硅和铝的含量。阐述了其规定试验条件下的可行性、准确性和优点,分析了电压、电流、室温、整机稳定性、样品均匀性等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本法测定所得
从耕层养分含量及其有效性;作物生长与土壤环境协调关系以及当前肥料投入水平及土地生产潜力三方面论证了红壤旱地的土壤肥力状况。指出培肥土壤是一个长期的进过程,而提高低产
通过建立鳗鱼规范养殖体系、加工企业自检自控体系及官方监控体系,有效降低了出口鳗鱼产品药残水平,为其他出口食品农残、药残控制提供了参考。
通过试验,明确速扑杀在柑桔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并提出了该药剂在柑桔生长期的使用不超过二次,使用浓度不超过800mg/kg,安全间隔期为30天。
粤东玩具检测中心是中国玩具协会理事单位、广东玩具协会常务理事单位、澄海玩具协会副会长单位,是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重点实验室,获得CNAL认可及计量认证,是国家认监委指定的
以自制溶胶凝胶富勒烯萃取头,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香水中的定香剂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和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进行了测定,考察了盐效应、萃取温度、
研究了明确了清除田间病残体,春季推迟留母茎并控制其生长其限,改进施药技巧,有机肥秋季深施和隔畦留沟推土等单项和综合配套应用技术;经1990和1991两年在该病流行区防治示范应用。7月份调
近年来,国际上有关食源性病毒性疾病的报道日益增多.其中,最重要的病原体是诺沃克样病毒(NLV)和甲肝病毒(HAV).但由于缺乏快速灵敏的检测方法,无法有效地监控高危食物.即使在
以甘木二条等7个二棱大麦(HordeumdistichumL.)品种进行7×7半双列杂交,对亲本、F1和F2的单株产量、单株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收获指数5个性状,采用加性-显性-上位性(ADAA)模型进行遗传分析。遗传方差分量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