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能力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o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力提倡创建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社会乃当今中国社会颇为关注的时代课题。事实上,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社会关键在于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有取决于人才是否具有自主创新学习能力。欲真正做到这一点,离不开学校教师所起到的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实际上是当代所有教育工作者当然的职业理念与人生追求。从学校教育本身来看,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而学生则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与“学”将此二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学生是否具有能够掌握并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亦即自主创新学习能力,最终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具体合理的把握。对于一门具有丰富知识内涵和诸多社会功能与价值的历史学科,教师除了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外,究竟如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因势利导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思想、完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能力呢?概而言之,主要有以下数端:
  一、教师与学生角色互换,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开发式教学模式
  在当今社会,“以人为本”乃人文精神的主流。与之相适应,在学校教育中,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可谓当代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从某种意义说,它实际上是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的一场深刻“革命”。 中国传统教学思想和习惯传承表现为教师始终居于主导地位,而学生处于被动学习,被动接受现存历史科学结论,至于结论如何得出缺乏深究。目前仍广为流行的“以讲为主,一讲到底”的教学模式正是此一传统教学模式的现实具体体现。此一模式将复杂生动的教学简单化、呆板化。如此一来不仅扭曲或凝固了学生的思维,而且铸就了学生的学习惰性,对所学知识缺乏必要的兴趣,最终导致对教师所讲授的内容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现有的历史知识缺乏一种再认识的能力,更谈不上对现实问题具有自己独到的学术见解。如此灌输式教学模式实质上漠视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有碍学生自我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因此,欲改变此一教学模式,真正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能力,客观上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理念上尊重学生人格乃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首要前提。在人文精神成为时代潮流的今天,尊重学生人格具体体现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打破那种“天地君亲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非平等观念,以人道主义精神平等地对待学生,关注和爱护每一个学生,赋予他们主动参与教学、表现自我、发展能力的平等机会以充分发挥教学民主性的激励作用,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并贯彻到整个历史学习的过程中,构建和谐的民主学习氛围,从而真正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以学生为主体旨在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方法上运用以学为主,以教为辅的模式是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必要手段。既然是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自然是第一位的。为此,教师有必要抛弃落后的旧的教学观念,以“以学为主”取代“以讲为主”。教师需要明确“教”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从属于“学”,需要将教学的重点真正落实到“学”上。在具体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应是教学活动中心,教师、教材、一切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即一切为了利于“学”而施之“教”。教师则变成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协助者。如此才能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真正主体,使枯燥乏味的历史教学活动充满生气与活力。
  在实践上教师细化知识、启发诱导为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环节。这里的实践包括知识实践、教学实践与辅导实践。所谓知识实践是指对所欲讲授知识的必要准备,如深入研究教材、挖掘教材内涵、突破教材局限,使知识既来源于教材又超越于教材。而教学实践主要是结合学生实际能力与要求,调整教材内容,突出重难点,规定必要的时间以保证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真正做到要将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至于辅导实践侧重于个别学生,有针对性地了解问题,让学生在探究、发现、研究过程中学习,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真正贯彻因材施教,使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目的真正得以实现。
  可以说,欲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在理念上尊重学生人格为首要前提;在方法上运用以学为主,以教为辅的模式为必要手段;在实践上教师细化知识、启发诱导为重要环节。三者既各自独立又密切相联,环环相扣,不可分割。唯其如此,才能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在参与中学习历史,在学习中提升自身素质与能力,使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二、教学形式灵活多样,侧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能力,实行教师与学生角色互换,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开发式教学模式只是从宏观方面确立了比较合乎实际需要的总体架构。此举固然重要,但真正落实到实际,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能力,侧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才是问题的关键。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又与教师所运用的教学形式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教师在讲授过程中注重教学形式的灵活多样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才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能力之关键。一般而言,教无定法,传统的因材施教实际道出其中真谛。但是目前教育界诸多历史教师在教法上沿袭单一的以讲解法与讲述法相结合为主的传统型教法。此一教学方法在实质上突出了教师的主体作用,而比较漠视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凸现出灌输有余而对历史问题的启发思考与探索明显不足的弊端,遑论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能力的培养。
  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讲授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打破传统僵化固定的教学模式,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教学形式的灵活多样,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历史,思考历史显得尤为重要。事实上,具体教学方法可谓不胜枚举。就历史教学方法而言,概而言之,主要有以下数端:
  首先、情景(境)教学法。此法侧重于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相似的语境中感受问题,学会藉问题引发思考,又在思考中发现问题,使问题与思考产生良性互动,以此培养学生积极探索问题的思维能力。具体地说,学生在预习教材相关知识基础上提出一系列问题,然后教师将所有问题进行分类、筛选和整理,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认真备课,再通过课堂讨论或探讨,也可以教师指导下完成释疑。此一学生自己質疑再到在教师指导下探疑和释疑的过程,实际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导地位,促使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课堂教学带有开放性和探索性,有利于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一种独立自主探究历史知识的欲望,体验到历史学习的乐趣,并逐步形成学会运用自己独立见解来思考和判断历史问题的思维习惯,进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思维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并非讲授知识,而在于指点方向,开阔思路,化解难点,提供典范,指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方法和建议。如此以学生为本教学方法在于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我发现去激发其智慧的潜能,培养其强有力的内在学习的动机,才能把作为人的本质的创造精神引发出来,使“以人为本”的精神在教学中真正得到体现。   其次、角色体验教学法。让学生走进历史,体验历史,把握历史,从而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历史教材,单纯从内容上看,往往比较枯燥、抽象,那么,如何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呢?可以说,让学生走进历史,体验历史,从而把握历史知识,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手段。例如,在讲述《法国大革命》一节中的雅各宾派专政时期所采取的恐怖政策这个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进行体验、思考:你如果是当时的资产阶级的一分子,你站在当时时代的立场上,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上怎么看待其恐怖政策?你应该怎么办?雅各宾派内部左中右三个派别的不同的政治主张你赞同谁?通过这样的引导,让学生真正的走进那段历史,真正把握法国资产阶级当时的主要愿望就是要建立资产阶级正常的统治秩序,尽快结束其恐怖政策,而不是从感性角度来认同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埃贝尔派的政治主张,另外也能让学生把握其革命措施已超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任务的范畴这一知识点,从而加深认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任务的单一性。通过这种让学生走进历史,体验历史,通过分析而把握历史的教学手段,真正切实做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再次、激发辩论欲望教学法。设计辩论问题,培养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思辨能力。历史教材中有很多值得辩论的历史知识和历史观点,即使在今天史学界也存在一定的争论。例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和法国大革命时期革命彻底性比较的问题;雅各宾派恐怖政策的作用看待的问题;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孰大孰小,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教师不能简单地给学生一个历史结论。如果将这些问题设计成辩论题形式,通过学生积极参与可以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同时,充分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并进行正确引导,让学生事先作好充分的准备,收集相关的资料和历史事实,然后分组讨论自己所持的观点,最后采取课堂辩论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开放式辩论,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对同一历史事情的不同观点和看法充分的展现出来。如此引导学生加强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辩论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既有的教材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更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思辨能力的目的。
  事实上,历史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有很多,可以不拘一格加以灵活运用,上述三种方法仅仅是个人的一点心得体会。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虽有赖于学生的自觉主动,但从根本上来说,仍取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此点毋庸置疑。应该说,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应该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非常有效的途径。
  三、学习路径多途并举,提高学生自主创新学习方法的能力
  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教师与学生角色互换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开发式教学模式,教学形式灵活多样侧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而且还需要学生在选择具体学习路径时多途并举,提高学生自主创新学习方法的能力。事实上,学生创
  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学生能够在选择学习路径时多途并举,才能提高学生持久的自主创新学习方法的能力。历史课堂教学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掌握多少知识或者学会多少技能,更重要的是在于让学生在具体学习学会如何学习。欲达此目的,就必须要求教师切实加强学法指导。传统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是为了不教”等均揭示了良好的学习方法之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只有学生真正掌握了自主创新的学习方法,才谈得上初步达到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其一、在宏观上立足教材基础知识,构建系统学科知识体系。立足教材,掌握教材基础知识,这是学习历史,提高历史学习能力的重要工具,也是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的基本依据。对于历史学科,知识点多,跨度大,内容杂,纷繁复杂,教师不仅应该指导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同时,应更好的指导学生构筑系统的知识体系,使知识线条化、系统化、概括化,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線索、阶段特征等。例如中国近现代史,实质上就是一部中国人的探索史,如何真正加以理解?近代史部分可以从地主阶级的探索、农民阶级的探索、资产阶级的探索和无产阶级的探索等方面进行把握。与之相似,现代史部分即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的探索史,包括过渡时期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有益的探索、探索过程中的失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的探索,也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通过这样加强指导,构筑知识体系,使学生能够把相对独立、分散的历史知识有机的联系起来,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更好的把握历史基础知识,也只有通过这样有效地指导,才能使学生获取良好的具有创新学习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其二、在微观上注重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学生是否具有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实际上是学生是否具有创新学习能力的重要体现。通过对不同历史现象和事件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可以培养学生形成分析和思考的能力。例如《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一章,从表面上看,各节的内容相对独立,但每节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却是客观存在的。如经济上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促使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客观上需要扫除发展道路上的障碍,但资本有限和市场不足对此又产生使之无法达到目的;而思想和政治上的封建束缚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正因为如此才有经济上的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的殖民活动,思想上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以及政治上的尼德兰革命。因此只有切实做到引导学生采取联系的方法分析、思考,才能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从而培养学生进行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
  其三、以历史唯物观为指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实是历史的延伸”,学好历史不仅仅是简单的掌握过去发生的或已有的教材历史知识,而是应该在学习的时候,善于运用历史发展的规律,用历史的眼光、所学的历史知识来分析和把握现实问题。在当今世界,许许多多的国际国内问题都可以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看待。就国内而言,中国经济制度的变革、中国政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国古代反侵略和反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的斗争,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还有如坏境问题、人口问题等等,学生均可发表自己的见解。至于国际的以巴问题、印巴问题、全球化问题、大国之间的国际关系问题等等也可以让学生作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具体分析。作为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采取唯物史观的方法论,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对这些现实问题进行历史的思考,对历史问题进行现实的思考,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课程已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课。计算机本身的特点决定了计算机教学在开展创造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那么,计算机教学实践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  关键词:计算机 创造力  一、唤起创造意识,激发创造激情。  创造力包括创造意向、创造思维品质和创造技能。创造思维品质是重心。而创造思维过程大体又可分为4个阶段:准备阶段 、酝酿阶段、顿悟阶段、
摘要:班级是学校的基层单位,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学校的全局工作,直接影响到全校的校风校貌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而学校的很多工作要班主任去布置落实。如学生守则的遵守,行为规范的贯彻执行,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实现,体卫工作的落实,甚至学生的衣、食、住、行都需要班主任去考虑,去安排。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策划者和实施者,是学校、家长、学生之间联系的纽带。它决定
取消整体性话语,强调差异性写作,一直是新世纪诗坛的发展态势.本期推荐的三位诗人除了在年龄上有明显的代际性差别,诗作本身也是自成一体、个人化风格浓重.但在细读之后,我们
创造离不开想象,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只有丰富学生的想象,学生的创造能力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力,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想象是创造的先导,是从模仿到创造的阶梯。”想象力是人的知识、智慧、愿望、追求的延伸与拓展,有想象力才会有创造力。教学中,我努力创设各种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开启思维之窗,开启各自的想象力作为一种艺术现象。众所周知,音乐是一门艺术学科,艺术
本专利介绍凿岩钎头,特别是能有效地对坚硬岩石进行凿孔的凿岩钎头。下面,用图加以说明: This patent describes rock drill bit, in particular, can effectively rock ha
一位优秀的诗人就像一个时光雕刻家,他会将心灵作为世界的镜像,终其一生在语言的巨岩上不断锻打、琢磨、刻画,无论图案精微或者博大,线条圆润或者刚劲,造型朴实或者华丽,最终
当代诗歌的“当代性”,确是一个引人深思的话题.记得庞德和艾略特谈论英美现代诗时,经常提到一个词——“hard”,词典基本义项有“坚硬”、 “艰难”,而质地越来越坚硬,是中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