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儿童创造意识的培养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jul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造离不开想象,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只有丰富学生的想象,学生的创造能力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力,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想象是创造的先导,是从模仿到创造的阶梯。”想象力是人的知识、智慧、愿望、追求的延伸与拓展,有想象力才会有创造力。教学中,我努力创设各种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开启思维之窗,开启各自的想象力作为一种艺术现象。众所周知,音乐是一门艺术学科,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其源远流长,与时俱进。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一方面使其感受到音乐的美,更重要的在于回归童真的自我,即让学生有感于怀,将心里的“感”用音乐形式抒发。
  在音乐教材中,具有很多可创作的因素,老师要善于利用这些因素,给学生的创作提供机会和可能,这种创作活动本身就有很强的创造性。从新教材看,设计本身就有很新的创意和较大突破,富有创造性。其突出了以审美体验为核心的指导思想,体现课程标准的改革思想,把感受和鉴赏作为音乐学习最重要的领域,把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拓展为音域学习的领域。因此,在小学音乐学科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教师将会大有所为。根据我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理解,我主要试从四大方面来阐述。
  一、“唱”,体验音乐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只有让学生拥有丰富的音乐体验,才能使他们发自内心地热爱音乐,更积极地去接触、“创造”音乐,获得审美满足,促进其个性和谐发展,以宽容与慈爱的情怀融入世界,拥抱世界。
  1、品味歌曲。唱会歌不等于会唱歌。教师要从艺术角度去追求歌曲的内涵。《小雨沙沙》中的“小雨,小雨,沙沙沙,沙沙沙……”一句,要让学生想象天下小雨时的轻盈、浪漫,可结合音像,让学生先体验春天细雨绵绵,万物苏醒的大自然景观。最后一句“哎呀呀,我要长大!”要唱出种子迫不及待破土而出,去享受大自然,服务大自然的感情。应该说,任何一首歌自有其情感立足点,教师要抓住歌曲的关键,多让学生进行体验、对比,通过速度、音色、轻重缓急,让学生真正进入歌曲的内脏,而后品味歌曲的意境,达到举一反三。
  2、吟唱片段。在欣赏课中,乐曲的精彩片段的吟唱对学生理解乐意是很有帮助的,如果只是教师的一味解说,学生会很乏味。如欣赏二胡曲《赛马》,教师边让学生欣赏,边说:“在辽阔的大草原上,勇士们骑着骏马……”不管老师的语言有多少生动,表情多少投入,学生的体验始终是缺乏的。这时老师可采用先让学生听(可边听边动作),然后让学生唱“|3 6.1| 5 .3|5.6 12 | 6 —| 3 6.1| 5 .3| 2.3 65| 3— | ……”,这一句是《赛马》中最有歌唱味的,旋律性很强,学生能学会。经过听、唱之后,学生的脑海中会浮现出一幅“万马奔腾”图。
  二、“读”,了解音乐
  1、念歌词。歌词是歌曲的半边天,学生拿到一首歌,映入眼帘的最先是词。歌词是“曲眼”,是表达歌曲意境的直接代言人,其含蓄、压韵、诗歌般的“体态”,是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的切入点。让学生反复吟诵,或自由读,或按节奏读,总能让学生产生联想。一首《关山月》会让学生想起凄凉、哀怨;一曲《念故乡》会让学生产生思乡之情。《数蛤蟆》一曲可以让学生自读歌词,用“一只蛤蟆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为本句以此类推——“十只蛤蟆十张嘴,二十只眼睛四十条腿”,是不是很有趣?既可以增强学生的数学反应能力,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一举多得!
  2、读音乐家的故事。各个时代的音乐家其背景是不同的,但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热爱音乐,用心去体验,去创造音乐,为人类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食粮。经常读音乐家的故事既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结,更重要的也许是品味音乐家的成材之路,然后让自己努力勤奋,温前人的“苦境”,创甜蜜的生活。听了“瞎子阿炳”的故事,学生会对当时的社会产生厌恶之情,同时会为阿炳的坚强而感动;当贝多芬在身体残疾之后的伟大创作,学生会对其的“活着就为了音乐”的豪言壮语而倾倒。音乐家的社会责任感对学生会产生“榜样陶冶”。这些都是学生创造性意识培养的最佳途径。
  3、看插图,想象音乐。音乐教材中丰富的图片,是创造意识培养的素材库,在这里给学生提供了想象的依据。《渔舟唱晚》中的四幅图,每一幅都那么精彩。“夕阳西下,渔舟晚归”描绘了夕阳余晖尽染碧波涟漪的湖面,微风轻拂缓缓移动的渔舟之晚景,抒发了作者对湖滨晚景赞赏的情怀。如此美景结合音乐,学生怎能不对音乐家的伟大创作与浪漫、丰富的想象力而为之击节。
  三、“做”,回归本我
  小学生天性好动,如果教师只强调技能技巧的训练,忽视或淡化引导学生去表现美、创造美,那么音乐教育无疑会失败。回归本我,让学生努力表现自我,培养其创造意识是可行的。
  1、做音乐游戏。音乐游戏是音乐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师可依据参考书上的所述进行编排,但是这未免太狭隘了。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自编游戏,通过自编游戏,尽展学生天性,培养其创造意识。游戏要注重与音乐相结合,注重多变(重复游戏,学生会厌倦)。如《接龙》游戏,就有多种玩法:可在座位上接;可将座位摆成圆圈来接;可在室外接。在游戏中,教师更多的应该是考虑怎样与孩子建立一种默契,顺着孩子的创造思路走,这样师生的身心均得到舒展。
  2、做简易乐器。农村小学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没有资金买儿童乐器,教师自制乐器屡见不鲜,如果让学生与你一起动手,学生会很乐意接受自己的劳动成果。用啤酒改做铃鼓,用竹筒做双响筒,用牛皮筋做绑住金属片做竖琴,用塑料皮蒙住竹筒做鼓,用鋼筋弯曲起来做三角铁……还有好多好多学生自己创造发明的器可以为你的课堂增色许多。(城市小学也可以利用自制乐器让学生体会创造的快乐。)通过这种教学,说不定以后我们的学生会成为新乐器的发明者。
  3、做一回作曲家。在《儿童音乐》杂志上我们经常看到儿童的音乐作品,虽然其中也有大人的痕迹,但其基本乐思应该是儿童的,我就经常让学生唱这些同龄人的歌,学生会觉得这类歌曲很贴近自己,便乐唱乐学。趁热打铁,我说,我们刚才唱的是和你一样大的儿童写的歌,你会创作吗?学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张口就来,你会听到很好笑的旋律,但这便是学生音乐体现与创造意识相结合的产品,别慌,认可他们的成果吧!
  四、“打”,激发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意识的“物质基础”,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对其深入一步的进行创造性意识的培养。
  1、打节奏。单声部、双声部、多声部的节奏练习有趣、有味,学生很有激情。除了用手拍,还可以敲桌子、跺脚,更允许采用自制乐器进行节奏训练。节奏是音乐的骨骼,通过多形成的节奏训练,对学生音乐创造意识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学一件乐器。学习一件乐器是学好音乐的保证,演奏乐器对开发人体的右脑有促进作用,演奏乐器是陶冶情操的形成之一。因此让乐器进课堂势在必行。如今社会上儿童学琴的低龄化趋势不可取,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为其精选乐器,杜绝不宜练习的乐器,对儿童是有帮助的。
  3、自创动作。古人在私塾读四书五经时会摇头晃脑,是其文有韵律,“踏歌而舞”是说舞蹈与音乐的“血缘”化。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时,让学生自由地手舞足蹈,对张扬学生个性,发挥学生想象,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是十分有益的。同样的“小鸟飞”,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动作,这说明学生在创造思维与意识上存在差异,教学中要允许这些差异的存在,千万不能整齐划一。
  一个成功的音乐教师必须要有耐心,持之以恒,通过教学中的一些细节,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音乐──想象──童话──创造”,这便是儿童走过的发展自己精神力量的道路。在音乐教学中,我们音乐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发掘其潜在的创造力,使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确定目标,主动探索音乐,充分发挥想象力以及创造力,初步形成独立学习音乐的能力。“创造”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新的理念、新的探索,让我们不断追求音乐课堂创造教学的新天地。
其他文献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班主任是班级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指挥者,是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中的中坚力量。班主任的工作,直接影响着班级以致学校对人才的培养,影响着学生一生的生活道路,一位优秀的班主任就是一位教育家。  提到赏识教育,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一味地夸奖、赏识。事实上,这是一种误区,“赏识教育就是父母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
笔者从毕业至今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工作中既收获了成功的喜悦,也尝尽了失败的酸甜苦辣。正是因为这样的历练使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班级管理经验。  一、用爱心感染学生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作为班主任,我关心学生就像关心自己的子女一样,既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又要关心他们的健康,还要关心他们是否懂得学习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关心他们是否懂得怎样做人。于是我每天不定期的巡视教室,先看看学生有没有到齐,遇到天冷或
访问者:姜红伟rn受访人:孙武军rn姜红伟:有人说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大学生诗歌的黄金时代,您认同这个观点吗?rn孙武军:是的,那是中国大学生诗歌的一个黄金时代.20世纪70年代末
若干年前,看过程光炜先生研究李瑛诗歌的一篇文章,文章的中心主题是有关“重读”的.“重读”可能是文学研究中最普遍的现象.每一次“重读”都可以看作是向事物“本质”认识的
本刊讯记者18日从浙江检验检疫局获悉,欧盟今年初公布的法规EU87/2014将于8月25日正式生效实施,该法规将茶叶中的啶虫脒等残留限量加严1倍。浙江口岸预测,提标后,浙江输欧茶
聋儿康复训练的最佳时机是在7岁以前,但目前我国只具备年训练聋儿3万名的能力,这样,需要40年才能把现在的80万聋儿训练好.因此,在整个康复训练过程中,家长不仅要付出时间、艰
2012年11月6日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日本大阪举行的“废物管理全球伙伴关系”会议上发布报告称,由于人口膨胀、城市化、经济发展以及缺乏妥善的回收和治理,城市生活垃圾问题正在日益恶化为一场全球性危机,对环境以及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环境署就此呼吁各国对废物管理工作进行创新改革,以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变废为宝”,并创造新的就业机会。诚然,垃圾问题已成为一个污染环境,困扰人类的大问题。在我国中小学校园进行
摘要: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课程已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课。计算机本身的特点决定了计算机教学在开展创造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那么,计算机教学实践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  关键词:计算机 创造力  一、唤起创造意识,激发创造激情。  创造力包括创造意向、创造思维品质和创造技能。创造思维品质是重心。而创造思维过程大体又可分为4个阶段:准备阶段 、酝酿阶段、顿悟阶段、
摘要:班级是学校的基层单位,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学校的全局工作,直接影响到全校的校风校貌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而学校的很多工作要班主任去布置落实。如学生守则的遵守,行为规范的贯彻执行,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实现,体卫工作的落实,甚至学生的衣、食、住、行都需要班主任去考虑,去安排。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策划者和实施者,是学校、家长、学生之间联系的纽带。它决定
取消整体性话语,强调差异性写作,一直是新世纪诗坛的发展态势.本期推荐的三位诗人除了在年龄上有明显的代际性差别,诗作本身也是自成一体、个人化风格浓重.但在细读之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