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爱上小学数学练习课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piao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教学中,练习课犹如一道桥梁将认知与巩固之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随着新一轮数学课改的逐渐深入,数学课堂迎来了生机与活力,然而,由于一些教师片面地理解课程改革,只转变授课过程,忽视练习课的转变,导致很多练习课一直沿用传统机械式的训练方式,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严重地阻碍了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将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及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深入探索如何上好小学数学练习课,让孩子们爱上练习,快乐练习。
  一、精心构思,唤醒学生的学习欲望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处于逐渐发展阶段,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层次性、梯度性,如果教师在设置练习题目的时候搞“一刀切”,学习能力偏差的学生觉得难度太大,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认为太简单,均没有练习的必要性。因此,让学生爱上数学练习课,需要教师下功夫,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程度设置具有层次感和梯度的习题,逐步唤醒学生的学习欲望。例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一课教学中,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之上,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而且能够画出对称轴,在这一前提下,设置了一组练习题:“慧眼识英雄”环节,1、请同学快速判断下列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2、请同学画出它的对称轴?3、能画出几条对称轴呢?在这一组题目的设置中,教师充分的考虑了学生接受的能力,从最简单的做起——识别轴对称图形;接下来必须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实践动手,画出对称轴;第三步是挑战对称轴的数量。对于学生能力一般的学生,前两道题做出来没问题,从而树立了学生学习的信心,满足了学习的欲望;而第三个题目中,对于学习较为优秀的学生会想:居然有的图形有多条对称轴,于是产生浓厚的兴趣,以画出的对称轴数量为比较的标准,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挑战欲,激活了小学数学练习课堂。当然,层次性数学练习的设置既可以要求学生全部完成,又可以指定学生完成部分,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练习的需求,“跳一跳能够到”的数学练习是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练习。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1、创设生活情境。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更离不开数学,数学生活化是数学学习的最高境界。因此,在练习设置中将学生不由自主的引入生活化情境,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苏教版六年级综合应用题的练习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门票问题”的数学题目,老师从口袋里拿出了300元钱,提问:“我这三百元可以做什么?”有同学说让老师请客,有同学说捐款,还有同学说可以旅游……教师选取“旅游”情境,继续提问:“我们到达景点,需要买门票进去,大人、儿童、通票价格不一,给你一定数目怎样买最划算?”此时,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数据,积极投入到运算之中;教师接着说:“我们玩够了要吃饭啊!一桌8个人,我们需要几桌?”在这样的练习设置中,学生仿佛没有做题,而是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兴趣盎然地完成知识的巩固过程,学生从心理上也认为数学知识对生活的益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创设想象情境。孩子的想象力是丰富多彩的,数学需要严密的逻辑思维,更需要充分的想象力辅助。小学数学练习课中,创设有趣的想象情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例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乘法》教学后,一般情况下教师会布置相当数量的乘法算式练习,用来巩固所学知识,加深乘法概念,然而,又常常会因为算式的枯燥降低了学生的兴趣,因此,有教师这样做:老师手里有许多水果,咱们今天来一场水果盛宴好不好?此时,学生很兴奋,纷纷摩拳擦掌,接下来教师出示水果图片,每个图片上有一个数字,如25、38、4、21等,教师要求请把你喜欢的水果拼到一起,看谁拼得快,算得准?学生很高兴,有的同学甚至口算得数,一瞬间一道道水果拼盘送到教师面前,老师要求学生们互相分享这水果盛宴,同时表扬同学的聪明和智慧。在这样的练习情境中,可以唤醒学生对数学的激情,让学生从此爱上数学练习课。
  3、创设游戏情境。游戏是孩子的天使,数学游戏是将孩子引入学科中的重要途径,在小学数学练习课的设计中合理的引入游戏情境,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设置一些“闯关游戏”“狭路相逢勇者胜游戏”等,均能激起学生对于数学的喜爱。例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相关简便运算》教学中,教師利用多媒体出示“闯关游戏”示意图,如果能利用简便方法正确运算一道题则获得一枚打开下一关的钥匙,如果错误将宣布推出比赛,整个过程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学生对这种新颖而且富有情趣的游戏情境非常喜欢,积极地投入到游戏之中,不知不觉完成了数学内容的练习过程。
  三、不断创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创新不仅是数学课堂授课教学的需要,同样也是数学练习课堂发展的需要,随着学生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创新能力的培养将更加有效的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发展,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品质,形成良性循环,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一课的练习设计中,教师采用了一种创新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刚刚买下了一块长100米,宽80米的土地,准备扩建学校,如果你是设计师,请在设计图中加入一些长方形、正方形的绿化带,然后根据自己的设计计算出剩下的面积。学生对于单纯的数字练习很难产生兴趣,而这种让学生在创新设计的基础上,进行计算的练习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冲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教无定法,小学数学练习课更没有固定的方法,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遵循新课程标准,积极组织、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灵活多样的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数学的世界里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快乐,从此爱上数学练习课,爱上数学。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实验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到小学生要主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此外学生们还要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体验活动去发现对象的某些特征或其他对象的区别与联系。学生体验学习,是用心去感悟的过程,在体验中思考、创造,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下面谈谈笔者对“数学体验教学”的一些实践与看法,以期与同行商榷!     一、创设情境助体验     兴趣是动力
利用有限元法进行地壳与地幔液固耦合分析,考虑多物理场的相互影响以及地幔流体的非牛顿特性等多种非线性特征,有效地模拟计算了多种地学现象,并对一段时间历程的变化进行预
企业集群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组织形式,显示强大的生命力和经济活力。然而大部分企业集群只重"聚集",不重"联合",缺乏从战略层到操作层的全方位、深层次的协同管理,从而导致企业集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即根据小学生独有的心理身体发展特征,培养其良好心理素质,促进其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健康发展。众所周知,小学生的各方面都暂不成熟,正是需要得到引导和帮
让学生爱上学英语,爱上说英语,是英语教学中尤为重要的一方面。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年龄特点是好奇心强、模仿性强、生性好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相对较短。语言学习本身是较
一、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启迪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有法,有效的教学方发能够提升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如在教学义务教育第十教材中“圆认识”一课时圆的认识是在学生直观认识圆和已经比较系统的认识了平面上直线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中充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找出日常生活中圆形的物体,并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使学生认识圆的形状,掌握圆的画法及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学生获取知识兴趣浓厚,积极
伴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课堂提问在数学课堂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课堂提问是教师推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重要手段;是燃起学生学习热情的助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