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音乐,激活语文课堂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xs8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简介:一说起课堂,既可让人想起凝神屏气的紧张,也可能使人想起乱哄哄的吵闹,还可令人想起豁然醒悟的欣喜。课堂生活方式既单一又多变,课堂内容既固定又灵活。“走近”课堂,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从而来体会身临其境的智慧五味人生!
  问题分析:过去的课堂教育,一味的注重学生学会知识,接受知识,而忽视了如何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掌握知识。结合新的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心理素质,情感发展个性;培养良好习惯,学习方法,学会学习,使学生能够终身发展;不再一味的重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等一些智力因素的培养,还在学生的文化品质和审美趣味上下功夫。课堂教学应与各科相联系,注重学生精神境界的提升,心灵的净化。
  一、在营造气氛、导入情境时引入音乐
  恰当的课堂气氛能提高学生的情绪,活跃思维,它能开启学生的心扉,深入学生的心理,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恰当气氛的营造,能使学生产生"亲临其境"的感觉,形成立体感知。眼睛似见其形,耳朵似闻其声,鼻孔似嗅其气,皮肤似触其质,多种感官并用,提高学生的感知强度,强化教学效果。
  气氛要符合课文的特点,符合学生的心理。气氛有宁谧、幽深、肃穆、悲壮,有幽默、轻松、凝重、哀婉,有热烈、冷峻、活泼、欢快……用音乐来制造适宜的气氛,为学生创设特殊的情境,让学生带着对音乐的感悟,进入对课文的阅读理解,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从而进行情感审美的交流。
  二、在激发兴趣、调动感情时引入音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行为科学的观点来看,兴趣是行为的重要内驱力之一。学习是一种持久的主动认知行为。如果没有兴趣,怎能期望学生长久自觉的进行这种活动呢?用适当的音乐来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使学生的感知力、理解力和记忆力都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走向教学的最优化。
  三、在诱发想象、加深理解时引入音乐
  想象力的培养是思维能力训练的一个方面,课堂中,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去作一番心灵的游历,充分感受美的魅力,对提高课堂效果无疑是大有裨益的。但是诱发想象需要一定的媒介和触发点,音乐这个媒介可以使学生快速的进入想象的天空,给学生以充分的享受,让学生感受文学的艺术魅力。
  课堂中,有些内容学生缺乏生活的实际,很难深入理解内涵,用一些音乐来启迪思维,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促进他们的理性思考。
  际效果:热烈轻松而又和谐有序的课堂气氛,是课堂教学诱发美感的重要保障,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使师生之间的知识传递融入和谐的交流之中,不但能调动教师的讲课激情,使其态度和蔼,思维敏捷,把课讲得有滋有味,妙趣横生;而且也能使学生思维活跃,兴味盎然,沉缅于知识汲纳与探求的美感境界中。
  主要收获:良好的的课堂气氛的创构,不仅要引人入胜的开头,环环相扣的推进和“渐入佳境”的高潮,还要有耐人寻味的结尾。课堂教学中高明的做法是在课终仍能“赏花摘果”,令人心潮难平,回味无穷。这就要求教师应以多种形式,愉悦学生的感官,让学生高度紧张的神经得以松弛,撥动学生的心弦,触动学生情思,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使我们的语文教学锦上添花。
其他文献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快速阅读产生极大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就会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为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组织学生举办专题快速阅读讲座,定期进行快速阅读竞赛,定期举办快速阅读墙报专栏,还可办班级的快阅刊物。学生主动参与这些活动,既能调动学生快速阅读的积极性,又能丰富他们的知识,更为主要的是可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主动投入学习。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呢
期刊
摘要:“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已经渗透到中华民族的灵魂里。部编本历史课程标准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便是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作为历史教师,应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挖掘素材,采用恰当的方法落实好家国情怀的教育。其中,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便是情境教学法。教师在教学中创设历史情境,渲染历史氛围,剖析历史史实,紧密联系现实,激发学生兴趣,能够引起学生强烈的思想感情的共鸣,对学生
期刊
一、导师制的缘起  导师制是导师对学生的学习、品德及生活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一种教导制度。[1]它是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和谐发展的个别化教育组织形式。[2]  导师制起源于14世纪的英国牛津大学。导师是学生所学科目的学者,每位导师指导6到12名学生,每周辅导学生一次,每次1小时,负责指导学生的品行,协助安排学生的学习计划,指导如何取得进步。辅导一般按课程表进行学生汇报,导师评议,师生讨论,导师指点,布
期刊
有效沟通,是班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管理好班级的前提和保障。有效沟通不仅能使学生获取对教师的信任,也能够让班主任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构建更为和谐的师生关系。而在和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时,有效的沟通策略尤为重要。怎样才能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到与学生有效沟通呢?我将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谈一谈。  一、抓住沟通时机  我们与学生的沟通,要善于抓时机,正像裴斯泰洛齐所说:“每一种好的教
期刊
巴金说:“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們,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用这些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料滋养青少年,就能提高他们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人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就是虽然从整体上来看语文教学效率不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不能尽如人意,但每个学校、班级总有少数语文尖子生,问他们经
期刊
摘要:疫情环境给教育带来了不少的问题和挑战。疫情环境下个别学生的极端行为,反映出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教育观念、知识水平、背后的价值观、文化资本、教育胜任力的差异和水平。因为各种原因的汇集、聚焦导致了一些学生的极端问题行为,作为学校教育核心力量的教师,在孩子问题行为的纠正上需要的不仅是爱心、精心、诚心、暖心的人性化关怀;更是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因人而异的个性化方案;坚持不懈的家校合作的伙伴式配合;在学生
期刊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听到学生这样抱怨:明明课堂上是听懂了,但是课后作业却做不出来。 教学与效果脱节是我们常常遇到的问题,那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在长期的教学生涯中,总本人总结了以下这几点:  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人的能力并不是靠“听”会的,而是靠“做”会的,只有动手操作和积极思考才能出真知。因此,我们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要
期刊
随笔(一)  今,一麻雀误入教室,欲急出,头撞窗而不能,猝然摔,断其足。生惊扰,疑已亡,蓦地起飞,连续再三而不能,声响,摔与地。生再惊,吾俯身视之,疑卒。置于室外,恐醒再撞。铃响,众生起,围而观之,吾恐踩之,置与台上,似有生息,欲护之,恐复苏误撞,让一生带与家中食之,放飞。生应声而上,鸟猛飞起直至高柳树梢。吾叹其勇猛,起名《勇于飞行者》,饭间与生谈及此事,仍感于勇气。引出生兴致,论及鸟小而翅短,本
期刊
十几年农村一线的教学工作,使我认识到农村孩子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较差,这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农村孩子平时的英语环境基本一片空白,所有的英语口语方面的资料全部来源于每周两三节英语课。由于生活环境和语言环境的制约,农村孩子普遍胆小、害羞,平时在课堂上口语表达较差,影响着语言能力的提高。学习英语仅仅停留在考试层面。很多农村学生考上初中或高中后,学习英语就会越来越困难,甚至听不懂老师的课堂口语。更不
期刊
词汇是语言三大要素之一。它是语言表达的最基本成分。学习任何一种语言,没有一定量的词汇做基础,就无法同他人进行交际。面对浩如烟海的英语词汇,学生常常苦于记忆单词,记忆效率极低,遗忘速度非常快。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为了提高学生的词汇量,笔者是如下进行英语词汇教学的。  一、帮助学生了解英语词汇的构成规律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记忆英语词汇时采用零星的或片段的记忆方法。他们对接触的生词不会分析和比较,遇到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