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有效提升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rst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在小学低中年级情感体验作文教学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欣赏型习作评价”,引导学生从题目的比较、内容的挖掘、语言的体味、情感的体悟、个性的欣赏等方面多角度进行赏评,提出了“赏标题”“赏主题”“赏语言”“赏情感”“赏个性”的五赏评价,并建立了七星评价表,在有效的评价方式中获得比较高的作文欣赏水平和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低中年级;作文评价;欣赏型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的提出与背景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现在还没有形成一套比较有效的激励评价方式。一般比较多的是点名表扬,全班展示,或在作文角进行展示。评价目标不明确、方式单一、效果不明显。这些评价方式和内容并不能较好的提升学生的写话评价水平,学生积极性不高。培养所要求的这些写作习惯,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一二年级的学生不喜欢教师长谈大谈写话的目的、要求和方法,这就需要教师把握住时机,恰到好处地加以评价,在评价中点拨、在评价中纠误、在评价中引导,让评价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笔者在小学低中年级写话教学中提出了欣赏型评价,并建立了七星评价表,在有效的评价方式中获得比较高的作文欣赏水平和写作能力。
  二、小学低中年级“欣赏型作文评价”的概念
  所谓“欣赏型评价”,指在作文学习中,引导学生从题目的比较、内容的挖掘、语言的体味、情感的体悟、个性的欣赏等方面多角度进行赏评,从而获得比较高的作文欣赏水平和写作能力。这种评价方式强调作文评价的主体性、激励性、启发性,从多方鼓励学生喜爱作文,学会评价作文,并从欣赏中学会修改作文。
  三、“欣赏型评价”的实施与研究
  打开现行的课程标准,你会欣喜地发现,欣赏的字眼已开始在字里行间轻盈地舞蹈。习作的欣赏贵在细心、专心地多读、多赏。在作文欣赏的学习中,我引导学生从题目的比较、内容的挖掘、语言的体味、情感的体悟、个性的欣赏等方面多角度进行赏评,从而获得比较高的作文欣赏水平和写作能力。途径:标题——主题——语言——情感——个性。
  (一)赏标题
  一个标新立异的题目带给作文锦上添花的作用。这个道理如何让学生明白,我们在作文欣赏课时,把学生作文的题目很醒目地展示在屏幕上,顺势问:你最想看谁的作文?为什么?这个时候,学生一定会说自己最真实的想法,选自己最喜欢的作文题目并说出理由。在比较中他们认识到一个好的作文题目具有“先声夺人”的效果,以后一定要拟好作文的题目。如:《神奇的多米诺骨牌》比《玩多米诺骨牌》更有特点;《舞动梦想和激情》比《亲子运动会》更富有感情;《入蜀记》比《游西湖》更吸引人;《我是梦想小达人》比《梦想达人秀活动》更有个性。通过赏评,学生基本能列一个简洁明了的题目,许多同学还能列一个更简洁生动的题目。在写山上《秋天的快乐》一文中,有的学生的题目属于简洁型,如《挖番薯》;有的学生属于情感型,如《挖地瓜的快乐》《桂花乐》《摘果子的乐趣》;有的学生属于个性型,如《抓昆虫》《赏茶花》;有的属于诗意型,如《秋的乐章》《秋姑娘的“化妆品”》。对这些课题的赏析,对学生今后设计个性化的题目有较大帮助。
  (二)赏语言
  作文的美在语言。在欣赏中,我们要尽力把作文中的美段、佳句罗列出来,让学生美美地读,好好地体会,相机诱导学生品味佳句、美篇,提高学生的语感。
  ●“读”。让学生配乐朗读自己或他人的作文,朗读本身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的表现,通过朗读可以加深对语言的理解。
  ●“品”。小处入手:一个标点、一个词语、一个画面、一个句子……都是品味的切入点。如:《春天里的新发现》,吕思仪发现小乌龟被暖阳催醒了;姚明凯发现小区的柳树发芽了;赵依冉发现黄莺唱起歌来,蝴蝶在花丛中采蜜;王润琦发现下山的时候的一个春雷;李钟淑把自己的发现写成了一首小诗。如吴佳航同学写的《蜗牛》,“蜗牛有一个硬硬的壳,像一座房子。它的头上有四根触角,好像四根天线,摇摇摆摆地收取信息。”两个比喻非常恰当生动。
  ●“比”。比较中品语言的精妙,比较中悟语言的魅力。在语文课或对学生的习作欣赏时,我们常常在很细小的词语上作文章,让学生通过对意思相近的不同词语比较,体会巧用词语的魅力。在写种植蔬菜中,有的同学说这是我亲手种的黄瓜,我盼着它快快长大;有的说劳动好快乐;有的说植物真奇妙;还有的看到蜜蜂给黄瓜授粉,有可能结不出黄瓜,好担心。同样说种蔬菜的过程,不同的语言品味出孩子不同的思想感情。
  (三)赏情感
  情感是文章的生命。在评价文章时,可以赏不同的情感。如:在写《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时,有的同学写给爸爸画一个助手,让爸爸不会那么疲倦,体现了父子情;有的写给老师画一支永远写不完的水笔,体现了师生情;有的写给脚受伤的同学画一只健康的腿,还他一个好身体,表达了同学之情;有的同学写给盲人画一双明亮的眼睛,给贫困山区的孩子画很多漂亮的课外书,体现了一份爱心;还有的写要给全世界画上美丽的环境,体现了博爱之心。通过赏读,欣赏了同学们写作的不同角度和情感。
  (四)赏个性
  同样的主题,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发挥。如:《森林运动会》,汪浩楠小朋友写了一个快乐森林运动会;姜来小朋友写了朋友间要取长补短;赵一鸣小朋友写了坚持就是力量;李若水小朋友写了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孩子们个性的表达,只要自圆其说,都该肯定自己个性化的表达。通过对大家富有个性的表达,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比如:在“我的梦想”主题作文中,有的想做科学家、有的想做设计师、还有的想做画家、医生、宇航员、老师、歌唱家、生物学家……学生的理想个性不同,理想也异彩纷呈,极富个性。尊重了学生的不同个性,尊重孩子的写作个性和热情。
  四、“欣赏型评价”在作文教学中的价值
  (一)“欣赏型评价”更明确有效   笔者从一年级就尝试用这种方法让学生练笔,对学生的写话进行多元参与的七星评价方法。一直坚持到现在,时间一长,笔者发现他们渐渐学会修改自己的写话作品,聆听别人的意见了。评价会从标题、内容、语言、情感、个性去评价,评价目标更明确,评价更有效。孩子们在同伴、家长和老师共同参与评价中,找到了更多分享的对象,体验到更多的写话乐趣,写话的欲望更强烈了。
  (二)“欣赏型评价”更注重激励性
  写话是孩子用文字表达自己的生活、思想和情感的方式。在评阅低中年级孩子习作时,本着“多肯定、少否定”的原则,多领会学生的思想,重视他们的思维,而不轻易删减,在语言上,多承认孩子的语言,珍视孩子的表达。夸奖他们的每一点进步,保护学生的写作兴趣。当学生有了写作兴趣和主动性的时候,写话教学的成功才有可能。因此,“欣赏型评价”和“七星评价表”更具有激励性和互动性。
  (三)学生欣赏评价水平显著提高
  学生欣赏习作过程中,慢慢地拥有了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一颗感悟美的心灵,一份创造美的热情。他们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习作都具有“闪光点”,都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与他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在读自己与他人的习作中,发现习作中的“闪光点”,培养了习作兴趣,增强了习作的自信心,在习作互赏互改由不知到现在兴趣日渐浓厚,创作、欣赏、修改、展示在班级中蔚然成风。在有效的“欣赏型评价”的评价方式中获得比较高的作文欣赏水平和写作能力。
  写话教学评价仍是我们需要加倍努力研究的主题,“欣赏型评价”和“七星评价表”使习作评价从 “评现在”转为“促发展”,更好地促进了学生的欣赏评价能力,学生的作文从语言、情感、个性方面有了更全面的发展。当然,在今后的写作教学实践中我们将更进一步完善“欣赏型作文评价”。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
  [2]美.库伯著,王灿明、朱水萍等译: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源泉[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李秀伟.唤醒情感——情境体验教学研究[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
  [4]孔庆东.真情像梅花开过——就这样写真情作文[M].语文出版社,2010.
  [5]张中行.作文杂谈[M].中华书局,2007.
  [6]李吉林.情境语文教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7]查晓红.发现孩子的世界[M].《小学作文创新教学》,2011(05).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当读书不是为了功名利禄,不是为了自我标榜增加谈资时,书便会给心态平和的读书人带来无法比拟的快乐。  【关键词】书;名著阅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现代社会,一个人的修养好坏,在一定意义上对个人成功有决定性作用。良好的修养是文化知识对人心润泽的结果,如果一个人不学习、不懂得提高自身素质,他的个性必定显得粗糙、张扬,不懂内敛。读书是提高一个人修养的最好途径。  
【摘要】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成果的重要指标,作文也在语文试卷中被形象喻为“半壁江山”。我们需要学生对高三阶段阅读的所有材料多加关注、合理运用,让学生在创作时着力从材料的新穎性、典型性、丰富性方面做文章。  【关键词】作文教学;高考充斥阶段;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成果的重要指标,作文也在语文试卷中被形象喻为“半壁江山”。对高三学生而言,如何突破自己的写作
【摘要】本文立足于王崧舟老师的课堂教学实录,探析其诵读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方法及带给广大一线语文教师的启示意义。文中共归纳了四点启示意义:重视范读,躬亲示范;变换诵读形式,增强诵读乐趣;巧设诵读,提高鉴赏能力;步步引导,提高审美能力。  【关键词】王崧舟;诵读教学;启示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我国阅读教学自古就有,其中诵读法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它有助于加深
【摘要】此文体现对社会弱小群体的关爱与同情,是一篇有思想内涵的好文章,学生理解尚可,深度领会确属不易,要让学生心灵感到震撼则需要打破常规模式,有创新思维,把《艺术人生》搬上课堂是一种非常不错的设计形式。  【关键词】课堂教学;思想情感;人物形象;学生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老王》一文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以平淡质朴的语言给我们讲述了老王凄苦的身世及几个与老王交往
【摘要】试卷讲评,在任何时候都有其存在的必要,作为教师我们要把它作为教学环节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去正视它,用新课改的理念去引领它。当我们处理好了教师、学生、试卷三者之间的关系,那么试卷讲评课的实效也得到了保障。语文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若学生将一份试卷中可以利用的语言材料积累下来,那么试卷讲评课无疑也就取得了实效。  【关键词】试卷讲评;问题;师生互动;拓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
【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强调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利用新教材,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激活学生思维的创造力,是中学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热情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积极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才能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启学生创新的大门。只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心中多装着学生,做个有心人,利用课内外结合等途径对学生进行创
【摘要】爱情观是人们对爱情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依据青少年的身心特点,通过课内外的有效结合向学生渗透正确的爱情观,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美好情操,而且还能充分实现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阅读教学;爱情观;渗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哪个少男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向往憧憬爱情是身心发展的必然趋势。尤其
【摘要】诗词需要通过感悟才能够领会到其中所蕴涵的诗意,本文针对小学阶段的诗词教学展开了系统探讨,从几个层面入手,来强化小学生对于诗词的感悟和理解,这样能够更加的有条有理、层次分明,诗词教学才能够对学生产生深入影响。  【关键词】小学教育;语文教学;诗词讲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诗词在我国的语文教育中属于必不可少的精华型内容,无论哪个层面的语文教育,诗词都不可或缺,特别是针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探究性阅读教学已然替代传统教学模式。有效的探究性问题的设计在于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小学语文工作者应以此作为研究课题,不断发展和完善探究性阅读教学模式。  【关键词】阅读教学;探究性;问题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新课程标准中,“自主、合作、探究”是从学生角度提出的一种学习方式,那么如何才能创设好自主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练习对于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至关重要,同时还有助于学生技能的熟练与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材中练习的设计不仅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还应加入延伸性、创新性题型。本文就小学语文教材“练习”的设计与教学问题进行了浅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练习;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教学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理解语言进而运用语言,由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