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花疑始发,刻燕似新窥

来源 :北京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mztt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天气晴好,我闲来无事,拿着新买的相机到处跑,拍些老胡同和名人故居的照片。在鼓楼东侧的帽儿胡同里,我发现了一个小小的门脸儿——“小人侠剪纸艺术馆”。橱窗里陈列着十分精致的剪纸艺术品,旁边写着“免费参观”的字样。经常逛鼓楼、南锣的人都知道,这附近有一些“挂羊头卖狗肉”的“艺术馆”,打着原创的旗号贩卖旅游商品,不过眼前这家开在胡同里的剪纸艺术工作室,看起来与它们并不相同。
  店内面积不大,满满地陈列着剪纸作品——十八罗汉、八骏图、大展宏图、花开富贵、十二生肖……大到几平方米、小到巴掌大小,无论是花鸟、游鱼还是人物都活灵活现。见有人进来,原本在屋里的几人都转头看向我,向我点了点头,示意可以随意参观,就继续聊天去了。这时我才注意到,有一位看起来40多岁、身高却不足二尺的先生坐在工作台后面的一张床上——想必这就是“小人侠”真名的由来吧。参观完后,我走到工作台前与“小人侠”搭话。聊了几句,发现他是一个非常有故事的民间艺术家,就萌生了把他的故事写出来的念头。
  “小人侠”本名叫张永红,20世纪70年代出生于陕西延安一个普通农家。张永红3岁时患上成骨不全症(又称脆骨病、瓷娃娃),不仅身高比同龄人矮小许多,身体素质也远远不如正常人。张永红从小到大骨折过100多次,即使轻微碰撞也会造成严重的骨折,甚至稍微用力打喷嚏都会骨折。由于身体原因,张永红只能坐在床上进行剪纸创作,即使这样,他也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心思放在了剪纸上。
  听我说想采访他,张老师从工作桌里面拿出了满满一笔筒的雕刻工具给我看——我粗略数了一下,有四五十把之多。张老师告诉我,这些大大小小的剪刀和刻刀,都是他自己一点一点打磨的。见我露出了疑惑的表情,张老师笑笑对我说:“这些在外面买不到的。你看每把刀的(开刃)角度、形状和大小都不一样,这都是我自己一点一点琢磨出来的。”说着,张老师拿出iPad,在网上搜索到一张老鹰的剪纸,连同他自己剪的老鹰一起拿给我看:“你看这两只老鹰有什么不同?”虽然论剪纸我是门外汉,但还是一眼看出来这两张作品的差别,张老师的剪纸明显比网上随便搜索的那张活灵活现了许多。听我这样说,张老师露出了“孺子可教”的欣慰笑容:“剪纸要活灵活现,要有立体感,除了多年练就的手感,工具也很重要。我在网上找的那幅剪纸一看就是机器做的,虽然剪得也很精细,但机器剪的翅膀‘活’不起来。机器比手工剪纸节省好几倍时间,但是千篇一律,作品没有灵魂。”


  张老师的剪纸手艺是祖传的,他对我说,他的家族与剪纸已经有几百年的渊源了。张老师的姥姥家是当地首屈一指的剪纸艺人,他从12岁开始跟着姥爷、舅舅等长辈学习剪纸。长辈们教导很严格——张老师学画纸样就学了6年,后来又学了8年剪纸,才算正式出师了。张老师回忆道:“我小时候学画,一头牛临摹了40多遍,才把它给画得有‘神’了。画画是剪纸的基础,画得好才能剪好。家里老人经常对我说,功夫是学出来的,更是练出来的。”张老师的父亲和叔叔,虽然不会剪纸,但对剪纸作品的“好坏”十分有感觉——他们会指出一幅作品哪儿做得对、哪儿做得不对,在张老师学剪纸的十几年中,爸爸和叔叔也帮他找到了许多灵感。
  虽然已经是剪纸艺术传承人了,但张永红并不满足现状,他总觉得剪纸艺术的学习是永远没有尽头的。“现在中国会剪纸的人很多,但是很多人只是学会而已,没有学精学通,剪出来的很死板。”张老师不无遗憾地说,“我剪纸这么多年也没有遇到高手,我也想再‘偷师’学点东西,但是找不到呀。”


  2017年下半年,张永红到和睦家医院看病时,偶遇两位残疾小朋友。闲聊中,张老师了解到,这两位小朋友都来自同一家私人福利院,院里一共有24个小朋友,都在不同程度身患残疾或患有先天性疾病,和睦家会不定期给这些孩子们免费做体检。这家福利院是一位外籍华人所办,平时的生活来源,都是靠好心人捐赠和福利院老板自掏腰包。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张老师找到带孩子们来体检的福利院老师,互留了地址和联系方式——他想去看看那些孩子过得好不好。
  这家福利院位于朝阳区崔各庄乡马泉营村,张老师带着自己的剪纸作品,从工作室坐了一个多小时的地铁去看孩子们。张老师告诉我,那些小朋友都身患疾病——脑瘫、心脏病、血管瘤、下肢残疾……只有六七个孩子能够像同齡人一样正常上学。张老师把自己带来的“十八罗汉”捐给了福利院。那幅作品有24平尺,按一平尺1500元的话,最少能卖3万多元钱。张老师告诉我:“我经济条件也不好,有时生活费都得靠朋友援助。但我还是想帮帮这些孩子。他们有机会可以把画卖掉,贴补一下。”随后,张老师又认真地看着我说:“如果还有这些真正可怜的(人),你也可以通知我。如果他们愿意要,我还愿意捐。”
  张老师计划,过一段时间他还会再去福利院教孩子们剪纸。若是有对剪纸艺术感兴趣、愿意跟自己学的孩子,他就收几个徒弟,把自己的手艺传下去,也让这些孩子长大以后能有个谋生的手段。张老师说:“我想找些爱学、能学得进去的徒弟。宁可不收学费,只要能静下心认真学,我就毫无保留地把真功夫教给他们。”其实张永红老师以前也收过一些徒弟,但是大多数都只学几天,就因为辛苦而退学了。“有个学生对我说,别人的剪纸好学,我的太难了。” 张老师惋惜地说,“所以我的传人很少,正经徒弟只有3个。”
  我和张永红老师在他的工作室聊了2个多小时,其间有不少游客进工作室参观,但大多数人都是转一圈儿就出去了,只有一对老夫妇问了问价儿,也走了。还有一个大姐对张老师说:“外边(指南锣商业街中的店铺)的剪纸才5块钱,你这么一小张就卖30多。”张老师只是笑笑不说话。我一个外行都看不过去了——南锣街里的“旅游商店”卖的都是机器大批量生产的,能一样吗?大姐走后,我半开玩笑地对张老师说:“您的作品挺好,就是价钱把人家‘吓’跑了。”“我的作品做出来都是让别人估价,不能自己瞎标价的。”张老师指着身后墙上的证书正色道:“圈里人送我的这个‘天下第一剪’的称号就是对我的肯定。懂行的人看了我的作品从不砍价;如果不懂,再怎么说人家也嫌贵。我的作品可以捐、可以送,但是让我贱卖,我不干。”
  (编辑·张子乐)
  kelemyt@126.com
其他文献
杨菲,在2008年曾获得曲艺界最高奖项“牡丹奖”,在全国曲艺圈都有一号。这一天,她是在百忙之中抽个空来给群众做曲艺的普及工作。按大白话说,就是上课来了,算上上个星期六,这已是第二次来陶然亭公园。那么,大家可能就要问了,我听说过骆玉笙的京韵大鼓,关学增的山东琴书,刘宝全的京东大鼓,什么是梅花大鼓?一弄梅花,管急弦繁拍红波  “上節课说到,我们曲艺中有两个重要曲种:单弦和京韵大鼓。这节课,我们就着重讲
期刊
2018年夏天,我们北京的一群摄影师展开了一场非洲摄影之旅,包括五个国家——纳米比亚、南非、博茨瓦纳、津巴布韦和埃塞俄比亚,历时33天,拍摄内容涵盖人文、动物和风光。我们在持续拍摄了20多天后,已经完成了前四个国家的拍摄任务,虽然大家身体已经略感疲惫,但依旧精神饱满、兴致盎然,就连当地导游都不敢相信这是一个平均年龄已经超过60岁的团队。每当国外朋友问我们从哪里来时,我们会自豪地说:“We are
期刊
大型北京曲剧原创史诗音乐剧《翦氏夫人》于2018年9月29日和30日在第二届老舍戏剧节上隆重首演。舞臺上,演员的表演精彩纷呈,此剧以中国戏曲的古典韵律为心魂、以当代音乐剧的视听审美为心境,倾力构架具有中国气质、中国气韵、中国气派的中国戏曲音乐剧全新格局。这是一台有态度、有力度、有温度的历史诗剧,既有历史底蕴,更具现实意义。  据了解,《翦氏夫人》由北京市曲剧团举全团之力,力邀业界精英恢宏打造。不仅
期刊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改善环境、人人行动,建言献策,担起“清洁空气”的社会责任,为“蓝天行动”出主意想办法,主动劝阻不文明行为,当好首都环境建设的参与者和受益者,传播环保正能量,自觉做“文明北京 蓝天行动”的传播者和实践者。宋桂兰:组织党员身先士卒  宋桂兰,1943年出生,现居朝阳区亚运村。2015年,在亚运村街道、社区党委和立德事务所的大力支持下,由宋桂兰牵头,支部党员和本楼居民成立了绿色环保志
期刊
北京文化艺术职业教育集团成立揭牌仪式大会主持人北戏党委副书记毕兆炜北京市教委职成处处长王东江  北京文化艺术职业教育集团是在北京市教委的科学指导下,在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的关怀和领导下,经过北戏和各个成员单位的努力推动,全体理事单位积极配合而组建的职教集团。  王处长说:“按照国务院的文件要求,要深化产教融合来发展北京的职业教育,发挥职业院校在北京市四个中心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对此,我们决定要在202
期刊
协助康复齐心协力抓落实  “这些孩子在生活上基本无法自理,有的无法行走,不能来学校读书学习。但是他们同样享有学习和被培养的要求与权利,送教上门就是为了让他们享受应有的权利,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们感受到快乐和关怀。我认为,这是一种爱的延续。”一说到送教上门,区特教支持中心负责人张莉就打开了话匣子。  为了使重度残疾儿童在家中接受义务教育,石景山区成立了由主管区长负责,区教委牵头,区残联、
期刊
刘赶三和他的毛驴《拾玉镯》中刘赶三饰演刘媒婆《浣溪沙》中刘赶三的弟子罗百岁饰演渔氏刘赶三骑真驴上台演《探亲家》  要大说特说刘赶三的这出绝戏,就是京剧《探亲家》。《探亲家》绝在什么地方?真驴上台!他是怎么样演的呢?他自个儿先到这驴市上去挑驴,他挑了一个非常有特点的驴:全身漆黑,但是白鼻梁、白眼圈,四个蹄子也是白的,这驴太有特点了。他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墨玉,还起了一个小名叫二小。他还找了一个小孩,
期刊
充满生活气息的胡同胡同里的小雀  走过北京城大大小小的胡同,我发现,供给昔日紫禁城宫廷日常生活所需的胡同还真不少。诸如白米斜街、米粮库胡同,为紫禁城储藏着大量的米面和其他谷物,打理朝政的文武百官以及后宫佳丽,总不能饿着。诸如雪池胡同、冰窖口胡同,储藏着皇宫夏日消暑的冰块,皇帝皇后皇妃以及那些皇亲国戚,总不能热着。此外,皇宫里冬天也不能冷,否则,皇帝感冒,神州就会发烧,因此,便有了专供紫禁城“红罗炭
期刊
造雪阶段雪地摩托拉香蕉船,绝对刺激赖在雪圈上的孩子嘉年华还为更小一点的孩子准备了挖雪区域,不可谓不用心跟著教练一起滑雪的孩子们  2018年的陶然亭第九届冰雪嘉年华已经开幕。整个雪场的造雪面积约5万平方米,用雪两万余立方米,主要分为滑雪区及戏雪区,包括雪上飞碟、雪地悠波球、雪地摩托等深受游客市民喜爱的娱乐项目近20项。为满足广大滑雪爱好者与滑雪初学者的需求,本届陶然亭冰雪嘉年华于公园东湖南岸打造了
期刊
讲台发言帥气的证件照回家的孩子  由于父亲的工作调动,儿时的包澄洁跟随家人从北京迁往山西崞县(现为原平市)。此后,父亲被打成“右派”“反革命”,被开除公职、劳动教养。家里不仅一下没了任何收入,原本成绩优异的包澄洁,也被教导主任定性为“右派子女”,不允许升入高中。  包澄洁的老师是个好人,知道包澄洁有着很好的音乐天赋,是学校舞蹈队的队长。他介绍包澄洁先到当地一所小学当老师,再考艺术类院校另谋出路。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