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三困生”协同帮扶的机制问题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yltt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中国社会转型和高校扩招,精英教育逐渐向大众化教育转变,高校逐渐出现学习困难、心理困难及经济困难的“三困生”,其形成既有社会历史背景的因素又有基于家庭、社会、学校及学生自身等方面的因素。本文基于独立学院研究视角,分析独立学院“三困生”的特征及成因,并剖析相互之间的关联性,提出建立针对大学生“三困生”的档案管理和引导机制,从而有效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
  关键词: 独立学院 三困生 档案管理 帮扶机制
  独立学院的“三困生”主要是经济、学习、心理三方面至少存在一方面“困难”特征的大学生群体。该部分群体的大学生一开始可能仅仅表现为“一困”,因为缺少外在约束和内在自律,有可能演变为“两困”,甚至 “三困”。该类学生不能有效引导会给独立学院带来不确定性,是当前独立学院工作的难点和重点。目前大多数帮扶主要是单独开展缺少协同机制,因此本文结合自身在长江学院辅导员工作岗位上的心得体会,针对实际问题的开展情况分析独立学院“三困生”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并从多视角提出协同帮扶的“三困生”解决路径。
  一、独立学院“三困生”的定义及特点
  (一)经济困难学生
  独立学院相对于公立院校学费明显高出很多,以长江学院为例,平均是其母体学院的两倍多,但师资因为依托于母体学院,优势明显。所以部分家长在“读书改变命运” 观念指导下, 在经济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主要指偏远山村、城镇低保户、家里姊妹比较多、单亲等缺少收入来源的家庭,仍然以接受高质量教育及获取本科学历的目的进入独立学院,直接导致部分学生一入学即成为经济困难学生。另外,独立学院大多数仍为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直接导致同一校园的貧富差距加大。
  (二)学习困难学生
  独立学院学生的入学成绩相对偏低,自身学习能力不强,而且近年来受到省内民办高校快速发展的冲击,独立学院录取分数逐年降低,当然不排除偶然发挥失常的学生,但整体来看其生源质量欠佳,而独立学院又依托于其母体的师资。以长江学院为例,很多老师都来源于东华理工大学,很多学生不能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导致其很容易出现跟不上老师思路的情况,畏难情绪比较大,采用逃避方式应对遭受的挫折,缺乏学习韧劲,感到茫然和无所适从。
  (三)心理困难学生
  心理困难主要表现在:(1)自卑,对自己条件不自信,不敢或者不好意思与同学交流,长此以往脱离群里;(2)自负,与自卑正好相反,对自己条件太自信,感觉同学太幼稚,不屑于与之交流,同样慢慢脱离群体;(3)敏感,自己非常敏感,患得患失,特别在意别人的眼光,哪怕别人完全无意识的动作或语言,都能被解读为别人对其的歧视等,其实这有时是自卑的内在表现;(4)性格孤僻,拜金仇富心理,经历过感情的挫折或者别人的嘲笑,心理走向另外一个极端,爱慕虚荣或者仇视周围的一切。经过观察,发现这类学生有共同的特点,比如自制力弱,不喜欢参加体育活动,性格比较内向,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
  二、“三困生”机制联动形成因素分析
  (一)“三困生”内部联动因素影响
  主要体现这几个弱势情况相互之间不应该是独立的关系,而是衍生关系,学业困难和经济困难都会导致心理困难,而心理困难又会反过来影响学习困难(如图1)。
  由图1可以看出,(1)经济困难可能会导致学习困难和心理困难,主要由于家庭经济困难,部分学生为了更好地生活,不得不在外兼职做很多工作,又没有合理地安排时间,不但会影响学习,还会影响与同学的沟通,如果再因为经济的差距,导致心理比较自卑,则很容易产生学习和心理的困难;(2)学习困难同样可能导致心理问题,进入独立学院以后没有及时调整心态及学习方法,比如大学相对高中学习环境更宽松和自由,但是不等于不需要努力,只是没有了高中的“紧箍咒”,自律能力弱的学生沉迷于游戏和自己的世界,导致学习困难,进而导致内心迷茫,背负的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沉溺于自己的空间,很容易形成心理问题;(3)心理困难有可能反作用于学习困难,形成恶性循环,心理状态会直接影响学习动机和学业成绩,也会影响到他们对贫困的认知态度,由于不能与老师、同学经常沟通,又沉迷于自己的世界,经常游离于班集体之外,缺少合作意识,成绩越来越差。
  (二)“三困生”外部联动因素影响
  除“三困生”内部之间的相互影响之外,还有许多外部因素对其产生着千丝万缕的影响,而且外部因素之间不是完全孤立存在的,也会相会制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见图2):
  由图2可以看出,(1)家庭教育不当,以往中国“棍棒式”教育模式,家长只“打了一巴掌”而没有“给一个甜枣吃”,导致学生从小就在畏惧的环境中成长,不能也不敢与家长交流,逐渐产生自卑、孤僻等性格,而且一些家长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把所谓的“出人头地”强加到自己孩子身上;另一个极端就是“溺爱式”教育模式,导致小孩从小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使其在寝室、教室等集体场所与人格格不入,陷入孤立状态,由此引发心理问题。(2)信息网络的“两面性”,不否认信息给大学生带来的便利性,但是带来了极大的隐患,特别对自律能力很差的学生而言,导致他们沉迷于网络游戏,迷恋虚拟的世界,而且接收不健康信息,对于本身就缺少自律和信仰的学生而言,很容易产生学习和心理问题。(3)就业压力,越临近毕业压力越大,对于心理本来就脆弱的学生,如果不能很好地引导,就会引起心理问题。(4)自身弱势,这也是不可忽略的一个因素,主要指大学生自身存在缺陷,当然不排除“身残志坚”的案例,但更多的是因为自身太矮、残疾、疾病等问题,导致心理自卑。
  三、构建独立学院大学生“三困生”联动帮扶机制
  解决“三困生”的问题要做到内外联动、大小兼修,既要做好校内工作,又要做好与家长的外部沟通;既要做好“大”的价值观的引导和塑造,又要做好“小”的经济条件的支助和档案管理。简单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见图3):   (一)重塑学生价值观是根本
  价值观的重塑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大学期间正好是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并稳定的一个主要阶段,独立学院思想政治课程不减少的前提之下,需要增强多样性和实践性,通过一些实践教育、形式教育完成大学生“大”道德观念的树立,比如:通过参加“三下乡”、“党团知识竞赛”、“井冈山精神”等理论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而且辅导员要以身作则,引导学生重塑正确积极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解决学生经济困难是关键
  经济困难的学生如果不能进行有效地疏导,很容易演变成学习和心理困难。所以解决该类学生的经济问题是关键。针对贫困助学金和助学贷款制度,相关政策已经非常完善,辅导员需要做的是怎么能保证公平、公正。因为某些学生在家长或者自身虚荣心的鼓动下,在自身条件不差的情况下也来浑水摸鱼,而有些贫困的学生反而因为心理敏感,不好意思申请贫困。所以需要把工作做到“小”处,及时了解学生的经济动态,多观察其平常生活水平,把工作做实。高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提高资助比例或者提供相对轻松的校内勤工助学岗,让学生没有后顾之忧,安心学习。
  (三)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是基础
  “一个大学,半个社会”,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大学校园要有活力,近年来长江学院的英语角、晨读等活动少了很多,应该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治的形式搞起来,而且要把就业指导课、学业规划等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中,统一协调、管理。校园里面多呈现一些积极的、健康的元素,避免大家受社会不良风气的污染。
  (四)规范“三困生”档案管理是方法
  “三困生”的档案要落到细处,跟踪管理,档案的完善程度是考核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标准之一。首先,学院要成立心理咨询室,辅导员要进行心理咨询的培训学习,因为辅导员是学生工作的第一线,使其具有一定的心理知识,能及时发现学生问题并具有心理疏导能力;其次,落实班级心理保健员的职责,充分利用起来,对其心理知识要求不高,但要通过培养使其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能及时给辅导员反映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情况,并形成文字材料;再次,针对“三困生”可以定期举办有针对性的活动,比如学习交流会、户外素质拓展等,提高学习技巧及心理承受能力,更从容地面对困难;最后完善“三困生”档案管理,档案要进行动态管理,有的学生成绩提高了,心态健康了,则从档案中去掉,有的学生没有问题出现问题了,要及时进入档案,进行跟踪观察。
  (五)与家长加强沟通是渠道
  家庭是大学生的第一所學校,父母对小孩的影响是最大的,起着其他两个因素难以替代的作用。“三困生”的产生离不开家庭的影响,家长首先要反省自己的问题,客观分析和寻找小孩成为弱势群体的原因,而且出现了问题,要心平气和地解决,不能采用“棍棒式”或者“宠溺式”的管理,要与学院建立无障碍的沟通,共同从心理、思想、学习方法等方面寻求解决办法,配合学校发挥家长的独特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陶玉芳. 当前我国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心理[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6.
  [2]李铮.高校大学生弱势群体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1.
  [3]方志华,宋富军.关注大学生弱势群体维护高校稳定[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4]杨六栓.和谐社会视域下大学生弱势群体问题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中州学刊,2010(4).
  [5]詹建英,江光亮.构建特色校园文化探讨——以东华理工大学为例[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2013(3).
  [6]王文龙.高校“三困生”协同帮扶网络特征及其联结机制探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7(3).
  [7]李铮.高校大学生弱势群体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1.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结合案例探讨利用概念图、模型图、流程图、鱼骨图、时间线、思维导图等思维可视化图示技术有效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素养。  关键词: 思维可视化图 地理综合思维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地理教育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高考命题要增强综合性,体现学生综合素质和学科素养”[1],这些内容对全面落实立德树人要求具有指引作用。学科核心素养如何落地,成为地理教师的重大课题。本文以
摘 要: 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我国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南京理工大学积极与国际接轨,与境外教育机构开展国际交流合作项目。本文介绍南京理工大学国际交流合作的总体情况,指出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 中国高校 国际交流合作 解决方案  随着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领域的全球化,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10年出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
摘 要: 民办学校新教师培训作为新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各个学校的重视,建设一支优秀的培训者队伍,无论是对民办学校新教师入职培训,还是对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理论学习、实践探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探析如何培养民办学校新教师入职培训的培训者。  关键词: 新教师 入职培训 培训者  一、核心概念界定  1.民办学校  2003年9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
摘 要: 高中阶段不仅是人生成长的重要时期,更是价值观念、理想、情操培育的关键阶段。思想政治课作为高中学生思想修养的主战场,应该从理论知识、社会认识、公民教育等方面,为高中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提供保障。“政治生活”在高中思政课程体系中最具代表性,本文以政治认同素养为主题,以“政治生活”为主材,从时政播报、角色扮演、依托议题、强化辨析等方面提出具体策略。  关键词: 政治认同 政治生活 培养策略  普
摘 要: 一流师资是一流大学建设的关键,卓越的师资队伍水平是南洋理工大学迅速崛起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南洋理工大学工学院为蓝本,基于对工学院校友的访谈,对该校人员结构、分类管理模式、聘任制度等进行挖掘和探究,寻找和研究一流组织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最佳实践,为一流大学师资队伍建设的战略制定和政策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一流大学 师资队伍 南洋理工大学  随着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
摘 要: 基于广西金秀大瑶山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的现状,本文从地理位置、风景名胜、语言文化、瑶医瑶药、瑶族歌舞、瑶族服饰、民族体育、民族节日、瑶族起源等方面阐述如何开发少数民族文化特色校本课程。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文化传承 校本课程 金秀大瑶山  一、引言  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成立于1952年,是全国最早成立的瑶族自治县。瑶族中有盘瑶、茶山瑶、花蓝瑶、山子瑶和坳瑤5个支系,是瑶族支系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如何有效地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已成为广大教师首先应当解决的问题。其中,群文阅读教学的开展对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具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了分析,旨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关键词: 小学语文 群文阅读 教学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群文阅读教学主要指的是在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多多阅读一些互相关联的文章,通过将语文
摘 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本文以江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高职院校网络文化、校园文化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进行研究。网络文化、校园文化应与职场文化有机结合,根据文化育人的特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常态化,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体系之中。这样,可以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效果,促进学生思想道
摘 要: 万雪梅主撰的《觉醒:凯特·肖邦作品新论》问世,标志着我国凯特·肖邦研究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该书覆盖了对肖邦生平及其主要作品的研究,突出了中国学者近年来在肖邦研究上的主要进展。其“新”表现在新的理论基础、新的研究方法和新的论述观点。  关键词: 凯特·肖邦研究 觉醒 《觉醒》  纵观学界对美国女性文学作品开山之作《觉醒》的关注,可谓一波三折。《觉醒》在1899年出版之初,横遭评论界指责
摘 要: 司马迁作《史记》,多辑录民间传说,将民间文化引入史学创作,此举一方面加强了史料运用的历史逻辑性,表现了他对历史人物、事件的认识和思考;另一方面也侧面反映出民间敘事文学的发展情況,以俗助史的创作观也充分体现出他“成一家之言”的作史目的。  关键词: 《史记》 金縢 以俗助史  司马迁写史记,取材范围极广,凡有成书流传的经传、诸子、史籍,大都有所涉猎,故《史记》有六经门户,诸子渊薮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