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健美操运动形式多样,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针对性,适合于不同年龄、不同体质的人从事锻炼;另外,健美操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因而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在大学校园里,健美操运动也受到了大学生们的喜爱。本文从健美操运动对大学生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谈起,简单分析了几点改进教学效果的建议,以期健美操运动在大学校园中取得越来越好的发展。
【关键词】健美操 大学 开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1.023
健美操起源于1968年,是体育运动中一项训练人体姿态美的非常重要的内容,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训练手段。它融徒手体操、艺术体操、舞蹈、现代舞、音乐于一体,动作内容丰富,锻炼形式多样,通过徒手和垫上运动,以达到人体体型美化、身心健康的目的。一般来讲,健美操的主要练习内容仍以身体练习为主,把艺术想象和创造作为重要手段,可以说它是一项新兴的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并积极参与的大众体育项目,因此它被人们亲切的称为“健与美”相结合的典范。
近几年来,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在基本满足了物质需要之后,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开始注意运动与保健。而健美操功能全面,风格别致,具有很强的灵活性,适合于不同年龄、不同体质的人从事锻炼;另外,健美操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因此爱好健美操运动的人数逐年增多。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大学生们的体育活动向来得到很高关注。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和体育教学的改革,健美操运动在高校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大学生们已经有独立的自我意识,对形体、仪态等有着较高的要求,再加上健美操运动具有强烈的音乐性和节奏感,它已经成为高校中最受学生欢迎的体育课程之一。
首先,健美操运动有利于学生的智育发展。一是健美操运动能丰富学生的创造能力。当今社会,最缺少的就是创新能力,运动也是如此。健美操运动学习的基本方式是老师讲解示范教学,学生跟着模仿与练习。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与锻炼中,学生们在脑海里就逐渐形成了健美操的基本动作与姿势。当需要编排一套新的健美操动作出来的时候,学生们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在较短时间内拿出一套完整的健美操。另外,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会要求学生把舞蹈动作想象成为某种动物的某个动作,这也锻炼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二是健美操运动能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实践证明,一个人的记忆能力经过反复锻炼,是可以逐渐提高的。健美操动作复杂多变,虽然没有难度特别大的动作,但是它富于变化而且生动有趣。学生要想掌握一整套动作,就必须不断反复练习,从简单到复杂,从容易到困难。另外,健美操练习在音乐的配合下,具有律动性,便于学生的快速记忆与掌握。
其次,健美操运动有利于学生综合学习成绩的提高。兴趣永远都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生在体育项目上取得优异的成绩,就必须先培养学生对该项目的爱好和兴趣。然而,在部分高校,学校只重视学生的文化科目学习,而忽略了体育课程的设置。在这些学校里,或者是文化课大量占用体育课时间,或者是体育课程设置简单、项目枯燥乏味,这种现象直接造成了学生体育成绩不理想,上课积极性不高,身体素质逐步下降。而健美操运动刚劲有力,韵味十足,具有灵活多变的动作练习和丰富多彩的运动形式,再加上它具有强烈的音乐性和节奏感,对塑造形体具有特别的功用,因此对于学生们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第三,健美操运动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健美操锻炼形式多样、内容广泛。首先,学生经常性的参加健美操运动,会改善心脏和全身的血液系统。伴随着长期的练习和活动,人体心脏细胞内的蛋白质和肌糖元日益积累,心壁变厚,肌肉变粗,于是心脏就可以承受更多的血容量。当心跳频率不变,而心脏每次的博血能力大大提升,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心脏的供血压力,人们得心脏病的概率就大大降低。其次,经常性的参加健美操运动,一方面能帮助骨骼的生长发育,从而使得骨骼的构造更加坚强稳固,进一步来保护人体的安全;另一方面,各种跳跃、伸展等使得关节增厚,关节的抗压性大大增强,肌肉在不断得到锻炼后,力量比以前增大许多,身强体壮,从而人体的运动能力、抗压能力等都有大幅提高。再次,当人们在进行健美操运动时,身体各部分器官逐渐变热而加快对能量的消耗,与此同时,人们的新陈代谢也就增快了。为了补充身体运动时候消耗掉的能量,部分器官就会进一步消化和吸收摄入体内的营养物质。长期坚持健美操运动,身体素质会显著提高。
在部分高校里,由于对体育教学没有足够重视,教授健美操运动的师资力量还比较短缺;另外,有一些体育老师们的健美操动作不是特别规范,这就要求高校要积极重视健美操运动的发展,培养大学生们的体育意识。一方面,要拓宽师资力量队伍,构建高素质教师群体;另一方面,要提高教学质量,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第一,教师要精心备课,掌握课程教学的原则性和灵活性。可以说拥有一份细致的教案,课程就上好了一半。健美操课程也是这样,体育老师要在课前做好准备工作。如果是室内课,就可以采用PPT课件或者视频授课的形式;如果是室外课,就要做好器材、服装、场地等的准备,并提前通知好学生。课程的选择要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健美操运动具有固定的基础动作和理论知识,学生应该从基础知识学起,不应该好高骛远;但是对于一些有基础的学生,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出适合的调整。
第二,健美操教学要注意授课方式和技巧。一般来讲,体育课相对枯燥,不易引发学生兴趣,这就要求体育教师选择合适的授课方法。比如说寓教于乐:当给学生讲解理论知识时,应该结合健美操教学视频等资料,给学生呈现立体多维的画面;当给学生做示范动作时,教师应该融入自己的情感,声情并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教师还应该灵活掌握奖罚的力度,当有学生表现特别出色的时候,老师要毫不吝惜的对其进行表扬,有的学生有做得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老师要予以宽容与鼓励。
第三,健美操教学要注意音乐的选择与运用,同时注意运动负荷。音乐是构成健美操教学体系的重要因素,是健美操的灵魂,音乐不仅能激发学生的联系热情,给学生带来愉快和美的享受,而且还能有效的控制运动强度。因此,(下转第58页)(上接第23页)教师在选择音乐时必须注意音乐的风格和旋律要与动作的性质,风格相一致;动作的节奏要与音乐的节奏相一致,音乐的节奏应强劲有力,旋律优美动听,节拍清晰,具有感染力;音乐要符合时代潮流,富于变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另外,要合理安排课程的运动负荷,在健美操教学中,随着学生机能能力的提高,应适当地增加运动负荷,逐步达到健美操所要求的负荷强度范围。以健美操的负荷强度进行练习,对于提高和改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功能,掌握与提高技术技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宁. 论健美操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 辽宁体育科技. 2012(03).
[2] 贵永玲. 健美操运动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11(04) .
[3] 姜卫芬,王家仲. 浅析我国健美操运动的发展趋势及对策[J]. 浙江体育科学. 2009(03) .
[4] 王晓,张国梅,高扬,赵鸣明. 健美操教学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品质的影响[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1(01).
【关键词】健美操 大学 开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1.023
健美操起源于1968年,是体育运动中一项训练人体姿态美的非常重要的内容,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训练手段。它融徒手体操、艺术体操、舞蹈、现代舞、音乐于一体,动作内容丰富,锻炼形式多样,通过徒手和垫上运动,以达到人体体型美化、身心健康的目的。一般来讲,健美操的主要练习内容仍以身体练习为主,把艺术想象和创造作为重要手段,可以说它是一项新兴的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并积极参与的大众体育项目,因此它被人们亲切的称为“健与美”相结合的典范。
近几年来,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在基本满足了物质需要之后,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开始注意运动与保健。而健美操功能全面,风格别致,具有很强的灵活性,适合于不同年龄、不同体质的人从事锻炼;另外,健美操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因此爱好健美操运动的人数逐年增多。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大学生们的体育活动向来得到很高关注。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和体育教学的改革,健美操运动在高校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大学生们已经有独立的自我意识,对形体、仪态等有着较高的要求,再加上健美操运动具有强烈的音乐性和节奏感,它已经成为高校中最受学生欢迎的体育课程之一。
首先,健美操运动有利于学生的智育发展。一是健美操运动能丰富学生的创造能力。当今社会,最缺少的就是创新能力,运动也是如此。健美操运动学习的基本方式是老师讲解示范教学,学生跟着模仿与练习。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与锻炼中,学生们在脑海里就逐渐形成了健美操的基本动作与姿势。当需要编排一套新的健美操动作出来的时候,学生们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在较短时间内拿出一套完整的健美操。另外,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会要求学生把舞蹈动作想象成为某种动物的某个动作,这也锻炼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二是健美操运动能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实践证明,一个人的记忆能力经过反复锻炼,是可以逐渐提高的。健美操动作复杂多变,虽然没有难度特别大的动作,但是它富于变化而且生动有趣。学生要想掌握一整套动作,就必须不断反复练习,从简单到复杂,从容易到困难。另外,健美操练习在音乐的配合下,具有律动性,便于学生的快速记忆与掌握。
其次,健美操运动有利于学生综合学习成绩的提高。兴趣永远都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生在体育项目上取得优异的成绩,就必须先培养学生对该项目的爱好和兴趣。然而,在部分高校,学校只重视学生的文化科目学习,而忽略了体育课程的设置。在这些学校里,或者是文化课大量占用体育课时间,或者是体育课程设置简单、项目枯燥乏味,这种现象直接造成了学生体育成绩不理想,上课积极性不高,身体素质逐步下降。而健美操运动刚劲有力,韵味十足,具有灵活多变的动作练习和丰富多彩的运动形式,再加上它具有强烈的音乐性和节奏感,对塑造形体具有特别的功用,因此对于学生们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第三,健美操运动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健美操锻炼形式多样、内容广泛。首先,学生经常性的参加健美操运动,会改善心脏和全身的血液系统。伴随着长期的练习和活动,人体心脏细胞内的蛋白质和肌糖元日益积累,心壁变厚,肌肉变粗,于是心脏就可以承受更多的血容量。当心跳频率不变,而心脏每次的博血能力大大提升,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心脏的供血压力,人们得心脏病的概率就大大降低。其次,经常性的参加健美操运动,一方面能帮助骨骼的生长发育,从而使得骨骼的构造更加坚强稳固,进一步来保护人体的安全;另一方面,各种跳跃、伸展等使得关节增厚,关节的抗压性大大增强,肌肉在不断得到锻炼后,力量比以前增大许多,身强体壮,从而人体的运动能力、抗压能力等都有大幅提高。再次,当人们在进行健美操运动时,身体各部分器官逐渐变热而加快对能量的消耗,与此同时,人们的新陈代谢也就增快了。为了补充身体运动时候消耗掉的能量,部分器官就会进一步消化和吸收摄入体内的营养物质。长期坚持健美操运动,身体素质会显著提高。
在部分高校里,由于对体育教学没有足够重视,教授健美操运动的师资力量还比较短缺;另外,有一些体育老师们的健美操动作不是特别规范,这就要求高校要积极重视健美操运动的发展,培养大学生们的体育意识。一方面,要拓宽师资力量队伍,构建高素质教师群体;另一方面,要提高教学质量,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第一,教师要精心备课,掌握课程教学的原则性和灵活性。可以说拥有一份细致的教案,课程就上好了一半。健美操课程也是这样,体育老师要在课前做好准备工作。如果是室内课,就可以采用PPT课件或者视频授课的形式;如果是室外课,就要做好器材、服装、场地等的准备,并提前通知好学生。课程的选择要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健美操运动具有固定的基础动作和理论知识,学生应该从基础知识学起,不应该好高骛远;但是对于一些有基础的学生,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出适合的调整。
第二,健美操教学要注意授课方式和技巧。一般来讲,体育课相对枯燥,不易引发学生兴趣,这就要求体育教师选择合适的授课方法。比如说寓教于乐:当给学生讲解理论知识时,应该结合健美操教学视频等资料,给学生呈现立体多维的画面;当给学生做示范动作时,教师应该融入自己的情感,声情并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教师还应该灵活掌握奖罚的力度,当有学生表现特别出色的时候,老师要毫不吝惜的对其进行表扬,有的学生有做得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老师要予以宽容与鼓励。
第三,健美操教学要注意音乐的选择与运用,同时注意运动负荷。音乐是构成健美操教学体系的重要因素,是健美操的灵魂,音乐不仅能激发学生的联系热情,给学生带来愉快和美的享受,而且还能有效的控制运动强度。因此,(下转第58页)(上接第23页)教师在选择音乐时必须注意音乐的风格和旋律要与动作的性质,风格相一致;动作的节奏要与音乐的节奏相一致,音乐的节奏应强劲有力,旋律优美动听,节拍清晰,具有感染力;音乐要符合时代潮流,富于变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另外,要合理安排课程的运动负荷,在健美操教学中,随着学生机能能力的提高,应适当地增加运动负荷,逐步达到健美操所要求的负荷强度范围。以健美操的负荷强度进行练习,对于提高和改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功能,掌握与提高技术技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宁. 论健美操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 辽宁体育科技. 2012(03).
[2] 贵永玲. 健美操运动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11(04) .
[3] 姜卫芬,王家仲. 浅析我国健美操运动的发展趋势及对策[J]. 浙江体育科学. 2009(03) .
[4] 王晓,张国梅,高扬,赵鸣明. 健美操教学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品质的影响[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