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未来的人才有未来

来源 :名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h_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冯仑 万通控股董事长。他是企业领袖,却常常被冠以“思想家“之名。他造房子,也写书,有《野蛮生长》这样的宏大叙述,也有“冯段子“经典语录流传于世。
  原来我一直以为,活到一定程度, 就会变成有高度、有深度、有广度,但没有温度的人。因为凡是有高度、深度、广度的人,一般温度都比较低。遇到事比较沉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无故加之而不怒,猝然临之而不惊。沉得住气,不轻易发表意见。但现在我发现,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开放,高度没上去,大家反而越来越喜欢低俗,这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就像郑智化说的,他总是从底下看人生,看到的人生更精彩。一般人往高看,看到脸,往下看到腰,再往下看到了脚后跟。郑智化看到了大家没有正视的东西。50岁以后看的东西,比我20多岁想象50多岁看到的更让人开心,开心的原因就是这个世界更加真实了。
  而且,事儿也越来越小了。原以为我们可以管大事—家国情怀,现在看不能,为什么?社会各有分工,艺术家管艺术家的事,官员管官员的事,在商言商,我自己说要守本分,看管好属于自己这摊儿的小事。另外,现在的时代似乎变得更浅显。所谓深刻其实非常简单,就是把痛苦像腌咸菜一样腌着,最后拎着两根黄瓜出来,这叫深刻。凡是痛苦、沉淀而又不能流动、不能瞬间用感觉器官化解的东西,就是深刻的。像陕西、山西、河南那些作家都是深刻的,为什么呢?因为一痛苦几辈子都痛苦,于是老问一些终极问题。你看路遥当年写作,桌边这儿搁一碗白水,那儿搁一个馒头,最后写出来《人生》,很深刻。但是深圳、香港为什么不深刻呢?因为再多的痛苦晚上去酒吧、夜总会一泡就没了,深刻不了。
  现在的小时代,跟我原来想象中的我活到五十多岁时的情况正好相反,第一变低了,第二变小了,第三变浅薄了。我觉得很对不起这个时代,因为我出生的时代要求我们变成的高端、有情怀、深刻的人,基本上都在两个地方待着,一个在家怀才不遇待着,一个在培训机构,或是配合司法工作待着,所以我觉得还是低点,小点,浅点好。
  小时代和大时代的青年,最大的不同是词汇不一样。贾平凹有篇散文,讲两个年龄和我差不多的陕西人,蹲在茅坑一边拉屎,一边大谈伊拉克问题,国际大事侃侃谈了一圈,最后提裤子一擦屁股,才发现没带手纸。上厕所带手纸这么大的事都忘了还在关心国际局势。这当然是个笑话,不过陕西人大体属于这种大时代的人,因为他们的情怀都是五千年的。前阵子我写任志强的序,里面提到老任就是词儿大,动不动说的就是全国的事,北京都轮不上,一说都是少说50年,稍微一出去就是几百年。
  80后和90后一般都是说自己,最多说说同事,说说北上广就算大事了,另外就是研究自己的房贷、谈对象、上班这些事,再一个就是玩、旅行,买什么。这种区别实际上是思维方式的差异,是管自己的事还是管闲事。大时代的人就是管闲事,80后90后最大的优点就是开始管自己了,这个社会我觉得自己的事都管不好,别人的事肯定也管不好。
  另外,信息的获取量也有很大差异。大时代的人基本用眼睛阅读,最多用点耳朵。现在大家感知信息几乎五感调动,信息量非常大,带来一个好处,第一就是所谓素质在提高,适应性在加大;第二个就是创造性也在加大,到现在为止获取知识的成本是越来越低,原来获取知识的成本高到一个村里得供一个老爷爷,这个老爷爷一死,这个村里都成文盲了。现在知识的成本低到鼠标一点什么都有,但是创造的成本越来越高,你知道的大家都知道,所以创造和创新的压力会比以前大。
  再一个就是个人的权利意识在加强。做房地产客户服务,你会发现70岁左右的客户是大叙事,遇到分歧或问题,从来不知道找律师,你给他花钱请律师他都不相信,他永远相信阶级斗争,因为阶级斗争是他们生命中的主旋律。40岁左右的业主就要好沟通很多,再年轻的30岁以下的客户连见面谈都不用,直接找律师打官司就OK了。这说明现在年轻人的权利意识、规则意识开始增强。这一代人变得具体了,知道自己了,疼自己了。
  80后、90后是中国未来20年的希望,这是废话,我干爹以前老讽刺我,你总说那些永远正确的废话,但是我不能不这么说,我得罪不起后来人。但这的确是真心的肯定,看见未来的人才有未来,欢呼未来的才创造未來,站在未来来看今天的人才有快乐。
其他文献
许多人曾在银幕上见过李小龙出神入化的踢技,他不仅出脚有力,而且一招一式透出深厚的功夫底蕴。截拳道者能学到如此绝技,而且是得到李小龙亲自传授的人不多。那么,他们眼中的李小龙踢技又是怎样的呢?不妨听听这些身临其境者的叙说。  李小龙是从教我前踢入手的——既不向左,也不向右踢。他的踢法很有些与众不同,而且他踢时从不摆样子,李小龙觉得那样纯粹是浪费时间,只会使自己处于不利形势,适得其反。他还认为,暴露的越
期刊
当你站在搏击场上,如果你的对手像用拉力器练习动作那样试图抓紧你的左或右侧胳膊时,本来是弯着的胳膊,可你的对手却要拉直它。这时你骤然绷紧肱二头肌,前臂用力往回拉,然后让自己的胳膊保持静态,坚持几秒钟。这样就可以躲过对方的攻击,也可乘机反击。  在以上过程中,用力收缩肌肉,保持一种静力状态,虽然坚持只有几秒钟,却可以使你逃过对方的纠缠。李小龙十分重视这种静力训练,以增强肌肉的力量。在20世纪60年代中
期刊
自本刊“瑜伽专辑”面世后,反响强烈,要求练瑜伽的读者电话、信件每天都不断。  这篇来自沪上的报道,不仅显示了瑜伽功的神奇,亦可说明,只要持之以恒的修炼,就会收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对于关心瑜伽信息的读者,请阅本刊“俱乐部”栏目中的“瑜伽信息”。  1.我叫林应富,今年65岁,上海新华无线电厂退休工人。1997年12月出现头昏、言语不清、嘴歪等症状,经医院检查确诊,为脑梗阻,住院一个月。1998年5
期刊
通背掌对操属少林武术基本功法之一,也是技击基本训练方法。通过对操练习,不但可以培养自由搏击技能,而且能提高自身的实战应变能力,更可使手、眼、身、法、步得到很好的锻炼。  预备式  甲、乙相距约两米,成立正姿势,相对而立,目平视对方(图1示)。  要点:双手握拳置于腰间,下颏微收,舌顶上腭,精神集中。    一、乙进步推胸,甲进步截肘  甲乙均向前进,右脚,屈膝成右弓步。同时,乙右拳变掌随右脚进步借
期刊
爱的主旋律  珠江上流动的婚宴  所有的梦幻婚礼,都是从一段两情相悦的故事开始的。  骆琦 现任澳门元盛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因参加《非诚勿扰》而在网络上走红,成为以最短时间成为最多次“心动女生”的女嘉宾,总共参加46期,成为“心动女生”29次。  大气奢华的游船、豪华的入场式、衣香鬓影的嘉宾,2013年年底的那天,路过广州“小蛮腰”(广州塔)的人都纷纷驻足,往熙熙攘攘的人群瞄上几眼,一个女孩在
期刊
陶杰 香港畅销专栏作家及传媒工作者,新穗诗社社员,有“香江第一才子”之称。自述:哪里有自由,哪里有品位,哪里就是我的家。  英国导演戴维连的经典《桂河桥》 ,是解读实用主义(Pragmatism)的最佳入门课本。  桂河桥讲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一群英国战俘,被迫为日军修桥,最后把桥炸掉的故事。桂河桥的主角,由亚历坚尼斯演的英国军官尼高逊,在一般的观众看来,像是一个“两面派“,他面对日本敌军,分不清他
期刊
王受之 设计理论家,曾著有《世界现代设计史》、《流行时尚史》等。近年为人所关注的是他针对中国建筑与城市的新鲜发言,并且因为和王石等大牌地产商的合作,他所着力推行的新居住理念正在得到实践。  我在1980年代初期刚刚开始从事设计理论研究工作的时候,“设计“这个词在国内还不通用,在美术学院里,就是“工艺美术“而已,具体到平面设计,叫做“装潢设计“,什么室内设计、广告设计、景观设计、时装设计等等,在国内
期刊
袁铁坚 本为大学教师,却投身商海,参与和主持了华侨城集团大型旅游综合项目—深圳东部华侨城以及云南昆明华侨城相关项目从立项、策划到建设的全过程。去过世界的不少地方,大多与高尔夫有关。  中国旅游地产的始创者是深圳的华侨城集团。从深圳湾畔5平方公里起步,华侨城一路攻城掠寨,在北京、上海、成都、武汉、天津等地采取以“欢乐谷“为旅游核心产品并辅之以房地产开发的“旅游+地产“模式,既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同,也
期刊
西闪 别人称呼他作家、评论家、独立画家,他认为自己就是一个“身体与精神双重意义上的个体劳动者“。这个劳动者在各种观念间穿行,举重若轻,谱出了一曲《思想光谱》。  在电视机从娱乐生活的中心淡出的今天,似乎借助了某种神秘的传播术,日本电视剧《半泽直树》不可思议地火了。在日本,它最高录得46.7%的瞬间收视率,成为2001年以来日剧的收视冠军。在香港,TVB买下了播放权,还兴起了翻拍的念头。在微博上,谈
期刊
高手风范,犹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甚至一望便知。如观其外,挺胸,凸腹,即使脚下的外八字也不碍事,那正好是常练八卦步的佐证。眼为心之苗,高手眼毒,常瞪如铜铃,令人望而生畏。武谚有云: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高手总是头天晚上早早就寝,第二天好早早起床操练。高手晨练煞是壮观,手提红缨枪,背插鬼头刀,上身着双排扣练功服,下穿灯笼大肥裤。人如虎,枪如龙,刀如豹,煞是威风。高手很是谦虚,总躲在市里最热闹的公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