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使用价值之内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onlau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里,“在使用价值之外”是书中的一个章节名。按鲍德里亚的观点,商品,是以其符号价值,成为构建当代西方消费社会之核心特征的。这一观点,来源于马克思对于商品之交换价值与其使用价值无关的分析,承接了卢卡奇、本雅明对基于交换价值的商品拜物教之论述。商品生产及其消费行为,在其深刻地影响着社会与文化的意义上,实则与商品本身的使用价值无关。这一观点,是当前消费文化研究的一个理论基础。
  那么,商品的使用价值,也就是商品的功能与效用就真的与社会与文化之构成及其核心特征无关吗?它只是作为马克思所说的社会总体财富的物质承担者,和商品交换价值的一个载体?而在日常生活领域中,各类商品所发挥的功能与效用之意义是什么呢?我们又能够对社会生活中特定商品功能所导致的变化与影响进行理论论述吗?或者进一步说,商品的使用价值就真的毫无理论意义吗?针对这些问题,可能需要深入到商品交换已经结束的日常生活之具体形态中,也就是商品的日常使用过程中,重新思考特定的商品——比如家用电器——“只是在使用或消费中得到实现”的东西。这就是汪民安《论家用电器》一书的基本理论主题。
  家用电器是一类具有独特使用价值的商品,其诞生,可以看成是一种由福特式工业生产方式、新型材料、电子与智能控制技术等不同产业整合制作出来的产物。自十九世纪晚期以来,先是电灯,随后是收音机、电冰箱、电视机、洗衣机、微波炉以及新近的电脑、手机和空气净化器等等,逐次成为人们日常家庭生活中的耐用消费品。其中的一些,诸如录像机或影碟机等已被淘汰或不常使用,更新型的家用电器产品还在源源不断地到来。在西方发达国家,几种主要家用电器全面进入到人们的衣食住行之中,并构成日常生活之基本配置,大约发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而在中国,家用电器的普及刚好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从八十年代初的黑白电视机、半自动洗衣机等开始,直到九十年代晚期,中国城市家庭才基本配备起了重要的家用电器产品。而在今天,如果把电脑与手机也算成是广义的家用电器的话,那么,可以说,它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数量与种类比以往更大更多了,它们在日常生活的意义也更为加强了。显然,我们近几十年来日常生活乃至社会之整体变化,都在很大程度上与各种家用电器之使用价值的发挥,有着密切的关系。
  家用电器不同于快速消费品,是相对比较昂贵的耐用消费品,且往往具有家庭固定资产的特征,有着更长的使用年限和更迭周期,能在较长的时间里给日常生活带来一种相对稳定的形态。作为耐用品,它们也与家具等不同,是一种需要在使用过程中持续交纳电费、自来水费、有线电视费、网络费用的物品,有时还需要维修或保养。这导致其日常的使用过程具有了一种生产的特征,让家庭室内空间呈现出一种工厂厂房的形态。同时,不同的家用电器还需要分设于家庭住宅的不同区域,比如电视机需要放置于客厅的显著位置,洗衣机需要固定安装在卫生间。这就意味着,不同的家用电器,还会对当代住宅的空间功能区分以及日常生活之时空分配产生一种相互协作的双重影响。此外,家用电器都需要分别与电网、自来水管线、有线电视网及互联网等更大的社会体系发生关联,在不同的宏观体系中,家用电器让安装与使用它们的家庭或个人,获得一个固定的位置。人们在购买它们时,总要写明家庭住址与联系电话,以便连接上各类服务网络。因此,不存在独立且不依赖于社会体系的家用电器,这是一种存在于家电消费品与社会经济及文化形态之间持续不断的远距离互动行为。我们购买了一台电视机,就必须为之付出额外的电费与有线收视费,否则,电视机的使用功能就无从发挥。不仅如此,当我们购买了一台冰箱时,外在市场形态就已经提供了食品超市,以及各类熟食、半成品及速食食品的产业。一般而言,冰箱的社会拥有量及其覆盖形态,由于与城市住宅区的分布形态有关,这是导致超市如何选址的决定性因素。显然,冰箱通过大量存储食物而免去了每天的买菜行为,也重塑了人们的饮食方式与习惯,还非常明显地影响到了城市的商业形态。冰箱由此让家庭与一个工业化及全球化的食品工业构成了紧密的关联。所以,家用电器显著地增强了人们日常生活与宏观社会形态的依赖。
  家用电器之运转,就是以其更高的便利性与效率,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家务劳动的肉身化行为,减弱了日常生活行为的重复感与琐事感。在今天,成套的家用电器,是现代家庭的标准配置。有了它们,日常生活就能获得高度的自治与自足,这是一种隐藏了与社会宏观体系之强化关系的自治与自足。或者说,使用电器同时在日常生活的个体化与社会化两个看似相反的方向上,都进行了强化。在这一过程中,一些传统的日常生活行为消失了,而一些新的日常行为则出现了。电视机、手机与电脑让人们长期保持坐着观看屏幕的姿态,这些电子媒介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总是使得工作、生活与娱乐的传统区隔变得模糊起来。“洗衣机解除了衣服和妇女的劳动关联。……甚至将妇女从一个劳作形象中解放出来,最终将妇女从这一受难式的被压抑的文化视角中解放出来。”与此同时,洗衣机也大量减少了人们用手亲触家人的衣物的机会,而“电视的喧嚣之家注定慢慢转向一个电脑的沉默之家”。电灯让家庭成员围坐于油灯下分享故事的“独特光晕”消散了,洗衣机瓦解了在河边洗衣服的田园牧歌,还有睡前的捧书阅读,以及大街上人们东游西荡的漫游等等过往生活中各种细腻而珍贵的手工化、人际化与社群化事物都在悄然失去。
  不止如此,家用电器让肉身的物质生活越来越要依赖于机器的程序与符号,而越来越不需要现场化的人际互动。它们在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心灵自由以及更为复杂、更受外界符号信息影响的情感之时,又给人带来了大量沉溺于纯粹感官的无聊时光。经由电视机运作的“世界外在化”趋势,让人从中所获得的娱乐,却又是源于一个外在于我们的符号化与景观化的表演世界,而并非一定是切身于我们的真实生活。这样,家用电器确实在重塑一系列新型的家庭人际行为、人际关系以及主体之功能,人在家庭生活内部的主动性与自主性,开始下降为对于各种机器的高度依赖,各种人一机互动的家庭生活行为,让人深陷于机器的程序及信息的编码之中。事实上,家用电器之使用价值的发挥,导致日常生活在结构与功能方面产生了全新的双重演变。在这种持续的演变中,电视机、电脑及手机,已经在为当代人建构出新的感知系统,冰箱、洗衣机、煤气灶等等,則是我们的肉身工具,个体生活领域的主体性从而与包括家用电器的各种高科技商品的使用价值之功能密不可分。用拉图尔的话来说就是:机器,尤其家用电器,在生活事务中承担起一种“准主体”的功能,它们总在默默地从事家务劳动,是家庭的物质基础。反过来说,使用家用电器的人,则相应地“沦为”,或“进化”为“准客体”。我们看似因这些物的环绕而变得更为完整与自足,同时又更是受宏观社会体系的控制或制约。这样一来,商品与其消费者,同时演进到一种相互依赖、难辨你我的“准”状态之中,我们被以家用电器为代表的各种商品之使用价值所改造。   实际上,购买与使用家用电器,是当代社会对于人们日常生活提出的一种强制性要求。没有家用电器,就没有现代性的生活方式,这不只是从家用电器之功能角度而言的。在家用电器的符号价值方面,它们也是一种高度符号化的商品。它们都有独特的物品形态、材质及各种标有符号的按钮和屏幕,还总会附有使用说明书,使用者只有在仔细阅读之后才能正确使用它们。由于大部分日常使用者对它们的内在技术原理并无深入了解,都只是家用电器“最初级的使用者”,家用电器的各种文本都是指令性的,它要求人严格按其符号标识来操作,这些规定行为是新型的生活技能,我们只是家用电器运行规则的一个遵循者而已。不仅如此,家用电器还会负载着特定的社会符号意义,比如一部标价昂贵的最新款智能手机,经常会是特定社会阶层、文化品位与生活方式的象征。家用电器的内在技术体系及其演进,更会与社會基于技术的进步神话联系在一起,似乎只有紧随电子产业潮流,尽快购买与使用最新型的家用电器,我们才不会被迅猛发展的时代所抛弃。而家用电器制造商,又总是花费巨资,以大量的广告及精心布置的店铺而让人们能够随时随地地与之相遇,一部分的家用产品,本身就是符号信息的传播中介。这样一来,家用电器,在其符号价值上就构成了一种主导意识形态,即,只有拥有了家用电器,才能进入到不断发展与进化着的现代生活之中。这种意识形态不仅暗含着对于生活世界及其文化形态的技术决定论,而且还发展为一种新型拜物教。这样一来,家用电器就被理所当然地当作当代生活之核心代表性物品。
  回过头来再看当代中国家用电器的演进史与普及史,还能看到其中与西方国家不一样的独特社会及文化变迁轨迹及生活现象。那个没有普及家用电器的计划经济时代,并非都如田园牧歌般美好。而在八十年代初,当中国民众的商品生活仍处于全面短缺之时,一些人却会花费巨资去购买一台黑白电视机或半自动洗衣机。在随后的市场进程中,收入不高的中国民众也踊跃地花费更多的钱去购买大尺寸电视机、大容量冰箱以及其他各类新型电器。拥有家用电器,曾经是中国民众摆脱长期的贫困生活,在物质与文化娱乐上获得基本满足的重要寄托。而在生产领域,通过在家电生产方式上吸引外资、技术与管理方式,如在深圳蛇口电子区,当代中国构建出了较为先进的生产力,逐步发展出了一个全球家用电器的第一大生产大国及全球最大的家用电器单一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家用电器,是中国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进入到经济与文化全球化进程中的最重要领域之一。所以,家用电器之生产方式、交换形态及其使用价值,对于当代中国而言,又具有积极的历史变革意义。
  由此观之,家用电器凝聚了中国当代日常生活世界之传统与现代、贫穷与富裕、先进与控制的多重纠缠,只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基于交换价值的生产与交换形态,或是只从鲍德里亚的符号政治经济学角度,阐明其控制性的消费意识形态,都会显得忽略掉了当代中国独特的历史经验与境遇。家用电器既是一种商品,是研究当代经济及其政治与意识形态的一个细胞,也是一种生产力,它具备着变革宏观社会形态及日常生活方式的潜能。这种潜能,本身就包含于家用电器的使用价值之中,而非处于其使用价值之外。
  (《论家用电器》,汪民安著,河南人民出版社二0一四年版)
其他文献
听说老吕要来京,北京正雨雪霏霏,很多人跟我一样等着第一场雪,这样阴霾的日子,或者喝茶,或者喝酒,才有一点亮色。当然,老吕来了一定要喝酒。  多日阴郁的心忽然透亮了起来,欣欣然起来,我跟老吕的关系是纯正酒友,为喝酒而喝酒,为快乐而快乐,每次要谈的事都在喝酒中彻底忘掉,离开很久才想起我跟老吕还是有那么一点点事的。  吕正惠像。李有良绘  跟老吕是酒友,一点也不能抬高我的酒量和酒品,因为老吕喝酒实在太逊
在道德和法律相互博弈了数千年的西方,究竟是道德压倒法律还是法律压倒道德,似乎可以相当简洁地描述为自然法的胜利或是法律实证主义的凯旋,或是恶法非法,或是恶法亦法。但对于文化早熟且理性早启的老大帝国,用此种二元化对立予以描述,就显得有些简单寒碜了。如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指出,老中国是融国家于社会人伦之中,纳政治于礼俗教化之中,而以道德统括文化,或至少是在全部文化中道德气氛持重。  事实上,十九世
《读书》一九九四年第二期《天涯何处罗马城》一文,第145页第30行言及清代学人王筠《说文句读》引石州言,作者疑石州即石洲(张澍),误。石州,即清代西北地理学家张穆。
阿尔卡季·巴布琴科(一九七七— )是第一位以车臣战争为创作素材的俄罗斯作家,他以充满人文情怀的笔法,将自己亲历的战壕生活展现给读者,其创作风格让人一下子就联想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战壕真实派”。在苏联时期的战争文学领域,继老一辈作家法捷耶夫、肖洛霍夫、西蒙诺夫之后,出现了“战壕真实派”。该派作家大多是在前线打过仗的年轻军官,他们结合自己在战场上的所见所闻,创作出一批堪称经典的战争文学作品,包括邦
在历史上,财政活动一向都关联国家大政,财政改革则历来是惊心动魄的事件。处于制度变迁、社会转型、世界巨变关键时期的十六世纪明代财政史,尤其值得特别关注。《万历会计录》四十三卷,约百万字,作为明朝万历初年(十六世纪八十年代)张居正改革的直接产物,是一部古代国家财政大型数据文献,也是迄今存留于世的中国古代唯一一部国家财政会计总册,在中国古代财政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由于卷帙浩繁,长期以来这部书使中外
今年是海南建省三十周年。三十而立,光荣岁月,值得回顾的事很多。回顾是铭记过去,更是为了展望未来。“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这是中国古人修史的宗旨。当此之际,一部经周伟民、唐玲玲教授三十年自将磨洗、与海南省同步成长、舒展海南三千年文明史的史著也终于剞劂出版、厚重面世:即《海南通史》(人民出版社二 ○一八年版)。  海南岛原本与大陆血脉相连,晚更新世时期,地陷水涌,才与雷州相望海外,于今不过一万年左右
西方政治学不仅关注那些给社会带来秩序、提高生产率的组织方式如何转换成政治层面的权力分配机制和政府层面的执行机制,更纠结于一系列二元矛盾的共生与契合:权力与权利的“团结”,权力与真理的“一致”,自由主义与极权主权的“双生体”,官僚行政与自由市场的内在亲和等。这些现象不同程度显现于西方政治运行,但并不是孤立或分散的存在,而是共存于西方政治治理的流变中,或者说是西方民族国家自带政治基因在治理层面呈现的不
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上海古籍出版社二○一五年版)卷五伪史类 “《燕北杂录》五卷、《西征寨地图》附”条:“思卿武珪记。嘉祐六年,宫苑使知雄州赵(案:此处原本阙一字)。进于朝。”  按:阙文拟补 “滋”字。嘉祐六年(一○六一)宫苑使知雄州者乃赵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九十五:“(嘉祐六年九月)丙子,宫苑使、忠州刺史、知雄州赵滋为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又卷二百一:  “(治平元年癸酉)步
华语文学与电影研究、重写文学史与重写电影史是近若干年比较文学与电影研究的热点话题,著述甚多,其中,华裔学者鲁晓鹏应该算得上是一位风口浪尖上的人物。他的华语电影论述是得到海内外电影学术界认可的,即便是他的主要批评者李道新教授也承认:“到目前为止,鲁晓鹏仍是海内外跨国电影研究与华语电影论述的主要代表之一,其在相关领域体现出来的理论水准、历史意识和学术造诣,足可作为海外中国电影研究的经典文本和杰出范例。
常常感喟于川端康成的一句话:“听到雨蛙的鸣声,我心里忽地装满了月夜的景色。”  宁静的月夜,我的思緒总飘回长满青草、蓄满月光的故乡。那此起彼伏的蛙声总是乘着一股轻风,穿透我的心灵。  青蛙“呱咕——呱咕——”地叫着,高高低低,远远近近,如涛如梦。它们用泥土一般质朴的声音,为清贫寂寞的乡村生活增添一缕朴素而温馨的感动。乡民们在田间劳作时,有蛙声盈耳,清风荡涤,感觉中这相濡以沫的田园是那般温情和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