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爱因斯坦曾说:"要探究一个人或者一切生物存在的意义和目的,宏观上看来,我始终认为是荒唐的。"我想研究一切"存在"的数字,不如先了解0这个"不存在"的数,的确生活中的很多问题特别是数学问题和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忽视了对零的的重视很多问题就得不到完整的解决。
【关键词】数学问题;零的起源;结缘
既然零这么重要,那我们就先谈谈零的起源与发明吧。众所周知,人类在探索自然界的时候也是从无到有开始的,零的概念的产生以及人类对零的理解和运用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零的发展足迹。
个人见解:就0的概念最早提出来的是玛雅人,而真正的阿拉伯数字0是印度人发明的。
材料1. 据历史记载,玛雅人有一个被称为"人类头脑最光辉的产物"的数学体系,玛雅人(或他们的欧梅克祖先)独立发展了零的概念,它的发明与使用比亚非古文明中最早使用"零"的印度还要早一些,比欧洲人大约早了800年。 并且使用二十进制的数字系统;数字以点"·"代表1,横棒"-"代表5。碑文显示他们有时会用到亿。
论点:这里提的零并不是我们所用的阿拉伯数字0,但这应该是最早含有0的概念的数字了。
材料2. "0"的发明和传播
大约在公元前三世纪,古印度人终于完成了数字符号1到9的发明创造,但此时还没有"0"。"0"的出现,是在1到9数字符号发明一千多年后的印度笈多王朝。刚出现时,它还不是用圆圈,而是用点来表示。至于何时由点转为圆,具体时间已无从考证,但在公元876年,人们在印度的瓜廖尔地方发现了一块刻有"270"这个数字的石碑。这也是人们发现的有关"0"的最早的记载。
后来,这套数字符号传到阿拉伯,然后由阿拉伯人将这套数字介绍到欧洲。欧洲人误认为是阿拉伯人发明的,所以称它们为阿拉伯数字。
之前欧洲人使用的是罗马数字。当"0"传到欧洲时,罗马教皇认为"0"是"异端邪说",下令禁止使用。有一位罗马学者从一本天文书中见到了阿拉伯数字,对"0"的作用十分推崇,专门在他的日记本上记下了"0"在记数和运算中的优越性。后来,这件事被教皇知道了,说他玷污了上帝创造的神圣的数,将他逮捕入狱,还对他施行了拶刑。但迫害无法阻挡先进知识的传播,"0"不仅在欧洲传播开来,还迅速地传遍了全世界。
它传入中国的时间,大约在十三世纪。但据英国著名科学史专家李o约瑟博士的考证,"0"产生于中印文化,是中国首先使用的位值制促进了零的出现。印度是在中国筹算和位值制的影响下才创造"0"的。中国远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就采用了位值制,甲骨文中有"六百又五十又九(659)"等數字,明确地使用了十进位。在《诗经》中,零的含义被解释成为"暴风雨末了的小雨滴",计数中把零作为"没有"看待。中国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在注《九章算术》时,已明确地将"0"作为数字了,使用过程中,开始用"口"表示,后来把方块画成圆圈。到了十三世纪,南宋数学家正式开始使用"0"这个符号。由此可见,中国是"0"的发源地。
由此可知,最早提出的我们所用的阿拉伯数字0是印度。
上面提到的是有关零的发明与传播,下面我就来谈一下零在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1 零是一个"中转站" 。数轴上规定了零点的位置以后,我们就说0的左边是负数0的右边是正数,温度计上的0摄氏度表示水的冰点(即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其中的0便是水的固态和液态的区分点。而且在汉字里,0作为零表示的意思就更多了,如:(1)零碎;小数目的。(2)不够一定单位的数量……至此,我们知道了"没有数量是0,但0不仅仅表示没有数量,如集合 ,它表示集合中有元素0,另外还表示固态和液态水的区分点等等。"
2 生活中必须面对的数

点,在不同的环境下它表示多层意思:诸如时间,小数点,函数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等问题。由此可以看到,零这个数并不简单,他和数学中的很多问题都有联系,有些人常常会随口说出"简单的像零一样",其实这是对"0"这个数字本身的体会和描述,但如果他和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联系起来那情况就复杂了。
从哲学思想来看,人类发明"0"是人类对漫长的社会实践最鲜明的体会,粮食吃完了,腹中没食物了会感觉到饥饿,人类由此会产生"没有"的心理体会,于是0的概念就酝育而生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哲学观说:"物质决定意识",即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现在看来他的说法是对的。没有客观世界作用于人的大脑意识无法产生。
0是数学中最有用的符号之一,它的发明的确来之不易,古埃及虽然建造了宏伟的金字塔,但不会使用0,巴比伦人发明了楷形文字,也不会使用0,中国古代用算筹运算时(算筹就是用一些木、竹制作的匀称小棍,算筹纵横布置,就可以表示一个自然数),怕定位发生错误,开始用□表示空位,为书写方便,逐渐写成0。只有表示0方法使用后,现在我们运算才完善。公元二世纪希腊人在天文学上使用0表示空格,但不普遍。比较公认的是印度人在公元六世纪最早使用黑点(·)表示零。后来逐渐变成0。在我国古代孔子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是古人对零的最好的解释.再如陶行知说过:"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设;假设生试验;试验生断语;断语又生了行动,如此演进于无穷"。在这个名言中如果我们把困难看成零点,那么其他的都是后续工作。为了获得成功我们需要一个起点,正因为这样古希腊的阿基米德留下了"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拖起地球"的不朽名言。可见古人对零的理解已经到了一个相当深的层次。
每一个成功的的背后都有一个起点,让我们就把零作为事业的起点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脚走下去吧,相信会获得成功。
责任编辑:王利强
【关键词】数学问题;零的起源;结缘
既然零这么重要,那我们就先谈谈零的起源与发明吧。众所周知,人类在探索自然界的时候也是从无到有开始的,零的概念的产生以及人类对零的理解和运用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零的发展足迹。
个人见解:就0的概念最早提出来的是玛雅人,而真正的阿拉伯数字0是印度人发明的。
材料1. 据历史记载,玛雅人有一个被称为"人类头脑最光辉的产物"的数学体系,玛雅人(或他们的欧梅克祖先)独立发展了零的概念,它的发明与使用比亚非古文明中最早使用"零"的印度还要早一些,比欧洲人大约早了800年。 并且使用二十进制的数字系统;数字以点"·"代表1,横棒"-"代表5。碑文显示他们有时会用到亿。
论点:这里提的零并不是我们所用的阿拉伯数字0,但这应该是最早含有0的概念的数字了。
材料2. "0"的发明和传播
大约在公元前三世纪,古印度人终于完成了数字符号1到9的发明创造,但此时还没有"0"。"0"的出现,是在1到9数字符号发明一千多年后的印度笈多王朝。刚出现时,它还不是用圆圈,而是用点来表示。至于何时由点转为圆,具体时间已无从考证,但在公元876年,人们在印度的瓜廖尔地方发现了一块刻有"270"这个数字的石碑。这也是人们发现的有关"0"的最早的记载。
后来,这套数字符号传到阿拉伯,然后由阿拉伯人将这套数字介绍到欧洲。欧洲人误认为是阿拉伯人发明的,所以称它们为阿拉伯数字。
之前欧洲人使用的是罗马数字。当"0"传到欧洲时,罗马教皇认为"0"是"异端邪说",下令禁止使用。有一位罗马学者从一本天文书中见到了阿拉伯数字,对"0"的作用十分推崇,专门在他的日记本上记下了"0"在记数和运算中的优越性。后来,这件事被教皇知道了,说他玷污了上帝创造的神圣的数,将他逮捕入狱,还对他施行了拶刑。但迫害无法阻挡先进知识的传播,"0"不仅在欧洲传播开来,还迅速地传遍了全世界。
它传入中国的时间,大约在十三世纪。但据英国著名科学史专家李o约瑟博士的考证,"0"产生于中印文化,是中国首先使用的位值制促进了零的出现。印度是在中国筹算和位值制的影响下才创造"0"的。中国远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就采用了位值制,甲骨文中有"六百又五十又九(659)"等數字,明确地使用了十进位。在《诗经》中,零的含义被解释成为"暴风雨末了的小雨滴",计数中把零作为"没有"看待。中国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在注《九章算术》时,已明确地将"0"作为数字了,使用过程中,开始用"口"表示,后来把方块画成圆圈。到了十三世纪,南宋数学家正式开始使用"0"这个符号。由此可见,中国是"0"的发源地。
由此可知,最早提出的我们所用的阿拉伯数字0是印度。
上面提到的是有关零的发明与传播,下面我就来谈一下零在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1 零是一个"中转站" 。数轴上规定了零点的位置以后,我们就说0的左边是负数0的右边是正数,温度计上的0摄氏度表示水的冰点(即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其中的0便是水的固态和液态的区分点。而且在汉字里,0作为零表示的意思就更多了,如:(1)零碎;小数目的。(2)不够一定单位的数量……至此,我们知道了"没有数量是0,但0不仅仅表示没有数量,如集合 ,它表示集合中有元素0,另外还表示固态和液态水的区分点等等。"
2 生活中必须面对的数

点,在不同的环境下它表示多层意思:诸如时间,小数点,函数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等问题。由此可以看到,零这个数并不简单,他和数学中的很多问题都有联系,有些人常常会随口说出"简单的像零一样",其实这是对"0"这个数字本身的体会和描述,但如果他和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联系起来那情况就复杂了。
从哲学思想来看,人类发明"0"是人类对漫长的社会实践最鲜明的体会,粮食吃完了,腹中没食物了会感觉到饥饿,人类由此会产生"没有"的心理体会,于是0的概念就酝育而生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哲学观说:"物质决定意识",即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现在看来他的说法是对的。没有客观世界作用于人的大脑意识无法产生。
0是数学中最有用的符号之一,它的发明的确来之不易,古埃及虽然建造了宏伟的金字塔,但不会使用0,巴比伦人发明了楷形文字,也不会使用0,中国古代用算筹运算时(算筹就是用一些木、竹制作的匀称小棍,算筹纵横布置,就可以表示一个自然数),怕定位发生错误,开始用□表示空位,为书写方便,逐渐写成0。只有表示0方法使用后,现在我们运算才完善。公元二世纪希腊人在天文学上使用0表示空格,但不普遍。比较公认的是印度人在公元六世纪最早使用黑点(·)表示零。后来逐渐变成0。在我国古代孔子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是古人对零的最好的解释.再如陶行知说过:"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设;假设生试验;试验生断语;断语又生了行动,如此演进于无穷"。在这个名言中如果我们把困难看成零点,那么其他的都是后续工作。为了获得成功我们需要一个起点,正因为这样古希腊的阿基米德留下了"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拖起地球"的不朽名言。可见古人对零的理解已经到了一个相当深的层次。
每一个成功的的背后都有一个起点,让我们就把零作为事业的起点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脚走下去吧,相信会获得成功。
责任编辑:王利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