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林业资源在构建生态城市中的积极作用

来源 :农业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B19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态城市的建设不仅是我国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城市居民与自然环境间和谐统一的客观需求,其构建的目的在于协调人工与自然生态系统间的良性关系,最终使人们在合理改造自然环境的同时,亦得到健康环境的积极回报。本文以林业资源改造环境的独特作用为主线,重点分析其在构建生态城市中的优势作用,为营林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基础材料。
  关键词:林业资源;生态城市;环境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833089
  过去,对于林业资源型城市,人们往往忽略其生态价值,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以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为前提来大肆开发林业资源,这种做法显然对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重大的损害。而如今,林业资源的生态价值愈发引起人们关注,建设可持续林业资源型城市已成为当下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1 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的概况分析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概况。生态城市概念的正式提出是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人与生物圈”的计划研究中出现的,其源自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的“田园城市”、芬兰学者埃列尔·萨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以及芝加哥古典人类生态学。按照生态城市建设的主导方向,可将国外的生态城市划分为绿色城市和新型生态城市2种,前者是指增加城市绿色空间和绿色要素,后者则是制定新的生态城市标准,明确生态城市建设目标指导原则和发展措施。两类生态城市的核心均为可持续发展,在政府决策及资金的扶持下,统筹区域发展,同时注重科技因素与群众因素的和谐统一,最终解决生态城市规划发展中的诸多难题。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概况。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比照国外稍晚。迄今为止,我国所探索出生态城市建设的模式主要有山水型园林生态城市、森林型生态城市和节水型生态城市等3类。我国生态城市以紧凑、低碳、经济、和谐为基本建设目标,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背景下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各地生态城市建设热情高涨,但比照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模式,我国仍处于发展中的初级阶段,现存缺点与不足较多,例如:绿地面积缺乏,特别是绿地的人均面积;城市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绿地植物在治理生态环境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较小;能源紧缺、土地资源浪费现象严重等问题。
  2 我国林业资源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林业资源的现况分析。林业资源是较为复杂的生物群落,其在生态系统中扮演改造环境主力军的作用,具有保护生态环境与生态平衡、提供木材及其他林木产品的作用,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林业资源型城镇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大、小兴安岭及张广才长岭和长白山林区,然而,上述的部分地区因过度采伐已导致成熟林业资源有枯竭之势,同时造成大量生态环境濒临破坏。为此,我国实施了以东北、内蒙古等国有林区为重点的天保工程,旨在将林业资源的生态、社会及经济作用提升至较高的程度。
  林业资源的生态功能。林木、林地及其野生动植物和微生物均可称为林业资源,其内部有紧密而复杂的循环链条和生命周期,破坏其中某一环节均会对其它环节的正常运转产生影响,进而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此外,林业资源还具有净化空气、涵养水源、滞尘减菌、消除噪音、调节小气候、吸碳释氧、保持水土等一系列生态功效,是建设生态城市必不可少的生物因素。众所周知,生态城市建设的2个重要方面,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自然反哺于人,而林业资源正是两者间协调共进、互惠共生的焦点内容,可见,林业在构造生态城市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3 我国林业资源现存的主要问题
  在林业产业中所探寻的主要问题。据调查分析,我国所面临的主要林业问题有:在东部林业资源密集区,林业产业区域发展不均衡,地理上的分布不均造成第一与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分布不合理的问题,林业产业结构亟待调整。
  政策上有待完善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林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政策制度也随之日趋完善,但林业政策的运行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执行效果不理想、政策評估和监控不规范等问题。由于林业生产周期长、政策激励性弱、产权制度不稳定等因素,投资者利益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保障,导致社会林业投资不足,产业的发展过度依赖政府扶持。此外,依据现有林业资源基础,如何将其合理应用于生态城市建设是当务之急,应鼓励更多企业和投资者投身于林业资源的种植与养护中,尽管生产周期长,但可采取滚动式逐年生产林木的方法,仅需一个生产周期,而后可逐年获取宝贵的林业资源。将林木开发重点放在消除环境污染较强的品种上,并结合树种的改善效果对市民进行公布,使林业资源在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工作中发挥作用;尽早改变人们对林业资源的积极态度,从主观角度出发去关注林业资源与人类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炳新.城市林业在生态城市发展中的作用[J].绿色科技,2014(05):143-144.
  [2] 高文智.祁连山地区林业资源对生态系统保护的作用[J].农业与技术,2015,35(06):93.
  作者简介:于明,男,吉林省通化县人,工程师,主要从事营林方面的技术工作。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现代林业调查设计过程中,为了提高设计的速度和精度,往往会借助于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工具。林业调查设计需要有详细的地面图像资料,因此在这种设计工作中,利用Google等网络地图免费资源结合计算机软件技术,可以获取到高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影像数据,这些影像通过经处理后可以应用到各种林业调查工作中,是一种方便且实用的方法。本文通过实际例证分析免费卫星遥感影像在林业调查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免费
摘 要:休闲农业的发展具有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农民就业增收等作用,本文以成都市温江区幸福村为例,研究探讨发展休闲农业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意义。  关键词:休闲农业;“三农”问题;幸福村  中图分类号:F323.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932168  我国土地资源辽阔,农产品丰富。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休闲的需求增加,休闲农业产生并快速发展。休闲农业的发展从根
摘 要: 近年来,芦笋茎枯病已成为芦笋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我国,药剂防治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手段。本文测定了几种常见的杀菌剂对芦笋茎枯病菌的毒力,为田间开展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芦笋;茎枯病;抗药性;杀菌剂  中图分类号:S644.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615001  在我国,芦笋种植面积大,发病情况严重。其中芦笋茎枯
摘 要:通过在湘西州吉首地区的大田试验,探索不同生育阶段施肥配比对油菜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设置4个施肥处理:肥1(苗期底肥1次全施,施肥比例10:0);肥2(苗期底肥 蕾苔期施肥,施肥比例5:5);肥3(苗期底肥 初花期施肥,施肥比例5:5);肥4(苗期底肥 蕾苔期施肥 初花期施肥,施肥比例5:2.5:2.5)。結果表明:油菜各生育阶段均需充足的养分供应,肥4产量最高;肥2肥料利用效率最高,
摘 要:在水稻生产过程中,施化学肥料配比的不同,产量有明显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土壤环境条件下,施用配方肥(N:P:K=13:5:11)比常规施肥(N:P:K=15:3:6)的产量高。因此配方施肥(N:P:K=13:5:11)比较适宜在水稻种植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水稻;肥料;配比;增产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632055 
摘 要:依据哈密地区平原和山区1961—2015年降水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法、累计距平法、M-K突变检验、滑动T检验法、Morlet小波变换法研究了该地区降水演变趋势、突变和周期性特点。近55a哈密地区平原和山区年平均降水量呈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04mm/10a、0.79mm/10a;结合M-K突变检验和滑动T检验得出哈密平原1968年平均降水量出现由少到多突变,而山区年平均降水量未发生
摘 要:本文以重庆市九龙坡区为例,介绍了农村面源污染及防控体系现状,概括了农村面污防控措施及成效,分析了农村面源污染防控存在的问题,并对治理农村面源污染提出了几点有效建议。  关键词:农村;面源污染;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S1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432218  1 九龙坡区农村面源污染及防控体系现状  1.1 农村面源污染防控体系  九龙坡区农村面
摘 要: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都把大米当作重要的粮食之一,在的饭桌,基本上都可以看见大米饭。我国种植水稻的面积很广,但是在种植的时候,也碰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其中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水稻的病虫害问题,在进行水稻的种植时,发现了很多的水稻病虫害种类。这几年,国家一直在对农药的使用进行控制,那么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怎样进行病虫害的防治成了麻烦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水稻种植;病虫害;防治技术  中
摘 要: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7]25号)精神,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成果,总结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升工程建设质量,为中央财政拨付退耕还林政策补助资金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以及工程管理决策服务,确保国务院关于继续对退耕农户直接补助重大决策的有效实施,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退耕还林工程退耕地还林阶段验收办法》的通知)(林退发[20
摘 要:利用常规气象观测数据、卫星云图,对2012年8月11~13日发生在哈密地区北部的区域性大到暴雨天气过程的影响天气系统、各物理量场、卫星云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副高外围西南暖湿气流与新疆槽中不断分裂冷空气在哈密地区北部交汇是导致此次区域性大到暴雨的主要原因,散度、垂直速度的高低空合理配置和高能、高湿是此次强降雨出现的动力、热力和水汽条件,中尺度对流云团和垂直积分液态含水量大值区与大到暴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