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及物”诗歌的突破与局限

来源 :诗歌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1978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诗坛的境况如何?它和以往相比到底出现了什么新的品质?诗歌如果进一步发展要避开哪些误区?对之人们又该怎样去认识?批评界有两种极端对立的观点。其中争议最大的主要还是来自诗歌与现实关系的处理问题。或者说,新世纪诗歌所有的矛盾性现象的滋生,都和及物问题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及物”诗歌的优长:和现实的深层“对话”
  进入21世纪后,诗歌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十八年中国经历了太多太多的悲伤和惊喜,先是大面积涌动的民工潮,接下来是SARS、地震、雪灾、奥运、共和国60华诞、深度反腐,一系列的事件让诗人们根本没有办法将自己从置身的现实中抽离,而必须去参悟承担的伦理内涵和价值,更逼迫着诗歌必须走出过于自我和纯粹的艺术苑囿,谋求和现实关系的重建,甚至有时竟使诗歌以行动化的方式介入时代与人生的中心。如白连春的《一个农民在地里侍候庄稼》一诗,仿佛是直接从泥土上长出的精神作物,带着农人的体温和呼吸,鲜活具体的农事细节及过程呼之欲出,更见出了农民命运和土地关系思考的深度,虽落笔于“一个农民”,却隐约闪现着诗人对人类遭遇的怜恤之光,底层的拙朴、酸楚和艰辛自不待言。而田禾的《一个农民工从脚手架上掉下来了》就是不折不扣的“问题诗”,一个工地“事故”的记录和曝光,指向的却是对社会良知和人类道德的精神考问,农民工连生命的安全尚且无法保证,还谈什么权利和幸福?“惊叫”与“平静”、死亡与冷酷等悖裂矛盾现象所包含的张力,赋予了诗歌一种强劲的社会批判力和情感冲击力。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诗歌和现实生活交合点的增多和面的拓展,向日常化世界的广泛敞开,诗人们自然不会再满足于相对内敛的意象、象征手段的打磨,而尝试借鉴叙事性文学的长处,把叙述作为维系诗歌和世界关系的基本方式。这样,和生存气息密切关联的对话、细节、过程因子的大量引入,使九十年代就已经走向成熟的“叙事”晋升为诗歌领域的一个显辞。江非的《时间筒史》短短的倒叙却有着类乎小说、戏剧的综合品质,浓缩着农民工特殊的生命长度,日常化的画面、细节刻写,清晰而沉静的情绪叙述,切人了乡土与人的命运的悲凉实质,也显示出诗人介入复杂生活题材的能力之强,这种诗性叙述为诗歌平添了几许坚实、具体的生活气息,使诗歌在抒情之外又开辟出了一个新的艺术生长点。
  21世纪诗歌和现实关系状态的重建,将诗从飘渺的“云端”请回了坚实的“大地”,改写了新诗略显空泛的形象内涵,生发于日常生活中的个体却通往人类深层情感和经验的意蕴发掘,一方面提升了现代诗的诗意品位,另一方面强化了诗歌本体观念的骨质密度。
  “及物”诗歌的局限:本质偏失与技术滞后
  “及物”追求的确实现了若干年前协调好诗和现实关系的夙愿,使诗歌在新世纪重新回温。但是,与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相比,新世纪诗歌中拳头诗人和经典作品不多,形咸这种局面固然和时代的文化氛围、读者的接受心理等因素有关,恐怕其中重要的一维和“及物”策略的选择脱不开干系,且不说“及物”在诗人的所有创作中覆盖面有限,即是它本身也不无问题,所以能够令新世纪诗歌持续前行,只是其失误有时也让新世纪诗歌步履蹒跚,不够稳健。
  在“及物”意识的统摄下,很多诗人纷纷关注身边的事物。遗憾的是,如今不少诗人过于崇尚个人情感的咀嚼与品味,没有考虑将自我的触须向外延伸,接通自我和社会、时代的联系,最终多数人关心的洪灾、反腐、疾患、民生、环境污染等可能寄寓大悲悯的题材被他们轻而易举地悬置,饮食男女、吃喝拉撒、锅碗瓢盆、风花雪月等鸡零狗碎、无聊琐屑的世俗吟唱无限蔓延,将个人化降格为私人化,诗魂自然也就被淹没在日常生活的海洋之中了。新世纪初的“下半身写作”“垃圾派诗歌”诗坛已有公论,“日常”固然“日常”,审美却丧失了。这种“及物”虽然和假大空的抒情模式不同,但却置转型期国人的灵魂震荡、历史境况及其压力于不顾,缺乏终极价值的关怀,还停浮于一般性的呈现层面。表现的局部真实在恢复一些事相的同时遮蔽了更多的事相,有了人性的细节与气息,具有现实性的共感效应却明显减弱,所现之物远没有触及生活的本质与核心,实际上是对“物”本质的严重偏离。
  和过分个人化的自我抚摸、放弃精神提升的泛化“及物”写作相比,有些对“物”明显误读与歪曲的诗歌,则构成了更可怕的本质偏离。新世纪诗坛有很多网络写手,更有数不清的在书斋里进行智力“游戏”的诗人,在不断炮制着所谓的诗歌,这些诗歌的发生不是因为生命的感动和颤栗,生活的触发与召唤,而是书本和知识,是由于刺激好玩、发表方便和各种奖项与稿费的诱惑:甚至是为玩而写,为写而写,其“硬写”过程即可视为十分可疑的“无中生有”。他们的作品看上去也像模像样,也不无细节的营造、情绪的起伏,有时技巧打磨得煞是圆熟,能够唬住很多缺少经验的读者:可仔细品味就会发现它们无关生活、生命、灵魂与情绪,匠气世故,四平八稳,是地地道道的“网上建筑”“纸上建筑”,或者说是充满“为赋新诗”色彩的伪抒情,不走心、走脑的集体仿写,和“假大空”同样令人生厌的“假小空”,是对生活和生命本质更深层的背反和偏离。如地震诗歌中大量作品审美水准低下,不但多是记录地震期间人们的原始情感反应,连意象、语汇、调式也都惊人得一致,好端端的题材被诗人们窄化成了趋同的“集体创作”。特别是还爆发出一些简单空洞而又矫情的“应时”“应景”的不和谐之音,败坏的不仅仅是读者的胃口,更有诗歌在社会上的声誉。
  如果说“及物”很多时候解决的是写作立场,那么在诗里该如何“及物”,使日常现实经过转换成为一种诗性现实,决定了诗歌面临的艺术困惑更为严重。那些走“及物”路线的诗人,往往是从现实与生活中直接生长出来的,那些诗人多来自于底层,文化底蕴不很深厚,对他们而言“‘生活’的重要性可能要远大于‘诗歌”’,他们的诗歌状态一般都朴实无华,元气淋漓,具有一种直指人心的冲击力;而另一面则是常常混淆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关系,误把真情实感的流露当作最高的境界,缺少把实情转换、上升为诗情的意识和能力,在构思、谋篇、语言上缺乏锤炼和节制,结构臃肿,叙事哕嗦,想象力弱,有时甚至把诗降格为一种无难度写作。这种技术滞后倾向在打工诗歌、底层写作、大量地震诗歌、数量众多的介人性诗歌那里,都是一个共性的存在。它们那种真切的细节,强烈的现场感,生命的痛楚与酸涩,常常伴着不会拐弯抹角的语言和抒情方式,直接推到读者目前,會让人猝不及防地被击中,生出缕缕疼痛和怜悯:可就是缺少那么一点儿回味的余地,生活情境未经剪裁、构思直接搬人诗歌的空间,事态、词汇间过于连贯的线性思维结构,没有节制和跳跃的细碎叙述,驱走了诗歌固有的凝练、精美,韵味不足。对“物”的本质的偏离与误读,和艺术标准大幄度攀升的语境下技术水准下滑、滞后造成的形式飘移与牵拉,使新世纪诗歌在“及物”之路上现出了步履凌乱的窘态。
  找准方向后的“度”的调试
  “及物”使新世纪诗歌找准了方向,但“及物”的路究竟还能走多远?如何才能走得轻松快捷而又稳健有效?该怎样巧妙地避开隐蔽的路障和暗藏的“陷阱”?我认为“及物”的对象选择宜恰适、合理:“及物”同时不能放弃精神提升,最好能够提供新的精神向度,“及物”更要讲究诗艺的自主性建构,注意各个艺术环节的打造。同时在“及物”和“不及物”之间寻找一种必要的平衡,是诗歌立身的长久之计。诗歌与现实的距离是永远的存在,也构成了对所有诗人不断的考问,处理起来好像极其容易,又很难妥帖,貌似简单,却耐人寻味。
  在明白和朦胧之间取得恰适的点,值得诗人们斟酌。“及物”的直接反应,是事态、细节、动作乃至人物、性格等叙事性文学要素的强化,“叙事”在短时间内蹿升到显辞的地位,其结果也势必带来散文化和冗长的流弊,而内视点的诗歌魅力却在于其含蓄、凝练与惊人的想象力,它的美就在于隐与显、朦胧与晦涩、可解与不可解之间:因此“及物”诗歌不可让叙事喧宾夺主,将诗歌引入过于拘谨实在的泥淖。
其他文献
不死的但丁,  在打开的书本里,  讲述着我前世的罪,我的离乱。  桃花,梨花,海棠,水仙,  我都倾心过,  最后却死在枯黄的草丛中。  看吧,我的枯骨上  刻有兩只蝴蝶。  此处,或彼处,即我英名丧尽的地方。  白狐在丛林间徘徊,  寻觅我的遗言。  夜莺在月光下缄默,  她身上每一片羽毛,都曾经是我的馈赠。  诗篇  牙痛时,它们是药。  怅寥廓、忆秦娥的夜晚,  它们是酒、大红灯笼。  我
曾经  攀上双峰嶂  张开双臂向远方呼喊  然后闭上眼睛  静静聆听大山  诉说亿万年的沧桑  朦胧中  一缕缕炊烟袅袅升起  云雾缭绕  古老的照镜石  仰望深邃的苍穹  驿动的云朵簇拥而来  变幻的时光  跨越岁月的长河  为我编织绚丽的彩霞  蒲公英  有一天  一阵暖风把你卷上天空  你不作丝毫的犹豫  踏上逐梦远方的旅程  从那以后  满山遍野的色彩逐渐凋零  清香空气的笑语不断稀释  
回乡下过春节,我会  找个角落,蹲在地上数蚂蚁  这些蚂蚁忙忙碌碌  一队一队的  停不下来脚步  低头看着蚂蚁,想着自己  也想起村里许多亲人  比如大姑、三叔、嫂子……  我的亲人们,一辈子最亲近的  就是村子周边的几亩田地  他们省略了生命中很多奔跑  怀揣蚂蚁般的梦,谦卑、渺小  为这座朴实的家园  终其一生操劳  甚至,从没到达过远方  一棵银杏树  在一棵银杏树下  我与冬天狭路相逢 
离开了刀俎  回到了水的家乡  每一寸清澈是净化的善  每一圈涟漪是绽开的慈悲  烟渚旁有我回归的安然  兰汀边有我游戏的和平  东方地平线上,太阳渲染开云霞  那是宇宙敲响生命之钟  让沉睡的都醒来  牢笼开始祈祷  都将变成一个个佛堂  屠刀开始忏悔  渐渐放射出温柔的月光  千江归海  蓝天与大海相看两不厌  感激与情爱,深廣无边  那一双双拯救我们的手  掌纹和指纹才是江海的源头  因为有
你有一间露天辦公室  在小区门口  星光和露水洒在一张旧桌椅上  一把大伞遮挡细雨斜风  桌上摆放着各家各户的临时出入证  笔记本,签字笔,鲜红的印泥  刚刚消过毒  连同每一个楼道,锁孔  门槛,门铃,门把手,不留死角  你肩背喷雾器  右手摆动喷杠扫射的样子  像村野农夫  你为楼上楼下置办油盐酱醋,储备大米蔬菜  呼哧喘气的样子  你举起额温枪对准春天的额头  方便面,折叠床  和衣而卧观天
对于国内许多人尤其是高校学生来说,女性研究并不陌生,但是能准确理解这门学科内涵实质的人并不多。女性研究,也称女性学或社会性别研究,它是以女性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进行全面研究的、具有鲜明跨学科性质的学科,其目标是真正实现女性全面平等自由,“女性研究”至今都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定义,它是一个不断被描述、发展的学科。  事实上,女性研究这门学科也是舶来品,它在西方有着悠久的历史渊
现代人,看见金钱  总是开动脑筋,把她装在兜里  那时人,看见土地  总要千方百计,把她耕耘  母亲的手  痒的无法医治  一块不大不小的菜园  开始葱绿  犹如梳理自己的头发  母亲每天把菜园梳理  白天,我们在玉米秆的青紗帐  躲太阳  夜晚,我们在丝瓜秧的帐篷  捉星星  当白菜的小手  被冰雪冻得金灿发亮  我们,又长了一岁  母亲的菜园  艰苦年代的聚宝盆  不但滋养了我们的身体  还让
洞庭湖里的小白虾  见识过好天气和坏天气  偶尔一只白鹭贴着水面飞过  它们会小小地惊慌  此刻,这些小白虾  躺在洁白的瓷盘里  它们交出所有的红  多像一个新娘  它们尖尖的刺  有阳光的芒  它们有冰凉的床  和爱的深喉  苦楝、枇杷、梧桐和槐树  乡村里总有一棵苦楝树  站在梧桐和枇杷旁边  它也有绿色的叶子  也结小小的果  由青转黄,像枇杷一样  从枇杷树下经过的人  喜欢仰着头  这
关于北方  我没去过北方,  至多见过北方人,  也不是想象中的北方人,  悲恸、粗韧、奸滑,一个没有,  曲艺的胚胎,  那种大雪封门的桀骜跟玩笑,  我至今没有见过,  北方,是想象的北方,  好像一些文学,是想象的文学,  一些电影,是想象的电影,  我听过一些北方人歌唱南方,  柔软而陌生,  我知道,那是想象的南方,  雨水窗台,  穿吊带的女孩儿,  一杯酒喝完,一段恋情结束,  我知
我还十分年轻的时候,写过这么四行诗:  蛆虫才骄傲地向上爬,  懦夫才高喊:“我很勇敢!”  唯有一个自由的人  才会想到一一我是奴隶。  我想起中国经典诗歌最出色的翻译家之一,列夫·艾德林对我说过的话:“您知道吗?这非常接近中国古代诗歌的精神。”他又补充道:“唯一根本不需要惧怕的东西一一就是自己的良知。它使人变得更为强大。”我有点脸红,出于感谢和羞涩甚至不知该对他说点什么了。所以,正如你们今天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