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新建本科院校社会服务特色发展的路径选择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社会服务特色是保证新建本科院校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推动地方城市化进程的需要。目前,黑龙江省新建本科院校在社会服务特色发展方面存在办学理念定位不明确、规章制度体系缺乏合理性和系统性、办学资源匮乏、人才培养模式特色不明显等问题。因此,必须从办学理念、规章制度的完善、寻求办学资源获取的多途径以及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寻找特色发展的突破口。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社会服务 特色发展
  [作者简介]于凤丽(1978- ),女,黑龙江林甸人,黑河学院科研处,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生物技术和高等教育。(黑龙江 黑河 1643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黑龙江省教育厅规划课题“黑龙江省新建本科院校社会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BC1211089)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2-0039-02
  一、黑龙江省新建本科院校社会服务特色发展的必要性
  为社会提供特色服务是新建本科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也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推进地方城市化进程的需要。因此,黑龙江省的新建本科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自身的发展特色的意义不容忽视,其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保证新建本科院校生存和发展。黑龙江省新建本科院校是政府基于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以及满足地方民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而创建的,其设立的目的就是为地方发展提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播等社会服务,因此,黑龙江省新建本科院校为社会提供服务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如果新建本科院校不能为社会发展提供具有一定特色的社会服务,那么,其存在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地方政府就不会在财政和政策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对于新建的本科院校来说,资金缺乏将会成为其生存和发展的瓶颈问题。而且,新建本科院校如果办学特色明显,在招生方面也会具有一定的优势,并通过学费获得可观的收入,进而为其发展提供财力保障。
  2.推动地方经济发展。高等学院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是为地方的经济发展提供服务。一方面,在人才强国、人才强省的战略下,新建本科院校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通过明确的市场定位,进行特色办学,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知识型人才,直接投入到地方的经济建设当中去,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直接的动力;另一方面,黑龙江省面临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任务,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黑龙江省的国有企业和一些中小企业都面临着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难题。新建本科院校可以通过技术开发或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将大学的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业的生产力,进而推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3.推动地方城市化进程。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8月发布报告显示,2011年城镇化率已达51.27%。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是一个系统的发展过程,必须注重大中小城市的均衡发展,不能只重视某些城市的发展而忽略其他城市的发展。新建本科院校一般情况下是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建立的,属于地方城市的文化中心,是地方文化建设的主要引领者和传播者,通过培养具有先进文化和现代观念的学生,对偏远地区的生活方式、文化观念进行正面的影响和科学的引导,并通过各种方式对乡村文化进行更新和创新,推动乡村文化的健康发展,逐渐形成具有本土气息,又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地方文化,进而加速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二、黑龙江省新建本科院校社会服务特色发展存在的问题
  为社会提供特色服务是新建本科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先决条件,但从黑龙江省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现状来看,新建本科院校普遍存在社会服务特色不明显的问题,该问题的存在也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问题。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办学理念无明确的定位,缺乏符合时代精神的大学文化。新建本科院校在成立之初,由于校区合并、教师队伍重新组合以及职能拓展等一系列变化,导致价值观念的冲突和变化,加之新建本科院校基于生存和发展的压力,将工作重点放在了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开设新专业以及扩充教师队伍方面,而对于深层次的、对学校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办学理念的定位和大学文化精神的培养则呈现出一种忽视甚至是轻视的态度,而办学理念的模糊性则导致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方向的不确定性,也就无法积淀成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大学文化,而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根基的大学文化理念和现代大学精神的缺失则会成为影响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软件要素。
  2.规章制度体系缺乏合理性和系统性,特色办学目标不凸显。完善的规章制度是新建本科院校健康发展的基础,也决定了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走向和各种办学要素的有效组合和整体绩效。有些新建本科院校为了保证学校的各种教学科研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一般情况下会在短期内制定大量的规章制度,但由于学校建立之初,大学文化和办学理念还不明确,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实施缺乏内在的统一和权威性,各个部门往往从自身情况出发,各种制度的实施缺乏协调性和衔接性,导致学校的权力分配、资源分配和利益格局的混乱和扭曲,学校的办学目标呈现断点式和短期性,特色办学目标无法凸显,并严重影响人才的培养质量。
  3.办学资源匮乏,社会服务特色发展资金支撑能力较弱。我国的教育体制决定了政府在教育投资方面的重要性和支配地位,教育主管部门在教育经费、人事编制、专业设置以及招生计划、考生录取等方面具有审批的权力,并决定学校办学经费的额度,各个高校获取教育资源的能力取决于其在高校系统中的地位,这就决定了各个大学获取教学资源的能力存在巨大差异。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在当地高等院校当中处于弱势地位,其社会影响力、学术话语权都无法与已经发展比较成熟的高校相比,因此获得教育资源的能力较弱。在地方政府资金投入较低的情况下,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面临巨大困境,甚至被边缘化,为社会提供特色的服务也由于资金紧张而无法顺利开展。
  4.人才培养模式特色不明显,学生就业能力不足。人才培养模式是在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导引下,将理论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方法以及人才培养制度、教学评价等有机结合,并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而逐渐形成的教学方式、方法的科学模式。人才培养是新建本科院校提供社会服务的主要方式之一,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决定了新建本科院校的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但通过对黑龙江省的新建本科院校的调研发现,黑龙江省的新建本科院校在教学模式上大都还秉承传统的教学模式,侧重理论教学,与各个企业和行业缺乏有效的长期合作机制,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缺乏特色,或是简单地效仿其他院校,与自身的实际发展条件不符,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能力较弱,为社会提供有竞争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贡献力不足。   三、黑龙江省新建本科院校社会服务特色发展的具体路径
  黑龙江省新建本科院校社会服务特色的发展必须在办学理念的定位、制度完善、教学资源获取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寻求特色发展路径,以提高其社会影响力和在高校系统中的优势地位。
  1.形成特色办学理念,积淀符合时代精神的大学文化。新建本科院校在建立之初就应该在学校领导层的倡导下,与全体教职人员共同商议、探讨,结合本校的发展条件和发展优势,并与地方的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目标,明确办学理念,形成自身的发展特色。在办学过程中,学校应从战略高度重视大学文化的积淀,建立起符合时代精神的大学文化培育的长效机制。首先,学校领导者和管理者应该在大学文化的培养过程中发挥导向作用,通过先进的管理理念,奠定大学文化发展的根基;其次,大学教师必须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并通过知识的传授将大学文化传播到学生群体和社会中去;再次,应激发学生在大学文化积淀和传播中的主体作用,通过制度制约、奖惩机制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进而提升大学文化在社会中的影响力。
  2.完善制度建设,推进特色办学目标的实现。新建本科院校为社会提供特色服务必须有完善的规章制度作为保障条件。在明确办学理念的前提下,新建本科院校应该以办学理念为基本原则进行规章制度的建设,并注重规章制度的人本性和可实施性,注重规章制度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机制中的保障和规制作用,既要发挥规章制度在创新思维培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激励作用,同时,还要保证规章制度在教师责任心确立和学生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方面的规制作用。通过完善合理的规章制度的运行,推进学校特色办学目标的实现,并通过为社会提供特色服务,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3.多途径获取办学资源,为特色社会服务提供资金支撑。政府、学术界和市场都是大学获取教育资源的有效途径。由于新建本科院校在高校系统中的弱势地位,导致高校在教育资源的获取方面明显处于不利地位。所以,新建本科院校不能完全依赖教育主管部门的资金支持,而应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办学资源。在众多获取资源的途径中,新建本科院校应该将获取教育资源的重点放到市场这一重要途径上来,通过市场获取人才资源、物力资源,或者与大型企业建立长期的校企共建机制,获取企业的捐赠,通过人才的联合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实践能力,并进一步提升新建本科院校的社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4.探索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新建本科院校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其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如果新建本科院校还效仿传统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或者延续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方案,那么,其发展的短期性则无法避免。所以,新建本科院校必须探索出一个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将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作为突破口,发挥新建本科院校与地方企业深度合作的优势,拓展学生的实践基地,实现学校与企业的互惠互利,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这样,既保证了地方企业在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方面的便捷性,又提高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会使学生就业能力明显增强,并为新建本科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陈碧妹.新建本科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培育探析[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6).
  [2]罗清恋.依托学科、突出特色、服务地方——关于新建本科院校学报发展的思考[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3]鲍锋.新建本科院校专业建设特色化理论的思考[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1(9).
  [4]王建勋,阎华荣.研究型大学办学理念对新建本科院校的启示[J].高校教育管理,2010(4).
  [5]肖美良.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精神文化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10(13).
  [6]宋黎黎,宋骆林.浅谈教学管理信息化在新建本科院校中的应用——以莆田学院为例[J].中国科技信息,2010(19).
其他文献
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严重受限于小样本数据集,容易发生过拟合,无法实现类似于人类强泛化性的学习能力。元学习为此应运而生,以累积经验的方式形成"价值观",基于本身的认知和价值判断能力对模型进行调整或优化,让智能体在实际环境中能快速学会各项复杂新任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工智能。首先概述了元学习的基本原理,然后根据其所采用的不同元知识形式,深入分析各类方法的研究现状,再探讨了元学习在少镜头学习、机器人学习和
随着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基于移动GIS和Web GIS的城市应急平台的建设正逐渐成为新时期城市应急体系建设的重点和热点.该文介绍了基于移动GIS和Web GIS的城市物联网指挥应急平台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关键技术,以及在部分应急行业中的应用.
为了提高光纤布拉格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FBG)的温度和应变灵敏度,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游标效应的FBG阵列光纤传感器。该传感器由Lyot干涉仪(Lyot interferometer,LI)和F
我国正在编制“十二五”规划。编制好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对于我们抓住国内外前所未有的机遇与应对国内外世所罕见的挑战十分重要。国际国内。国内工作是基础:经济政治文化,经
期刊
针对用于移动设备的生物特征识别多模态融合技术框架不统一以及标准缺失的问题,提出了多模态融合的分类、层级以及标准统一技术框架。首先分析国内外与移动设备生物特征识别相关的标准化现状;其次研究移动设备生物特征识别标准的本地识别以及远程识别应用模式,分析提出多特征、多算法、多实例、多传感器4种多模态融合分类方法,研究并提出样本级融合、特征级融合、分数级融合和决策级融合4种多模态融合的层级,并且提出用于移动
固定资产取得和验收控制是整个固定资产内部会计控制管理的首要环节.建立该环节的会计控制模型,探讨其构成要素及控制技术和方法.是实现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难题。天水市立足实际,采取“以市带县”扩大融资规模的做法,在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方面做了有益探索.取得了较好成效。
根据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兼顾原则.本文认为影响卫生资源配置均等化程度的因素包括总人口、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等.并据此建立模型对河北省各地区2006—2008年卫生资源
一、自主探索教学的定义  自主探索可分为广义的探索与狭义的探索两种。广义的自主探索应是学生的一切都是自主的,自主地发现问题、自主地提出问题、自主地分析问题、自主地解决问题。也可以是,自主地寻找合作交流的伙伴,或是自主地采用各种方式进行验证与实践。它可根据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问题的探索;或是对某一现象,进行分析判断的探索。前者注重从问题入手,寻求解决方略;后者从现象入手,寻找结果和原因。当然,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