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的歧路与进路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fod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百年太短,远未解决1911年武昌城枪声所引发的争论。
  辛亥百年之际,关于辛亥革命题材图书的出版,自年初至现在,或旧版重出,或引进台湾学者的论述,或新著刊行,不下数十种。抛开一些出版业制造的似有如无的通俗历史介绍,无论重看旧章还是阅读新篇,寻找其间的分歧,重回辛亥年的政治空间,对众多潮流进行判断,绝非简单的“历史癖与考据癖”。
  事关国家创设的争议及解释,势必主导国家政治走向。一如对于法国1789大革命与俄国1917大革命的争议,始终主导两国的现实政治抉择。同样,关于辛亥革命的争议,其论述的根本分歧,也不仅是历史的政治抉择,更配合着现实的选择。
  
  官方阐释乏力与史料缺位
  
  20世纪大部分时段,中国与世界的“革命世纪”。无论是国民党人的建国革命论,还是共产党人的资产阶级不彻底革命论,对于辛亥革命,基本都持肯定态度,其基本结论是,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政治,创设了现代民族—国家。
  在大陆主流叙述逻辑下,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东方出版社重版的由章开沅所编的《辛亥革命史》(全三册)(第一版为1980—1981年人民出版社版本),这套三卷本的大著,虽名为编撰,事实上却是几位作者集数十年心血编写而成,其资料收集,涸泽而渔而后取精用宏,其论述精密审慎,至今仍可说是关于辛亥叙述中的典范性作品。殊为可惜的,是由《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编委会所编的《辛亥革命(1-8)》卷本史料,出版已十余年,坊间多已无觅,今年也未能再版。
  自“革命世纪”终结以来的二十余年,对于辛亥革命,少见有创建性的学术作品问世。与理论缺失相配合的,是史料整理的乏力,今年为百年纪念,但唯一有所动静的,只是几本相对通俗好看的史料重出而已。
  今年重版的史料,有价值的,笔者所见,首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辛亥记忆”丛书三种,即原同盟会元老冯自由的《中国民国开国前革命史》、同盟会襄助人宫崎滔天的《三十三年之梦》以及林百克所著《孙逸仙传记》。2009年,冯自由的《革命逸史》已由新星出版社重版,而而今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冯自由所著《革命是怎么来的》,只不过是摘录了前者的部分内容,除了标题外,全无新意。而孙中山的《伦敦蒙难记》,也由社会科学出版社重版,并加上了庾燕卿的注解,但该书不能当史料看,也不能藉此引证革命党人的历史过往,似乎已是史学界的共识。
  如以作者论,“辛亥记忆”三种、《伦敦蒙难记》,仍是革命党人的单方面叙述。不过未必全部尽然。今年6月,东方出版社出版了一本《百年辛亥:亲历者的私人记录(上册)》,是今年辛亥史料整理上的亮点。这本书的编者傅国涌在史料编撰上面,做了很多新的处理。该书吸纳了不同政治倾向人物的辛亥回忆,如一贯视为“反革命派”的那桐、郑孝胥、恽毓鼎等人关于辛亥的叙说,为观察辛亥革命提供更为多重的视角。
  今年值得注意的,是关于清末立宪的讨论成为大热,甚至成为出版界关于辛亥革命的主流生态。
  
  清末立宪与“激进保守”之辩
  
  “立宪”成为辛亥研究的中心,与学者对于近代思想史的深入考察不无关系。
  余英时在1988年作《中国近代史上的激进与保守》,批判近代中国不断激进化与革命的思想趋势,之后,这一论点日渐受到中国思想界的重视。
  关于辛亥前后的“立宪”,实际上有两种不同的“宪政”,即清末君主立宪与民初共和宪政。今年出版的著作中,马勇的《1911中国大革命》(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与雷颐的《走向革命》(山西人民出版社),就有关于此议题的讨论。
  马勇在《1911中国大革命》中特辟专章《民主政治的春天》叙述清末立宪过程。马勇认为,在立宪过程中,立宪党人与清廷之间的博弈,“应该看作中国民主政治的进步”,如果循序渐进,“一定会从民主初步走向民主成熟状态”。大量使用“应该”、“一定”等假定性词汇,说明马勇对清末立宪的判断,并未形成成熟的意见。
  而另一位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雷颐的新著《走向革命》一书,对于立宪的意见,就直截了当得多。雷颐在仔细分析清末宪法文本之后,认为:
  它(清廷)的立宪无论是“理论原则”还是“具体实践”,都远未达到吻合的立宪派的要求,更未能让社会各界相信其“真立宪”。
  “真假立宪”之辩的背后,无疑是“激进与保守”之辩,雷颐在接下去一篇《何以“激进”?》的文章中,简单回应了这一问题:与其指责近代中国的“激进”,不如冷静客观地分析究竟是谁“激进”、这段历史何以激进,方能对症下药。
  实际上,关于清末这段“激进与保守”“真假立宪”的陈年旧案,梁启超早在1907年《新民丛报》刊发《现政府与革命党》一文中,就把问题解析清楚了:革命党者,以扑灭现政府为目的者也。而现政府者,制造革命党之一大工厂也。
  简单的“概念崇拜”,无益于历史的思考。回到历史本身,从历史的结构去讨论辛亥,才是最终的归宿。
  已故的日本汉学家沟口雄三去年在台湾出版了一本名为《重新思考中国革命》的著作。在这本书中,沟口专章讨论了长时段的辛亥革命,沟口认为,辛亥社会动员的基础,恰恰是明清以来形成的“乡里空间”。“乡里空间”是指“官、绅、民”聚合在一起的政治群体,尤其是在城市中,形成稳定的社会结构。正是在“乡里空间”之上,清末立宪过程中,中央与地方、立宪派与皇族内阁的斗争才得以展开。
  沟口关于中国革命的论述,是其中国思想史论述的核心部分,今年,三联书店将出版八卷本沟口文集,目前已出《中国的冲击》等四种。沟口的文章,给予了传统王朝社会转轨一个解释,但辛亥留下的问题,并未结束。
  
  何为共和,何以共和?
  
  如果进一步追问辛亥革命的当下意义,那么必须重新讨论辛亥革命的政治内容及其实践。辛亥革命,造成的最大政治变化,一言以蔽之,曰君主政体转向共和政体。那么,何为共和?
  共和一词,在中国古典政治语境中,其涵义是君主缺位,臣下为政。讨论君主制向共和转化,必须注意的是清代政治架构的特殊状况。清代的君主制,实际上是一种复合君主制:君主相对于汉,是皇帝;相对于满蒙,是可汗;相对于藏,是宗教领袖。去清室而创共和,那么共和必须重新涵盖满蒙藏回等各族,从而使得其政治色彩极富包容性。
  在政治学者高全喜新近出版的《立宪时刻:论〈清帝逊位诏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一书中,高全喜也注意到了清代政治的特殊性。而革命党人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种族革命相号召,是一种仿西欧式近代单一“民族-国家”的建国冲动。由此导致的一个实际内容是各族离心力加强。
  重建“共和制”的包容性,是辛亥年之后迫在眉睫的议题,“五族共和”的命题,在革命之后随即被提出。高全喜对辛亥革命的论述,最后两篇,也围绕构建“中华民族”与天命观展开讨论。高全喜高度肯定《清帝逊位诏书》的宪法意义,他认为正是在这一文本的基础上,为后来的五族共和政治提供了历史契机。
  《清帝逊位诏书》本身是否具有宪法意义,这尚需论证。而传统君主制王朝以一个共和文本作为逊位诏书,既有时势相逼的不得已,也有共和制确已深入人心的一面。
  但共和并非一朝一夕即能抵达,共和制面临的问题,即是如何重构中国。这一重构,不仅仅是要整合汉满蒙藏回,更有南北两派、地方立宪派与中央政权之间分歧。就后者而言,这一政治诉求在民国始终未完成,直至1949年,才得以告成。
  然而,就整合汉满蒙藏回而言,民国以来构建“中华民族”的政治努力,在今天,仍不失其意义。而这一命题的深化,则是在多民族共和制下,如何实现平等的民主政治。
  
  
  《壹玖壹壹》
  作者:(美)刘香成 编著
  出版社: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时间:2011-10-1
  1911年的武昌起义是加速清王朝覆灭的关键,促成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的建立。为纪念辛亥百年,本书将来自全球的大量珍罕历史图片汇集成册,以独特的视角,帮助历史学家反思这一中国近代史上的开创性事件。其中许多照片乃首度披露。
  慈禧太后、康有为等保皇派,梁启超等立宪派,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者,袁世凯这类军阀,严复、蔡元培之类的教育家等,对这些历史人物的功过如何认识,不断在海内外学者中引发睿智而激烈的辩论。海峡两岸均在欢庆重要的周年纪念日,但对辛亥革命遗产的解释却不尽相同。抛开派别的分歧,所有中国人都将那段动荡岁月视为“百年忧虑”或“百年屈辱”,其中蕴含的情感至今萦绕在人们心头。
  通过历时一年对全球范围内公共展馆和私人藏品的梳理汇编,本书旨在为国人打造一部可信的“集体记忆”。协助美国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为中美关系铺平道路的亨利•基辛格最近写道,即使最具开放思想的中国国际主义者都认为,中国过去遭受的不公正对待决定了她如何参与世界事务、如何界定在其中所要扮演的角色。
  时值辛亥革命100周年,本书将通过所收集的影像,为今天与未来的读者塑造1850-1928年间中国日常生活、历史事件与社会巨变的视觉叙事。它提供了一个历史背景,在这里,我们反思过去,展望未来。
  
  《影像辛亥》
  作者:闵杰 编著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6-1
  本书用千余幅清末民初老照片配以十多万文字,展现了鸦片战争后的社会变化及辛亥革命各种场面。全书分上、下两册。上册以晚清经济、教育、民众生活、城市变化为内容;下册以清末新政、民党力量的集结、武昌起义、各省响应和民国创立为内容。力图以完整系统的图文,全景诗性的叙述,再现和阐释这场伟大革命。
  
  《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
  作者:雷颐 著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3-1
  历史说明,虽然也感到“时局艰难”,但清廷对历史大势和局势的紧迫并无真切了解和感受。它似乎对民意全然不解.也不愿放弃任何权力,并过于相信自己力量的强大,仿佛历史可以按照它理想的节奏发展。因此,它只是被动地在重重压力之下“走一步算一步”,却又基本踏步不前。这时,政治的逻辑只能是革命。
  
  《百年辛亥:亲历者的私人记录》
  作者:傅国涌 著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6-1
  本书采用的是亲历者的日记、书信、口述、回忆录等史料,既有那桐、荣庆、绍英、徐世昌、许宝蘅等官员的日记,也有叶圣陶、吴宓、徐志摩、陆澹安等学生的日记,还有宗方小太郎、内田顾一、计约翰等外国人的日记,通过这些私人记录,本书重现了有关辛亥革命的许多史实,对辛亥革命作出了全新的解读,让我们得以进一步靠近现场,看到一幅幅更真实的历史图景,在平静的叙事中感受那个大变革时代的呼吸,重新认识那场改写历史的革命。
  
  《辛亥:摇晃的中国》
  作者:张鸣 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1-1
  本书化繁为简,以老辣笔法,全景勾勒晚清民国大班底,追踪这场中国内部的革命,呈现革命的创世记与诸神谱,讲述对我们有特殊价值的一种重要真相。尚武中国,丛林之争,枪杆与笔杆,暗杀与炸弹,造反与经济,革命与保皇,立宪与新政,科举与学堂,里里外外,再现原态。
  
  《辛亥革命与中国政治发展》
  作者:章开沅 严昌洪 主编
  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7-1
  相当长一段时间,我们往往只是把辛亥革命看做短暂的政治事件,但作为中国历史划时代的“大事件”,其影响无疑是深远的。这部洋洋六十七万多言的学术专著,从政治史的角度切入,比较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辛亥革命与中国政治发展的关系。从这一纲目,不难看出作者宽广的历史视角。本书已收入华中师大出版社“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文库•学术研究系列”。
  
  《辛亥首义史》
  作者:冯天瑜 张笃勤 著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4-1
  20世纪初叶,反清革命运动在湖北省风起云涌,结束中国两千年专制帝制的新军暴动——辛亥首义,更是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重一笔。此书运用“时段”理论和“历史合力”论驾驭并解析辛亥首义史,将其定位为植根近代文明的城市起义。全书直采各种第一、二手材料,尤其注意于新史料的使用,并对“口述史”采取积极而慎重的态度。
  
  《辛亥前夜:大清帝国最后十年》
  作者:李刚 著
  出版社:黄山书社
  出版时间:2011-5-1
  中国在晚清七十年这段漫长的历史阶段到底发生了些什么?难道真如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帝国的危机发自鸦片战争,然后历经肤浅的洋务运动和胎死腹中的百日维新,尔后一路狂飙至辛亥革命的发生,帝国大厦随即猝然倒塌?本书将作谨慎解答。作者李刚毕业于南开大学世界史专业,是近年来国内少有的一直坚持对中国历史进行深度思考和严密论证的青年学者。其作品厚重严谨,文风流畅,不仅在国内有稳定的读者群,在海外华人中也渐受关注。
  
  《1911:中国大革命》
  作者:马勇 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5-1
  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以“代价”谈“意义”。作者将这场革命的“历史意义”与其耗费的“历史代价”进行比较,指出它是多种政治势力互相妥协的结果,最后以和平的方式实现了清王朝消亡,共和国成立。“中国大革命”以最小的代价成就了中国近代史中重要的转折点,开启中华民族重建现代化的探索历程,对这个“和局”的再审视无疑对后人有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辛亥革命史》
  作者:章开沅 林增平 主编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时间:2010-2-1
  本书初版于1980年,是世界范围内第一部研究辛亥革命的通史性、综论性大型专著。力图按照唯物史观,客观全面地叙述辛亥革命的发生发展过程,阐明革命取得胜利及其失败的原委,显示这段错综复杂历史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全书取精用宏,材料丰富,充分体现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辛亥革命研究的观点、方法和水平,受到国内外史学界的高度赞誉,影响深远。此次出版经过了章开源先生的再次修订。
  
  《辛亥记忆:三十三年之梦》
  作者:[日]宫崎滔天著 林启彦译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3-1
  这是日本传奇浪人宫崎滔天前半生的自传,一本深刻影响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名著。宫崎以所谓的“大陆浪人”身份,参与清末的中国政治运动,书中对于他个人及其侪辈的思想、生活和行事,他们的上层头领和日本政府的用心、策略,以及他所曾接触的中国人士和所曾参与的在中国的行动,都有翔实生动的描述。书中所述涉及犬养毅、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黄兴等近代重要人物,对于研究日本明治时代社会、近代中日关系、中国民主革命等,均提供了值得重视的史料。
  
  《辛亥记忆: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
  作者:冯自由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3-1
  《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作者曾任孙中山先生的机要秘书,亲历过辛亥革命前后许多重大事件,从而收集了革命活动中的大量报道、通讯、私人文件和当时党内人士的回忆录,利用这些资料,并根据其对民国成立前重要人物和事件的广泛知识,撰写辛亥革命前的革命党史及其活动,所述事件皆有所本。本书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现收入“辛亥记忆”丛书。
  
  《辛亥革命》
  作者:[美]阿瑟•贾德森•布朗著 季我努学社译
  出版社:解放军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9
  阿瑟•贾德森•布朗博士是美国著名远东问题专家,他与晚清政要及革命派领袖有密切往来,曾与袁世凯等人深度交谈,他对中国社会各个层面作了十年深入调查,先后写下17本日记。本书正是以这些日记为基础写成,从工业和商业、政治和外交、教育和宗教、宪政改良和社会变化等各个方面,描摹了一个不同于我们想象的晚清,并真实地再现了晚清至辛亥革命期间,中国高层政要之间谈判、斗争、抉择的珍贵细节。
  
  《孙逸仙传记》
  作者:(美)林百克著 徐植仁译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3-1
  本书是主要根据孙中山的口述笔记整理而成的传记,引述了很多“中山先生口述的童年时代的故事和所经过的重大政治事件”,尤其对孙中山少年时代的生活和家庭情况叙述颇详,极富时代气息,附陈少白遗著《兴中会革命史要》。林百克(Paul Myron Linebarger),美国人。1889-1895年在法国巴黎、德国海德堡学习法律,1912年开始任孙中山的顾问。1928年任南京国民政府顾问,后执律师业。
其他文献
永烈在静安寺落入伏击网上海龙华古寺北侧,围墙高筑,哨卡林立,大门口的木板牌上刻着七个大字:“淞沪警备司令部”。1931年7月,一场会审正在高墙里进行。  会审由国民党上海市军法会审处主持,首席法官姜怀素在审问时把手中的卷宗,拿到被告面前匆匆翻了一下。那案卷封面上醒目地写着“赤匪向忠发”五个字。翻开案卷,第一页贴着两张四寸照片,一张是向忠发被捕后坐在椅子上受审时的照片,另一张则是他被枪决后血肉模糊的
在国家推动能源供给和消费革命的背景下,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城市规划将可再生能源利用目标纳入规划的指标体系,如无锡太湖新城规划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使
共和第一日,却是有法不依的第一日。无论革命者、保皇者、都按需自取,随时毁约,动辄乱法。袁世凯之困即是共和之困,抉择容易,尝试却难。    “大清皇帝既明诏辞位,业经世凯署名,则宣布之日,为亲政之终局,即民国之始基。” 在深夜发往南方的一份电报上,他签下“袁世凯真”4个字。  1912年2月12日,袁世凯像往常一样,6点钟起床洗漱,6点半吃完一大海碗的鸡丝汤面,然后开始了这一天的公务活动。他前一天深
大班毕业会演不仅承载着孩子们对幼儿园生活的美好回忆,更寄托着教师们对幼儿进入人生新阶段的美好期许。如何让幼儿尽情展现自我,乐意参与毕业会演是其核心和关键。本文根据
【摘要】书法艺术教育是一个枯燥乏味而又漫长的过程,只要学校重视,提升教师的书法艺术技能,在老师魅力的熏陶下,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的书写水平会不断的提高,学校的书法艺术教育也会有质的突破。  【关键词】学校重视 教师带动 以点带面 活动  【基金项目】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GS【2015】GHBZ037 《培养小学生书法兴趣的研究》的系列论文。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
随着近几年之中我国的发展建设,城市化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城市规划设计逐渐步入正轨,而园林景观设计作为城市环境美化的重要项目,越来越受到了建筑行业以及城乡规划领域的重
执行力是决定企业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构成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一环。现代管理学认为,一个成功的企业,30%靠正确的战略,70%靠正确的战略执行。我国电力企业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打造和提升执行力尤为重要,而制度无疑是执行力的坚强保障。本文将从制度约束的角度探讨如何提升电力企业执行力。  企业执行力的现状  对于员工来说,执行力就是把想法变成行动,把行动变成结果,从而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的能力。而执行能
近期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和四川人民出版社联合推出的《香巴拉的迷途——十四世达赖喇嘛人和事》一书,第一次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十四世达赖喇嘛的生平,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
本案位于成都高新区铁像寺街,是一家时尚年轻的火锅店。设计师在设计本案时秉持设计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想要创造出更多具有人文精神的作品。所以设计从最基本的实用性出发考
假期变学期家长成“同谋”?近日,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妇联共同发出通知,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不占用学生法定休息时间加班加点或集体补课”。北京市教委也 Recen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