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心灵力量 培育栋梁之才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zai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8年前,古老的紫禁城畔,宁静的骑河楼胡同里,成立了一所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学校——北京景山学校。当时,党中央、毛主席提出教育要改革。毛主席还明确提出要缩短学制,精简课程,减轻负担,改革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让学生参加劳动,接触社会等一系列重要指示。景山学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由时任中宣部部长陆定一同志亲自领导、创建的一所教育改革实验学校。景山学校的使命就是要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趟出一条新路来。可以这样说,景山学校是在教改中诞生,在教改中发展的。教育改革就是景山学校的生命力之所在,是这所学校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也是责任和使命。
  “三个面向”题词的故事
  景山学校的教育改革刚刚初见成效,国家就进入了十年动乱时期,学校的各项教改实验被迫中断。粉碎“四人帮”之后,邓小平同志重新出来主持工作,我们迎来了企盼已久的教育的春天,景山学校的教改事业再次扬帆起航了。这时,景山人在深深地思考: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教育改革的方向是什么,到底应当怎么改?于是,景山学校全校师生给邓小平同志写了一封信,请邓小平同志为学校题词,或者讲几句话,指明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方向。1983年9月8日,一封来自景山学校全校师生言辞恳切、满怀企盼的信送出了。9月9日,邓小平同志在百忙之中,为景山学校亲笔写下了十六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9月10日,题词送到学校当天,全校师生隆重集会,对题词进行了传达和学习。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为一所基层学校所题的“三个面向”,既为景山学校的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也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
  35年来,始终在思考,探索不停歇
  35年来,景山人始终在思考: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应该怎样培养人才?应该开设哪些课程,应当采用什么学制,使用什么教材?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怎样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完善的人格,怎样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每一个问题都会引发景山学校的重大教改实验——从学制改革到语文、数学实验教材的编写;从以电脑为学具,把互联网引入教室、引入课堂,到初、高中五年贯通培养;从一年一度的科学节、文化节等校园活动,到12个国家和地区的16所学校的友好交流项目……
  景山人凝神聚力,坚韧执着,认准只要对学生全面发展、学有特长有益的,就坚定地做下去。景山人从不盲从跟风,不人云亦云,不左右摇摆,不半途而废,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今天,景山学校建立了小初高全周期、长链条、一条龙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完善的、先进的具有景山特色的学校思想体系,包括办学理念、学校定位、办学宗旨、学校精神、办学目标等;建立了一整套具有景山特色的人才培养机制,包括学制安排、教材编写、课程设置、德育序列、活动体系、特长培养、国际交流、资源共享等。景山学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栋梁之才,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更难能可贵的是,35年来,景山学校努力实现低负担与高质量的和谐统一,实现责任发展与成绩优异的和谐统一,实现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
  “三个面向”指引下的景山教改之路
  一进校门的石头上,刻着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沈鹏老先生亲笔书写的“攀峰”两个大字。“立愚公移山之志,攀基础教育高峰”——这是景山人痴心教改、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是不忘初心、执着追求的真实写照,是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真实写照。35年来,景山人在“三个面向”光辉思想的引领下,矢志不渝,孜孜以求地为中国基础教育探寻着一条低负担、高质量,让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素质教育之路。景山学校的素质教育是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教育,是一种激发生命潜能的教育,是一种彰显人文关怀的教育,是一种唤醒心灵力量的教育。这是景山人的教育理想,是景山人的教育梦想,是景山人的高远志向,更是景山人的教改情怀!
  “面向现代化”是“三个面向”的主题思想和精神实质。这里面有两层深刻含义:一是教育要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造梦之队;二是教育自身要现代化,特别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要现代化,要与时俱进,要发展更新。这是教育不断走向现代化的不竭动力,也是一所学校的精神内涵和核心竞争力。
  景山学校在58年的教改历程中,不断探寻教育规律的真谛,不断聆听学生内心的声音。其实,教育改革的过程,就是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方法的过程,也是一个重新认识学生,重新认识教育、思考教育的過程。以前,我们认为,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管理的对象,是塑造的对象,哪位教师能把学生管得服服帖帖,哪位班主任能把班级管理得规规矩矩、整齐划一,那一定是好老师,是优秀教师。现在我们对学生有了新的认识:每一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具有生命价值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尽管学生是未成年人,但是作为人的尊严和生命的价值与成年人是平等的,同样应当得到尊重。生命的独特性告诉我们,没有一种教育方法能适合所有学生,必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找到每个学生的优点、不足、特长、爱好、脾气、秉性,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所以教育不是塑造,不是灌输,不是强制,不是操练,而是唤醒,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唤醒每个学生心灵的力量,释放生命的潜能,激活一种自主构建的生命力量。这种力量一旦被唤醒,被激活,被释放,学生的眼睛会是闪亮的,是炯炯有神的。他会主动学习,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每一名学生都是无与伦比的瑰宝,在他们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教育价值。一所学校,最宝贵的不是一幢幢教学楼,不是现代化的仪器设备,不是漂亮的操场,而是一个个活蹦乱跳的学生。他们是学校、国家和民族最大的财富。“低头抚爱身边的孩子,抬头望着祖国的明天”,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认识到每一位学生巨大的教育价值,要发自内心地关心、爱护、接纳、帮助每一名学生,把他们当做自己的亲人,怀着这样一种心态,我们一定会竭尽全力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每一名学生都有无限发展的潜能。中学生还处在从未成年人向成年人成长,从未社会化向社会化发展的阶段。我们常说,一切皆有可能。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有无穷的精力,无穷的能量,也有无限的发展潜能。每一个学生都不可限量,大有可为。教师和学校应该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激发其潜能,并帮助他们将这种潜能发挥出来。能够帮助学生实现自己的目标和自己的梦想,我想这就是教师最大的幸福。
  随着教育观念的发展更新,景山学校提出了“全面发展打基础,发展个性育人才”的办学理念。鼓励每一个学生实现自己的梦想,攀登科学的高峰。鼓励学生勤于思索,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善于表达,乐于合作;鼓励学生奇思妙想、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发展特长。景山学校正是以一种开放、包容、民主的大教育观,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现代化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就像涓涓细流,滋养着每一位景山学子,使他们的心灵得以唤醒,潜能得到激发。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怀着梦想来到景山,又从景山圆梦而去,奔向更加高远、更加精彩的人生舞台。
  “面向世界”是指我们应该用宽广的胸怀、国际的视野与世界接轨、与世界相融。吸收世界各国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吸收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借鉴国外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成果经验,为我所用,推进我国的教育事业不断向前。教育改革与发展,不仅要着眼于中国,还要放眼世界。
  早在1984年,景山学校就与美国波士顿牛顿城公立高中建立友好学校关系。近些年来,景山学校相继与法国、澳大利亚、日本、意大利、芬兰、奥地利等12个国家和港、澳等地区的16所学校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定期组织学生相互学习交流。
  完全由学校学生演出的大型英语舞台剧《绿野仙踪》登上了英国爱丁堡国际青年艺术节的舞台,学生精彩的表演、流利的英语和美轮美奂的舞台设计,得到了英国观众的高度赞扬。孔令蔷同学在法国巴黎举行的世界儿童大会上用英文做精彩演讲,马嘉阳同学在纽约联合部召开的“一个适合儿童生存的世界”国际会议上用英文发表演讲。马嘉阳同学演讲完毕后,他的英语水平特别是口语发音令联合国官员非常惊讶,询问道:“你的英语在哪里学的?”马嘉阳同学自豪地说:“我来自北京景山学校。”我问他:“你在景山学校12年,你觉得景山学校给你的最大财富是什么?”马嘉阳毫不犹豫地说:“自信,这是景山学校给予我的最大财富,使我敢于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
  面向世界,我们要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展学生的胸怀,增强民族自信,培养国际视野,让学生能更好地认识世界,了解世界,从而更好地走向世界,融入世界。
  “面向未来”意味着一种双向审视。一方面是站在今天预计未来的各种可能性,并将一个理想目标确立为需要谋划的最大可能性;另一方面是站在未来某一点上判断我们今天的位置和去向,并以未来的眼光设计我们今天的行动程序。因此,教育要面向未来,也就有了两方面的涵义。一是教育要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储备人才,根据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特别是根据我国21世纪中叶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要求改革教育教学,培养好人才;二是教育要为我国儿童和青少年一生的幸福和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也就是要改革片面的“应试教育”为全面的“素质教育”。
  景山学校的学制改革,经过多年探索,确立为小学、初中九年一贯,五四分段,部分学生十二年一贯制的基本学制,这就大大减少了学生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的升學压力和应试训练时间,我们把节省下来的时间主要用于培养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使学生学有所长。
  景山学校的语文、数学校本实验教材,也充分体现出“面向未来”的要求,其中,语文教材特别注重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和阅读方法、阅读能力的指导与养成,加大古诗词传统文化的比重;数学教材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指导,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这些都是学生长大后,面向未来社会所需要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景山学校的课程体系建设,也充分体现了着眼现在、面向未来的战略思考。艺术创意课程引导学生利用废旧材料,经过艺术创意,巧手加工,制作成艺术工艺品,既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又增强了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情趣。学校把禁烟、禁毒、预防艾滋病、青春期教育、性教育五部分重要的教育内容整合为健康课程,并使其进入课表,进入课堂,由专任教师授课。尽管这些知识中考不考,但这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了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为了学生一生幸福,我们一定要为学生开设这些课程。三防知识与灾害预防课程系统地讲述未来高技术空袭的防护,生化武器袭击的防护,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的自救互救措施等,课程还专门还组织学生进行综合演练。创客3.0课程培养了学生积极创造、动手实践和跨学科运用知识的能力。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充分说明了教育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教育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决不能急功近利。景山学校没有一个教改项目是着眼于中考、高考能提高多少分数,能多考出几个北大、清华的学生。其实,有些教改项目在小学阶段实施,也许要到中学阶段才显现出来效果,甚至要到学生长大成人后才显现出来。因此,教育工作者需要尊重教育规律,尊重青少年身心成长规律,敏锐地洞察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新标准,要踏踏实实、平心静气地做好今天的教育,培养未来的人才。
  漫漫教改路,悠悠景山情。35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一瞬,但对景山学校的教改事业来说,却是艰辛跋涉的35年,是砥砺前行的35年,是开拓创新的35年,也是品味收获的35年,更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35年。今后,景山人会继续努力探寻素质教育的真谛,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贡献更多有价值的经验,不断攀登基础教育的高峰。
  编辑 王雪莉
其他文献
《黄河象》是一篇科学小品,写的是科学家根据黄河象发掘时的情景及化石形成的科学知识,假想陈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里的一具古代黄河象骨骼化石的形成过程,说明了古生物化石是大自然演变的可靠证据。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阅读,了解化石知识,感受古代黄河象骨骼化石保存完整的特点,以及它的形成过程和被发现、发掘的过程;串联科学家假想的黄河象骨骼化石的形成过程及假想根据,知道假想内容的合理性,体会科学
北京市中学美术高级教师  北京市优秀教师  在洁白的画布上涂抹五彩斑斓的染料,这是画家的梦想;为每一位学生的人生奠基,这是教师的梦想;而身为美术教师,我的梦想是为每一个生命点缀艺术的色彩。  这样的梦想,源于我小时候的美术梦。  我从小就喜欢画画。没上学时,由于乡村环境闭塞买不到颜料,我就用胭脂作画。那时,我最盼望见到走街串巷的货郎,一听到他的吆喝声就飞奔出去,用东拼西凑的“破烂儿”换回胭脂。上学
作为人类的伟大创造,“互联网 ”正在创造新的人类生存、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身居陋室,知晓天下”“四海之内皆兄弟”“万物皆备于我”等愿景,已经成为现实。“互联网 教育”催生下的新教育生态正在形成,教育者树立和强化“互联网教育思维”非常必要。再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务必要明确:“互联网教育思维”有什么特点?我们当如何把握?  “互联网 教育”是教育技术、手段、方法、形式和内容的深刻变革,但教育核心价值
近期,北京市发布了《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6-2020年)》。未来五年,北京教育将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继续全面深化综合改革,以建成公平、优质、创新、开放的首都教育和先进的学习型城市,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实施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均衡配置,破解择校难题,全面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十三五”时期首都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 
小学与初中是基础教育的两个阶段,它们彼此独立却又紧密联系。但是目前我们国家的小学与中学英语教学存在脱节现象,直接影响着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现行的初中和小学的英语教学相互封闭,各自为政,这种现象既不利于小学英语教学的规范和发展,也不利于寻找解决初中英语教学困惑的途径和方法。  英语课程方案项目研究  北京育英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十二年学制学校。为保证育英学校学生的英语学习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直至九年
动起来的课堂转变了原有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  1.动手操作,建立模型,理解算理  动手操作具有直观演示的特点,是帮助学生感知并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对于处于形象思维阶段的低年级学生来说,会算很容易,而理解“为什么这样算”是难事。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操作,能将抽象的算理形象地展现出来,为算法的构
依据“融则通,生既长”的原理,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会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下面,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以下简称《国歌》)一课为例,谈一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  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内涵  音乐教学内容丰富,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深入研究并挖掘蕴含其中的德育内涵。  例如,教师从1935年《义勇军进行曲》的产生开始,选取电影《风云儿女》中《义勇军进行曲》的原音再现,向学生展示它在抗战时期所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及新颁布的《北京市实施教育部的课程计划(修订)》明确指出,在课程设置上要关注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以及学科内、学科间的联系与整合,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在学生科学实践活动中渗透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在内容安排上为学生创造更多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重点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大力促进教育公
编者按:学校教育主渠道在课堂。为培育青少年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北京市中小学积极探索,除了在日常的学科教学中把爱国主义教育同我国近现代史教育、国情教育结合起来,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结合起来,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同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还在“大课堂”背景下,开辟新的教育思路和教育渠道,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春雨润物,在悄无声息中浸润学生的心灵
北京市德育特级教师  全国优秀教师  一生中,总会有几个肩膀是你难忘的——或许,是你曾经依靠过的;又或许,是和你并肩过的;还或许,是你站在这肩膀上,这肩膀承载着你,让你在不一样的高度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回首自己35年的教育生涯,我深感自己一直是幸运的——在我的身前身后,在我的身左身右,总有这样一份温暖的相伴,甚至,这肩头不仅仅让你倚靠、让你信赖,还在最要紧处,俯下身来,给你一份肩膀的托载,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