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文本 回到学生中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wy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河象》是一篇科学小品,写的是科学家根据黄河象发掘时的情景及化石形成的科学知识,假想陈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里的一具古代黄河象骨骼化石的形成过程,说明了古生物化石是大自然演变的可靠证据。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阅读,了解化石知识,感受古代黄河象骨骼化石保存完整的特点,以及它的形成过程和被发现、发掘的过程;串联科学家假想的黄河象骨骼化石的形成过程及假想根据,知道假想内容的合理性,体会科学小品文的主要特点(即本课教学重点);通过协同学习,培养学生逆推的思维方式,体验和学习科学家如何有依据地进行假想和严密推理。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环节。
  1.第一环节:激趣导入,远观黄河象
  教师提问:“有谁去过自然博物馆,你们是否注意到了古生物大厅里有个庞然大物——黄河象?今天,我就和同学们一起走进文字的世界,带着会发现的眼睛和深入思考的头脑,重新认识这个‘大家伙’。”
  设计意图:班级中大多数学生都去过自然博物馆,但是基本上只是看,并没有更多的关注和观察。这样的设问引入,能够激起学生对黄河象的兴趣。
  2.第二环节:感悟特点,走“近”黄河象
  首先,在学生初读文章,对黄河象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再让学生默读文章,并将自己的发现简单批注在书上,然后用简单的一两句话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完善学习单中“学习过程小记录”。如“初读课文知道了——”“小组协作知道了——”“全班交流的新收获是——”等。之后,集体反馈,学生随听随记笔记或批注。学生在预学的基础上,有可能从三个不同的方面谈起:大部分学生会从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描写黄河象高大、保存完整的语句谈起;协同学习较深入的小组会关联最后两个自然段;思维活跃的小组会涉及到“假想故事”的语言文字。
  设计意图:通过再次与课文的自主对话,发现初读课文时没有的新发现。在与小组同学协同学習的基础上,学生们拓展思路,打开思维广度,并进行发现、学习的梳理。同时,教师在小组协同学习、反馈的基础上,进行合理串联,抓住学生三个层次发言的黄河象高大、完整的特点,直接进入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学习。
  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新发现:“黄河象保存完整,才会有这么高的研究价值。科学家假设了2-8自然段的故事。有些人说,假想就是胡想,是天马行空的乱想。你们是这样认为的吗?我们都来读读第十自然段,假如你是科学家、会有什么新发现?然后,与同桌小声交流一下你的新发现。”
  在接下来的集体反馈中,学生发现了很多,如找到了假想、推测的依据——“它斜斜地插在沙土里,脚踩砾石……想象失足落水的一瞬间”;根据假想依据的内容讨论想象、推想的不同以及如何进行科学的发掘等。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发言,推动学生课堂学习。学生在小组学习的启发下,会发现黄河象保存得很完整,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根据学生协同学习后的发现,通过反馈学习情况引导学生更进一步思考,从而发现科学家所有的想象和推测都是有依据的。根据学生的发言提炼出科学家假想的依据,引导学生继续深入思考,初步体会想象的多样性和推测的合理性,为后面的假想和依据产生关联打基础。
  3.第三环节:激发想象,走“进”黄河象
  首先,让学生想象——科学家根据发掘现场黄河象斜斜地插在沙土里,脚踩砾石的姿势,想象出了黄河象失足落水的一瞬间。如果是你,你想到了怎样的一瞬间?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不同的想法,体会想象的多样性。
  然后,出示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奠基人杨钟健教授为黄河象作的诗。
  设计意图: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想象黄河象的来历,进行创造性的尝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引起他们对下文科学家的假想产生兴趣,也让学生明白想象不但是多样的,还要具有合理性。
  4.第四个环节:建立关联,感悟合理性
  科学家就是看到了现场发掘黄河象的情景,以此为依据,假想出了一个有意思的故事。根据依据,联系课文中假想的故事,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当时科学家的推理。如果有困难,可以先圈出科学家假想的故事中的关键要素,关联找到的两个依据,进行推想。学生间交流想法,完善推理。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再读假想故事,圈画出与依据有关的假想,建立关联。通过简洁的呈现进行梳理,再次明确假想与依据的关联。让学生发现科学小品文的特点——科学性。
  5.第五个环节:总结收获,提升认识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正是因为同学们发现的这些原因,200万年前高大的黄河象的化石才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看来,假想一个故事也不是随意的,首先要有合理性、科学性。通过对这节课的研究,你来说一说有哪些发现和收获?”
  在这节课中,我引导学生回到文本,但每一次的目的都不同,从开始的“各自为战”、散点式学习到思维逐渐聚拢至对假想的认识,再到科学地思考、推想,思维的深度逐渐得到推进,学生初步学会用科学的思维去审视和辨别事物,思维能力获得了发展。
  本课设计中,很多环节都需要回到文本,需要跟同伴讨论才能有更多的发现。学生在文本和同伴的启发下找到新的发现,并不断发现科学家的假想和黄河象出土时骨骼化石的状态之间的联系,用不同的方法来证实自己的猜想和假设,使想象更加合理,逐步体会到科学小品文的科学性。这样的学习共同体课堂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真正的发展。
其他文献
项目研究背景  1.发展的需要  转变评价学生的视角,是当前推进“减负”工作的需要。北京市教委出台的《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提出要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减负”是学生身心健康、快乐成长的现实需要,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家长及社会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探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合理途径,已然成为切实落实“减负”工作的重要阵地,也是进一步深化新
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我曾在海外教授四年中文课程。新加坡的辅华中学以完善人格为主的教学理念、因材施教的课程设置和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以培养完善人格为主的教学理念  初到学校,我对学生的基本印象就是:衣着整洁,彬彬有礼。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会在胸前佩戴一个工作牌,学生只要在楼道遇到挂着工作牌的老师都会鞠躬问好。  有人说新加坡的学生很“老实”,我觉得这是因为学校乃至国家都注重
北京市东城区崇文少年宫追求“兴趣培养、个性发展、快乐成长、终身受益”的价值观和“绿色生命”教育思想,围绕“活动中心、指导中心、服务中心、研究中心”的功能定位,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公益性原则,探索校内外融合发展,为中小学生、学校和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教育。  随着东城区素质教育“学区制”“学院制”改革的不断推进,2013年9月,崇文少年宫成为“东城区青少年文化艺术学院”执行基地,成为东城区学生开展文化
近年来,在蓬勃兴起的学校文化建设运动中,北京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长及师生遵循领导与管理齐抓、思考与行动同在、事实与概念同构的文化领导原则,在文化建设上走出了一条价值驱动、特色引领、学生中心、教师发展和成果外化的文化建设路径,充分体现了“立德树人”的学生发展要求。  价值驱动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为学校各个群体所认同的价值追求、行为准则、交往方式和观念仪轨的综合,它
武汉市某小学因“班干部”问题受到各方关注——班里共42个小学生,却有近50个班干部职位,除了大家熟悉的班长、组长、课代表,还有关长、门长、领读员……而同样因“班干部”问题备受关注的是武汉市另一所小学——学校少先队里98个大队长、中队长和队委被要求取下臂上代表身份的“二道杠”“三道杠”,代之以统一的志愿者标识,没有差别。两所学校,在“班干部”问题上截然不同的做法,在网上引发了一片热议。那么,作为一线
北工商附小原名良乡中心校,2016年与北京工商大学合作办学,更名为北工商附小。北京工商大学强调的是实业兴国、实干兴校,工为实、商为诚。原良乡中心校的办学特色是体验教育。学校认为,每个学生都是一颗充满希望、蓬勃生长的种子,要让体验成就每一颗种子的梦想,努力为每一颗种子创造无限生长、充分体验的可能。体验教育强调的是实实在在的参与、实践和行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在体验中成长。  通过分析,北京工商大学
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社团工作,近些年在各级领导的指导下不断丰富社团工作的内涵,充分利用学校小初高一体化育人模式的优势,让学生自主发展社团课程,在实践体验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  为学生搭建平台,充分利用学校小初高一体化育人模式的优势,发挥学生自主发展社团在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调动学生参与学校各种活动、主动承担学校和社会责任的积极性等方面的作用,让全体学生在自主社团体验中获得感悟,在担当责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精神,是一种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课程。课程的有效实施,必然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那么,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进行评价?  为此,我实施了“设计与制作”主题活动。首先,选择不同的评价项目及相应的评价标准;其次,提炼出哪些项目适用于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哪些适用于学生自评或互评,哪些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关注的。通过“设计与制作”主题活动,我总结出
北京市西城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在“四个中心”建設和首善标准确立中,教育部门承担着特殊使命,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将产生明显的社会影响。在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西城区重视教育顶层设计和基础保障,“红墙意识”教育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了新意蕴;中小学积极行动,通过建立育人长效机制,注重德育创新,逐渐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师生的精神追求,外显为师生的自觉行动。特别是,西城区确
2017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在语文学科领域,将“提问策略”作为与“直接教学策略”“间接教学策略”并列的一类有效教学方法;在化学学科领域,标准中更是明确提出“提问互动技能”是教师教学基本功,是课堂教学实施的基本技能。提出好的问题,在推动学生深入思考、深度参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众多从事教师培训工作的研究者与实践者看来,“尽管提问是教师行业最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