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爸爸育儿差别大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调 查显示,美国30岁以下的百万级富翁是中国的10倍有余,数量差距之大令人瞠目结舌。据媒体跟踪采访,这些成功人士不约而同地表示,自己小时候受到了父母不同程度的影响。让我们来看看美国爸爸和中国爸爸教育孩子的區别。
  1.中国爸爸经常对孩子说:“去去去,一边玩去,我快累死了!”美国爸爸经常对孩子说:“宝贝在玩什么?爸爸和你一起玩好吗?”
  2.中国爸爸有空时喜欢和朋友聚会、打游戏、喝酒,不会带孩子。必须去的应酬会去,可去可不去的一般也会去。美国爸爸有空时喜欢搞家庭联谊、亲友聚会、看比赛。无论做什么事,总要预先考虑能不能带上孩子一起去。美国爸爸下班后一般很少应酬。在美国,如果对方有孩子,你却占用他的下班时间,只为请吃一顿饭,是一件不太体贴的事。
  3.中国爸爸对待加班的态度是:“又要加班,真讨厌,不能睡懒觉了。”美国爸爸对待加班的态度是:“我看看有没有加班的必要,周末还想陪孩子呢!”
  4.如果孩子做了错事,中国爸爸通常会斥责妻子:“你这妈是怎么当的!”美国爸爸此时则会安慰孩子和妻子:“没事,我来处理,不用担心。”
  5.如果半夜听到孩子在隔壁房间哭了,多数中国爸爸会推醒旁边的妻子,说:“你去看看孩子怎么了。”而美国爸爸往往是夜里孩子啼哭时第一个去察看的人。
  6.中国爸爸会为了一份工作远走他乡。美国爸爸一旦成家会尽量不离家,实在要走,也会尽量拖家带口一起走。
  (陈跃然)
其他文献
问:我与前夫所生的儿子关系不好,我再婚后和他签了一份协议,约定正式脱离母子关系,我的生活费及百年之后所有费用他概不负责,村委会也在上面盖了章。20多年来,我们之间没有任何往来。现在我年老体弱多病,还可以要求他给赡养费吗?  武秀华(山东临沂)  答:赡养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成年子女必须承担的法定義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现在您已
身不由己,焦虑成瘾  最近,我的朋友陈姐特别沮丧。一周前,她高高兴兴地去小学给孩子报名“幼升小”,却被告知录取名额早就满了。“那我花200多万买的学区房,岂不是白买了?”陈姐又憋屈又慌乱,为了这一天,她3年前就开始准备了。  3年前,陈姐一家三口住在带电梯的花园洋房里,为让孩子能上名牌小学,她狠心把房卖了,花200多万元换了一套两居室的学区房。学区房是老房子,没电梯,他们每天爬6楼。“居住条件差,
问:为成为学霸,我披星戴月地学习,规定自己每天做多少题,并制订出各种宏伟计划,但每次出考试成绩时,我還是与学霸有着不小的差距,这让我抓狂。我告诉自己,再牛的学霸也是学出来的,他可以,我也可以!但怎么突破瓶颈,进一步提高,我还需要您的意见和建议。  潘雯雯  答:很多人说学霸和学渣之间的差距是坚持,这点我认同,但我认为更重要的原因是你学习虽然努力,却没有抓住重点。  不断加大知识的储备和做题的数量,
美 国芝加哥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数学题可能会让某些人产生疼痛感。研究人员说,对数学题的恐惧可能激活大脑中主管生理痛的区域。  研究员里昂斯和贝洛克调查了28个人,一半人对高难度的数学题有强烈的恐惧感,另一半人则有不明显的恐惧感。对这些人的大脑变化进行观察发现,对数学题有强烈恐惧感的人在解题时,其大脑主管生理痛的区域表现活跃。  以前的研究显示,社会排斥或创伤性精神崩溃及其他心理压力能引起生理痛
美 国的儿童戏剧学者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提出了“创造性戏剧”的概念。美国学者艾林纳·蔡斯·约克对创造性戏剧带给儿童的作用进行了总结,具体包括创造性、敏感性、流畅性、灵活性、想象力、情绪稳定性、社会合作能力、道德态度、身体平衡协调能力以及交流能力。就其中的创造性而言,儿童在创造性戏剧活动中,要把自己完全放置到某一个角色上,自由地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思想、感受,使得孩子自身的创造力得到充分的發展。  美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统一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进教育领域公共服务均等化。会议指出,顺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整合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城市义务教育奖补政策,建立统一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现“两免一补”经费随学生流动可携带,是深化改革、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社会公平迈出的新步伐。  会议决定,从2016年春季学期开始,国家统一确定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对城乡义务教育学
问:一天,儿子问我:“妈妈,你怎么动不动就生气啊?”我很纳闷:“没有啊!”儿子说:“怎么没有?你总是说,别玩了,要不我就生气了!你再不好好吃饭,我就生气了!等等。”经儿子这么一提,我感觉确实如此。  请问,我这么说,有什么不对吗?  王素沁  答:有些父母似乎认为,只要让孩子意识到父母生气了,他就会乖乖听话。事实上,父母总对孩子说“我生气了”,是企图用自己的情绪操控孩子,这很容易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我为什么会焦虑  庄女士是来咨询儿子学习问题的。她的儿子小昊今年上小学三年级,一向成绩优异,颇让她自豪,可是不久前的期中考试,小昊的成绩出现了较大波动,从班级第1名下滑到第9名。庄女士惊慌失措,找到我咨询。分析各方面的情况之后,我认为小昊没有厌学倾向,只是学习方法需要调整,劝她不要太焦虑。庄女士松了一口气。  本来,咨询可以到此为止了,但庄女士没有告辞的意思。她给自己的杯子里续上水,稳稳地坐下,郑
中考前儿子患怪病:  一不顺心就啃书吃纸  一向被李静视为骄傲的儿子李翔,再过几个月就将走上中招考场,迎来人生的第一场大考。然而几天前,李静接到儿子班主任的电话,说李翔竟然在班里啃书吃纸,人也变得狂躁不安,偶尔有暴力倾向,建议李静带孩子去看一下心理医生。于是,李静带着儿子来到北京市某医院心理科就诊。未成年心理咨询门诊孙主任接待了他们。孙主任先让李静介绍一下儿子的情况。  李静说,儿子在家很少有吃纸
涂鸦,几乎是每个宝宝都会热衷的活动。涂鸦中,宝宝稚嫩的笔触全面而真实地反映了他的内心世界以及他观察、了解事物,探索世界奥秘的过程。通过涂鸦这面镜子,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内心的风景,体会孩子的真实感情,从而理解孩子,更好地去爱孩子。  宝宝涂鸦表达啥?  下面我给大家分析一下,孩子的涂鸦之作中暗藏了哪些我们所不知道的儿童心理。  第一种:线条与心理  线条清晰、力度适中:正常,情绪稳定。  线条模糊、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