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下作业设计的研究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xiangjin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各学科越来越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重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此背景下,分层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大家的关注,在课后作业的设计上,我们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努力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作业
  随着课改的深入开展,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分层教学模式逐渐受到大家的关注,分层教学能更大程度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作业是检验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巩固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因此,作业设置的改革也是任课教师要研究的一个问题。我们要用批判的眼光,继承传统作业设置的优点,摒弃传统作业设置的不足,促进作业设置的改革,实施分层作业设计。
  一、当前数学作业存在的问题
  1.作业没有分层设置,作业量较大
  传统的数学作业,由于面向的是全班的学生,作业没有分层设置,没有考虑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作业量普遍较大。作业题量多,的确可以丰富学生的解题经验,但很多题目只是更改了数据或者更改了问法而已,如此机械重复地解题,从根本上不利于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也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作业形式单一,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传统数学作业功能就是复习巩固课堂知识,形式单一,比较枯燥,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久而久之,会令到一部分学生产生厌倦的情绪。
  3.作业效果两极化,部分学生对作業感到厌烦
  传统的作业,基础题和拔高题放在一起,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就是作业量较多。对于基础题,优生和中等生会觉得早已得心应手,反反复复地训练没有什么意义,是在浪费时间;对于拔高题,后进生却表示看都看不懂,无从入手。所以,不分层的作业,会让大部分的学生感到厌烦,最终形成厌学的情绪。
  二、分层作业的积极意义
  1.帮助学生更有效地查漏补缺,促进各层次学生能力的提升
  分层作业能反映出各个层次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更有利于教师了解各层次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及时地对各层次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知识的查漏补缺,更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
  2.消除学生的消极心理
  数学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比较高,一些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受到挫折,对数学学科已经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分层作业给学生设置了他们能力范围内的作业,更有利于学生在作业过程获得成功感,逐渐恢复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动力,消除长期以来的不良情绪。
  3.提高教师的素养
  教师在分层教学设计和分层作业设计之前,必须对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更精准地进行分层教学,并且根据课堂和作业的反馈情况,及时地进行查漏补缺。这样,可以促进教师不断地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教学得失,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三、分层作业的实施策略
  1.对学生主体进行分层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理解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等几个方面综合考虑,将学生分层设置成三个作业小组:A组学生是基础扎实,理解能力较强,接受新知识快,解题思路清晰的学生;B组学生是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但比较容易出错,成绩波动较大的学生;C组学生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接受新知识较慢、学习积极性亟需提升的学生。
  学生分层后,要定期地对不同小组的学生进行鼓励引导,积极调动各个小组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并要设置奖励机制,允许学生通过努力,调整到其它的作业小组。
  2.对作业内容分层,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
  对于A组的学生,其作业的内容应该是以知识的综合运用为目标,最好挑选一些探究性和开放性的题目,拓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开发他们的潜能,对于基础题型,可适当减少;对于B组学生,其作业的内容应该是以知识的理解和知识的简单应用为主;对于C组的学生,其作业的内容应该以巩固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的解题技能为目标,对于综合运用的题型,可不作要求。
  3.对评价标准进行分层设置
  合理的评价可以对学生起到鼓励和促进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如果对全班学生运用相同的评价标准,会挫伤很大一部分学生积极性。所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业,我们也要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对于A组的学生,要提高其对作业的要求,注意鼓励他们归纳方法、总结解题的思路,做到举一反三,鼓励学生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鼓励他们提高综合素质;对于B组的学生,要严格要求他们通过作业发现错误,更正错误,及时复习错题本,完善知识体系,并鼓励B组的学生不断地超越自我、突破自我;对于C组的学生,评价的标准重点放在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引导他们夯实基础,及时肯定他们的作业态度,鼓励他们持之以恒,通过评价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4.设置多种形式的作业,提高作业的趣味性。
  作业是检验课堂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手段,为了避免学生对数学作业感到厌烦,我们在进行分层作业的同时,也要尽量地创新,提高作业的趣味性。例如,对于“动点”的问题,可以引导A组学生借助几何画板的演示,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小组一起攻克一个难题;勾股定理有五百多种的证明方法,可以布置A组的学生查阅几种的证明方法加以理解,并在小组内进行展示交流;可以布置A组和B组学生更改一个几何例题的条件或问法,并且进行解答;可以布置A组和B组学生画一章书的思维导图;可以布置A组和B组学生尝试设计一章书的单元测验卷。当然,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单元测验卷的题量可以减半;对于相似三角形的应用,可以引导B组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利用太阳光线测量旗杆的高度或者学校某幢建筑楼的高度;可以布置C组的学生相互讲解题目。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要更新教育理念。在设计课后作业时,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将学生分层,将作业内容分层,对作业的评价标准分层,努力调动各层次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最大程度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陆欢.加强作业研究 提升作业效能——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研究[J].理论论坛,2021(4):127-128.
  [2]宋骁麟.高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有效性的探索与实践[J].考试周刊,2021(21):65-66.
  [3]王狄鑫.分层教学下的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探讨[J].考试周刊,2021(34)78-79.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课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只有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才能逐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现阶段教育虽已意识到了语言文字运用的重要性,但部分教育工作者并没有将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落实到课堂中去。如何通过教学实践,在低年级童话教学中,将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与教学相结合,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童话;课堂教学;语言文字运用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
今年,我摇身一变,有了个光荣的身份——班主任。一直陪伴四班孩子们的班主任休产假,轮到我冲锋陷阵的时候到了。以前只需要管好他们数学学习的我,现在要开始面对繁杂的班级管理工作,大到学校德育处安排的比赛、学习、培训,小到班级的卫生、纪律、文明,以及孩子们生活学习的其他方方面面。我的手机24小时开着机,生怕错过家长的一通电话、一道短信,学校群里的通知满满当当,我细细筛选,生怕漏了哪一个通知。  就在我忙着
【摘要】现行的小学英语课程,尤其是人教版教材以更加生动和富有创新性的内容引导学生,使得学生的心灵更加纯洁。智慧课堂整体来说是一种具有开放性、自主性的英語教学模式,整个英语课堂的教学也是丰富多变的,这也是符合当下学生发展的一种教学手段。本文以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作为依据,以其中三个内容作为辅助展开论述,以期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智慧课堂;小学英语教学;实践和思考  新课改紧扣小学生的思维特征,非常重
[摘 要] 本文主要是从实际出发给出了一种解决中、小钣金企业设计数据(物料)与ERP高效互联的流程及实施方法。笔者公司的做法是:采集历史设计数据和物料进行分类、整理,通过制定物料的编码规则及零件设计的属性规范,利用TC平台通过Java Eclipse语言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了在TC平台上完成的设计数据自动导出产品领料BOM和工艺路线的功能,同时也实现了将导出数据自动导入ERP的功能,利用这些功能设计
【摘要】近年来,语文核心素养被提上了语文教学的日程,而对于语文素养这一抽象的概念,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形象地呈现出来呢?笔者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从听、说、读、写这四种基本的语言形式的教学,谈论如何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语言运用中提升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素养;语言运用;小学语文  何谓语文素养?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观来解释,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一再强调的观念,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语文课程应
人都是需要激励的,尤其是小学生,一句出自老师充满爱心的赞誉,或是夸奖,可能使他们终生受益。近几年来,笔者一直尝试用“爱心评语”进行教育,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爱心评语往往能影响和引导学生的积极行为。很多孩子往往对自己以前的一些行为认知不深,他们更加注重现阶段老师对自己的一些评价,并且积极地朝老师的要求去做。  细生是留守儿童,爷爷、奶奶溺爱,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养成一些不良习惯。上学期,曾发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适应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许多高校将会计学课程纳入了非会计专业的课程教学体系中。本文以广东白云学院为例,通过对其非会计学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明确其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而提出提高该课程教学效果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非会计专业; 会计学; 课程教学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摘要】合作与沟通是人际交往的重要体现。要培养交际能力,首先要有积极的态度理解和关心他人;其次,在日常交往活动中,我们要主动与他人沟通,不因来自偏远地区、长相不好或经验比别人少而封闭自己,要敢于接触他人,尤其是与我们性格等方面不同的人;再次,我们应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行为举止得体,加强交往知识的积累,掌握不同的人际交往方法和技巧。最后,在与人交流时,要以诚相待,真诚地与他人合作与沟通。  【关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更”字表明了数学对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內容,对不同的內容选择不同的教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思维的方法.提高思维能力。我根据多年的教学工作经验.总结出培养小学初步逻辑思维的方法有如下几点:  一、要注重小学生的年龄增长进行培养  小
【摘要】“德是师之灵魂。”师德是合格教师的核心素养之首,师德是教师自生内动力之源。教师必须有高尚道德,才可做好教书育人工作。教师必须修炼师德,“立德树人”必须“立德做人”,忠诚是师德内涵之硬核、爱心是师德修养的动能。教师要拓展视野、修炼品性、陶冶情操、培育涵养、为人师表、德才兼备,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  【关键词】师德为魂;忠诚为硬核;爱心为动能;专业为艺术  一、师德要义及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