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i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那么,我们在实际中应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地理教学呢?下面以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多民族的大家庭》一课为例来说明。
  ● 创设地理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多媒体课件由文本、图形、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组成。图文声像并茂,所以给学生提供的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种刺激能创设丰富有效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起学生对地理的求知欲。例如,在上课前教师播放歌曲《爱我中华》,画面依次出现身着不同服饰的少数民族人物图像,当学生进入教室时,悠扬的音乐、美丽的画面,一方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又可以把学生分散的心一下子集中到课堂上来,用一首熟悉的歌曲来导入新课,让学生觉得既轻松又新颖。
  ● 收集、整合地理信息,营造合作探究氛围
  多媒体技术整合到地理教学中,可以全面提高学生感知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不仅成为自主学习者,而且在学习中营造与他人团结合作、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例如,本课上课前,我提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关于各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和传统习惯等各种信息;上课时,各小组派代表向大家发布所收集的信息。通过相关地理信息的收集,提高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交流等能力。
  ● 优化地理课堂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运用多媒体营造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态为动态,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对学生的手、口、眼、腦等多种感官进行综合刺激,就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地理课堂。例如,在本课中,我让全班学生跟着视频一起学习维吾尔族、傣族的舞蹈;拿出人民币让其观察,说出人民币上的信息;以少数民族是否必须放弃本民族的语言、风俗习惯而遵从汉族为题进行的辩论赛等,都可以在学生即将疲劳分神时吸引学生注意,有效调节课堂节奏。
  ● 展示知识体系,突出重点
  多媒体上课节奏快,图文容量大且幻灯片之间的衔接紧密,学生记笔记和消化的时间很短。教师将需要学生做笔记的内容用另一种颜色的字体醒目地标识出来,这样学生能很快注意并根据个人情况记笔记,教师也因此而放慢速度并留出时间。例如,在本课中,对于民族风情的知识要用几张幻灯片讲解,知识是零散的,不能形成整体印象,容易被遗忘。教师可在知识点讲完后出示其整体性框架:①民族服饰;②民族语言文字;③民族文化。
  ● 多种媒体结合,突破难点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色彩丰富和图形多变的特点,对教学难点内容进行巧妙处理,能够使学生掌握所学的内容,掌握地理学科相关的规律和原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创造性地解决地理问题,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在本课中,少数民族的分布这部分内容较抽象,学生难以形成空间概念,而在此运用多媒体技术中的视频讲解,学生马上就能了解到这一知识。
  ● 巧设练习、巩固新知
  在重点和难点知识讲解完后,教师可充分发挥多媒体优势,将课堂知识重组,以图表、选择或填图等形式再现,让学生练习,然后出示正确答案。这样教师可根据练习情况对某些知识再加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也有利于教师根据反馈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
其他文献
2014年8月8日至9日,我们三人组团参加了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的网络教研团队赛项的决赛。决赛公平、公正,当场公布赛题,小学语文的赛题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组第2课《丝绸之路》。  整个比赛紧张激烈,我们三人既要有个人的思考,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发挥到最佳,这就需要我们互相配合、通力合作、取长补短。通过本次参赛,我们感受到网络环境下语文教师之间的同伴互助是提高
教学不能没有检测,就目前而言,检测一时还离不开分数。这是中国基础教育的特色,只要你不想抓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上的中国,你就该认真看看学生的成绩,就应该知道各科高分是如何离散的,就应该借助高科技与新理念,把握这种离散,及时调控班级教学质量。  什么是离散?在谈这个概念之前,我们可以先聊聊班级教学质量。任何一个教学班,学生的综合成绩都是可以分为不同层次的:高分层,中分层……尽管公布学生的考分,有涉及隐
2007年,江苏省将信息技术纳入学业水平测试,学业水平测试俗称会考或小高考。据《江苏省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意见》第十条“志愿填报”第二点规定“文科类、理科类考生必修科目测试等级均须达到C级及以上等级(技术科目必须合格)”。此处的技术科目指的便是信息技术学科。  由此江苏省高中的信息技术教学有了重大转变,确保学生会考合格成为了课堂教学的重点,这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学生信息技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还包括大量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对世界的意义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而其教学策略就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最大限度地促进学习者与情境的交互作用,以主动建构意义。总而言之,教学情境是为一定的教学活动服务的,本课中创设好的教学情境贯穿了整个课堂,并自始至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在关键时刻
摘 要:微课是与传统课堂大不相同的一种新式的授课形式,它具有自由、活泼和个性化的教学特点,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是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教学手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合理的策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微课设计 信息技术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22-0-01  长时间以来,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最初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80年代末引入中国。它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教学模式之一,它以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心理学为基础,涵盖社会互动和群体动力学理论,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和“自主、合作、创新”的思想。目前,合作学习活动主要分为四种:师生、师师、生生和全员互动。通过近30年的实践,合作学习中缺乏有效的评价措施、小组分工不明确以及只注重学生口
在网络开发方面,各种技术甚嚣尘上,构成了丰富的网络应用,令我们目不暇接。亲兄弟Flex与Flash各有什么特长?在RIA开发中,Flex与Silverlight、JavaFX谁胜谁负?Flex与AJAX谁优谁劣?Flex与HTML5谁前景光明?Flex开发平台如何发展?下面请听主持人和各位嘉宾娓娓道来。  Flex与Flash  刘树明:Flash技术曾经掀起过一阵应用潮流。在网页制作方面,它大量
2014年8月,我们三人组团有幸参加了在山东济南举办的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的网络教研团队赛项的决赛。整个大赛筹备工作周密细致,组织工作严谨有序,比赛过程紧张激烈。两天的磨砺,使我们如同经历了一场人生的洗礼,懂得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  回顾比赛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我们深刻感受到一朵花,即使再小,也需要雨水的滋润、肥土的给予、阳光的赠予和绿叶的衬托。一个人,即使智慧再卓越、能力再出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农机化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有机组合起来应用于培训教学过程中,能够创造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增加课堂教学的灵活性、趣味性、形象性,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学习知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本文就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在教学中的运用作了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多媒体 农机化教学 课件制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美国SIIA(软件与信息产业协会)的Vision K-20项目的目的是促进最佳的技术使用,以此来为所有学生提供使他们有能力参与全球竞争和引领世界创新的学习环境。(注:K-20是指学生经历的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和高等教育)。Vision K-20调查是依托于SIIA的Vision K-20网站对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机构的教育者和领导人进行一年一度的在线自我评估。往年的Vision K-20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