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药对输液不溶性微粒的影响

来源 :数理医药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23456_g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考察小容量注射剂及加药环境对输液不溶性微粒的影响情况.方法:取注射用头孢拉定等5种无菌粉末注射剂和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等5种小容量注射液,分别在病房治疗室和净化洁净室,常规操作下,将无菌粉末注射剂分别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中。将小容量注射液分别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以光阻法测定样品的不溶性微粒。结果,与未加药前的输液比较,加入小容量注射剂后.病房治疗室和净化洁净室制备的样品中.≥10um的不溶性微粒均有显著增加(P〈0.05),≥25um的不溶性微粒均增加不明显(P〉0.05);病房治疗室制备的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铜离子电化学疗法治疗内痔出血及脱出的疗效。方法:实验组采用铜离子电化学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太宁栓、马应龙痔疮膏治疗。结果:实验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相同施氮量下不同施氮时期(分蘖期和孕穗期)对扬稻6号颖果发育及稻米品质的影响。与对照相比,增施氮肥(尿素)特别是孕穗肥能显著提高稻米精米率、整精米率、蛋
由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和北京市垂杨柳医院矫形外科共同主办,Ilizarov生物学理论与技术为代表的现代骨外固定技术,“Ilizarov技术-膝关节、足踝畸形矫正与功能重建新进展”培训班,定于2010年4月9~11日(周五~周日)在北京举行,4月8日(周四)全天报道。
目的对比研究生物学固定技术(biological osteosynthesis,BO)微创内固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s,LISS)与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胫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目的:探讨Bel-xl在血管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人皮肤血管瘤增生期、退化期及正常皮肤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的Bcl-xlmR.NA表达水平,利用图像分析
以秀水63(化感指数为0.24,竞争力弱)、PI312777(化感指数为0.61,竞争力强)、国稻1号(化感指数为0.55,竞争力强)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抗草潜力不同的水稻品种混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素E(cyclinE)在皮肤血管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人皮肤血管瘤增生期、退化期及正常皮肤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的cyclinEmRNA表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