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内固定系统与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对比研究

来源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ta5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比研究生物学固定技术(biological osteosynthesis,BO)微创内固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s,LISS)与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胫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5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胫骨近端骨折患者32例,男23例,女9例;年龄28~57岁,平均46岁;左侧17例,右侧15例;交通伤18例,高处坠落伤6例,跌伤8例;闭合性骨折27例,开放性骨折5例;新鲜骨折31例,陈旧骨折1例。骨折按AO/OTA分类:A型关
其他文献
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和实践调查,对医学物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剖析,认为在医学院校对现行的物理学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已是迫在眉睫,并对需要改革和完善的方面进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绿营高^TM”生态肥与化肥不同比例配施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配施绿营高生态肥各处理分蘖增长平缓,成穗率高,而对照(单施化肥)分蘖前期分蘖发生
影像诊断(CT、核磁共振)、化学诊断(血清学和免疫学)及细胞学与组织学诊断是肿瘤诊断的三大支柱,而后二者均以肿瘤的生物学标志为观测指标。因此肿瘤标志物的研究在肿瘤诊断、
介绍了目前磁性药物靶向治疗的进展,主要包括纳米磁性药物载体的性质,磁靶向系统的磁场装置,靶向性研究,动力学模拟,以及对磁性靶向治疗的前景与展望。
目的探讨双臂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多段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3年6月至2010年1月应用双臂外支架固定治疗胫腓骨多段开放性骨折患者52例,男35例,女17例,年龄17~66岁,平
根据Monsanto公司所发布的6655个序列[由简单重复序列(SSR)及其两翼各100个碱基组成],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找到了在籼稻(Oryza sativa subsp.indica)品种93-11与粳稻(Oryza
目的探讨跟骨解剖接骨板固定治疗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06年10月至2009年10月手术治疗的25例跟骨骨折患者,男15例,女10例;年龄18~53岁,平均3
目的:观察铜离子电化学疗法治疗内痔出血及脱出的疗效。方法:实验组采用铜离子电化学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太宁栓、马应龙痔疮膏治疗。结果:实验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相同施氮量下不同施氮时期(分蘖期和孕穗期)对扬稻6号颖果发育及稻米品质的影响。与对照相比,增施氮肥(尿素)特别是孕穗肥能显著提高稻米精米率、整精米率、蛋
由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和北京市垂杨柳医院矫形外科共同主办,Ilizarov生物学理论与技术为代表的现代骨外固定技术,“Ilizarov技术-膝关节、足踝畸形矫正与功能重建新进展”培训班,定于2010年4月9~11日(周五~周日)在北京举行,4月8日(周四)全天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