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不宜”纠结症

来源 :莫愁·家教与成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晚饭过后,我和儿子相约一起去散步。在我弯身穿鞋的当儿,儿子争分夺秒地抢看电视。电视里演的是一出外公外婆追着看的电视连续剧,刚好在放男主人公亲吻女主人公的“少儿不宜”镜头,看着儿子瞪圆眼睛看得津津有味的样子,我一时踌躇着,不知该作什么反应才好。关电视?换频道?呵斥他不准看?似乎都不妥,只好踩着穿了一半的鞋,催他别看了,赶快出门。儿子磨蹭着假装喝水,硬是看完了那个镜头,再惊爆了一句:“非礼!”
  没想到他还能说出这个词,我又好气又好笑地问:“你知道啥叫非礼不?”
  儿子说:“就是别人不愿意,你还硬抱别人、亲别人。”
  我说:“那你怎么看待‘非礼’这样的行为?”
  儿子说:“非常BT。”
  我问:“什么BT?”
  儿子说:“就是网络名词‘变态’的简称呀。”
  我默默无语,没想到这个平时只会没心没肺大笑的愣头青居然已经可以如此熟练地运用网络语言。我酝酿了一番,清清嗓子,继续开讲:“儿子,妈妈想问问你平时看到电视里有很多大人搂搂抱抱的镜头,你是怎么看待的?”儿子非常干脆地回答没有什么看法。
  我只好自顾自地喋喋不休:“其实,人类表达感情的形式多种多样,妈妈爱自己的孩子,会亲他、抱他,这是发自亲情的亲热和亲昵;一对成年男女相爱了,会拥抱、亲吻,这是发自爱情的亲热和亲昵,明白了吗?”儿子点点头。
  我继续纠缠不放着唠叨:“其中,爱情是长大成人之后才可以享受的一种感情,所以发自爱情的亲热举动应该只限于成年男女之间,而且必须是双方自愿的。如果有强迫性的举动就是你刚才形容的非礼了。明白了吗?”于是,这个家伙开始不耐烦地反问:“你讲那么多干嘛?难道你觉得你儿子会非礼别人吗?我才没有那么BT呢!”
  我只能一时语塞,哑然失火。
  我曾经和朋友讨论应该如何引导孩子看待“少儿不宜”镜头,答案五花八门,莫衷一是。有朋友说我从不让孩子看这些镜头,一有马上关机;有朋友说我告诉孩子这是黄色镜头,以后不准看;有朋友说我马上捂住孩子的眼睛,骗他“那男的在咬女的,你别看”;有朋友说我马上找一个话题,让孩子盯着我的眼睛,转移视线……
  我倒认为对于这个问题,绕路逃避实非明智之举。在信息时代,这样的镜头书上有、电视有、网络有,并不因为你的包裹和隔绝孩子就无法接触,甚至可以说它们是无孔不钻、防不胜防的。家长在孩子面前表现得过分紧张,会强化孩子的好奇心,或者过分渲染这些镜头的“黄色”负面因素,没准也会扭曲孩子对美好爱情的认识。
  结合自己的个人认识谈几点建议吧:一是在可以预知的情况下,尽可能少让孩子看过于黄色和暴力的镜头;二是当无可避免地面对的情况下,家长要表现得从容淡定,不换频道不关电视不顾左右而言其他;三是陪孩子看完镜头后,立刻问孩子的看法,再予以正确的引导,应贯穿对美好情感的赞赏和对不雅行为的鞭挞。
  
  实习编辑李思涵
  www.mochou.cn“在线投稿”《家教与成才》
其他文献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孩子要不要学珠心算?    江苏南通市一家长来信咨询:我女儿朵朵上中班的时候,她同学就有学珠心算课程的,只要是简单的连加连减,学的孩子都能够脱口而出。而如今,朵朵上大班了,简单的连加连减,她经常要掰着手指头数来数去,还算不好。眼看就要上小学了,我是不是也应该送朵朵去学珠心算?   答:珠算被誉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珠心算”则
期刊
一天晚上,全家正围着餐桌,美美地品尝着老伴烧的泰国菜,小外孙犊犊突发奇想地说:“吃完饭,我要当你们的老师,给你们上课!”老伴说:“这么个小不点儿还给我们上课?我们大学早已毕业,你爸妈研究生都完成了,还要当你的学生?”老伴的话里有点不屑一顾。犊犊根本不理会外婆的疑问,非常认真地说:“你们四个大人,都是我的大‘学生’,我小人,是你们的小‘老师’。  我想如果换位思考,就容易理解孩子的需求。孩子当“老师
期刊
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作为世界经济的晴雨表,由世界金融巨头和掌控世界经济命脉的银行家所掌握。6月底,刚刚博士毕业的中国女孩柳雪从两千多名应聘者中脱颖而出,成为IMF的一名经济师———从河北小城邢台走出来的她,自幼在父亲不近人情的“一言堂”打压下长大。现在,柳雪才真正领悟到,父亲的苛责是自己受益终生的宝贵财富……    ■以琴推学,严爸爸酷字当头    河北省邢台市晶牛集团纪委副书记柳亦农
期刊
老教育家吕型伟说:《乐爷爷的孙子兵法》这本书,爷爷、奶奶值得读,爸爸、妈妈也可读,学校老师更应该读。    《乐爷爷的孙子兵法》全书12万字。在书的字里行间,贯穿这样一条主线:让孩子更聪明——播撒十一颗“种子”;让老人更阳光——“开心、开明、开窍”;让家庭更和谐——种下十棵“智慧树”; 让生活更美好——“三代同堂”共学习。  作者以自己实践和体验,通过自己进入孩子玩伴的角色,以自己的眼神,给孩子以
期刊
之前在央视一套黄金档热播的电视剧《我的美丽人生》中,婆媳大战别开生面,连连升级。张芝华出演的辣婆婆张会计身上,那说不清、猜不透的是空巢老人爱子的脉脉深情。在公众面前,张芝华魅力四射,褪去明星的光环,她也只是个平凡的母亲,同样要面对孩子的调皮、倔强;同样要操心孩子的读书、教育、成长。    坚守郑板桥教子经    张芝华的前夫就是因《庐山恋》红遍全国的第一小生郭凯敏。离婚的时候,儿子郭澄只有3岁。聪
期刊
近两年,一本家庭教育类畅销书《拯救男孩》较为系统地提出了“男孩危机”的观点———男孩学业落后、体质下降、缺乏责任感、缺少男子汉气质……从而引起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界及男孩家长们的热切关注。  男孩真的危机了?真的需要拯救吗?本刊走访了一线教师、专家学者以及男生女生们,以求全面客观地报道当今男孩、未来男子汉的生存状态,并力求广征博引,给家长朋友一个科学合理的交待。    马上就要进行语文期中测验了,
期刊
●  儿子上幼儿园大班的时候,一位朋友提醒我,很有必要在孩子进小学前,让他预先学一学汉语拼音。这位朋友生了一对龙凤胎,比我儿子大10个月,也就仅仅高一个年级。我们的孩子同在上海生活,进的也是同类的幼儿园,将来还会进同类的小学。所以,不可避免地,我的儿子会像一只跟屁虫似的,在那对龙凤胎走过的足迹上,一一走过。这位朋友的建议,于我从来都是既宝贵又及时。  她说,现在可不是我们幼年生活的七十年代末,老师
期刊
由于家庭的呵护,儿子康康很少自己动手做事,动手能力比一般的孩子稍差一些。康康妈常说我太溺爱孩子,这个不让他做,那个不让他学,以后能力上肯定要受阻,我当时却不以为然。  上了小学之后,我猛然间发现儿子握笔的力度不够,写出来的字常常是斜斜的。我自我安慰:等孩子长大些就好了。结果到了三年级依旧如此。我们夫妻俩也想了不少办法,花费了许多功夫,但收效不大。  由于字写得不好,儿子作业经常得不到“优”,康康也
期刊
幽默感十足的宝贝很可爱    妈妈给4岁的桃子讲故事,当讲到“……小熊在洗它的臭脚丫子……”时,桃子突然咯咯笑了起来,对妈妈说:“臭脚丫子,哈哈!”此时,妈妈觉得桃子很可爱。这就是宝宝幽默感的表现。  幽默是一种特殊的情绪表现,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幽默感是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给宝宝幽默的特质,实际上就相当于给了宝宝健康快乐的人生。  研究表明,人的幽默感大约三成与生俱来,其余七成则需靠后天培养
期刊
俗话说“淘姑娘出巧的,淘小子出好的”,为什么姑娘、小子要“淘”呢?这种“淘”正常吗?能不能不“淘”呢?这里的“淘”是淘气吗?    案例回放  3岁的甜甜变了,以前乖巧听话的她,变得叛逆、倔强。一个周末,她坐在自己粉色的小被子上搭积木。妈妈把她的小褥套、小枕套都拆下来准备清洗,看到小被子被甜甜坐着,于是把她抱到一边,准备把被罩拆下来。岂料甜甜双手死死地拽着被罩不放,妈妈连忙说:“乖宝宝,被子脏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