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视一本书的厚度

来源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qandh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狭小的书房里,诸如《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追忆似水年华》《飘》《静静的顿河》《源氏物语》《悲惨世界》《罪与罚》《卡拉马佐夫兄弟》等多卷本大书,常被我放到书架的最高一层,所以每每坐到书桌前,我都只能用一种仰视的目光,方能看清它的位置所在。然而哪怕就是这短短几秒钟的凝视,我想我都是在用一种虔诚之心,向那些早已远去的大师表达最崇高的敬意。
  是的,我曾不止一次地感到,每翻开一本书,我们其实就是在和一位先哲做一次心灵的对话。而每一个作家的人生境界,其实就是被他那一本本著作所充盈着的,翻阅那一页页文字,我们尽可以细致地体察到作家心灵的宽度、思想的高度和人生的厚度。所以,我亦不止一次地对那些著述等身的大师顶礼膜拜。好几次上书店,我其实就是为看一看或是摸一摸那些以人命名的厚重之书:《荷马史诗》《莎士比亚全集》《鲁迅全集》《卡夫卡小说全集》《博尔赫斯全集》《海明威全集》……或是静静驻足和感叹一番那些由书命名的人:《人间喜剧》《但泽三部曲》《人生三部曲》《激流三部曲》《印度三部曲》《魔戒三部曲》……所有这些,无不是作家本人以及他那个时代人类心灵史的高度浓缩。
  但某一天翻开作家阎连科的《发现小说》,我居然无不惊喜地看到,在介绍沈从文的《边城》时,他却特别使用了一个“部”字,一个量词的换用,表达了他对这部中篇作品的高度致意。这让我突然想起了王安忆的话来:“好的短篇小说就是精灵,它们极具弹性,就像物理范畴中的软物质。”的确,在面对那么多始终让人缠绵悱恻的精短作品时,我们却有一万种理由对它表示最崇高的致意,就如同在面对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卡夫卡的《变形记》、川端康成的《雪国》、杰克·伦敦的《野性的呼喚》、欧·亨利《麦琪的礼物》、莫泊桑的《项链》、契诃夫的《第六病室》、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梅里美的《卡门》和鲁迅的《狂人日记》时,我们或许都不会因为作品书页的厚薄,而在后面草草加上一个简单的数量词。而真正的佳作,也绝不会以书本的厚薄来判定。因为我就曾见到过同样被冠以“×部曲”或是“百万巨著”的书卷,读来却味同嚼蜡;有的则选用厚实的纸张和精美的装帧欲盖弥彰,却也如同买椟还珠一般华而不实。
  记得在第一次阅读外国作品的时候,我在学校图书室的书架上取下薄薄一本《茶花女》,但直至20年后的今天,我依然不能忘记当时如痴如醉的阅读快感。同样毫无厚重之感的还有《了不起的盖茨比》,被译作中文后仅仅10万余字,却被称作是20世纪最伟大的英文小说之一。而始终让我感慨的是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薄薄一本小书,居然令一些读者不惜生命模仿主人公之死,作为对时代的叛逆和抗争。而中国第一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他最初的成名著也就是一本数万字的《红高粱》。
  好作品是经得起时间和读者检验的,2000年的夏天,我在书店里翻到余秋雨上市不久的新书《霜冷长河》,16年后的夏天,我在同一个书店再次拾起这本书,然而让我震惊的是,印装和价格都与当初一般无二的书本,却在版记上注明了“2014年1月第60次印刷”的字样。在阅读美国自然文学经典作家亨利·贝斯顿的《遥远的房屋》时,我依然震惊地读到作者在自序中写道:“此书度过了二十周年的生日,并发行了十一版。书的内容没有变更,依然如故……”在我为期不长的阅读生涯中,类似的震撼还不止一次触动我敏感的感官神经,《我们仨》《围城》《写在人生边上》《乡土中国》《万历十五年》……每当捧起这些书来,心里都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
  作为网络时代的阅读者,网上购书已经成为我补充书源的主要形式。然而每次点开网页,我都无不惊叹地发现,许多古典名著或外国名著,有时相同一本书会同时出现几种甚至几十种版本,以致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而这一切魔力的根源,无不是因为书页之中无可非议的真实厚度,以致“洛阳纸贵”“一字千金”。在当下中国,让我始终无限感叹的一本书应该是《白鹿原》,短短20年来,我就曾看过它除盗版本以外的十几种版本,并且还先后以话剧、电影、电视、连环画、广播连播、陶俑、秦腔等不同形式呈现。据说2016年作者陈忠实先生去世,竟有上万人拿着书前去北京八宝山公墓为他送别。想来在如今这个浮躁的时代,除去金庸的武侠小说,我想一本书能有此礼遇的,也许就只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了。
  真正的经典,它的生命是没有时间期限的。我们只能用仰视的目光,才可以体悟到那高深无比的思想厚度,寻求心灵的启发。
其他文献
“西湖大学遵循‘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的办学定位,借鉴国际化的做法,翻开中国高等教育多元化的新篇章,通过自己的实践与探索为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提供借鉴和参考。”  10月20日,在杭州举行的西湖大学成立大会上,西湖大学首任校长施一公做出了前述表示。除施一公外,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浙江省省长袁家军、物理学家杨振宁,以及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主任,教育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出席大会,共同
期刊
“15个亿怎么样?15个亿给你们这个技术。”“3个亿行吗?给个框架就行了。”“呵呵,3个亿 ,不如我给你们唱首歌吧。”  天降大任,无人敢杠  10月23日的伶仃洋上,从太平洋灌入人工岛的海风,吹散不了建设者的自豪、喜悦。历时9年,被英国《卫报》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的港珠澳大桥,正式全线贯通。至此,港珠东西,长虹卧波,天堑南北,通途无阻。  这个超级工程,堪称世界桥梁建设史上的巅峰之作。  而在
期刊
打着智能化学习的招牌,内设“小学自拍交友”等娱乐板块;号称可免费下载与使用,查门考试成绩却要求家长付费;原本是辅助教学的工具,使用情况却成教师评职称硬杠杠……  不正规的教辅工具改头换面在线上“重出江湖”,值得警惕。日前,教育部印发紧急通知严禁商业广告、商业活动进入中小学校和幼儿园,明确学校要坚决抵制各类利用中小学生的教材、教辅材料等发布或者变相发布广告等行为。  随着在线教育的蓬勃发展,各类教育
期刊
近期,省文明办联合省教育厅、团省委、省妇联、省关工委、省少工委在全省开展“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评选出第二季度9名“新时代好少年”。他们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了乐观进取、向上向善的精神风貌,用满满的正能量,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漾濞县上街完小许建伟:向着自己的目标扬帆起航  《彝乡亮丽风景线》一文参加漾濞县征文竞赛荣获三等奖,并刊登于《漾濞时讯》;《参观科技馆》一文参加云南省
期刊
作为一名教师,你幸福吗?  “不幸”的教师各有各的苦衷,而幸福的教师是相似的。教师能共同享有哪些幸福呢?做了快20年大学教师,观察了无数教师,我发现老师们可以有下面五个共同幸福的时间段,拥有了这些,也就拥抱了幸福。  备课时的教师是幸福的  备课时,教师如同导演,能否精心设计出一份优秀剧本,是课堂成功与否的关键。否则课上再怎么卖力地表演,也很难取得让人叫好的效果。  备课时,教师要一直思考怎样才能
期刊
教师离职背后动因千差万别  张敏:2017年3月,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在其个人公众号“镇西茶馆”发起过一个调查,其团队据此完成一份长达近万字的《关于“提高教师收入稳定教师队伍”的调查报告》,提交给了有关部门。调查数据可见,目前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对于收入待遇的诉求也是强烈的。  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的收入真的捉襟见肘,无法让你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我认识一位40
期刊
最近,一条有关教育经费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媒体传播,大意是说2018年教育部预算中,分给中小学的预算仅16.42亿元,只有来华留学生预算33.2亿元的一半,由此质疑我国是在“花大价钱买留学生”,引起社会关注。  这条看似“有理有据”的分析,却是彻头彻尾的不实之词。实际上,这16.42亿元只是纳入教育部部门预算管理的直属高等学校附属中小学校经费预算数,与我国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1.4亿人之间
期刊
老师是学生人生路上的领路人,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成为好老师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每个年轻老师的梦想。怎样成为好老师,对每个老师都是永恒的课题。  究竟什么样的老师能称得上好老师?教师应该具备这“四度”—— 抗战时的西南联大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在炮火连天、衣食紧缺,甚至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的动乱年代,不少教师淡泊明志,踏实做事,潜心学问,呕心
期刊
在我家的书柜里珍藏着一本特殊的《云南教育》。  为了让书保存得完整无破损而永久,阿爸早年前就用透明胶精心地粘贴过,并用一个书壳小心翼翼将其包装好。至今十几年过去,它一直被我一家人视为特别珍贵的刊物,并被我们全家视为最珍贵的传家宝。  这本《云南教育》是1996年9月的期刊。此刊里刊发着由《云南教育》记者杨云慧采访阿爸的师表风采——《“初麦”老师毕国才》一文。“初麦”为巍山彝族彝语音译,意为好人。每
期刊
周末空闲,烫一杯香茗,翻开一本《云南教育》,细细学习品味,仿佛一位相识多年的老友从远方缓缓而至,自然十分惬意。  20多年前,我在一所完小的附设初中班任课。当时刚20岁出头,学历仅为中师毕业,属破格提拔教初中的,看书学习成为教学之余的最大喜好。而学校条件极为简陋,图书室肯定是没有的,连图书也没有一册,教师除了一本教材和一本教学参考书外,再没有其他教学用书了。当我把自己买的书籍和同事间能借到的书籍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