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单时刻想起你

来源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kil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末空闲,烫一杯香茗,翻开一本《云南教育》,细细学习品味,仿佛一位相识多年的老友从远方缓缓而至,自然十分惬意。
  20多年前,我在一所完小的附设初中班任课。当时刚20岁出头,学历仅为中师毕业,属破格提拔教初中的,看书学习成为教学之余的最大喜好。而学校条件极为简陋,图书室肯定是没有的,连图书也没有一册,教师除了一本教材和一本教学参考书外,再没有其他教学用书了。当我把自己买的书籍和同事间能借到的书籍读完后,“饥饿感”越来越强烈。某一天,突然从一个同事处找到一本《云南教育》,那是一本薄薄的杂志,我被她深深地吸引了,在看了与我所教学科有关的内容后,觉得不过瘾,又把其他學科的内容也看了个遍,意犹未尽!
  到了新学期,我赶紧申报订了一份第二年的《云南教育》。从此,《云南教育》就始终伴随我成长。当晨光初起,查了学生早操备了课后,我就看看《云南教育》,看看有没有值得当天教学借鉴的方法。下午两三点钟,邮递员骑着绿色“永久牌”自行车来到学校,我签收了《云南教育》后,第一件事就是翻阅一下主要内容,像一个孩子翻妈妈赶集回来的菜篮子一样,看看有没有藏着好吃的东西。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自己不懈的努力和《云南教育》的帮助下,我逐渐成为一名骨干教师,而且是教学成绩和社会满意度爆棚的那种,后来担任了学校领导,并从偏远学校调到了乡初级中学、乡(镇)教育办公室、县教育局工作。
  2008年,领导让我负责《云南教育》的通联工作,我与《云南教育》的联系更加密切了。
  最值得铭记的,是《云南教育》编辑部的老师们!印象最深的是一年一度的全省教育宣传工作会。年中的某一天,接到通知的我们放下手中繁杂的工作,赶到昆明报到,报刊社的老师像家人一样接待我们,他们嘘寒问暖,同我们聊工作、拉家常,最宝贵的是,他们看到我们就像看到多日不见的亲友一样,态度亲切,笑容自然,我被深深地感动了。报刊社的会是我所开过的最轻松也最有成效的会,大家像老朋友会面一样,指示精神学了,工作要求领会了,友谊也进一步加深了。高高兴兴来,高高兴兴开会,高高兴兴返回,高高兴兴做好下一年的工作!
  报刊社的老师们每年也来我们县,看望看望我们,选几所学校跑一跑,与一线教师甚至学生交流交流,了解教育宣传的成果,掌握《云南教育》在基层的使用情况,广泛听取意见。
  现在《云南教育》发展壮大了,从原来的一两种刊物发展成一个大家族,“中学教师、小学教师”版的理论水平明显提高,“视界”版的视野更加宽广,“学生”系列刊物的可读性大大加强。无论是刊物的装帧设计、可读性,还是内容质量、理论高度都上了一个又一个台阶,在全国教育理论刊物中也争得了一席之地,成为我们云南教育的一扇窗口、一面旗帜。越来越多的老师把《云南教育》作为自己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理论水平的重要读本。
  因为工作原因,现在我与《云南教育》的接触已没有过去多了,但我对她的热情始终不减!
  茶越泡越有味,翻开杂志,空气里弥漫着微微的香气,那是混合着茶香与书香的气息,淡淡的……
其他文献
□社会资本对教育惩戒权胜利的背后,并不意味着家长对学校的胜利,因为最后的吃亏者往往依然是学生  □从“直接惩戒”到“间接惩戒”进而走向“故意无视”的冷性暴力,折射出底层乡校在村落教育变迁中对学生管理的无奈  □被标签化的失败者在其他校园日常生活中寻找个体意义以摆脱失败魔咒,这意味着自我放弃下,隐性辍学的发生可能会变成一种略带英雄主义色彩的抗争  当今社会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存在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关爱
期刊
“西湖大学遵循‘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的办学定位,借鉴国际化的做法,翻开中国高等教育多元化的新篇章,通过自己的实践与探索为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提供借鉴和参考。”  10月20日,在杭州举行的西湖大学成立大会上,西湖大学首任校长施一公做出了前述表示。除施一公外,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浙江省省长袁家军、物理学家杨振宁,以及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主任,教育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出席大会,共同
期刊
“15个亿怎么样?15个亿给你们这个技术。”“3个亿行吗?给个框架就行了。”“呵呵,3个亿 ,不如我给你们唱首歌吧。”  天降大任,无人敢杠  10月23日的伶仃洋上,从太平洋灌入人工岛的海风,吹散不了建设者的自豪、喜悦。历时9年,被英国《卫报》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的港珠澳大桥,正式全线贯通。至此,港珠东西,长虹卧波,天堑南北,通途无阻。  这个超级工程,堪称世界桥梁建设史上的巅峰之作。  而在
期刊
打着智能化学习的招牌,内设“小学自拍交友”等娱乐板块;号称可免费下载与使用,查门考试成绩却要求家长付费;原本是辅助教学的工具,使用情况却成教师评职称硬杠杠……  不正规的教辅工具改头换面在线上“重出江湖”,值得警惕。日前,教育部印发紧急通知严禁商业广告、商业活动进入中小学校和幼儿园,明确学校要坚决抵制各类利用中小学生的教材、教辅材料等发布或者变相发布广告等行为。  随着在线教育的蓬勃发展,各类教育
期刊
近期,省文明办联合省教育厅、团省委、省妇联、省关工委、省少工委在全省开展“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评选出第二季度9名“新时代好少年”。他们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了乐观进取、向上向善的精神风貌,用满满的正能量,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漾濞县上街完小许建伟:向着自己的目标扬帆起航  《彝乡亮丽风景线》一文参加漾濞县征文竞赛荣获三等奖,并刊登于《漾濞时讯》;《参观科技馆》一文参加云南省
期刊
作为一名教师,你幸福吗?  “不幸”的教师各有各的苦衷,而幸福的教师是相似的。教师能共同享有哪些幸福呢?做了快20年大学教师,观察了无数教师,我发现老师们可以有下面五个共同幸福的时间段,拥有了这些,也就拥抱了幸福。  备课时的教师是幸福的  备课时,教师如同导演,能否精心设计出一份优秀剧本,是课堂成功与否的关键。否则课上再怎么卖力地表演,也很难取得让人叫好的效果。  备课时,教师要一直思考怎样才能
期刊
教师离职背后动因千差万别  张敏:2017年3月,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在其个人公众号“镇西茶馆”发起过一个调查,其团队据此完成一份长达近万字的《关于“提高教师收入稳定教师队伍”的调查报告》,提交给了有关部门。调查数据可见,目前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对于收入待遇的诉求也是强烈的。  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的收入真的捉襟见肘,无法让你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我认识一位40
期刊
最近,一条有关教育经费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媒体传播,大意是说2018年教育部预算中,分给中小学的预算仅16.42亿元,只有来华留学生预算33.2亿元的一半,由此质疑我国是在“花大价钱买留学生”,引起社会关注。  这条看似“有理有据”的分析,却是彻头彻尾的不实之词。实际上,这16.42亿元只是纳入教育部部门预算管理的直属高等学校附属中小学校经费预算数,与我国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1.4亿人之间
期刊
老师是学生人生路上的领路人,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成为好老师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每个年轻老师的梦想。怎样成为好老师,对每个老师都是永恒的课题。  究竟什么样的老师能称得上好老师?教师应该具备这“四度”—— 抗战时的西南联大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在炮火连天、衣食紧缺,甚至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的动乱年代,不少教师淡泊明志,踏实做事,潜心学问,呕心
期刊
在我家的书柜里珍藏着一本特殊的《云南教育》。  为了让书保存得完整无破损而永久,阿爸早年前就用透明胶精心地粘贴过,并用一个书壳小心翼翼将其包装好。至今十几年过去,它一直被我一家人视为特别珍贵的刊物,并被我们全家视为最珍贵的传家宝。  这本《云南教育》是1996年9月的期刊。此刊里刊发着由《云南教育》记者杨云慧采访阿爸的师表风采——《“初麦”老师毕国才》一文。“初麦”为巍山彝族彝语音译,意为好人。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