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评价模式,促进语文教学深入开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mlj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学评价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其承担着对学生学习成效评定及下一步教学参考等方面的作用。一段时期以来,部分初中语文教师习惯于按照卷面分数统一要求这样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成果进行分析。这样的单一评价模式,一方面不能够兼顾学生语文综合发展状况,另一方面忽视学生发展差异性这样的客观实际,不利于语文教学的深入开展。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尝试对评价模式进行改革,以分层评价、综合评价和激励评价相结合的模式进一步兼顾学生的发展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并且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为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积聚后劲。
  一、采取分层评价模式,科学制定门槛评价学生学习成效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的差异性日渐显现,对全体学生采取同一种要求的评价显然是不适合的。语文教师要在充分研究,并深入分析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运用分层评价模式更科学恰当地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成效进行分析。
  1.科学开展学生分层。运用分层模式对学生语文学习成效进行评价,其基础性工作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教师要结合语文教学中的观察所得,对学生进行全面分析,分析学生语文学习成绩、语文学习情感、语文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综合发展状况,在这样的背景下为学生进行综合评定,分为不同的层级,以便接下来的分层目标制定和分层目标考核。
  2.科学制定目标体系。针对每一个层级学生的发展状况,广大教师要对学生的语文学习目标进行分层设置,重点是针对优秀生、中等生和学困生群体量身定做目标,保证学生的能力基础和语文教学目标要求基本一致,防止要求过高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或者目标过低不利于激起学生的学习动力。
  3.对应开展教学考核。在分层模式教学中,教学考核评价是最关键的环节,教师要针对学生语文学习分层目标制定相对应的考核内容,在考核评价的容量难度方面体现差异性。教学考核要保证学困生群体在难度与数量方面都有所降低,为保证优秀生群体充满学习激情,教师要采取AB卷形式进行分层教学评价,B卷专门为学困生群体设置,其考核要求与教学目标中的基础性要求相一致,确保每一个层面的学生都受到与此相对应的难度考核,从而更客观地评价学生在其目标体系内和最近发展区域内的学习成效。
  二、采取综合评价模式,着眼整体水平评价学生学习成效
  对初中生语文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不能仅仅局限于语文试卷的分数这一单方面因素,还要将学生的基础知识、综合能力和学习情感等结合起来,从而更全面立体地分析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成效,更科学地评价学生。
  1.兼顾学生基础知识评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强化考点的知识巩固,还要逐步回顾学生在语文基础知识方面的发展水平,如普通话发音、一千五常用字准确书写等。这些基础知识是学生语文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基础,教师要在新课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进行回顾,并将其考核纳入日常语文教学考核评价体系,采取过关的形式对学生严格要求,夯实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
  2.兼顾学生发展能力评价。初中生在语文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应当成为语文教学评价的重要方面,如学生的思维探究水平、协作互动能力等,这些方面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和大力培养的语文综合素养组成部分。教师在对学生这些方面能力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可以采取等级评价方式,以优良、一般等不同的等级评价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方面的发展状况,通过这样的方式更全面地反映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参与度、積极性和学习能力。
  3.兼顾学生学习情感评价。积极的学习情感是语文教学有效开展的重要促进力,广大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文学习评价的过程中要将情感投入程度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学生具备了积极的学习情感,在语文学习中必将更投入,积极性更高,是提高教学成效的因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的学习情感进行细致的观察分析,并给予相应的评语评定,通过这样的评价能够更好地从动态层面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投入程度,有助于在下一步的教学中优化,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从而实现提升教学成效的目标。
  三、采取激励评价模式,增强积极情感评价学生学习成效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情感因素,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效果,成功、满足、自豪、兴奋等积极情感有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诸位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的过程中,除了要帮助学生准确认识知识点掌握效果和评定学生能力发展、情感状态等方面之外,还要以此为杠杆发挥激励性评价的促进作用,让学生强化语文学习积极情感。
  1.积极寻找语文进步之处。在运用激励性评价模式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将着力点与重点放在中后位置学生层面,尤其是学困生群体,要善于寻找他们在语文学习中的进步之处,加以表扬。对于这样的学生而言,他们在日常学习中所能接受的表扬较少,大多数时候处于较为自卑封闭的状态,有了教师的鼓励性评价,学生的内心将会产生强烈的震撼,充斥积极的学习情感,对于学习活动的投入程度会更高。
  2.积极寻找态度转变之处。对于班级语文教学工作而言,动态分析学生学习状态,对学生学习更加刻苦、更加投入的转变要历历在目。有些中后位置的学困生虽然学习成绩没有出现明显进步,但是其学习态度已经悄然发生变化,这是一个好的开头和征兆。教师在一时无法发掘出其语文学习的明显进步背景下,可以以其学习态度的进步转变作为表扬的引子,采取激励性评价,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积极寻找其他闪光之处。除了发掘语文教学中的点滴进步、闪光之处外,教师还要着眼于学生的整体发展,从其他角度寻找激励性评价的契机。如有些学困生在语文学习中虽然效率不高,但是其具有文艺方面的天赋,教师可以利用适当时机对其进行表扬,从另一角度增强学生学习中的快乐情感,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尊重、同学的关心,以这样非智力因素影响他们的内心情感,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广大教师应当针对教学评价的实际状况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改进,使语文教学评价更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同时发挥对学生的促进作用,为教学成效的提升奠定扎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语文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日渐体现,队伍建设水平直接影响新课改的深入和语文教学成效。近几年,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不断加大师资队伍管理与建设力度,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师资整体建设水平,应当看到,受历史遗留问题和客观发展因素的制约,目前初中语文师资队伍建设还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初中语文师资队伍建设的薄弱环节及提升建设水平的途径进行分析研究。  一、当前初中语文师
摘 要: 典故往往是诗歌中最精微含蓄的部分,给典故作注则是辅助阅读的必要准备。苏教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中“牛山霑衣”典故的注解没有区别不同版本,截取出典原文前半,造成理解上的困难,不仅注解应有的功能丧失殆尽,而且不利于学生多层面、多角度地理解诗意。  关键词: 《唐诗宋词选读》 典故 注解 牛山霑衣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九日齐山登高》诗下注⑤这样标注“牛山霑衣”的典故
摘 要: 普通话与方言二者存在于一个辩证的统一体中,而非你存我亡的关系。推广普通话并不意味着消灭方言,方言电视节目不会妨碍普通话的推广,方言及方言电视节目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方言电视节目应把握好质与量的关系。  关键词: 电视“方言言说” 方言 普通话  近年来,方言电视节目大量涌现,如济南电视台用济南话播出的《有么说么》、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用杭州话播出的《阿六头说新闻》、广州地区用粤语播出的
目的:通过对外周血中B型脑钠肽、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的浓度水平来评定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的血管病变程度.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3年4月在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住
摘 要: 爱德华·萨丕尔的《语言论》是美国观念主义语言学的代表作,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之作。本文对比两位作者的重要语言学观点,如对语言性质的看法、语言成分的理解、建立的哲学基础等,找出二人观点的不同之处,呈现语言学研究的不同视角。  关键词: 爱德华·萨丕尔 布龙菲尔德 《语言论》 语言学观点  1.引言  爱德华·萨丕尔的《语言论》是美国观念主义语言学的代表作,该书基
综合实践活动是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如何把这个课程与语文教学紧密结合,在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开展好综合实践课程?笔者认为,在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应充分重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充分重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课程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下面从准备阶段、实施阶段、评价阶段三个阶段谈谈语文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作用。  一、活动准备阶段  1.课程知识的介绍。  语文综合性学习不同于一般文本的学习。在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