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之所安,吾心知归处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newbl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于清冷的冬日里,赴一场与余先生对坐而谈的文学座谈。
   看完《遠望可以当归》,这竟是脑中浮现出的第一句话。
   “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这是梁实秋对余光中的评价,我觉得还不是特别确切,因为在他的散文之中,也能觉出些诗的味道来。清浅地读来,仿佛与大师相对而坐,他絮絮地讲述,不曾看我;我抬着头听。这便是十分美好的了。
   余光中的文字有奇特的力量:是一种让人觉得介于温和与严肃之间的感受,是蕴含着平和的庄重。并不能称其轻或重,余光中的书若用来口述会显得过于轻浮,唯有略带些温度的文字才可描述得出。
   他在《故人情》中缅怀一个家中幼儿的夭折,并不曾直说自己有多么哀伤,字里行间却能让人感受到无法言说的感觉。他的语言是洞庭湖上的轻风,只漾着轻轻的波澜,并不曾打破明镜一般的水面,却自有一种哀痛在这之中,仿佛是一股爬了千万山峰的风,缓缓停下喘出带着铁锈味的气。这种感受让人读着,读着总是想放下书喘口气再继续读。然而即使在这种心情之下,他的文字仍是这般悦耳动听与曼妙:“那婴孩是诞生了,但不在这屋顶下面……在一座高高的山顶,可以俯瞰海岸。海神每小时摇一次铃铛……汇入草下的冻土,营养九茎的灵芝或是野地的荆棘……”
   《故人情》里的幼儿,《焚鹤人》里的他、舅舅、女儿和鹤,《两张地图 一本相簿》里的岳父和妻子我存,《金陵子弟江湖客》里的大学同学们,《另一段城南旧事》里的“夏太太”林海音……在余光中先生的记忆里无一不被打上了“家乡”的烙印。我想这就是《远望可以当归》入选“吾乡”怀旧思乡系列的原因吧。“家乡”代表的不只是出生之处,尤其于文人而言更是一种愿归之处、思念之处、情深之处、神圣之处。人从古至今的迁徙,并未洗却安土重迁的情结,特别在当时那个战火纷繁、社会剧变的年代,“寻根”和“思源”就显得格外沉重却充满希望。一个“乡”字,是没有风雨,是有风雨也能挺膺面对,是没有勇气面对依然有家人陪伴,是不慎未尽子女之孝但仍有地方可以缅怀与祭奠。
   “有客自远方来,眉间有远方的风雨。”
   这是书的背面写着的一句话。那位自远方而来之客,不只是余光中先生,更是数以万计的中国青年。他们迢迢赶来,披星戴月,走进家乡的那一刻,像个找到母亲的孩子,眼眶骤然红润。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中年级学生初识作文,经常因为没有写作素材无从下笔。在这种情况下可将游戏情景作文教学引入到课堂中,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游戏中边观察边记录,充分体验游戏带来的真实感受,从而积累大量写作素材。学生有了愉悦体验以及成功的感受,便会乐于表达,勤于写作。   【关键词】小学语文;游戏;作文教学   小学中年级作文既是对低年级看图写话的延续,又为是高年级作文训练做准备,其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不言而
期刊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所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选好教学过程中德育的方法,讲究德育分寸的适度,在备课时设计好德育教育的环节,是很有必要的。如何立足农村,深挖语文教材或语文教育中的德育因素,是每个教育者的责任和使命。   一、利用教材,熏陶感染   语文教学中德育有潜移默化的特性,因
期刊
“自由表达”不仅是学生能够对教师教学语言所表达的内容、文本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看法,而且是能够在话语中流露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自由表达实际上是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的体现,它不仅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途径,更是学生体现自己的价值,发挥自己创造潜能的前提。   一、语文课堂自由表达能体现语文学科性质及目标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
期刊
“三生教育”包含“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三个目标点,其目的是通过认知以及实践让学生包括教师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促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健康地提高生存价值,明确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关心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推而广之,关心朋友、他人的生命安全;掌握生存技能,强化生存意识,把握生存规律;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获得生活体验、情感体验,树立正确生活观念。最终把学生塑造成一个比
期刊
半生光阴心血凝,五载对壁益求精,火光中是逐渐消逝的书稿余烬,脑海中熄不灭的是对精益求精追求的烈火,徐老的一部《牵风记》完美随风而来,他精益求精的态度,让我难以忘怀。用精创作,求精修至,完美牵风而来。   半生修得一书成,精益求精是徐老的创作态度。耗时五十八年之久的马拉松创作,把20万字浓缩至10万字,忍痛将书稿付之一炬又重新开始,徐老已不单单是在写作,而是以笔为锋,雕刻一件拥有完美比例,绝无瑕疵
期刊
沐浴在阳光下,坐在白色秋千之上,树影摇曳,花香氤氲,手捧一本《海子的詩》,便感到清风阵阵吹来。   阳光照耀在泛黄的书页上,我跟随风走入海子诗句的字里行间,感受海子的四季……  春夏之风   清风徐来,我轻读道:“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温暖的诗句,仿佛让我也身临其境,读着海子的诗句,一股力量在我身上涌现。我也愿在心灵的净土上筑一座“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心房,始终向往美好,追求
期刊
【摘要】本文从时空的交汇节点上分析《登幽州台歌》中陈子昂的孤独体验,从历史现实分析陈子昂的孤独来源,从个人需求理论角度将其个人孤独上升到根本性孤独。   【关键词】孤独体验;时空交汇;个人性孤独;根本性孤独    初唐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已成绝响,回荡在古往今来多少人心中,只因“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皆无”。“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以下,笔者将结合作品
期刊
少先队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领,促进其健康成长。针对改革创新少先队教育和活动方式,《少先队改革方案》提出了坚持形象化、情感化、榜样化、行动化,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帮助少年儿童形成基础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少年儿童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的要求。基于这一要求,我发现,针对农村小学校的少先队活动,要想真正解决问题,还是应该转变思路,寻求特色,对如何有效开展进行深入探析。   针对“辅导员队伍
期刊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往往认为多媒体具有图文并茂、声色俱全的效果,传统的板书完全可以舍弃不用。殊不知,即使多媒体有诸多神通之处,我们也要恰当使用,才能帮助学生把握重点,增进他们对语言知识的理解。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课堂板书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传统板书与多媒体相互融合   传统的板书与多媒体都有着各自的特点,教师不可简单地舍弃某个,要依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灵活选用,不可偏废。如在学
期刊
有人喜欢天上的繁星,有人喜欢皎洁的月亮,而我最喜欢迷蒙的晨雾。   晨雾是朦胧神秘的,如梦境却又真实,它变幻莫测,令人琢磨不透。清晨,浓雾弥漫,它微带寒意,翻腾缭绕。清晨的雾是又浓又厚的,置身其中,像在一个梦幻的世界中,仿佛只有我自己。就像是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洞”中,它很厚,看不清前方,我伸出手向前一抓,却什么也抓不住,抬眼望去,就像盘古所在的混沌世界里一样。悄无声息的晓雾,拉不开、扯不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