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的因素及解决策略探究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ofu0q843134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是普通高中的三大主科之一,而阅读理解在英语试题中占较大的篇幅。这对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就有一定的要求,高中英语教师要针对阅读方面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加强阅读训练,以便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在考试中能取得一个较理想的成绩。再者有了良好的英语阅读能力,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英语文章,提高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本文将概括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的因素及解决策略探究。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简介】王静,江苏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为了更好地开展英语教育教学工作,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学习能力,高中英语教师应着重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培养他们的阅读素养,让学生在阅读中至少做到看着英语句子能够在脑海里清晰地呈现出他们对句子的理解。本文笔者将探究影响阅读的因素以及如何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一、研究目的
  近代社会教育事业在不断地提高与发展,社会上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多数的企业不仅要求学生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而且需要具备与他人沟通交流学习的能力。英语是一门语言类学科,和语文相似,离不开说、听、读、写。英语阅读是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与方法,每一个英语教师都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而不是一味地讲单词、讲语法。如果不把语法代入到阅读中去,单词就只能是一个单词,几个字母而已,这样的英语学习是枯燥乏味的,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阅读可以让学生置身于学习英语的环境中,多读多练,这样他们的英语水平自然就会提高。
  二、影响英语阅读能力的因素
  1.教师对学生主体认知不够。受传统教育教学方法的限制,好多教师没有明确意识到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清楚自己的身份,要意识到自己只是学生的引路人,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很多英语阅读不好的学生,不是他们不想学,只是基础知识比较薄弱,教师针对此类学生可以详细讲解课文内容,让学习跟不上的同学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站在讲台上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教学,没有让学生自己去思考相关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和理解,更不用说真正地掌握知识了。有些教师的阅读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更糟糕的是从没有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只是注重教授学生阅读内容的表层意思,没有带领他们进行深层次的探究,没有带领学生将整篇文章的脉络进行完整的理解。现在全国上下都强调要给学生减负。减负是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但可以适当地增加阅读量。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了,那他们学英语的时候自然会得心应手。
  2.没有利用好新型科学技术。有许多教师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且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不强,没有办法合理地利用新型的科技来扩充自己的教育教学素材。这种现象的产生,大多源于教师对新兴媒体技术没有熟练掌握,他们的思想已经被传统教育方式束缚住了。教师在以往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影响下,把课本当作唯一的教学素材。在对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也只是运用课本上的内容来进行教学。如果教师能够发挥多媒体等多种教具的优势,充分发挥其作用,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那么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兴趣都会大大提高。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与时俱进,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制订出相应的教学设计。
  3.缺乏对英国文化的认知。英语是一门语言。如果想学好一门语言,那么就要对该语言背后的文化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学生自出生在他们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语言思维就是汉语的语言思维,而英国的语言思维与汉语的语言思維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同的。要想让学生更好地提高英语阅读能力,提高英语的学习能力,首先要转换学生的思维。思维的转换要求学生们要对英国文化有一个基础性的了解。一旦明白了英国的一些文化知识,学生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探寻到英语语言思维的运作方式,进而更好地学习英语,提高自己的英语阅读能力。
  4.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学生受益无穷。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教师在英语课上强调英文交流的重要性,并且要及时执行,长此以往便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或者在进行英语课文阅读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记录下出现的生僻单词和较难的语法,在课后进行查阅,摘抄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从而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自学能力,以及提升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有的学生在阅读英语课文的时候,只是囫囵吞枣看一遍表层意思,略读一遍英语课本就结束了,并没有再一次地回顾相关的英语知识,对相关的英语知识进行整理归纳。这样的学习方法是不可取的。
  5.不健康的阅读心理。如果学生在阅读英语课文的时候,没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那么他的阅读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有的学生在参加英语考试的过程中,心理素质不过关,感到紧张焦虑,那么他在做题的时候就不可能完全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试卷上。还有的学生在阅读英语课文的时候过于急躁,想要赶着把全篇的课文通读完毕,进行下一环节的学习。这样的行为都是错误的,他们并没有真正地理解阅读文本的内容,没有真正地掌握文本中的知识点,这样就不能给自己打下一个良好的英语知识学习的基础。而一个心理素质过关的学生,在参加考试的时候,可以把自己的注意力全放在试卷上,并且在做题的过程中会形成自己的一方小天地,沉浸在做题氛围中,从而能够更好地把题目做得更完整。
  三、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解决策略探究
  1.强化基础知识。很多学生基础薄弱,词汇量不达标,这样就很难理解文章的意思。所以,教师首先要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以及常规语法练习。英语的语法比较繁琐,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应着重加强训练。如果说一个学生连基本语法都不能熟练掌握,何谈阅读,何谈理解?想要提高词汇量,那么就要多阅读,词汇量与阅读是相辅相成的。当阅读的篇幅够多时,学生的英语语感就会大大提升。当学生能顺利看懂一篇课文后,就要思考如何提高阅读质量,因为考试中阅读时间是有限的,要做到快又准。如果遇到新单词,不能查询意思时,要学会联系上下文进行猜测。我们在学习汉语的时候,要先学会拼音,再学会字的读音,再学词语,最后再写句子。英语也是如此,不可能没有单词作为基础,就开始学习课文。   2.强化知识点。由于缺乏英语学习环境,学生需要反复地对某一个单词进行理解。但是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只注重于课本上的单词,还要加强课外积累。学生学习新知识,不一定要刻意地去记某一样东西,通过一些其他途径去加深理解也是不错的方法。教师可以设计适当的教学方法,把一些固定搭配和单词的特殊解释以不同的方式传递给学生。汉语的语言习惯和英语的语言习惯不同,但也有相互借鉴的地方,巧妙利用两者间的差异性,可以加深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英语阅读已经成为高考必考考点,如果只是反复地练习,可能会降低学习的趣味性。这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几个学生相互配合,分工合作,把知识点串联起来,加强记忆。一方面,能将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加强记忆力;另一方面,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对知识的记忆力也就提高。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高一英语必修一第一单元Back to school时,让每个学生认真读文章,然后用简单的英语复述出来,这样会对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学生根据关键词,把整个句子复述出来,把每个句子的意思都大概理解了以后就能知道整篇文章的内容。这样把一篇课文分成好几部分进行学习,能更深入地理解,根据学生掌握程度不同,也可以分成多段进行多层次训练。比如先把第一段中的关键词提取出来,看学生能否还原整段。
  3.注重教学形式多样性。教师教学时可采用分组教学,安排好学生分组,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可以依据学生学习能力、性别之类的因素进行分组。组内学习好的学生可以对学习成绩偏弱的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促进学生提高对语言的理解能力,这样做题就会轻松很多。学生喜欢有趣的课堂,如果教师上课用一些先进的教学设备,或者一些有趣的模型来给学生进行讲解,学习效果可能会事半功倍。英语课堂更应该注重语言交流能力的训练,可以要求学生上课用英语交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强化了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对于有一些基础的同学,就可以组织小型的英语竞赛,班级间进行比赛,不仅增进学生间的友谊,也对英语阅读能力有所帮助。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第三单元“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时,教师要设计好教学内容采取恰当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合作学习正是为这一目的而产生的,它改变了过去学生被迫的接受新知识的形式。学生作为团队的一分子,会主动与其他同学交流,这在无形中增强了责任感和积极性。各小组可以给不同同学分配不同的段落,由学生自行朗读,自己找出文章中的重点,并由学生充当课堂的老师。在上课之前也可以先给同学们播放课文相关音频,多听也是加强英语阅读的一大方式。播放课文相关的视频,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本篇课文学习的内容,在课后教师可以布置熟读课文并背诵的作业,但要减少书面作业,以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4.阅读积累。为了更好地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增加阅读量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最直接的方法,任何东西的质变都离不开量变,就像写代码一样,需要一遍一遍地推敲才能对自己的学习有所帮助。当然,我们所说的多多积累并不是说一味地死学,可以找一些有趣的小故事书,先把英文版从头到尾顺一遍,自行理解意思,再和原文进行对比。还要做到有计划地写积累笔记,比如在遇到相似的词语或短语时就可以积累到一起。文章在读完之后也不能只是浅显地理解了一遍,里面的重点语法,不认识的单词,新的语句形式,都需要一一记下来。好的文章,会让人产生更多的想法,同样在进行英语课文朗读时,也可以联想学过的知识,比如积累的语法与哪个句子类似,或者这个句子可以用另一种方式书写。
  5.关注学生。每个学生取得了进步,他们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如果老师发现任何一个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不如从前,就要及时给予鼓励。教师不要只想着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是大家的,教师要注重学生培养学习积极性。现在社会对学生要求有所提高,教师应注重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自行在组内讨论解决,并完成相应的汇报工作。英语作为另一门语言,它的应用性也是非常强的。在以往的教育方式中,学生接受新语言的程度不同,最后学到的东西有多有少,这就有可能导致两极分化。这种一味灌输的方式使得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虽然聪明的同学能很快地给出反馈,但是大部分同学还是处于迷茫状态。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合作,在合作中教师要强调学生多用英语交流。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教师不能只做旁观者,要及时引导纠正。教师应該做的是及时给学生反馈,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
  四、结语
  为了帮助学生在英语这门科目中有显著的优势,教师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应摒弃传统教学方法中的糟粕,革新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多种新型科学技术,以便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思维能力,提高英语阅读能力,进而帮助学生产生学习并且切实取得理想的英语成绩。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这种问题做出相应的解决策略,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趣味,自愿地探寻英语的世界,把对学生的英语阅读训练落到实处,切实加强学生的阅读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素质。
  参考文献:
  [1]邹小斌.对高中学生开展英语课外阅读现状的研究和调查[J].校园英语,2020(18):87-88.
  [2]谢晓波.探讨如何提高高中生的英语阅读能力[J].中学生英语,2020(16):91.
其他文献
【Abstract】Nowadays emotional education is widely used in teaching in order to motivate students’ positive feeling towards language acquisition. This paper aims at analyzing the function of filtering p
【摘要】阅读作为中职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之一。有效的英语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获取语言知识、整理语言知识和分析语言知识的综合能力。在培养英语核心素养的职业需求背景下,探索如何改變碎片化教学现象,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从而提高阅读教学效果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通过探讨思维导图在中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旨在激发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学习兴趣,改善阅读
【摘要】英语作为南疆地区中考的新学科,对于当地中考教学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结合新课标的要求,不少当地老师对英语教学如何有效开展存在不少疑虑与误区。本文以南疆地区使用的人教版新目标英语Go for it系列教材第一册为例,以新课标为指导,试图为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提供一些切实有效的语法教学活动实例,以期为当地英语语法教学提供更多思路。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活动  【作者简介】章翎(199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教师在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升英语课堂的质量。但是,部分教师在运用新的教学策略时还存在着很多误区,如教学内容比较乏味、教学模式比较固化、过分关注学生的成绩等,这些都在影响着课堂的高效化发展。因此,本文将着重从提升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进行分析,希望能对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误区及对策  【作者简介】蒋金莲,甘肃省天水市第五中学。  
【摘要】 如何有效开展英语词汇学习当下已经成为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就遵循英语词汇教学的原则,对如何开展词汇教学和词汇复习展开阐述。  【关键词】词汇;兴趣 ;语境;内涵  【作者简介】李玲,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向群中学。  初中英语的词汇学习是学习英语的基本步骤,掌握词汇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学生的英语水平,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发现了词汇教学对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帮助学生吸收
【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提高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本文遵循“导入、过程、反思、迁移”的思维型课堂教学思路,依据“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创造”的认知层次,实践“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的学习活动观,阐释了如何开展思维型阅读课堂教学实践。  【关键词】思维品质;思维型课堂;阅读教学  【作者简介】李露霞,杭州外国语学校。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
【摘要】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视域下,小学英语教育体现出一种新型标准,英语施教者需要对课堂效率提高关注,进而推进英语课堂教学的不断反思和反馈,为促进英语教学模式与教育素质的有效改善提供借鉴。基于此,本文就核心素养教育环境下,小学英语课堂学习群教学模式的构建成效,旨在为提高小学生的英语素养及教师的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英语;学习群建构  【作者简介】蒋丽华,溧阳市燕湖小学。  小
【摘要】“产出导向法”作为一种新兴教学法,包括三个环节:驱动、促成和评价。其中,驱动环节的设计最为灵活,因而也最具挑战性。本文以《现代大学英语精读1》Unit 3 Message of the Land为例,主要探讨“驱动”环节的设计、实践和反思。  【关键词】《综合英语》;驱动;教学设计;教学实践  【作者简介】曾平(1986-),女,四川威远人,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商务英语学院,硕士,讲师,
【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和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教育部提出了STEAM课程作为加强学校创新教育的中心工作。它深刻地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和决问题的方式,有助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升级,从多个层面上对科学教育课程体系提出了深层挑战。作为英语一线教师和科技辅导员,我们怀着科学教育的情怀和梦想,立志于做英语教学中多学科整合教学模式的先行者,希望做出有温度的英语教学与STEAM 活动深度融合的
【摘要】本文笔者将对于情境认知理论做出概述,随后细致分析将该理论应用到高效英语翻译教学工作中的意义,最后综合该理论的特点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以求助力高校英语翻译教学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情境认知;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研究  【作者简介】姚璋,湖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  在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工作的质量,强化教育工作的成效,需要将情境认知理论应用到实践中,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