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感悟中亲近数学 在研究中理解数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viol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港城经济和地方教育的发展,我们学校最近几年先后“引进”了几名外国小朋友来校就读。在教师眼中,这几个“小老外”个个活泼好动、聪明可爱。尤其去年五(1)班转进的来自英国的小朋友康可(中文名),他在中国已经生活了几年,是个地地道道的中国通。由于“打造双语”的需要,康可积极地参加了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如“双语艺术节”、“童梦节”、“六一儿童节”,甚至在升国旗中双语主持活动中都能大显身手,可谓占尽了风头。
  然而即便这样,他们却无一例外地出现语文数学成绩跟不上班,是班级学生公认的“差生”。这是为什么呢?如果是语言不通,那康可可是个“中国通”呀!至少数学成绩不应该很差吧?据说在许多美国小学就读的中国小朋友大多出类拔萃,而且连连跳级。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们的数学教学更多重视对基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感悟和理解,囫囵吞枣;重视对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应用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学而不思,思而不研。要改革数学教学,就必须加强学生对数学的感悟和研究,那么如何让学生在感悟和研究中亲近数学和理解数学呢?
  
  [案例1]:“错误”——在反思中感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取得良好教学效果,会别具匠心地设计一个“思维陷阱”,促进学生的认知,激发学生的心理矛盾和问题意识,推动学生主动建构的发展。如:教学一年级上册《统计》一课。教师在教学例题前,出示了8朵红花、7朵黄花和5朵蓝花,并将它们随机摆成一排,让学生很快说出红花、黄花和蓝花各有几朵。
  生1:红花8朵,黄花7朵,蓝花4朵。
  生2:红花8朵,黄花6朵,蓝花5朵。
  生3:不对,红花8朵,黄花7朵,蓝花5朵。
  师:为什么有的同学会数错?
  生:没有认真数,没数清楚。
  其他同学都点头表示同意。
  师:还有其它原因吗?
  生:小花摆得比较乱!很容易数错。
  师:说得好!那怎样才能不乱呢?
  生:整理一下。
  师:怎样整理?
  生:把同一种颜色的的花排在一起。
  [反思]:“统计”不仅仅是教会学生统计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和体会统计的意义,即“能从统计的角度思考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产生初步的统计意识。为此,教材创设了“大象过生日”的童话场景,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动物聚会的情境提出问题,体现生活里需要统计,以便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由于场景中的小动物排列比较乱,让学生感受到数起来很麻烦,从而产生“分一分”、“排一排”的需要(即统计的需要)。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各种小动物数量少,加上学生为了显示他们“火眼金睛”,很快就数出各种小动物的只数,并没有自觉地产生统计的需要,而是在教师的“强导”之下完成的。本课,教师改用创设“数小花”的情境,由于数量增加了,加之让学生快速数出各种小花各有几朵,学生在跃跃欲试中很容易“忙”中出乱。再通过“为什么有的同学会数错”的追问,引导学生对“错误”进行反思,激起学生强烈的认识冲突和求知欲望,使之有了分类整理的迫切需要,让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而有所得。在顿悟中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和探究意识。在这里,“错误”的价值不再是仅仅教学生如何去“纠错”,而是“话”锋一转,引导学生对“错误”进行反思,探究其产生的根源,鼓励学生大胆地从客观的角度去分析错误,进而使學生从“统计”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所以学生的求知欲望是自发的,对数学的感悟是自觉的。
  [案例2]:“风波”——在亲历中研究
  在2005年第二学期小学五年级数学期末试卷上设置了一道“数学与生活”题:童童是个爱劳动的好孩子,星期天他帮妈妈做饭,时间安排如下:
  
  6.5分钟 1.5分钟 4.5分钟 18分钟 10.5分钟
  童童一家怎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吃上饭?可以用计算、排列、叙述、说明等方式来解答。
  此次考试实行全区统一阅卷,我有幸参加了这次阅卷工作。可是,当我们改到这一题时,却着实犯了难:此题该如何量分呢?我们立即看了看“标准答案”,上面写着:23分钟,写出优化过程的加1分。而此题满分是4分,“标准答案”中并没有给出具体的量分尺度。在座的几个教师立即争论起来,纷纷发表自己的“高论”。有的说:“算出23分钟的才能得满分,没有计算或算错结果的最多得一半分。”并且强调:解决问题就得需要计算,不计算还能叫数学吗?有的则不以为然,指出:“该题并没有说一定要采取计算的方法,只要学生把顺序排对,就应该给满分。”可是有的说:“如果有的学生顺序排对了,可是计算错了,该怎样量分呢?”争论很长时间,仍然是各执己见,未能达成共识。最后还是我们几个负责批改的教师“独断专行”,凭着“感觉”去量分了。
  且不说教师是怎么改的,再看看学生的解答,更是差强人意。只有少部分学生排对顺序,能计算出结果的更是寥寥无几。许多学生根本就没有弄清题目的意图,答案可谓是五花八门:有的学生说,只要缩短每个环节的时间,就可以更快地吃上饭了,并且按照自己的设想重新列举了时间;有的学生说,要把菜多“泡”一会儿,这样吃起来卫生;有的学生说,我左手洗菜,右手淘米;有的学生说,我光吃饭,不炒菜,这样就节省时间了;有几个学生大概是怎么也没看出来,干脆直接写道:“我认为,不管怎么做都一样,反正时间不变。”
  [反思]:有的教师在事后感叹道:这种题型平时练得太少了。笔者则不以为然。我们不妨思考一下出题者的意图:从知识层面看,作者要考核的是学生的统筹思想;从能力的层面看,作者主要是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即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不仅仅要看学生回答得是对还是错,还要关注哪种方法更合理,更具有优化的思想,更要关注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一味地课堂训练只能锻炼学生的解题技能,只能让学生在定向思维的道路上越走越窄,“自古华山一条路”,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呢?“实践出真知”。因此,我们必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营造研究和起疑、探疑、解疑的氛围,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真正地发现问题、理解数学。鼓励学生进行数学课题研究,给学生研究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研究热情。
  中国有句中古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鱼”讲的是灌输书本知识,读“死书”;“授人以渔”讲的是培养人的能力,教人做学问做研究的方法。做“研究”,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组织研究材料和运用研究方法的能力,同时也能在研究中学到书本和实践中的知识。然而在应试教育的制约下,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采取初级阶段打基础,高级阶段才做学问的策略,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造能力是“培养”出来的。既是培养,就应该从小开始。我们应该努力为学生营造研究的氛围,给学生感悟数学的空间,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思维的独立性,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人才和创造性人才。
其他文献
因材施教原则是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心理特点和智力水平既有一定的普遍性,又有一定的特殊性,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共同特点和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有利于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有利于多出人才,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因此我们在教学当中,应当针对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非智力因素和学习成绩等差异,因人而异分层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施以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
摘 要:在职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创新能力是各种素质的核心。本文从了解学生、提供创新环境与揭示数学美、培养直觉思维、优化教学方法、发挥主体作用、指导解决问题等方面,就如何培养学生对职中数学教学中的创新能力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职高数学 教学 创新能力    在职中数学教学中培養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就职中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
摘 要: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有效地启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其主动探求知识,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而把握学生心理、热爱学生、巧妙激励、巧设悬念、精设情境等是培养中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中学生 数学 兴趣    数学是中学生的一门主课,它具有系统性、逻辑性和抽象性的特点。它的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点,使中学生建立均衡的知识体系
摘 要:自信心是学好数学的基本动力,是成功的根本保证。有些职中生由于一些原因失去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本文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培养职中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策略,以提高他们的学习业绩。  关键词:职中生 数学学习 自信心    大量事实表明,职中生学习数学的能力越来越差,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高,对自己的学习能力缺乏自信心,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学生的基础差    现在
鸡球虫病是由艾美耳属的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等7种球虫单独或混合感染肠道不同部位所引起的一种肠道细胞内寄生性原虫病。(1)本研究利用鸡胚肠上皮细胞来替代鸡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中。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课程生活化,这不仅需要体现课程内容的生活化,更需要体现课程理念、课程标准、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的生活化。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充分说明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教学应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要把抽象的数学变为有趣、生动、易与
乳房炎是母畜的常见疾病之一,尤其奶牛乳房炎给养殖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奶牛临近分娩时,血液中的白细胞减少,尤其是中性粒细胞显著减少是引起奶牛产后感染疾病如子宫内
牛传染性鼻气管步(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IBR)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 virus,IBRV)引起的一种牛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