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的“合理”解读

来源 :经济与法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et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出台,共10个条文,将于2014年9月1日起施行。工作中由于第三人的原因造成工伤该如何处理?司法解释做了进一步明确。但是,针对“合理”的界定,仍一直备受争议。如何最大化的保障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平衡律法条文的硬性规定与具体事件的情理分析成为人们考量的重点。
  认定标准中界定不清
  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表示,据统计,近年来工伤保险行政案件数量位居各类行政案件前列。工伤保险行政案件涉及到职工的切身利益,直接影响社会稳定。相关行政案件审判过程中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解决纠纷的难度日益增大。
  此前,《工伤保险条例》在认定标准中用到了一些词汇,如工作时间、工作岗位、工作场所、履行工作职责、上下班途中等词汇,但这些词汇的内涵和外延都没有明确的界定,往往由经办人员根据自身的业务素质和经验来确定,其结果往往是相同的案情,由于不同的经办人导致不同的结果。例如,何谓“工作场所”?一个经理的工作场所是不是局限在办公室里?如果该经理在检查单位内部工作现场时受伤,是否可认定为工伤?何谓“工作原因”?“工作原因”的范围到底有多大?劳动者要工作,是因为工作原因所以在工作时间内、到达工作场所。从这方面来理解,只要劳动者在工作时间内来到工作场所,都是由于工作原因。何谓“上下班途中”?劳动者上班迟到、早退回家时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是不是能认定成工伤?因为伤害事故往往是意外发生的,劳动者如果按正常的作息时间上下班,可能就避免了机动车意外事故的伤害。正是由于对这些词汇的界定不清,在涉及到个案时,见解不一,使得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能保证,劳资纠纷不断。
  “合理”需进一步细化
  为明确这一界限,最高法基于人性化考虑对于“合理”进行进一步诠释。其中,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庭长赵大光就“合理时间”表示,上下班有一个时间区域,可能早一点,可能晚一点,比如下了班以后,还要加一会儿班,或者是等交通的高峰时段过了之后再回家,这些都属于合理时间。对于“合理路线”的范围,赵大光举例称, “比如下班的途中需要到菜市场买一点菜,然后再回家,而且是顺路,是不是合理的路线,是不是日常工作中所需要的必须的活动呢?我们认为都应当包括在内。所以理解这一条规定,我们要抓住一个关键词就是‘合理’。”“下班回家”体现的就是“合理时间”,而“顺道买菜”则体现的是“合理路线”。
  但是,京都律师事务所刘铭律师认为,《规定》对于“合理”二字仍需进一步细化,否则解释过于宽泛,难以让法官以统一标尺衡量其内涵。“上下班途中顺道干点别的事算合理,这个‘顺道’怎么理解,对所干的事情有什么要求?”刘铭提出,健身、购物、参加聚会等等事由如果都是“顺道”干的,是否都有正当性、合理性?另外,去哪些场所或地方可以理解为“顺道”?“合理时间”又该如何认定,下班后错过晚高峰半个小时和三个小时,是否都属于“合理时间”?“如果这些因素不明确,一方面将造成当事人举证困难,不知道该搜集哪些证据证明自己的行为‘合理’。另一方面,法官自由裁量权过大,特别是生活经验不同的法官,可能对‘合理’的理解不一样,造成同案不同判的现象。”刘铭建议,最高法院应该进一步细化相关情形,通过列举等方式,进一步说明“合理”的范围,确保法律的严谨性。
  工伤之殇有待休
  关于员工上下班途中意外的工伤认定,已经出现了太多司法上的不同判法。同样的案例,不同的法庭不同的法官可能判定就不同,司法标准严重紊乱,原因恰恰是最高法未就此事明确。最高法《规定》相比之前已经大大细化,对于工伤认定的司法实践来说,是巨大的进步。
  此次,最高法为职工在上下班途中的工伤认定,列举出包括探望父母、顺路买菜等日常行为在内的四种情形,不仅界定和拓宽了“上下班途中”的概念内涵,有助于规避司法实践中的认知歧义和裁量各异。
  可以看出其本意主要强调扩大工伤认定的范围,倾向于对受伤害的弱势劳工有利的一面,相信普通员工当是大大欢迎。但也有业内人士称,看似出于人性化考量,事事求“合理”,其本身却颇具争议。因为上下班途中实在是有无限可能,“合理”度很难把握,可能造成更多的工伤保险类行政案件陷入各自的说辞中。如某人加完班后在回家途中发生了交通事故,恰好这意外发生在下班时间后相对较长的时间内,那么按照规定,要确认是不是工伤,就要用人单位和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擦亮自己的慧眼,调查核实的难度也加大了。
  这一点也是争议之一,法律的解释不可能具体入微到每一种可能发生的事情,并确定谁为合理谁为不合理。所以本着同情保护受伤群体、弱势群体的前提,在合理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最好的决议。“合理”二字本身就交由法院根据具体案例,依照法理、情理去判断具体对待。
其他文献
摘要:权力腐败现象是社会的痼疾,如何遏制权力腐败?权力腐败本质的不同解说以及腐败的特征,本文主要从权力、私利和官员三种要素所组成来进行腐败现象的本质探讨。只有认清腐败的根源,才有想对应的政策对腐败进行分析,然后,本文着重从以德倡廉和监督保廉,依法护廉,俸禄养廉等四个方面的对策来着手进行反腐倡廉的分析。  关键词:权力腐败 权力失控 廉政 监督保廉    一、腐败的本质及特征  要遏制权力腐败,首先
期刊
摘要:法官自由裁量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大量存在却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呈现出或“戴枷不舞”、或“脱枷而舞”的局面。法官自由裁量是一种更能增进裁量正义的制度,应理性构建引导和规范法官自由裁量的制度,促进裁量正义的最大化实现。  关键词:法官 自由裁量 正义    一、法官自由裁量的概念  法官自由裁量是指法官根据自己的认识、经验、态度、价值观以及对法律规范的理解而选择司法行为和对案件作出裁判。法官在严格依
期刊
摘要:未成年人犯罪目前已成为世界范围普遍存在的一个棘手问题,我国现有法律尚未设立专门的起诉程序,无法满足司法实务的需要,随着法制建设的进程,将来针对未成年人的暂缓起诉制度写入刑事诉讼法已是指日可待,本文经过对国外以及我国相关制度的深入研究和探索,吸收借鉴了其中带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经验,并充分结合当下国内的实际情况,对我国暂缓起诉制度的本土化设计提出初步的构想。  关键词:未成年人 暂缓起诉 制度构
期刊
天无理由退换货本应该作  为电商承诺消费者售后服务的诚信保证。但某些零食商品、电子产品等在拆除包装之后,商品与实际不符、不尽人意或因物流导致商品损坏往往很难退换,而某些网商在面对消费者差评时,竞不时电话骚扰。这都给人们的网购带来诸多售后问题,网络电子商务的持续发展,在对商家及网站管理方面仍有待完善。  假货的代价  在虚拟的网络交易模式中,人们往往只能凭借商家对货品的文字描述、图片解说及其他买家的
期刊
电子商务从2000年进入中国,到现在已经发展了14年。从当初的试探、磨砺、蓬勃、萧条,再到现在的遍地开花,曾经在人们眼中“虚无缥缈”的电子商务,已深刻颠覆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蜕变出“网商”和庞大的网民消费群体。  淘宝网的崛起与发展  电子商务的发展和传统零售业的发展如出一辙,也是从摆地摊的集市,到商铺,到商城,到商业街商圈的发展历程,只是在时间上,电商用了十几年,传统零售业用了上千年。  1
期刊
若将汽车产业链作为一个整体,在此前中国汽车产销蓬勃发展的十多年,汽车后装用品市场绝对只是方兴未艾的汽车市场配角。但目前,在整车利润大幅下滑,汽车保有量却不断增加的行业趋势下,后装市场却成为整个产业链中最稳定的利润来源,据统计,如今汽车后装市场的利润甚至高达整车销售利润的2~3倍。  汽车改装风吹入中国市场  如今,汽车作为最为广泛的交通工具,正在朝着舒适、便捷、耐用、安全的方向发展。尤其在汽车大面
期刊
新浪网,这个当下全球华人大都耳熟能详的网站,已经融入很多华人的生活,每天去新浪网上“冲浪”一番,已经成为很多人的生活习惯。新浪在艰难的诞生与蜕变中,不断创新,弄潮中国互联网时代,才能在今天走进人们的心中。  艰难诞生 痛并快乐着  新浪集团的前身是四通利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它是中关村历史上第一家真正按照硅谷模式架构的企业。从“村”里的高新技术企业,到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互联网集团,其诞生的艰难,
期刊
摘要:民间文学艺术是各国、各民族的传统文化瑰宝,是维护文化多样性和现代民间文学艺术创新发展的源泉和根基。目前,我国关于民间文学艺术的知识产权保护还是一片空白。本文首先探讨了民间文学艺术的概念界定,其次阐述了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保护可行的途径,即可以建立特殊版权制度保护,最后分析了我国民间文学艺术知识产权保护的权利主体和权利内容。  关键词:民间文学艺术 正义性 特殊版权 权利主体 权利内容    一、
期刊
游客在动物园里观看动物  形貌、观察其生活习性的同时,往往不满足视觉上的欣赏,猎奇心使然,一边向动物投喂食物或戏弄动物,一边面对镜头留做纪念。这样场景,在各地的大小动物园里并不鲜见。  破坏动物园基础设施  在动物园里,动物在不同的区域,中间有防护栏或者隔离带。这样做不仅是出自对动物的保护,也是让不同的动物在适合它们生存的环境里生活,尤其是动物区与游客区之间的隔离带,能确保游客不被动物伤害。  可
期刊
孙乃一先生自幼热爱诗书画印,早年随天津墨林前辈研习书法,后转益多师。他热衷古文诗词之学,兼恋金石篆刻,苦l临历代碑帖、勤操槠,炽爱丹青。数十余载,磨砺不尽,汲融并收。其书法上溯秦汉,下窥晋唐,于始平公、郑文公、张猛龙诸碑及“狂张癫素”之草书,尤有用心。笔法涩疾妙尽,递相映带,转笔藏锋,无使筋节孤露,力在字终也。章法又重笔势,于啄桀之中,横竖折转之间,蓄势凝劲。  他的画亦是典型的文人画,于不经意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