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德兴铜矿富家坞采区开采的不断进行,临近固定场地及固定设施的爆破次数增多,爆破难度加大,做好飞石及振动控制是爆破安全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孔网参数;爆破网络;爆破飞石;爆破振动
随着德兴铜矿富家坞采区开采的不断进行,临近固定场地及固定设施的爆破次数增多,爆破难度加大。目前,富家坞南平山已开采至245m水平,其正下方165m水平为富家坞新规划工业场地。现已建成大部分厂房,具体参考爆破区域图。此次设计主要针对245m水平靠165工业场地方向的高陡边坡爆破区域。设计的目的有三点,一是在保证爆破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减少外侧抛掷量,减小对运岩公路的影响;二是控制爆破飞石,保护好爆区下方165工业场地设备和人员的安全;三是控制爆破振动,减小对165工业场地建筑物的损害。基于上述原因,做好飞石及振动控制是爆破安全工作的重点。文章就做好临近工业场地的爆破设计进行了简要阐述,供大家参考。
一、爆破区域
如图1所示,爆破设计区域位于富家坞南平山245m水平,实际标高239.5-240.5m,临近高陡边坡,正下方有运岩公路,路下方为165m水平富家坞工业场地。爆区距下方165工业场地最近建筑物水平距离为146m。
二、爆破网络
根据该地段岩性和控制振动要求,地表网络使用大段别毫秒延期雷管延时。即控制排用42ms导爆管雷管延时,控制列用100ms导爆管雷管延时。
地表网络连接示意图见图2(具体的地表网络连接以现场为准)
三、爆破安全
(一)爆破飞石
爆破飞石距离L按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L=20kn2w
式中:L—爆破飞石飞散距离
k—安全系数,取1.0
n—爆破作用指数,松动爆破n取0.75
w—最大一个药包的最小抵抗线,为7m
计算得L=78.7m,从月末现状图上可得,台阶边缘单孔装药量最大的孔(第3排孔)离165工业场地的最近水平距离L1为163m,L (二)爆破振动
爆破振动控制以控制单面炮爆破规模和控制最大一响药量为主要措施,并适当延长地表网络延期时间。相邻炮孔地表网络延期时差控制在8ms以上(各面炮的地表网络均采用Orica爆破设计软件进行模拟),防止爆破振动叠加)。
距离边坡最近的炮孔爆破引起质点的振动速度按萨道夫斯基公式计算如下:
萨道夫斯基公式:
v=K(Q1/3/R)a
式中:v—爆破引起的质点振动速度,cm/s;
Q—单响药量,第1排孔200kg,第2排孔400kg,第3排孔600kg;
R—药柱中心到165工业场地的最近距离,第1、2、3排孔到165工业场地的最近距离分别为151m、156m、163m。
K—与爆破点地形、地质条件有关的系数,(软岩石K值为250~350)取最大K=350;
a—爆破振动衰减指数,取a=2。
各项取值代入公式计算结果见表1。
通过以上计算,245m水平的第1、2、3排炮孔爆破引起的质点振动速度均在3.5cm/s(钢筋混凝土结构有明显破坏特征时的质点振动速度为3.5~4.5cm/s)以下。按《基岩破坏特征与实际质点振速的关系》分析:理论上该振动对165工业场地是安全的。
四、注意事项及过程控制
(1)第一排孔每孔装药量为200kg,装药高度约为2.9m;第二排孔每孔装药量为400kg,装药高度约为5.9m。为保证起爆弹吃到药,这两排孔内采用双发18m导爆管雷管。靠边坡第一、二排用隔离器间隔充填,应用爆破应力波原理,加强炸药对顶部岩石的破碎,提升爆破效果。
(2)布孔、装药、地表网络设计严格按照设计进行施工作业。
(3)每面炮爆破时,爆破区域前方要求清渣,为爆堆往前移动创造空间。
(4)爆破前的安全措施:爆破前半个小时要求富家坞保卫队对165工业场地及周围人员进行清理。响炮前,调度室电话再通知165工业场地人员按要求避炮,爆破工段警戒人员必须要携带对讲机和口哨,要求响炮时人员、设备要撤到安全距离以外。
(5)爆破过程边坡上的滚石下落可能难免会发生,须做好炮前与相关单位的协调。
五、爆后情况分析
该区域的爆破在今年年初进行,分析如下:
(1)几面炮地爆破效果较好,爆堆集中,松散性好,由于是Ⅱ类岩石,大块较少,且电铲铲挖的情况顺利,地板平整。
(2)由于对振动进行了控制,临近工业场地周边的建筑完好。
(3)现场施工的过程控制到位,充填良好,爆后整体的飞石较少,为对周边的建筑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1] 顾毅成.爆破工程施工与安全[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4.
[2] 刘殿中,杨仕春.工程爆破实用手册[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3.
[3] 于亚伦.工程爆破理论与技术[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陈洪健(1975- ),男,德兴铜矿采矿场,助理工程师。
关键词:孔网参数;爆破网络;爆破飞石;爆破振动
随着德兴铜矿富家坞采区开采的不断进行,临近固定场地及固定设施的爆破次数增多,爆破难度加大。目前,富家坞南平山已开采至245m水平,其正下方165m水平为富家坞新规划工业场地。现已建成大部分厂房,具体参考爆破区域图。此次设计主要针对245m水平靠165工业场地方向的高陡边坡爆破区域。设计的目的有三点,一是在保证爆破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减少外侧抛掷量,减小对运岩公路的影响;二是控制爆破飞石,保护好爆区下方165工业场地设备和人员的安全;三是控制爆破振动,减小对165工业场地建筑物的损害。基于上述原因,做好飞石及振动控制是爆破安全工作的重点。文章就做好临近工业场地的爆破设计进行了简要阐述,供大家参考。
一、爆破区域
如图1所示,爆破设计区域位于富家坞南平山245m水平,实际标高239.5-240.5m,临近高陡边坡,正下方有运岩公路,路下方为165m水平富家坞工业场地。爆区距下方165工业场地最近建筑物水平距离为146m。
二、爆破网络
根据该地段岩性和控制振动要求,地表网络使用大段别毫秒延期雷管延时。即控制排用42ms导爆管雷管延时,控制列用100ms导爆管雷管延时。
地表网络连接示意图见图2(具体的地表网络连接以现场为准)
三、爆破安全
(一)爆破飞石
爆破飞石距离L按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L=20kn2w
式中:L—爆破飞石飞散距离
k—安全系数,取1.0
n—爆破作用指数,松动爆破n取0.75
w—最大一个药包的最小抵抗线,为7m
计算得L=78.7m,从月末现状图上可得,台阶边缘单孔装药量最大的孔(第3排孔)离165工业场地的最近水平距离L1为163m,L
爆破振动控制以控制单面炮爆破规模和控制最大一响药量为主要措施,并适当延长地表网络延期时间。相邻炮孔地表网络延期时差控制在8ms以上(各面炮的地表网络均采用Orica爆破设计软件进行模拟),防止爆破振动叠加)。
距离边坡最近的炮孔爆破引起质点的振动速度按萨道夫斯基公式计算如下:
萨道夫斯基公式:
v=K(Q1/3/R)a
式中:v—爆破引起的质点振动速度,cm/s;
Q—单响药量,第1排孔200kg,第2排孔400kg,第3排孔600kg;
R—药柱中心到165工业场地的最近距离,第1、2、3排孔到165工业场地的最近距离分别为151m、156m、163m。
K—与爆破点地形、地质条件有关的系数,(软岩石K值为250~350)取最大K=350;
a—爆破振动衰减指数,取a=2。
各项取值代入公式计算结果见表1。
通过以上计算,245m水平的第1、2、3排炮孔爆破引起的质点振动速度均在3.5cm/s(钢筋混凝土结构有明显破坏特征时的质点振动速度为3.5~4.5cm/s)以下。按《基岩破坏特征与实际质点振速的关系》分析:理论上该振动对165工业场地是安全的。
四、注意事项及过程控制
(1)第一排孔每孔装药量为200kg,装药高度约为2.9m;第二排孔每孔装药量为400kg,装药高度约为5.9m。为保证起爆弹吃到药,这两排孔内采用双发18m导爆管雷管。靠边坡第一、二排用隔离器间隔充填,应用爆破应力波原理,加强炸药对顶部岩石的破碎,提升爆破效果。
(2)布孔、装药、地表网络设计严格按照设计进行施工作业。
(3)每面炮爆破时,爆破区域前方要求清渣,为爆堆往前移动创造空间。
(4)爆破前的安全措施:爆破前半个小时要求富家坞保卫队对165工业场地及周围人员进行清理。响炮前,调度室电话再通知165工业场地人员按要求避炮,爆破工段警戒人员必须要携带对讲机和口哨,要求响炮时人员、设备要撤到安全距离以外。
(5)爆破过程边坡上的滚石下落可能难免会发生,须做好炮前与相关单位的协调。
五、爆后情况分析
该区域的爆破在今年年初进行,分析如下:
(1)几面炮地爆破效果较好,爆堆集中,松散性好,由于是Ⅱ类岩石,大块较少,且电铲铲挖的情况顺利,地板平整。
(2)由于对振动进行了控制,临近工业场地周边的建筑完好。
(3)现场施工的过程控制到位,充填良好,爆后整体的飞石较少,为对周边的建筑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1] 顾毅成.爆破工程施工与安全[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4.
[2] 刘殿中,杨仕春.工程爆破实用手册[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3.
[3] 于亚伦.工程爆破理论与技术[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陈洪健(1975- ),男,德兴铜矿采矿场,助理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