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酸丁酯与聚羟基烷酸的复相接枝反应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9080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复相接枝的方法,使丙烯酸丁酯分散于水中形成乳液相并与同时处于乳液相的聚羟基烷酸颗粒接枝聚合;研究了引发剂的用量、丙烯酸丁酯浓度、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对接枝反应的影响,并对接枝反应的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采用亚硫酸氢钠和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乳化剂,丙烯酸丁酯与聚羟基烷酸的接枝率可达15%.
其他文献
以苯胺、聚硫橡胶预聚体为主要原料,采用电化学一步法原位复合,制备了聚苯胺/聚硫橡胶复合膜.用LCR电桥、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能量散射谱(X-rayEDS)、热分析(DSC、TGA)对复合
质疑精神就是敢于独立思考,对已有的知识、社会存在现象提出质疑,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勇于探索未知领域的精神。现在一些人们缺乏质疑精神,中小学的语文教学有一定的责任,主要是由
课堂小练笔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随机地学写一些小片断、小段落。它具有篇幅小、形式活、效果好等特点。因为阅读与习作始终是语文学习的重头戏,读写结合不
期刊
在语言表达和积累方面,首先要增强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其次是要提高学生的有效积累.教师要切合学生的实际,设计小步子,小台阶,让学生轻轻松松地拾级而上,迈向作文成功的殿堂.
通过聚苯乙烯树脂与冠醚二苯并-18-冠-6间接枝一种含有(CH2CH2O)醚链的缩乙二醇(乙二醇,一缩二乙二醇,二缩三乙二醇,三缩四乙二醇),合成了四种聚苯乙烯支载缩乙二醇二苯并-18-冠-6的高聚物支载冠醚,均可用
大家都深知“课堂是教学的主战场”,因为教学的有效性,最终要落实到课堂上,课堂上的有效才是最终的有效,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抛弃他们或隐或显的情感及精神
什么是创新思维呢?就是不受现成的常规思路的约束,寻求对问题全新的独特性的解答方法的思维过程。创新思维具有开放性、求异性、突发性的特点,是逻辑与非逻辑思维有机结合的产物
本文研究了甘蔗渣中性亚硫酸钠制浆的最佳工艺条件. 研究结果表明,甘蔗渣中性亚硫酸钠制浆采用下列工艺条件:Na2SO3用量w为18%,Na2CO3用量w为3%,液比为1:5,最高温度165 ℃,升
“三读”——自读、研读、扩读,三者互为前提,互为因果,缺一不可,这是新课改对高中生的要求。可见无论是提高自身素质还是为高考做准备,高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期刊
导出了聚四氟乙烯膨胀节的轴向刚度计算式,并经试验加以验证. 本文亦阐明了膨胀节的压缩轴向刚度小于拉伸轴向刚度及其蠕变性能. 所得结果可供工程设计参考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