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国家审计对权力监督的因素

来源 :现代企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_s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审计对权力的监督实质就是制约和规范经济权力的运用过程,察看、督促、评价和纠偏权力运用的结果。它与其他经济监督相比,不只是停留在对经济违纪违规现象监督的层面上,更重要的是上升到对经济权力层面的监督。就国家审计对权力监督的内容来看,不仅要对权力主体的决策权实施监督,而且还要对权力主体的实施权进行监督,同时还要对权力主体的监督权进行再监督。所以说,国家审计对权力的监督是层多、面广、专业性强、技术性高的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会受诸多因素影响。
  
  制度因素
  
  国家审计对权力的监督,本质是“以权力监督权力”,其不仅具有经济性,而且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国家审计对权力监督的经济性和社会性决定了其本身需要制度的制约和规范。而制度的本质又是一种决策或行为规范,它是对人类活动施加影响的权利与义务的集合,它控制着在众多博弈中个人的选择活动。制度制约和规范个人活动的理想状态是制度的完全性,即制度要能充分兼顾各方利益,成为众多博弈中个人自愿执行的社会契约。然而实践证明制度的完全性几乎是不可能,即使制度规范最完善的国家也不例外。由于制度的制定不仅依赖于制定者的政策水平、业务水平以及职业判断,而且受制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所以制度的不完全性总是客观存在的。制度不完全性的存在意味着给了制度执行人更多的选择空间,如果国家审计工作人员在对权力监督的过程中,一旦出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时,其审计结果准确与否完全取决于审计工作人员对制度的理解和执行情况,因制度的不完全性极易出现不同的审计人员对相同的审计对象得出不同的审计结论。
  国家审计经过20多年的发展,审计法规制度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不可否认,我国在审计法规制度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重视审计主体的法规制度建设,轻视审计客体法制建设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已不能满足揭露、打击在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的需要。可想而知,制約和规范审计主体和审计客体行为的法律制度不完善、不健全,势必会对审计工作及其效果产生影响。更何况国家审计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本身工作难度就大,更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做后盾、做支撑,如果缺少一系列配套的、完整的对权力运用及结果评判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势必会影响审计对权力监督的公平性、独立性和有效性。
  
  审计客体因素
  
  国家审计对权力的监督,不同于其他监督,因其监督的客体是经济和权力的综合体。它不仅涉及经济权力的决策过程、经济权力的运作过程,而且涉及经济权力的运行结果。可见,国家审计对权力的监督实际上就是对经济和权力综合体的运动过程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该监督无时无刻不受其客体的影响和干预。一是审计客体自身强制性、支配性、复杂性、多样性等特点对审计监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权力的实施主体往往会利用权力的本质特征,将手中的权力变成自己谋取私利的手段,从而使权力具有了“利益性”;或者权力实施主体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采取“权钱交易”、“权权交易”、“权商交易”,从而给权力赋予了“可交换性”;或者权力实施主体为了实现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往往不考虑权力的界限,任意的越权,从而增加了权力的“扩张性”等等。不难看出,一旦经济权力“派生”出如此“特性”,势必会使审计对权力监督的内容复杂化、形式多样化、问题多变化,无形中加大了审计监督的难度。二是经济权力运用外部环境问题对审计监督的过程和结果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首先,权力的配置不尽合理,一些部门和岗位掌握的权力过于集中,缺乏必要的权力分解或合理分配,权力安排处于不均衡状态,使得权力内部的约束和监督软弱乏力,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同时,在权责配置上也往往是权多、责少,甚至是有权无责,一旦权力运作出现问题,使得审计监督无从问责。其次,权力运行程序不够规范,权力的运行缺乏清晰、严密、具体的规范,未形成相互衔接、环环相扣的权利和责任网络,行政自由裁量权范围过宽或过大,极易出现虽然规定有程序,却不遵守程序,或是随意减免既定程序,甚至改变程序规则,使权力得不到有效的监督。最后,权力运行规则和过程不透明,权力规则和程序只有少数权力主体掌握,极易出现“个人意志”、“暗箱操作”等等。
  
  文化因素
  
  国家审计对权力的监督,无论是监督原则的确定、审计程序的设计、审计手段的使用、审计决定的执行、审计意见的落实无一不受我国传统文化影响。特别是作为具有几千年文化发展史的我国来说,几千年来沉淀的深厚传统文化对人类社会活动的影响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的。首先表现在对权力的认识上,尊重权力无可厚非,但大多情况下,人们往往受传统文化中为人处世“温文恭谦让”思想影响,“敬畏权力”、“唯权至上”思想严重,缺乏主动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勇气。其次,表现在对权力的监督上,受“老好人”思想的影响,缺乏挑战权力的勇气,导致对权力的监督经常处于一种“弱化”状态。再次,表现在对权力监督结果处理上,缺乏依法办事的法制思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情况时有发生,出现权力问题采用习惯做法或行政处理也是屡见不鲜。
  另外,国家审计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该过程中无不受到多种文化冲突的影响。改革开放后,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一方面我国儒家、道家思想对人的思想和行为会产生影响,另一方面西方文化思潮也会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有时中西方文化之间会有明显的冲突。根据心理学理论,人们在多种文化冲突中必定要进行一定的选择,一般情况下人们会选择于自己有利的文化思想,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文化标准作为行为依据,这既是人之常情,也是文化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必然结果。有什么样的文化,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也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如果在审计的过程中采用了先进的文化,就会产生先进的审计结果,否则,就会产生落后的审计结果,甚至产生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民不利的结果。
  
  审计的独立性
  
  审计的独立性是指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审计的独立性是审计的生命,是审计工作的根本,是审计监督区别于其他经济监督的根本所在,也是审计能够具有较高层次监督地位的重要基础。所以,国家审计在对权力监督的过程中,也会受到其独立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首先,从微观角度看,在国家审计对权力监督的过程中,审计监督的独立性受到影响、受到干预,审计程序将无法有效实施,审计工作将无法顺利完成,审计监督的任务将得不到完成,审计的目标将无法实现,审计结果将不能得到有效的运用。其次,从宏观角度看,在国家审计对权力监督的过程中,审计监督的独立性受到干预或者缺失,审计也就失去了其权威性、也就失去了其公正性,不仅是审计工作和审计质量受到连带影响,影响到审计将不成为审计,更重要的是影响社会的稳定以及经济的发展。
  
  审计人员的素质
  
  国家审计对权力监督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且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完成这一工程不仅依赖于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健全的法律制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计人员的素质。虽然经过20多年的发展,审计机关、审计队伍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审计人员的政治水平、文化素质、职业道德、业务能力均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我们也清楚地看到,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广泛使用,一方面违法违规行为隐秘更强、手段更“高明”,另一方面国家和人民对审计机关的期望越来越高,任务越来越重,相应的对审计人员的政治素养、业务能力以及职业操守等要求也会越来越高,特别是对权力的监督就更需要造就一批政治思想好、工作作风硬、职业道德优、业务素质高的审计队伍。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审计人员的素质对审计监督的影响更为显著,主要表现在:在对一些重大审计项目审计时,审计人员缺少先进的审计理念,缺乏创新性的方法,沿用传统审计模式的现象依然存在,出现新问题用不适宜的老办法解决的情况时有发生,其结果导致审计成本加大、审计的效率低下,甚至无法实现审计监督的目的。
  
  审计方法的运用
  
  审计方法是审计人员为了完成审计任务,达到审计目的,查明被审计事项的实际情况,得出正确的审计结论所采取的各种办法、措施和方略的总称。审计方法是解决审计问题的关键,审计方法运用的正确与否,不仅影响审计成本的降低、审计工作效率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影响审计任务的完成、审计目标的实现。特别是在国家审计对权力监督过程中,因监督的客体特殊、监督的内容复杂、工作难度大,审计方法运用对审计结果的影响更为显著。首先,任何一种审计方法都是为一定的审计目的服务的,不同的审计目的采用的审计方法不同,不同审计方法产生的审计结果也会不同。其次,国家审计对权力的监督本身综合性极强,在审评一个审计对象时,不可能仅仅使用一种方法,可能是多种方法并用或多种方法交替使用,那么,各种方法运用的先后顺序不同、搭配组合方式不同,产生的审计效果也必然不同。最后,国家审计对权力的监督,不仅要对经济权力的决策权、实施权以及监督权的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而且还要对被审计单位以及对直接责任人进行相应的监督,并且其监督客体内容也总是随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而变化,这一多变性的特点,决定审计监督的方法也应是多变的,多变的审计方法本身蕴含较大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的存在必然导致审计结果风险的存在。
  总之,国家审计对权力的监督是基于经济监督的客观需要而产生、发展的,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也是一种客观的必然。因此,应正确认识影响审计对权力监督的各种因素,既不能夸大这些因素的影响,也不能忽视这些因素的负面作用,应该以一种科学的态度对待这些因素,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尽可能避免由此带来的不利影响。
  (作者单位:陕西省国库支付局会计核算处)
其他文献
一、配电网中性点不同接地方式的优缺点    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稳态工频电流小,降低了地电位升随着配网电容电流的迅速增大,很难保证消弧线圈在一定脱谐度下过补偿运行。以电缆为主的配电网,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其接地残流较大,运行于过补偿的条件也经常不能满足。  电缆为主配电网的单相接地故障多为系统设备在一定条件下由于自身绝缘缺陷造成的击穿,而且接地残流较大,尤其是当接地点在电缆时,接地电弧为封闭性
改革开放以来,渭南市商贸流通业实现了重大发展。大型购物中心、专卖店、便利店、超市等新兴业态不断出现,但该市国有商贸流通企业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企业规模偏小,组织化程度低,现代化水平不高,迫切需要加大国有商贸流通企业改革力度,推动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快推进全市国有资产有退有进步伐,积极建设大市场,发展大贸易,搞活大流通。    渭南市国有商贸流通企业改革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国有商贸流
在信息社会的今天,人们的思维异常活跃,对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利用人格魅力去做好群众工作已成时代要求,既要加强政策理论水平的学习,加强个人修养,增强自身的人格魅力,又要在做群众工作中讲求方式方法,不能触伤群众情绪,以求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的工作积极性,更好地为创造和谐社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何谓人格?在人文科学的不同学科中有不同的理解和规定。伦理学将人格理解为人的品质、尊严、价值
随着陕西石油企业的成功重组,石油企业已成为陕西国有企业的龙头老大,生产规模、产品类型、职工人数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产工艺、生产设备都在逐步向现代化迈进,按现代企业的模式组建的延长石油集团随着重组的不断深入、不断完善,股份制企业的特点将得到充分的体现。集团内部各企业因管理和生产不同,职工的收入、福利也将不同。职工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标准等都将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思想政治工作会遇到很
2005年,铁道部党组作出了撤销铁路分局,实行铁路局直接管理站段,调整运输生产力布局的决定。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必然带来安全管理组织、管理模式、管理手段、管理制度、管理思维等全面深刻的变化,规范和抓好新体制下的安全管理,使铁路安全管理不断向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迈进,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建立、健全基层站段三级安全管理网络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和功能,是“规范管理,强基达标”的重要内容,对保证铁路运输安
我国中小企业存在的资金困难十分突出,极大地抑制了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解决融资难问题,对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1. 获得信贷支持少有调查表明,在整个银行开户的各个客户当中,大户占的比重大概0.5%左右,得到的贷款额却占整个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50%多而中小企业户头占80.9%,得到的贷款额却不到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1%  2.
激励是指激发、鼓励、调动人的热情和积极性,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激励的核心作用是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当今以人才竞争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地处中国沿海发达地区某国有中小企业,面临着用人机制方面不如周边大批的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灵活,区域内的人才观念新、思想活,企业人才难以留住的巨大压力,如何对原有的分配机制进行改革,创新激励机制,吸引、留住和激励优秀人才,也就成为摆在企业面前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
企业资产价值具有双重属性,即资产的实体价值和功能价值。其中功能价值是衡量企业价值的标准。我们如何认识和看待资产价值的双重性关系到企业资产营运效率以及企业的盈利能力。  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财产转化为资产后,它都以某一特定的实体形态而存在,我们把这种实体状态称之为资产的实体性,而将这一资产用于生产经营活动所发挥的特定用途称之为功能性。这样我们可以得出资产价值的双重属性:以某一特定的实体状态而存在的交换价
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大致经历了放权让利、利改税、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以现代市场经济企业组织形式的股份制改革四个阶段。而在第四阶段。由于国有资产涉及面广、受政策控制
在纪念中国话剧诞生10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18日晚亲切会见了“国家有突出贡献话剧艺术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并观看了话剧《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