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高频电凝固术治疗Barrett食管34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rrycheng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研究内镜下高频电凝固术对Barrett食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2年5月到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68例BE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埃索美拉唑埃抑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高频电凝固术进行治疗。结果 3个月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9.4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0%,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χ2=7.8032,P<0.05);12个月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59%,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06%,两组间差异显著(χ2=8.7847,P<0.05)。结论 高频电凝固术在Barrett食管的治疗中的疗效确切,具有简单、安全、效果好和复发率低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内镜;高频电凝固术;Barrett食管;临床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4802-01
  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是一种在食管下段粘膜上由柱状的单层上皮取代鳞状复层上皮的病理现象,极易引起食道粘膜的糜烂、溃疡或其他胃食管反流症状。目前有研究证明,BE有发展成为食管腺癌的可能,故常被看作癌变前兆[1]。因此,对BE的治疗已越来越得到重视,而内镜下高频电凝固术(HFE)作为治疗BE的新型的有效方法,已渐渐应用于临床。本研究对在我院收治的34例BE患者进行HFE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2年5月到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68例BE患者,其中42例男性,26例女性;年龄:28-73岁,平均年龄:(43.7±5.1)岁;临床表现主要有腹胀、反酸、上腹部不适或胸骨后疼痛等症状。根据内镜下粘膜形态分,有36例为岛型,20例为舌型,12例为环型。病例纳入标准[2]:①均符合《Barrett食管诊治共识》中的相关诊断标准;②经过消化内镜中心胃镜、NBI检查和活检病理组织确诊;③均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及内镜分型等基本资料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埃索美拉唑埃抑酸治疗 药物为埃索美拉唑,口服剂量为40mg/次,一天一次。
  1.2.2 治疗组采用HFE治疗[3] 使用日本Olympus XQ240电子胃镜进行检查,Olympus EUS-30型高频发生器及高频电多极电凝器进行系统治疗,手术过程中使用无痛镇静深度胃镜检查术,35W电凝功率,首先经内镜活检后暴露病灶部位,然后通过内镜治疗通道插入电凝器中,此时电凝器已经连接上高频电发生器,在内镜观察下,使用电凝探头电灼病灶部位2-3s,直到病灶粘膜组织全部变为白色或浅黄色。术后需禁食24h,之后若无明显不适、穿孔及出血等情况即可进食半流质食物,同时需住院观察3-5d。HFE治疗后也采用埃索美拉唑埃抑酸治疗,方法与对照组相同。两组治疗周期均为28天。
  1.3 疗效判定标准 所有患者全部在接受手术治疗第3、12个月来院进行病理组织活检和胃镜复查。根据患者组织活检及胃镜复检结果,可将其恢复情况分为三级[4]:①治愈:临床表现消失,病理组织活检发现鳞状上皮完全再生,胃镜复检结果显示粘膜变为正常;②好转:临床表现基本消失,病理组织活检发现鳞状上皮部分再生,其间混有少量柱状上皮,胃镜复检结果显示粘膜变为正常;③无效:临床表现无显著改变,病理组织活检发现均为柱状上皮,胃镜复检结果显示粘膜依旧出现糜烂或红肿状况,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差异P<0.05时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第3个月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所有患者在HFE治疗后都没有狭窄、大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的出现。三个月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9.4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0%。经统计学分析,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032,P<0.05),见表1。
  3 讨论
  Barrett食管是指胃食管连接处(GEJ)线以上的鳞状上皮被特殊柱状上皮所替代的情况,常分为肠化和伴肠化。其中肠化BE极易恶化成食管腺癌,是其癌變前兆,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表现主要有程度不同的腹胀、反酸、上腹部不适或胸骨后疼痛等[2],病理组织活检表现为胃组织粘膜上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替代,出现溃疡、糜烂或红肿现象。
  目前,对BE的治疗主要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药物疗法、手术疗法和内镜疗法。药物疗法主要采用抑酸治疗,但其仅能改善临床表征,不能彻底根治BE;手术疗法能切除BE上皮,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癌变的发生,效果不尽理想;内镜疗法因其较好的效果及耐受性,已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BE的治疗中。内镜下治疗BE的方法主要有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光动力治疗(PDT)、射频消融术(RFA)、高频电凝固术(HFE)、氩离子凝固治疗(APC)和冷冻疗法[5]。HFE治疗BE主要是根据热辐射和热传导的原理,通过电灼病灶部位,使其组织上蛋白变性坏死,损伤BE上皮组织,从而达到预防肠化的柱状上皮组织产生癌变现象的目的。HFE又可分为单极和多极电凝治疗,单极治疗由于不能控制损伤深度,极易发生穿孔现象;多级治疗可以极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并可将损伤深度控制在3mm之内,不易穿孔。另外,多级治疗还有较简单的使用方法、较高的安全性以及较少的并发症等优点,故在临床上应用较多。由于HFE治疗后仍可能有BE上皮隐藏于新发生的鳞状上皮下,极易引起BE的复发,所以在BE治疗中可将HFE与其他方法相结合,以起到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的目的。在本研究中,第3、12个月的检查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且两组间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12个月后,BE有复发现象,其中治疗组复发1例,对照组复发3例,说明HFE治疗可降低BE复发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HFE方法在BE的治疗中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好,效果显著和复发率低等优点,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方法,对BE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雯,刘化芳,李达周.Barrett食管的治疗及随访研究[J].福州总医院学报,2011,18(2):85-87.
  [2]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Barrett食管诊治共识(修订版,2011,重庆)[J].胃肠病学,2011,16(8):485-486.
  [3] 印胜军.内镜下高频电凝固术治疗Barrett食管56例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9):47-48.
  [4] 侯俊,何远琴,李静娴.内镜电凝加PPI治疗岛型及舌型SSBE疗效观察[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1,16(3):168-170.
  [5] 白文元,白研,兰洋.Barrett食管内镜治疗的价值与应用[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2,17(2):100-103.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乳腺神经内分泌癌(neuroendocrine breast cancer,NEBC)的临床特征和诊治经验.方法:对2004年1月-2010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连续收治的10例女性NEBC患者进行回
目的 探讨阑尾切除术后引起反复右下腹疼痛的原因.方法 对我院2000年7月-2008年11月收治的34例阑尾切除术后出现反复右下腹疼痛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阑尾切除
【摘 要】目的:改进实行电子病历后的护理查房方式,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提高护理查房质量。方法:采用每日跟踪病房患者出入院以及危重患者的记录,实时深入病房了解患者的护理状况,提出具体问题并及时组织护理行政及业务查房。结果:通过我院实行电子病历后改进护理部查房方式,提高了护理质量检查时效性。并针对患者情况加强了护理差错预警机制,减少了住院患者护理差错及护理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电子病历;护理查房
期刊
目的:分析和了解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内科护理管理过程中获得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7年6月开始到2018年9月为止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内科住院患者进行研究,通过双盲法进行分组,
目的 探讨丙酸氟替卡松(辅舒酮)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疗效.方法 将85例急性喉炎患儿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42例.两组在相同的基础治疗上,治疗组使用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治疗,对照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规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其范围包含整个住院过程、病人的生理、心理方面,包括护理安全理念、护理人力资源、护理安全教育和检查、护理操作技术、护理流程和护理教学等方面,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点,是护理质量的保证,也是衡量医院护理管理水平高低的标准。在执行护理过程中护理操作安全不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在给病人
期刊
目的 比较测定冻干血铬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和石墨炉原子吸收法(GFAAS),为血中铬的测定提供参考.方法 将冻干粉用2.0 mL的纯水溶液复溶后,吸取一定体积的样品用0.
目的:了解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患者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1到2018.6的70例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患者,随机分组,常规组给予一般护理,整体化护理组开展整体化护理干预.比较两
本文报告1例胆囊炎术后致胼胝体变性的病例.
目的: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2年1月来自于多家医疗中心的69例进展期结直肠癌接受以伊立替康(irinotecan,CPT-11)为基础的二线联合化疗患者的尿苷二磷酸葡醛酰转移酶1A1 (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