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如何遍天下芬芳应该满校园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bywf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01年新一轮课程改革启动到现在,已是整整十个年头了。在这十年里,小学德育课程领域发生了许多的“大事件”:2002年,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新课程确立;2003年,新课程标准出台;随之而来的是新教材的推出以及各级教师培训的启动……当这些“大事件”慢慢平静下来,回首十年历程,我们会蓦然发现,这十年,小学德育课程领域乃至整个小学德育都经历了一场静悄悄的变革,这场变革破解了当时小学德育面临的困局,开启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全新的局面。诚然,现在小学德育新课程的实施还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我们不得不说,当前的小学德育正走在“春天里”。
  
  困局与破局
  
  如果说杜威的“直接道德教学”困局论表明所谓德育课程只能帮助学生形成关于道德的观念,而不能形成“道德观念”,这样的课程使学生的行为有所改进和对道德观念有所改善的影响是少的、微弱的话,那么,十年前的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一直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困局。当时,尽管一线教师想了很多办法,比如联系生活,创设情境组织教学;比如激发情感,促进内化实施教学等等,但都不能从根本上破解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假、大、虚、空”的困局。
  这让我们一线教师备感尴尬。
  有位记者曾讲述了自己亲身经历的,发生在学校的真实故事。当时,记者到一所学校找校长办事情,碰巧遇到刚下课的一群小孩,于是问:
  “校长室在哪儿?”前面的小孩看到记者,扭头就跑进了教室。接着,记者又问了几个小孩,他们都不理睬。记者找到校长办完事后,聊起了这件奇怪的事情。校长很感兴趣,就和记者一起去调查。原来,这名记者问的这几个孩子都是同一个班的,他们其实是知道校长室在哪里的,问题就出在他们刚刚上的一节思想品德课——《不上当受骗》上。
  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我也教过这一课。课上,我和这所学校的老师一样,教育学生知道社会上还有坏人,要提高警惕,不随便和陌生人说话……但是,这样的教学为什么会让学生在生活中闹出笑话呢?对此,我们感到特别困惑。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让我们真有了醍醐灌顶的感觉。原来脱离生活的德育是根本不存在的!看来,我们过去很多时候都是“无的放矢”瞎忙活。生活德育理念的春风使得长期以来困扰我们的困局得以破解。
  那么,在生活德育的理念下,我们又该怎样对学生进行自护意识的教育呢?我尝试构建了这样一节品德与生活课——
  课上,我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星期天,小明的爸爸妈妈有事临时出去了,把他一个人留在了家里。过了一会儿,一个长得很漂亮、自称是小明爸爸同事的阿姨来敲门,说是来送包裹的。包裹很大,根本没法从防盗网格子中拿进来。此时的小明遇到了一道难题:是开门还是不开门?我把用课件创设的生活情境引入到教室儿童的生活中:“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决定?”在经历了激烈的思想交流和讨论后,孩子们形成了两种对立的看法:一种是应该开门,另一种是坚决不开门。此时,我让主张开门的孩子坐到一边,主张不开门的孩子坐到另一边,进行现场模拟表演。
  “咚咚咚”敲门声后,主张开门的孩子把门打开,说:“阿姨请进来坐,我爸爸妈妈不在家,呆会儿才回来。我给你倒杯水吧。”而另一方则坚决不开门。扮演送包裹阿姨的我诱导说:“我是你爸爸同事啊!你看我大老远地好不容易才来一趟,而且这包裹又挺沉。把门打开,好吗?”那个小男孩什么话也不说,就是不开门。
  孩子的选择来自于他们的生活经验。主张开门的孩子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理由:老师教育我们要礼貌待人;这是我爸爸的同事,如果我不开门,她肯定会在爸爸的单位说我没教养;阿姨长得这么漂亮,肯定不是坏人……孩子的说法虽然还很幼稚,但却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而作出的道德判断,这不就是一种成长吗?
  那些主张不开门的孩子也有自己的理由:爸爸说过,××地方刚发生了一起绑架案,我们小孩一定要提高警惕;妈妈说了,大人不在家,谁来了都不要开门……他们同样是依靠自己的生活经验而对遇到的生活事件作出了判断和选择。
  课堂交流继续进行着。在这节课快结束的时候,依然是有的同学同意开门,有的同学不同意开门。不同的是,他们的话语却或多或少地发生了变化。那些不同意开门的孩子学会了有礼貌地拒绝:“对不起,阿姨,我一个人在家,麻烦您再跑一趟,或者把包裹送到我爸爸的单位去。”……同意开门的孩子也不再简单地就把门打开:“我对面的王大爷退休了,每天都在家里,他早上还到公园里练武术呢。我就请王大爷和这个阿姨一起进来,让王大爷当我的保镖。”“我爸爸妈妈都有电话,我打个电话,问一下有没有这件事,有没有这个人,有的话就开门。”……
  开门也好,不开门也罢,脱离了具体的生活是没有定论的。新课程告诉我们,德育与“对门的王大爷”,与“爸爸妈妈的手机”等具体的生活场景息息相关——这就是对德育困局的破解!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课改十年就是小学德育破解过去脱离生活的德育困局,开创将德育植根于火热生活的十年。
  
  “新鞋”或“新路”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启动,小学德育课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来的思想品德课、社会课变成了全新的品德与生活课、品德与社会课。这种改变不是简单的课程名字的更换,而有着深刻的背景,是基于课程建设理论的突破与创新的。
  决定课改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作为课程实践者的教师。作为一线教师,我们置身课程改革之中,更要清楚小学德育课程在理论上的突破与创新。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穿新鞋走老路”;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寻求新的思路。从这个意义上说,十年课改就是老师学习的十年,就是教师完成蜕变的十年。拿着新教材,上着新课程,这顶多称得上是穿上了“新鞋”。只有将新课程理念真正植根于自己的头脑中,我们才算是找到了“新路”。个人认为,专家的引领、同伴的互助可能会把老师引上“新路”,但更为重要的是,只有教师个体经历了不可替代的体验、感悟与经历才能真正“上路”。课改十年到现在,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许多“穿”着“新鞋”而走着“老路”的老师,但让人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同伴走在了“新路”上。
  穿着“新鞋”与走上“新路”的距离有多远呢?笔者对此有切身的体会。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有部电影叫《泰坦尼克号》。当“泰坦尼克号”平静航行在大海上的时候,在船上这个小社会中,那些衣着光鲜、道貌岸然的上层社会君子和绅士们,所说的那些道德规范、道德规则,那叫什么呢?那叫“见闻之知”。而当“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即将倾覆的时候,那些会说很多“见闻之知”的人这个时候的行为表现,却让人鄙视。而那些平时说不出很多“见闻之知”的乐师、船员、生活在下层的老百姓们,这个时候却表现出一种审美意义上的崇高,这无疑才是“德性之知”。过去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在教学目标上比较关注浅层面上的见闻之知,导致学生“知行不一,知多而行少”,成 为“语言上的巨人,行为上的矮子”,就是同样的道理。
  现在,我们要建构新的教学目的观,就需要关注朴素的道德。有这样一节三年级的品德与社会课——《不一样的你、我、他》:
  老师鼓励大家分组找找,彼此有哪些地方不一样。有个孩子说:“老师,我找到了!我们这一组中,他们三个都喜欢红花,而我偏喜欢黄花——这就是我找到的不一样的你、我、他。”老师高兴地说:“你找到的就是不一样的你我她,我们要少数服从多数。”还有孩子举手:“老师,我也找到了。那天我和我妈去买鞋,我妈偏要给我买凉鞋,而我喜欢旅游鞋,结果我们吵了起来。我发现这就是在生活中我和我妈不一样的地方。”这位老师说:“哎呀!你真聪明!生活中发现了不一样的你、我、他。不过,小孩可要听大人的话哟。”
  对这一真实的教学片段,我总觉得老师的总结有些不对劲,为什么呢?
  长期以来,我们思想品德老师总认为,教学中不讲点道理不行——不说点道理,那我们教给学生什么呢?于是我们的老师就特别热衷于说这些“见闻之知”,这样的教育显然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那么,我们该如何通过建构生活的课堂来引导学生呢?换句话来说,我们该如何从过去浅层面的“规则”教育指向“德性之知”的教育呢?
  “德性之知”决不是虚无飘渺的。新教材中设计的每一个生活场景中都蕴含着现代人待人做事的基本观念。比如说换位观——假如我是你,假如你是我;双赢观、共赢观——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生态观——我离不开你,你也离不开我;分享观——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多元观——尊重不同的选择与判断;对话观——对话、沟通、理解、认同。
  如果在这节课中,我们的教学目标指向换位观的建立,那么我们就可以在学生发现生活中不一样的你我他一一妈妈要买凉鞋,自己要买旅游鞋后,引导学生想一想,妈妈为什么要买凉鞋呢?假如你是妈妈,会怎么想?我们正在长个子,买一双鞋过了一季后就穿不下了,而凉鞋便宜,扔了不可惜;夏天来了,穿凉鞋不臭脚;我们家经济不宽裕,旅游鞋太贵——这些可能就是妈妈的想法。当然,我们的教学仅仅至此还不够,我们还要进行更深入的引导:那你为什么要买旅游鞋,能不能让妈妈了解你的想法呢?原来你看电视里到了夏天,白袜子旅游鞋,多酷呀,所以也想要一双旅游鞋……当我们的课堂教学通过假如你是我,假如我是你这种换位思考,培养学生能够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从而建构儿童的道德,如此,我们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意义的。我们的教学目标不能放在买旅游鞋还是买凉鞋的层面,而是要关注学生是否养成了换位观——假如我是你,假如你是我。
  举这个例子,一方面是想说,十年课改中,一线教师的艰辛与不易,因为从接受新课改的理念到新课程的实施本身就是一个再创造、再超越的过程;另一方面是想说,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有时候就像隔了一层“窗户纸”,一旦捅破了那层“窗户纸”,就实现了超越与蜕变。这也是穿着“新鞋”与走上“新路”的距离。回想起来十分让人感慨,时间用了十年,走的距离居然只是一层“窗户纸”的距离。所以,我们评价课改时,课程改革理念本身与课改理念到实践的再创造都要纳入评价的范畴,否则就难免有失偏颇。
  
  认同到理解
  
  其实,对于课改十年来小学德育课程的变化,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审视,那就是把德育课程放在整个学校教育的背景下来观察。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这两门德育课程标准所起的作用不仅仅是推动这两门课程的改革,同时也推进着整个小学德育的变革。
  笔者长期从事小学德育课程一线教学,同时也担任武汉市一所普通小学的校长工作,这使得我有机会亲历了德育课程改革推动学校德育改变的全过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还担负着推手的角色。
  作为校长,我一定不能只做“吹皱一池春水”的风,因为风过了水还是原来的水。我要融入这池水中,改变水的成分……靠什么融入呢?我尝试用德育的新理念来做教育的小事情。学校里曾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校长受“枪伤”——
  一次,一个孩子拿着一把玩具仿真枪到学校玩,我正好碰到了,于是约定把枪暂时交给我保管,放学后再带回去。就在回办公室的路上,一不小心枪“走了火”,一颗塑料弹喷射而出,我的食指立马红肿起来。在做操集会上,我将“受枪伤”的消息报告给了孩子们,并向他们表达了一个愿望、提了一个醒,愿望是希望孩子们多带玩具到学校玩,玩也要玩得精彩;提醒是希望他们自己要学会辨别,注意安全。
  过后发生的事却是我没想到的。
  “枪”的主人首先来道歉,表示这种玩具枪不能玩。不止一个孩子在随后的几天里找机会走近我,悄声问:“校长,你的伤怎么样了?”“好了吗?”一个孩子索性在我面前演示起一种叫不出名字、类似空竹的玩具的玩法。他边玩边跟大家说这东西比较安全,就是飞快转起来时要注意不要碰到旁边的人。玩滑板的孩子经历了大悲大喜:最初被班主任“没收”了,后来因校长特许又失而复得。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些孩子都很有分寸:他们尽量玩“花活”,很少快速冲刺,因为他们知道,操场上人多,怕不安全……
  学校完全可以以安全隐患为由以一纸禁令不让学生带这带那。但是我们却没有这样做,因为我们觉得滑板也好,旱冰鞋也罢,固然都有安全隐患,但是更重要的是,玩它们的孩子们要有安全意识与技能。我们的教育不能因噎废食,教育要贴近学生火热的生活,需要有一份责任与情怀。
  老师们开始思考,为什么学校里的教育能成为故事?为什么这些故事能得以流传开去?原来,这些故事无论从德育内容、目标还是方法上都承载着先进的德育理念,体现着教育的智慧,蕴含着创新的“活性因子”。这些故事是从儿童视角对学校生活生发的独特理解,并有效回归生活引导、改善生活。随着这些思考的深入,我慢慢感受到老师们认同了生活德育的做法。
  在校园里,生活德育的做法与故事不断发生着,这些故事以及它们所承载的生活德育的理念在校园里浸润、扩散……如同静水深流,学校里也发生着静悄悄的变革。
  也许,我举的这个例子不具有普遍意义,因为校长就是德育课程课改的参与者,有“近水楼台先得月”之嫌。其实,笔者在课改十年间参观访问的学校以及受区教育局邀请担任督学到兄弟学校督导评估时,都不同程度地感受到小学德育因生活德育理念的推动而变得越来越生动活泼。
  如果要问,课改十年来小学德育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我还是用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细节来说明吧。笔者所在的学校有一个宣传橱窗,不大,只有四栏。以往,橱窗并不为孩子们所关注,因为里面不是空洞的说教口号就是“遥不可及”典型宣传。在生活德育理念的指导下,学校尝试在橱窗里展示校园生活中涌现的“身边的榜样”。这都是些寻常人、平常事一一有的会领读,有的爱看报,有的做操认真……一下子,橱窗成了孩子们关注的焦点。每期更新时,大家对撤下来的“身边的榜样”都依依不舍,于是,学校将校园走廊里的墙壁腾出来,换上这些“身边的榜样”。就这样,每期4人,几年下来已经累积了上百个身边的榜样,校园的墙壁上也都挂满了这些“校园的主人”。
  徜徉在亲切的校园里,我突然感悟到,桃李如何遍天下?芬芳应该满校园。今天我们的德育让孩子们成为自信的生活者,在生活中渴望过更好的生活,在生活中学会过更好的生活。当我们把握住当下的、火热的生活,我们也一定坚信,明天会更美好!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对外文化学术交流也更加频繁。而英语是67个国家的官方语言,在对外交流中英语是非常重要的,而我国也很重视英语教学,从小学到高中,英语都是第一外语。这为我国培养对外交流人才打下了良好基础。而对外交流人才必须精通英语翻译,英语翻译也是对外交流的纽带,这对于我国文化、经济、学术交流都有着重要作用。所以英语翻译工作者要把握好两国文化的差异,充分掌握英语文化,让翻译更具良好的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语篇教学再次成为当代教育的一大重点。本文首先阐述了语篇教学的概念及语篇教学的实践,并拟在此基础上探究如何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策略这一问题,旨在通过语篇教学来促进当前高中听力教学情况的改善。  【关键词】语篇教学;高中听力;教学策略  一、研究背景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为《课标》)提到语篇是语言学习的主要载体。语言学习不应以孤立的单词或句子
1999年2月,我大学毕业走上教育工作岗位。此后的十多年,我从一所偏僻的乡村小学调到重庆市主城区最好的学校,从单纯的小学到九年一制贯学校,后来又受命创办全新的学校,时间、地点发生了巨大改变,但我向儿童学习研究的脚步却从未停止。十多年来,我一直坚持 “向儿童学习”的实践研究,这也成为了我一生的追求和行动方向。  我们向儿童学习什么?多年的实践告诉我答案——就是那颗纯真的童心。何谓童心?童心中蕴含着什
一、案例背景  2013年7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11月,佛山市担负起全面系统帮扶云浮市的任务。2015年初,《佛山教育系统对口帮扶云浮工作实施方案(2015—2017年)》出台,提出佛山、云浮两市教育部门建立完善促进共同发展的帮扶机制,形成多层次、多途径的教育对口帮扶工作格局。其中一项工作是实施教师互派项目:佛山每半年派出50名优秀教师到云浮进行为
【摘要】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各个国家的文化在持续融合与渗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文化的代表,跨文化传播能够发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但是,现阶段非遗翻译情况并不理想,故而本文从非遗概念和分类着手,首先阐述了非遗翻译及其特点,进而分析了河北非遗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最后提出了跨文化视角下的河北非遗翻译方法和策略,希望能够为有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跨文化;河北非遗翻译;方法;策略  【作
摘 要:基于虚拟内疚的发生机理,思想政治课教学可尝试创设虚拟违规场景,激发学生的虚拟内疚,以既往体验诱发悲情换位,促成“情绪充予”的道德审视;以悲情换位趋使自我归因,趋于道德自我的“理想”抉择;以自我归因催生虚拟内疚,获致道德情感的“应然”内化,从而跃升受教育者的道德责任与由心之境,化“实然之我”为“应然之我”。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虚拟内疚;德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
【摘要】在就业形势不断发展变化的情况下,对学生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具有积极的作用,这可以让学生对就业形势形成清楚认识,把握就业过程中的重点,理解未来的职业发展情况。本文立足高职英语教育专业,针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做出相关的分析,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应的指导策略,希望可以给高职英语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高职英语;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策略  高职教育的核心目的就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专
【摘要】多模态化是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本文在对英语听力自主训练的现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多模态理论应用于英语听力自主训练的可能性,并提出运用策略:运用多种模态资源,采取多种手段,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多种模态的协调整合资源,培养听力技巧。  【关键词】多模态;听力自主训练;探究  有研究表明,在二语习得的开始阶段,重视听力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对小学英语教学过程出现了新的要求,同时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明显提高,英语老师为了保证教学效率,给学生引进了自然拼读,结合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本篇文章针对自然拼读的概念以及如何运用进行了相关的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自然拼读法;兴趣激发;小学英语教学  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教学过程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老师在授课时因为过分的强调单词的拼读,而忽视
【摘要】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对于学生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意义。小学是学生接受英语知识的初始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为了让学生在这个阶段打下扎实的基础,小学英语教师在开展教学时,一定要注重依据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对传统的教学策略进行有效的优化与创新,为学生创造一个愉悦的英语学习环境,促使学生能够以自己最积极的状态进行英语知识的探究,进而达到保证学生英语学习状态的教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