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zi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就业形势不断发展变化的情况下,对学生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具有积极的作用,这可以让学生对就业形势形成清楚认识,把握就业过程中的重点,理解未来的职业发展情况。本文立足高职英语教育专业,针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做出相关的分析,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应的指导策略,希望可以给高职英语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高职英语;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策略
  高职教育的核心目的就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但是目前社会形势产生了明显的变化,学生就业压力很大,高职学生在社会中面临着很大的就业困难。如果不对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那么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后,就容易面临各种就业上的困难,甚至在自主创业中也可能遭遇各种问题。对于高职英语教育专业而言,就业难度比较大,在英语人才迅速增长的情况下,对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具有积极作用,教师一定要对此形成认识,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有效融入英语教育当中。
  一、当前高职英语教育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存在的问题
  1.重视不足未能有效落实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讲,不少高职院校在英语教育当中并未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有效落实下去,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形成重视。部分英语教师对于英语教育的认识并未跟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从时代发展的角度看,英语教育需要实现扩展,要与学生其他专业课程形成交互,这样才能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起到有效的培养。在职业生涯规划这个方面也是如此,教师没有形成重视,自然就导致在英语教育中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了。
  2.缺乏明确的目标导致教育效果不佳。在英语教育专业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需要有明确的目标作为导向,因为职业生涯规划本身就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如果在英语教育中没有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目标凸显出来,那么就会导致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一个很简单的道理,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分为就业和自主创业两个大的方面,这两个方面涉及到的理论知识差别巨大。自由明确目标,才能让职业生涯规划有的放矢,取得良好的效果。
  3.对学生就业或创业素养缺乏有效评价。对于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讲,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帮助学生进一步发展的關键。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就要对学生的就业或是创业方面的素养进行有效评价,了解学生的具体水平。不过,从目前实际来看,部分教师对于学生的教育评价不够重视,并未及时有效地考察学生就业或创业能力,无法保证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效果。
  二、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具体策略
  1.形成重视有效设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要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有效融入到高职英语教育中,从根本上形成重视是非常关键的,这是确保相关教育工作有效落实的关键所在。对于教师来讲,就要深刻把握职业生涯规划对高职学生所具备的积极意义,要着眼于社会形势变化以及学生实际需求,做好职业规划设计,形成具体的教育方案。首先,需要清楚了解学生的需求。从学生的角度来说,部分学生希望获得就业方面指导,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而有的学生希望获得创业方面指导,希望具备良好的创业能力。教师就要对学生的这些基本需求全面摸清楚。其次,设计针对性的指导课程。在了解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需求的基础上,教师就可以立足实际,设计针对性的课程,如创业指导课程、就业指导课程等等,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教育指导。
  2.突出教育目标提升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效果。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需要具备明确的目标,教师也要在具体的目标要求之下开展对应的教育活动,才能取得切实的效果。因此,首先就需要创设宏观整体目标,也就是通过教育活动,需要最终达成一个什么样的效果,将这个效果用具体的目标来表达。其次,要创设阶段化目标。教育活动并不是一气呵成,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分阶段进行。所以,在整体宏观目标的之下,还需要创设阶段性的教育目标,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制定不同的目标。最后,要对每堂课设定目标。在设立阶段化的目标之后,还需要进一步立足于每堂课的教育,设立具体的课堂目标,让每个教学环节都具有明确的方向。
  3.对学生加强评价反向推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英语教育专业中,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不能只重视教育,还需要将评价重视起来。只教不评,无法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会导致教育教学失去方向。所以,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过程中,就需要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从就业和创业两个方面出发,立足英语专业实际,设立多元化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形式,对学生展开全面评价。
  三、结束语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对于高职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非常重视,这是学生以后融入社会的关键能力素养。在进行教育指导的过程中,教师要认清目前存在的相关问题,通过合理的手段来优化教育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
  参考文献:
  [1]龙立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个体咨询与指导案例分析[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3.
  [2]毛鸾靓.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方法探析[J].智富时代,2017(4X):419-419.
  [3]姚晓辉.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取向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8,924(20):83-85.
其他文献
1月7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做客凤凰网,探讨最让家长头疼的家庭教育问题。他提出要“捍卫童年”,捍卫童年的核心是捍卫儿童的权利,这是一个法律概念,跟法律的精神是相一致的原则。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尊重孩子,捍卫童年就是要捍卫他的权利,孩子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因此,他有发展自己的权利,有做出选择的权利,有参与决定的权利,这是根本的。孩子对于自己将来怎么发展是有权利做出选
冯永刚,陈颖在《当代教育科学》2021年第5期《数字媒体时代教师道德权威的失落与重塑》一文中指出,在数字媒体时代的背景下,信息传播和获取途径的变革在为教育赋能的同时,也极大地冲击了教师的权威地位,引發了教师道德权威结构的变化,教师道德权威应顺应时代的发展,转变原有的特征结构,重建具有数字媒体时代特征的道德权威形象。  教师道德权威是教师权威在道德领域的具体体现,是指教师所具备的道德层面的能量与威信
【摘要】“课程思政”是近年来针对高校思政教育出现的新理念,这一理念的提出对于我国目前培养合格的应用型外语人才至关重要。近年来,各个高校在众多课程中尝试引入思政教育,其中商务翻译课程因其独特的课程特点在这一实践中备受关注。本文以商务翻译课程为研究载体,分析将思政教育引入商务翻译教学的可行性,并探讨实现两者融合的路径,希望能对当前的商务翻译人才培养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商务翻译;课程思政;
这一周我班值周,按惯例,学校给我们布置了周发言主题“读《做最好的自己》有感”,我打算让同学们主动报名发言。通知一发下去,我就留意到小林犹疑不决的眼神,这已不是他第一次流露出这种眼神了。当初在自荐班干部的时候,我就已留意到他的这种目光。我有意让他挑战自己。  课后,我走到他身旁,轻声问:“想报名吗?”他低了一下头,马上又抬起说:“我报名吧。”“那好,老师决定让你尝试。”他紧接着问:“老师,你会不会像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对外文化学术交流也更加频繁。而英语是67个国家的官方语言,在对外交流中英语是非常重要的,而我国也很重视英语教学,从小学到高中,英语都是第一外语。这为我国培养对外交流人才打下了良好基础。而对外交流人才必须精通英语翻译,英语翻译也是对外交流的纽带,这对于我国文化、经济、学术交流都有着重要作用。所以英语翻译工作者要把握好两国文化的差异,充分掌握英语文化,让翻译更具良好的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语篇教学再次成为当代教育的一大重点。本文首先阐述了语篇教学的概念及语篇教学的实践,并拟在此基础上探究如何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策略这一问题,旨在通过语篇教学来促进当前高中听力教学情况的改善。  【关键词】语篇教学;高中听力;教学策略  一、研究背景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为《课标》)提到语篇是语言学习的主要载体。语言学习不应以孤立的单词或句子
1999年2月,我大学毕业走上教育工作岗位。此后的十多年,我从一所偏僻的乡村小学调到重庆市主城区最好的学校,从单纯的小学到九年一制贯学校,后来又受命创办全新的学校,时间、地点发生了巨大改变,但我向儿童学习研究的脚步却从未停止。十多年来,我一直坚持 “向儿童学习”的实践研究,这也成为了我一生的追求和行动方向。  我们向儿童学习什么?多年的实践告诉我答案——就是那颗纯真的童心。何谓童心?童心中蕴含着什
一、案例背景  2013年7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11月,佛山市担负起全面系统帮扶云浮市的任务。2015年初,《佛山教育系统对口帮扶云浮工作实施方案(2015—2017年)》出台,提出佛山、云浮两市教育部门建立完善促进共同发展的帮扶机制,形成多层次、多途径的教育对口帮扶工作格局。其中一项工作是实施教师互派项目:佛山每半年派出50名优秀教师到云浮进行为
【摘要】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各个国家的文化在持续融合与渗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文化的代表,跨文化传播能够发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但是,现阶段非遗翻译情况并不理想,故而本文从非遗概念和分类着手,首先阐述了非遗翻译及其特点,进而分析了河北非遗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最后提出了跨文化视角下的河北非遗翻译方法和策略,希望能够为有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跨文化;河北非遗翻译;方法;策略  【作
摘 要:基于虚拟内疚的发生机理,思想政治课教学可尝试创设虚拟违规场景,激发学生的虚拟内疚,以既往体验诱发悲情换位,促成“情绪充予”的道德审视;以悲情换位趋使自我归因,趋于道德自我的“理想”抉择;以自我归因催生虚拟内疚,获致道德情感的“应然”内化,从而跃升受教育者的道德责任与由心之境,化“实然之我”为“应然之我”。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虚拟内疚;德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