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大学生英语听力理解的因素及对策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jie0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是整个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听不仅是说、读、写等能力发展的基础,能否听懂英语也将直接影响学生能否运用英语进行口语交际。目前,随着对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也越发显示出其重要性。要改变我国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等现象,就必须改进听力教学,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笔者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英语听力课教学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影响英语听力理解的因素
  
  1.基本语言问题。
  学生在高中阶段没有掌握正确的发音、一定的词汇量及相关的语法,这个问题在大学一年级新生中尤为突出,因为听力理解过程也是人们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有些学生刚开始学习英语时就没有掌握单词的准确发音,特别是对同音异义词难以辨别。不少学生的英语发音中还带有浓重的地方口音,乡音未能得到矫正。另外,大部分学生对英美语音差异了解甚少。例如许多英国人发[a:]的音,美国人则发成[?覸];还有些词如either在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中虽然词义和拼写均相同,但发音不同,美式英语为[’i:?奁?藜],英式英语为[’ai?奁?藜]。英美英语除了在语音上有差异,在词汇上也不尽相同。例如像英式英语中的first floor,autumn等词在美式英语中对应的却是second floor,fall。因此不熟悉英美语差异的学生,就会产生听力障碍。除此之外,词汇与语法的不足也直接影响听力理解的准确程度。
  2.听力习惯与技能问题。
  听力的主要目的就是弄懂所听材料的基本思想。在听的过程中要尽量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不要力图把每个词、每个句子都听懂。有些学生每当遇到不理解的单词和句子就停下来思索,这样就会跟不上语速。学生遇到了语速较快的听力材料就会感到紧张,无所适从,因为语速较快的听力材料必然会有连读、弱读、重读、爆破、重音转移等有关语音语调变化现象,而语速过慢则会给听者造成心理上的障碍,给人以不真实的感觉,学生很容易引起厌倦等情绪。部分学生忽视听力技能训练,听录音时过分依赖文字材料。许多学生在听到一段语音信息以后,常受母语干扰,习惯用中文逐字逐句翻译出来,不能直接将语音信息转化为一定的情景,不能直接用英语思维,因而影响反应速度和记忆效果。
  
  二、改进听力教学的基本策略
  
  1.正音正调,使学生过好语言关。
  听力教学的开始阶段,首先要正音正调,使学生对语言知识充分重视,这也是纯语言知识的传播,因此正音是基础,突破乡音是正确发音的重要环节。学生要重视音标的学习,音标基础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语音语调的好坏。而语音、语调是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之一。相同的词句,用不同的语音、语调表达,其内涵意义也完全不同。事实上,在听力过程中,重音和语调是最为重要的线索,把握好听力材料中的重读部分就至少成功了一半。如对话M:I started driving at 8:00 yesterday and arrived here at 5:30 this morning.W:You drove all night.女士的话是用陈述句表达出来的,但却用了升调,表示出一种吃惊和怀疑的态度。因此,当问及“What does the woman mean?”答案A:Did you really drive all night?就由此得来。其次,为了解决英语与美语发音的不同而造成学生听音困难的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比英语与美语的一些关键性区别,同时列举大量的存在爆破、连读、弱读、重音转移等有关语音语调变化现象的句子,如:I’(d) li(k)e to as(k) for(an) extra day to tes(t) scores.让学生反复模仿、训练、掌握两种发音规范,并形成一定的语感,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语音整体训练。最后,教师应注重朗读技巧的训练和培养,并鼓励学生多记单词。
  2.视听结合,听写结合,听说结合。
  在听力教学中,教师应灵活运用幻灯、投影、电视,录像等直观手段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进行形象思维,促进理解,让学生进行note-taking训练,用自己能识别的一些简单符号、缩略形式或关键词语等边听边写,记录下能回答有关who,when,what,where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弥补短期记忆力的不足。同时还要注意对学生进行长句或短文的听写训练,以提高学生对长句的记忆能力和反应能力。听、说、读、写是有机联系的统一体,听中有说,说中有听。听录音前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说的练习,可以是回答问题、描述人物,或讨论复述等,以此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等多种感官的处理功能,促使学生对所听材料的理解和运用。
  3.培养预测联想能力。
  预测能力也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听力技能。在日常交际中,人们往往可以通过语境对说话者即将说出的话及其含义作出预测。在听力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运用储存在大脑中的原有的背景知识,进行选择、整理和加工,培养他们分析、预测、推理和判断的能力,即进行捕捉重要信息技能的训练。教师应要求学生拿到题目后快速浏览材料,捕捉一切可以从材料上得到的信息,预测内容,在听前做好充分准备。例如听对话时,要求学生注意对话的语境,以及此语境下必然交流的信息,产生联想,弄清对话者的意图。例如预测对话后的提问是否与因果有关,若提问是“Why was the man angry?”与因果有关,那么听音时就应该特别注意对话中提示因果关系的信号词,如because,as,since,as a result等。因此,掌握关键的标志性词有利于预测、记忆和理解听力材料中的具体细节。这样在最新的收听阶段,即使遇到一些语言障碍仍可通过预测联想对所述事物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和判断,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学生单纯聆听时的被动局面,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取得满意的听觉效果。
  总之,听力教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帮助学生找到听力理解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学生提供有益于提高听力水平的针对性训练,注重良好的听力习惯和听力技能的培养,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从而为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一、博览群书,积累素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杜甫名句,它道出了写作与阅读之间的密切关系。阐明了“凡作文,须要胸中有万卷书的根底”的道理。纵观古今中外文学大师,能在文章中广征博引,显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都是因其博览、勤读。因此,学生只读小学语文课本远远不够,教师必须引导他们多读课外书。那么,如何借课外阅读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我认为:  1.在阅读中积累素材。  知识靠不断地积累
期刊
摘要: 本文对铜川作为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和面向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加快和西安融合的必要性和机遇,着重提出了铜川积极实施经济转型的重点是加快战略调整和经济结构调整。  关键词: 铜川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西安经济融合    2009年3月5日,国家发改委宣布铜川为资源枯竭城市,这是一个人们不愿想但又是看到的事实。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省下一个被国家宣布为资源枯竭的城市还会出现。事实再次证明,矿产资源是有限的,具有不
期刊
摘要: 在新课程理念深入实施的今天,教师要达成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整体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主体意识、效率意识和训练意识、反思意识等方面的培养,就要活化教学形式,改进教学方法,重视数学知识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的教学,强化数学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性,尊重学生学习个体差异性,注重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学习潜能,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实现学生学习成效的整体进步。  关键词: 课堂教
期刊
摘要: 利用英语歌曲,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正向“迁移”。同时,也可以进行多角度的教学,体现“乐学”思想。其想法来自于教育心理学的“原型启发”,经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  关键词: 英文歌曲教学 “文化意识” 兴趣迁移    在刚执教英语时,我就注意用英语歌曲来调动和刺激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因为感受音乐是人类天性,利用歌曲这种音乐形式,把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转换到英语学习上来,这就不自
期刊
人口并不是一个只具数量关系的抽象物,而是许多社会关系和联系的总体。在历史研究的各领域中,这一问题应当是属于基础性的。抗战时期,根据地的人口状况如何,战争与根据地的人口数量及其变动关系如何,对这一问题的考察,一方面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抗日战争的认识,另一方面,对于我们更深刻地了解抗战时期根据地的社会状况、认识人口的发展规律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一般认为,在革命与战争这一特殊的大背景之下,有关抗战时期山
期刊
摘要: 本文以“内容型教学法”理论为基础,以纽约大学上海中心的TA课为例,从教学对象、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分析了在华裔学生的单班课中以“内容型教学法”的理念为指导进行教学的可行性,并通过实践分析表明,内容型教学法在华裔学生单班课的教学中具有的一定实践价值。  关键词: 内容型教学法 单班课 纽约大学上海中心 华裔学生    一、内容型教学法的理论    内容型教学法的全称叫做“基于内容的教学法
期刊
摘要: 新世纪职专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渗透,追求阅读的社会化、民族化、人格化、个性化,使阅读课堂不仅成为学生获得阅读知识、习得阅读能力的场所,而且成为学生开发智力、体验人生、陶冶情操的地方。  关键词: 人文素养语文阅读教学意义    人文素养是指社会中的人建立在人文科学知识之上,通过对人类优秀文化吸纳、受人类优秀文化熏陶所反映出来的精神风貌和内在气质的综合体现。它是现实和未来对人的需求。人文精神
期刊
摘要: 本文从养成正确的朗读习惯、注重朗读兴趣的激发、渗透朗读方法的指导等方面,阐述如何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几种课堂教学方法。  关键词: 语文教学朗读指导学生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书读千遍,其能自备。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在全面加强听说读写的同时,教师必须高度重视朗读的训练。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基本的方式,也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低年级学生热情活泼,喜爱新鲜事物,有着丰富的感情
期刊
摘要: 研究基于网络的远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效果,可以帮助我们从整体上认识和探讨网络教学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多样化的表现形态,有利于我们从动态上把握基于网络的远程教学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提升办学水平和教學质量。本文介绍了基于Internet远程教学模式及其效果研究。  关键词: Internet 远程教育 教学模式 效果研究
期刊
摘要: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内容大多来源于现实生活,学生对教材内容不再是摸不着看不到,而是有一定程度的接触和了解。因此,数学教学如果依旧局限于“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势必使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对数学课丧失兴趣。基于此种情况,自主探索逐步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并成为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制胜法宝”。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自主探索活动“做数学”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期刊